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裡如何過中秋?關於月夕古詩乾隆留下百餘首,皇帝也吃自來紅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金風玉露共徘徊,為奉慈母特地來。璧月圓時瞻月相,壺天深處是天台……」這首描寫中秋的古詩,作者是清代的乾隆皇帝。古詩記錄了公元1740年的中秋節,乾隆陪著皇太后先到西苑萬善殿禮佛,後遊南海瀛臺景色。一生寫詩4萬首的乾隆皇帝,據說關於中秋的古詩就留下100多首。

故宮月亮 蘇陽攝

今月曾照古時人,對著中秋的月亮,人們也難免不懷古追思,想像著古代宮中過中秋節又是怎樣的一番情景。

皇宮裡的中秋節怎麼過?事實上,皇帝的中秋節和民間百姓的並無不同,也要供月、賞月、吃月餅,合家團圓,只是更加講究排場。據《清史稿》記載,清宮「中秋節」有著詳細的典制,到了乾隆時期節令中秋節過得更為細緻。每年中秋佳節清帝會在乾清宮設宴,並擺月供祭月。宮中月供,與民間一樣。供桌上擺月宮符像,還要一個直徑55公分、10斤重的大月餅。月餅上印有玉兔藥圖案。大月餅周邊各帶小月餅數盤,擺酒、茶數盅。供桌上還要擺應時鮮花和應時鮮果。《燕京歲時記》也載,中秋節「內廷供月例用九節藕」,「供月西瓜必參差切之,如建花瓣形」。九節藕,是指西苑叄海蓮花池內所出九節生在一根上的果藕,象徵著「九九」至尊。蓮瓣形的西瓜,則是用刀將整個西瓜雕成數瓣,每瓣綻開如一朵大蓮花。

乾隆的中秋節大多都是在避暑山莊度過的,在避暑山莊過中秋節同樣舉行月供活動,也會與民間一樣舉家合樂。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在山莊的煙波致爽殿院內擺月供時,有供品二十八種,其中有自來紅小月餅。月供之後,自來紅月餅會賞賜給皇妃和皇子。這一天,還要在避暑山莊清音閣、一片雲、雲山勝地等大小戲臺演出承應時令的戲目,像《丹桂飄香》、《霓裳獻舞》、《日月迎祥》、《群仙慶賀》、《廣寒法曲》等,為佳節增添喜慶。

據史書記載,宮中的月餅製作也是極為講究:由內膳房承做,把傳統的蘇式、廣式、京式月餅合而為一,再加上精工細做,配料適中,創造了宮廷月餅獨特風格。月餅皮上壓有雲朵、月宮、桂樹、玉免,還上有各種顏色,有彩繪的、也有紅心白邊、白心紅邊的。有全紅的或全白的,稱為「自來紅」,「自來白」。

中秋之夜,除了賞月,民間也有許多遊戲,比如燃燈、猜謎、投壺、博餅、放花燈等,人們通宵達旦地娛樂慶祝節日。而在宮中,乾隆也是一位特別會玩兒的皇帝。中秋節,乾隆有時會來到自己仿照歐洲的迷宮而建的花園--圓明園萬花陣。他坐在萬花陣中心的涼亭裡,看宮女們手持黃色彩綢紮成的蓮花燈,一邊尋找迷宮中的小路,一邊飛跑傳花燈,而先到者便可領到一份賞賜。

如今,故宮成了超級大IP,中秋更是有許多文創產品。雖然中秋之夜,這裡並不對外開放。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在涼爽的秋季日間,走進紅牆紫禁城之內,看看昔日皇家宮殿,追憶宮內年節時分的熱鬧情景。

GO提示:

即日至10月31日,故宮正在舉辦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307件展品中,三分之一為一級文物。展出文物珍貴,宋元時代書畫作品數量多,其中不乏像南宋馬麟《層疊冰綃圖》軸、北宋傳趙昌《蛺蝶圖》卷、宋人佚名《百花圖》卷這樣的珍品。

