還在背水調歌頭?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2020-12-17 真遊泳的貓

中秋節馬上到了,這是一個團圓的傳統佳節。歷史上有大量描寫中秋的詩詞,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首詞堪稱千古絕唱,讓人們津津樂道。但如果你只會背《水調歌頭》這一首中秋詩詞,那就有點out了。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這4首描寫中秋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讓人拍案叫絕。

第1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建。王建擅長寫宮詞,風格婉約,具有一種深入人心的細膩筆觸。而他這首中秋詩,短短28個字,卻有一種貫通古今的大情懷,讓人可以在千年後感悟古人的生活,懷想今日的思緒。

前兩句直接寫景,選擇了棲息著烏鴉的樹,選擇了溼冷的桂花露水,帶有一種淡淡的憂傷。而後兩句則揭示出詩人憂傷的原因,乃是看到明月團圓,忍不住泛起思鄉之意。

但是詩人最妙的地方在於,不是說自己秋思,而是「不知秋思落誰家」,巧妙將個人的愁緒與千千萬萬人的愁緒連通起來,讓詩味擴大,餘味悠悠,真是妙不可言。

第2首,《霜月》: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李商隱。雖然這首詩沒有確切的寫作時間,本來不是寫中秋節的,但是因為詩歌后兩句寫出了月亮的獨特美。所以後人也往往用這兩句來形容中秋節的月亮。

青女是傳說中掌管霜雪的仙女,素娥則是我們熟悉的嫦娥仙子。青女素娥俱耐冷,乃是大膽想像,讓靜態的月亮在秋天的晚上充滿了活潑的生命力,瞬間讓人精神一振。

「月中霜裡鬥嬋娟」這一句真是奇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絕。說不定也正是這句詩讓蘇東坡靈感觸動,寫下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千古名句。

第3首,《陽關曲·中秋月》: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文豪蘇東坡。不要只知道《水調歌頭》,其實蘇東坡寫了很多首中秋詩詞。像這首詩寫的就是蘇東坡與弟弟蘇轍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的快樂,同時也抒發了很快又要的憂傷之情。

前兩句寫中秋美景,將月亮形容為「玉盤」是一種習慣說法,比如李白就寫過「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但是蘇東坡用一個「轉」字創造了新意,將月亮由缺到圓的過程巧妙涵蓋,令人嘖嘖稱嘆。而後兩句則是由寫景轉為抒情,與「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的意思幾近相同。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相聚之後難免分離,真是令人忍不住憂傷啊。

不過對於東坡的憂愁,我忍不住想起古龍的名句:「離別是為了相聚。」正因為離別的痛苦,才會有相聚的快樂。當我們在中秋賞月之時,遭遇過分離的人們才會明白這寧靜生活的可貴,而懵懵懂懂的孩子反而只是無憂無慮的笑著,並不理解中秋的真正含義。

第4首,《中秋月》: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晏殊。晏殊人稱太平宰相,以寫詞而聞名,帶有一種典雅和奢華味道,字裡行間充滿了富貴人家的清愁。

像這首《中秋月》就體現了晏殊那種富貴人帶有一些矯情的喟嘆:「月光下的梧桐顯得有些憂傷,這一天作為羈旅之人的我呆呆站在牆角邊。哎,我有思鄉之愁,我有無邊愁緒,但是月裡面的仙女嫦娥未必就沒有愁緒。她也在感嘆冷宮寂寞吧?」