故宮目前為旺季,開放時間8:30至 16:00,大門票60元/人。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傅洋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皇帝也吃自來紅月餅
    中秋憶古時皇帝也吃自來紅月餅「金風玉露共徘徊,為奉慈母特地來。璧月圓時瞻月相,壺天深處是天台……」這首描寫中秋的古詩,作者是清代的乾隆皇帝。古詩記錄了公元1740年的中秋節,乾隆陪著皇太后先到西苑萬善殿禮佛,後遊南海瀛臺景色。一生寫詩4萬首的乾隆皇帝,據說關於中秋的古詩就留下100多首。
  • 《如懿傳》裡宮中是怎麼過中秋的?歷代皇帝中乾隆過節最不同尋常
    中秋節又稱月夕、仲秋節、團圓節,是我國傳統文化節日。時至今日,中秋依然是中國人極其重視的節日。如今,每逢中秋全家都要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在古代也是如此。「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何年何處看。」蘇軾的這首《中秋月》一下帶著人們回到了北宋時月光皎潔的夜晚。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
  • 三首唯美的古詩詞,兩首寫皇宮之內的生活,一首賞月中秋!
    三首唯美的古詩詞,兩首寫皇宮之內的生活,一首賞月中秋! 趕在周末結束前,再來和大家相見一面,今天在這裡就給大家推書了,晚上熬夜看小說對身體不好,這裡就給大家帶來三首唯美的古詩詞,兩首寫皇宮之內的生活,一首賞月中秋!
  • 乾隆一生著詩四萬餘首,多數毫無看點,唯獨這首值得所有人記住
    提到乾隆皇帝,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我國清代歷史上的一個著名皇帝,在他統治的階段內,我國社會也曾經經歷過一段繁榮的發展時期。雖然說在政治方面,乾隆皇帝的才能是較為出色的,但是,對乾隆皇帝的生平有著一定了解的話就會發現,在文學創作領域內,他的才能卻是平平無奇的。
  • 早晨四點起床,晚上九點睡覺:乾隆皇帝這樣度過一天
    這就意味著,乾隆皇帝在4點鐘時就要起床了。當乾隆皇帝的寢宮裡出現了燈光,當班的太監、宮女就得打起精神,進來服侍乾隆皇帝更衣。乾隆皇帝更衣完畢,第一件事是到坤寧宮進行朝祭。坤寧宮位於交泰殿後面,這裡每天都要舉行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動。
  • 新五仁自來紅,中秋獻禮家庭烘焙,為今年中秋備戰
    現在天氣逐漸的開始轉涼了進入了秋天,這是一個豐收美味的時節在過不久就馬上又要到了代表著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月餅是中秋的節傳統的食物,象徵著一家人的團團圓圓,也是對家的熱情。各式各樣的外表,也有著各式各樣的口味,到了中秋時節月餅必然成為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食物,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低糖月餅,無糖月餅相繼現世,月餅也隨著時代的潮流而變化著。
  • 乾隆皇帝一天都是怎麼度過?早晨四點起床,晚上九點睡覺
    新皇帝登基後,往往命人編撰前任皇帝的《聖訓》,作為自己治國理政的方針。乾隆皇帝所看的《聖訓》,便是雍正皇帝的《世宗憲皇帝聖訓》。 看完《聖訓》,大約7點鐘,乾隆皇帝來到建福宮,稍作休息,隨即來到重華宮。 重華宮在紫禁城的建築群裡,毫不顯眼,但對於乾隆皇帝來說有極為特殊的意義。
  • 福音故事 | 乾隆皇帝下江南
    清朝有位皇帝,年號乾隆,關心民間疾苦,曾從北京皇宮下到江南一帶,微服私訪。一次來到南京,吃了四根油條,應付十二個小錢,吃完付款,未帶零錢,賣油條的小孩很客氣的說道:『不必算了。』乾隆看中這個孩子寬大愛人,收他作乾兒子,但不告訴自己就是乾隆皇帝。小孩叩頭認過幹父之後,陪他回家看看父親。他住北門橋頭,以作燒餅為業。
  • 著有四萬多首詩的乾隆皇帝,作品水平到底如何,一代詩魔?
    從乾隆皇帝繼位前算起,到他做太上皇的時期為止,乾隆一生的全部詩作總計有四萬三千六百八十九首,乾隆皇帝一人的詩詞作品可能就能達到我國詩歌鼎盛時期大唐詩人的作品總數,尤其是我們接觸過的唐詩三百首,覺得詩應該是一個創作尚困難的東西,但乾隆皇帝一生四萬多首的作品量,確實刷新了我們的認知。詩成了乾隆皇帝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紀事方式、娛樂方式乃至精神依託。
  • 中秋為什麼叫仲秋?古人為什麼要祭月?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中秋節的由來是什麼呢?還有它為什麼又要被叫做仲秋和月夕呢?戰國時代成書的《禮記》中多次提到天子春分朝日,秋分夕月。這裡的朝和夕都是祭祀的意思,也就是說周天子在春分這天祭日,秋分這天祭月。
  • 巷子裡開過吃吃看餃麵店 乾隆皇帝曾到此打卡?
    好不好吃你吃吃看巷因一家「餃麵店」得名昨日上午,天空下起傾盆大雨,記者從安樂街坊小區穿過,走進吃吃看巷,巷道長200餘米、寬3米多,呈現「L」字形南北走向。漫步巷內,亂石小路、小瓦蓋頂、風火牆、磨磚門樓,在雨天的映襯下,一股揚州市井氣息油然而生。
  • 除了吃月餅 古代人都是怎麼過中秋的?通宵逛街食蟹飲酒
    宋朝人酷愛放假,一年有76天公休假期,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中秋節放不放假、放幾天假,但它依舊是節日中的重頭戲。《清明上河圖》中的宋朝人為了春季的商貿和聚會熙熙攘攘,中秋更不例外。北宋都城開封有至少33座酒樓,多是高層建築,其中一些貼近皇城,近到了甚至可以俯瞰皇宮的地步(當然,能俯瞰皇宮的那一面後來不允許人過去了,但不影響酒樓營業)。
  • 乾隆皇帝陵墓:遺骨被敲碎後扔臭水溝裡,圖4真實畫像像極一明星
    古詩中提到:「暖翠樓前粉黛香,六朝風致說平康」。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詩人眼中的康熙皇帝是那種過著奢侈生活的富家子弟,而且在政治建設過程中,一直想要延續康熙皇帝的政治輝煌,所以又很像是康熙皇帝的小跟班」。
  • 古代皇帝如何過生日?專設一節日,普天同慶
    「過生日」是中國傳統習俗之一,在中國封建社會,身為「真龍天子」的帝王,又是怎樣慶祝自己的生日呢? 從古至今,隨著歷史演變,誕生了許多節日。比方說上元節,演變成現代便是眾所周知的正月十五中秋節;還有比方說寒食節,寒食節是清明節的前三天,古代家家戶戶的百姓必須要禁火三日。
  • 故宮裡有一個不足8平方的小屋子,卻是乾隆皇帝的鐘愛之處
    故宮作為中國古代明朝和清朝兩代所有皇帝的皇宮所在地,規模十分龐大。然而,在故宮裡面,有一間很小的宮殿,面積不足八個平方,兩三個人在裡面擦身而過,都會覺得擁擠。這間小小的宮殿,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的書房——三希堂。
  • 中秋節的三個來歷傳說丨唐玄宗、朱元璋、乾隆,是這樣過中秋節的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了,在國民的心裡,它的重要性僅次於春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個時候,我們祖國大地總會出現壯觀的遷徙潮,大批遊子奔走在歸家的夜路裡。在古代,萬人之上的皇帝是如何過中秋的呢?而中秋節從皇家逐漸影響到民間,成為一個節日,還要追溯到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昌盛的唐宋時期。唐明皇遊月宮,不覓長生藥,只記霓裳一曲歸從唐代開始,中秋這天不光是祭月了,皇帝會在宮裡舉辦宴會來慶祝。
  • 他被稱文盲皇帝,一生只留下2首詩,卻力壓乾隆4萬首,成絕世名句
    南唐後主李煜被稱為「詞帝」,可他的作品就遠遠抵不上乾隆了,一生4萬首多首作品,幾乎堪比整本《全唐詩》了。然而在歷史上卻有著這樣一個君主,他被稱為文盲皇帝,一生只留下2首詩,卻能力壓乾隆4萬首,成為絕世名句。他就是西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  公元前256年,劉邦出生在沛縣豐邑(今江蘇豐縣)的一戶農家裡。自小他就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人,不僅有著豪爽豁達的性格,更是我行我素。在當地一度因為喝酒賒帳而聞名,也正是藉此讓他有了結識樊噲的機會。
  • 中秋節古詩大全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100首(圖)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100首(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著所有)1.《明月何皎皎》(東漢無名氏)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有關中秋佳節的古詩詞100首鑑賞59.《中秋月》(宋蘇軾)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60《陽關曲·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宋蘇軾)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清朝皇帝吃飯規矩有多繁瑣?一天兩頓,妃子不可以陪著一起吃!
    然而真實歷史中皇帝和妃子這種坐一起用膳其樂融融的場景幾乎不會出現。在清朝,紫禁城裡無論是舉辦大型典禮還是家宴甚至是日常用膳,皇帝是不會跟眾妃子們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的。皇帝只會偶爾陪伴皇太后吃飯,而他在日常用膳時,一般都是由專門的太監陪伴在旁伺候用膳。
  • 史上第一搞笑的造反,只為坐在皇宮裡吃頓飯
    這時,蘇玄明就對張韶說:「張兄你不是一般人,其實我早就給你算過一卦,你是會坐在皇帝的寶座上吃飯的人,到那時,咱倆也能在皇宮裡共進晚餐。」 張韶一聽,就楞了,問:「蘇兄,你這是啥個意思?能說明白點不?」蘇玄明故作神秘的說:「現在皇上昏庸無道,只管打馬球,不管朝政,你懂的!」話說唐朝末年,長安城裡有位算命先生蘇玄明,與染坊裡的一個叫張韶的工頭關係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