此時此刻,在晏殊的想像之中,人間的清愁與天上的清愁融二為一,讓這種情緒具有了穿透時間的力量,即便過了千年,依然讓人頗為觸動。

大家還知道哪些關於中秋和月亮的詩詞呢?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中秋月亮的詩詞呢?歡迎留言哦。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描寫王昭君的5首古詩,構思巧妙文採美,流傳千古萬人誇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文化愛好者,記得關注我,一起來欣賞描寫王昭君的5首古詩,構思巧妙文採美,流傳千古萬人誇。第1首,《詠懷古蹟·其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 中秋節要賞月,你知道多少關於月亮的詩詞名句?句句流傳千古哦
    中秋節到了,大家又可以開心吃月餅賞月亮了。中秋之月代表著團圓,令人無比愉悅。而歷史上有大量描寫月亮的古詩詞,句句流傳千古,讓人爛熟於心。你知道多少關於月亮的詩詞名句?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和我一起欣賞描寫月亮的8個詩詞名句。
  • 4首描寫荷花的古詩詞,流傳千古成佳話,讓人無比驚豔
    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4首描寫荷花的絕妙古詩詞,流傳千古成佳話,讓人無比驚豔。第1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楊萬裡。楊萬裡與陸遊、尤袤、範成大並稱為「南宋四大詩人」,名聲鼎盛,享譽一時。
  • 六首描寫春花的古詩,首首傳誦千古,值得收藏
    ——《春日》這首詩的作者是朱熹,他是南宋著名哲學家、詩人,大家耳熟能詳的「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也是他寫的。詩歌描寫了泗水之濱的春日風光。那裡春回大地,百花正在爭奇鬥豔,萬紫千紅,每個人都能看到春天的美景。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 這首描寫中秋的詩意境優美,還是匆忙之間的草稿,卻成為千古名篇
    唐詩裡有很多描寫中秋的詩作,首當其衝的是張九齡的《望月懷月》,這首一出,前面描寫中秋的詩作,全部都可以作為廢品扔掉,再也沒有誰能夠寫出張九齡那種氣象,以及氣勢來,一上來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更是成為了千古名句,即使是到今天,我們依舊還是會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這兩句詩,這足以說明此詩的經典之處。
  • 4首描寫中秋的古詩詞,不出名卻寫得很妙,讓人拍案叫絕
    中秋節馬上到了,這是一個團圓的傳統佳節。人們賞月吃月餅,真是其樂融融。歷史上有大量描寫中秋的詩詞,給我們展示了古人過中秋的情況。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4首描寫中秋的古詩詞,不出名卻寫得很妙,讓人拍案叫絕。
  • 什麼樣的古詩,才算好詩?千古流傳的名詩絕句都做到了這3點……
    直到現在,仍然有許多人痴迷於古詩創作。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算好詩呢?千古流傳的名詩絕句都具備三個特徵:意象豐富,意境唯美格律詩,字數多的七律無非56個字,而五絕僅僅只有20字。如此短的篇幅,如果是現代詩歌絕對無從下手,而古詩卻能做到言簡意賅,字少意豐。這也是古詩的魅力所在。其中的「意」字,就是指所描寫的意象和內容。
  • 小學必背古詩129首,第13首《登鸛雀樓》內容賞析,詩句千古流傳
    【您知道嗎】90%的小學生家長不清楚部編小學語文課本中必背古詩文是多少首。 我來告訴您,最新部編小學語文課本中必背古詩文是129首,這129首是需要小學生背誦、默寫、深刻了解字詞句的意思的、是階段性考試必考的內容。
  • 4首妙不可言的中秋古詩,不但有文採,而且有意境
    情感豐富的詩人們自然不會錯過中秋節,為人們留下了諸多文採飛揚的中秋好詩詞。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哦!今天我和大家分享4首妙不可言的中秋古詩,不但有文採,而且有意境,讓人拍案叫絕。第1首,《中秋月》: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萬裡見明時。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
  • 五首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每一首都是上乘之作,千百年來久經不衰
    這是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回憶起以前的中秋節,詞人聞著桂花香,在月下喝著美酒,日子非常愜意。再看今年的中秋,同樣的地點,同樣的酒杯,卻沒有了天上的明月,被雨水取而代之。
  • 這首七言古詩,為什麼一句七言都沒有?卻成為人盡皆知的千古名篇
    七古是一種古老的詩體,所以任何時代都有七古詩的流傳,初唐詩人陳子昂曾寫下一首七言古詩,詩中卻一句七言都沒有,但並不妨礙它成為千古名篇。《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一首憑古傷今的生命悲歌,正如陳子昂所言,前後皆不見,唯有自己面對天地愴泣,這是極盡孤獨的一種境界,藝術感染力非常強,讀來酣暢淋漓,十分過癮。不過,有趣的是,詩界將這首詩歸於了「七言古詩」的行列,然而四句詩卻都不是七言,這是怎麼回事?這就要引出七古的定義了。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中秋詩,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中秋節最早來源於人們對月亮的祭拜,古代帝王有春祭日、夏祭地、秋祭月、冬祭天的禮儀。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民間才有了舉家望月賞月之舉,但並未形成習俗。直至唐代才形成了八月十五賞月團圓的習俗,中秋隨之成為一種節日。到宋代時,中秋團圓舉家賞月的節日習俗大為盛行,甚至夜不宵禁,堪比元宵!
  • 皇宮裡如何過中秋?關於月夕古詩乾隆留下百餘首,皇帝也吃自來紅
    璧月圓時瞻月相,壺天深處是天台……」這首描寫中秋的古詩,作者是清代的乾隆皇帝。古詩記錄了公元1740年的中秋節,乾隆陪著皇太后先到西苑萬善殿禮佛,後遊南海瀛臺景色。一生寫詩4萬首的乾隆皇帝,據說關於中秋的古詩就留下100多首。
  • 關於中秋節月亮詩詞詩句大全 描寫月亮賞月詠月古詩名句
    再過不久,人們就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中秋了,中秋節是以明月為主角的節日,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中秋詠月的詩詞名句,小編就為你整理一些中秋詠月的名句。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 描寫月亮的詩句
    描寫月亮的詩句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託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從古至今月亮都是表達人們美好祝願的事物,縱觀歷史最喜歡月亮的當屬「詩仙」了,李白喜歡月亮大家有目共睹,要是飛花令要飛「月」字那可就是李白的專場了。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靜夜思》了,很多人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關於這首詩你了解多少呢?有是否認為它是在中秋節寫的呢?
  • 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
    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二雨滴草芽出,一日長一日。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五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七我家有庭樹,秋葉正離離。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九思懷耿如昨,季月已雲暮。
  • 描寫三農疾苦的古詩,第一首婦孺皆知,第三首當下寫照,最後一首
    關於三農疾苦的古詩,第一首婦孺皆知,第三首當下寫照,最後一首說出了所有農民的願望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農耕文明的古老國家。自古以來,農民都是統治階級的基礎,統治階級稱雄爭霸,你方唱罷我登場,最受苦的還是農民。
  • 這首古詩只有15字,卻是一曲英雄的慷慨悲歌,流傳了上千年
    比如這首詩,短短兩句卻能永垂於千古。且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還 一作:復反)這首詩的題目叫《荊軻歌》,也有名為《渡易水歌》,作者有人說是無名氏,也有人稱之為荊軻。這首詩只有兩句,後人流傳的四句(後面兩句為「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有證據證明為後人補作。
  • 《村居》是一首描寫什麼的古詩?
    有朋友提出問題:《村居》是一首描寫什麼的古詩?「村居」二字,實在簡單明了。自然是描寫鄉村生活情景的詩,至於是哪種風格的鄉村生活,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態度和想法,就要看具體內容。這首詩字詞簡潔,朗朗上口,也正是這種類似於唐詩的風格才讓這首作品到處流傳,廣為人知。高鼎此人,生平不詳,但是大概是鴉片戰爭之後的人物。他的作品也不像同時代人一樣災難深重、憂國憂民,我們知道他主要也就是因為這首《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