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到了,大家又可以開心吃月餅賞月亮了。中秋之月代表著團圓,令人無比愉悅。而歷史上有大量描寫月亮的古詩詞,句句流傳千古,讓人爛熟於心。你知道多少關於月亮的詩詞名句?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和我一起欣賞描寫月亮的8個詩詞名句。
第1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大家都說李白是天才詩人,詩風天馬行空,但是李白的絕句卻有很多渾然天成的佳句。比如這首詩《靜夜思》,小朋友能背下來,大朋友也愛讀,最樸素的語言裡面蘊藏了人們千古思鄉之念。
現代都市人往往離開家鄉,前往大城市找一個工作,做一份零工。說是中秋節,卻並不能夠人人都回到家鄉,回到父母家人的身邊。望著月亮的柔和光輝,我們的心也變得柔軟起來,想起家鄉的人和事,當真是「低頭思故鄉」,思緒永綿綿。
第2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古朗月行》。這一句詩同樣如同白話,卻仿佛再現了我們童年時候的天真與活潑。小時候的我們,在中秋節的時候就盼望著爺爺奶奶祭拜完畢,然後全家小朋友每個人可以分到一個月餅。如今,我們長大了,也不會天真地再把月亮說成是白玉盤了,也不會想著吃月餅了。
月餅仿佛失去了魅力,而爺爺奶奶也已經白髮蒼蒼,甚至有的已經入土為安,讓人想要再回到童年的快樂,已經不可得了。如今的我們,只能讀著李太白的這一首詩,回想著當年中秋的快樂。
第3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聖杜甫的《月夜憶舍弟》。看著頭上的明月,杜甫想起了家鄉,想起了弟弟。好一句「月是故鄉明」,簡簡單單的5個字,已經說出了華夏千年的思鄉傳統,說出了人間億萬人的共同心語。只有遊子才知道家鄉的可貴,只有分別才知道相聚的珍惜。月亮啊月亮,你是否真能夠將我們的思念傳達到親人的身邊?
第4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句詩出自宋代文豪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被譽為描寫中秋的千古絕唱,令人感受到蘇東坡的絕妙才華。而一句「千裡共嬋娟」洗去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無奈,表達了一種美好的祝願,讓人能夠用美好的心情去感受中秋的月亮,升華了詩詞的意境,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
第5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這一句詩經常被拿來當作中秋晚會的主題詞,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上。的確,這句詩的意境真的太好了,讓人既看到了月亮的美麗,也看到了人們對月亮的一種期待,看到了人們在月光下的一種共同的情懷。
第6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的千古名篇,每一句都是經典,都值得背下來。而這首詩開篇的「海上明月共潮生」也為我們拉開了一場月光盛宴。不得不說,這首詩真是太美好了,讓人忍不住反覆咀嚼其中的美好意境。
第7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這句詩出自五代詞人李煜的《虞美人》。李煜作為亡國之君,他在治理國家很差,但是寫詞上成就很高。特別是南唐亡國之後,李煜感受家國之痛,詞風為之一轉。像《虞美人》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流傳千古的沉痛之語。而「春花秋月何時了?」大家喜歡的秋月在李煜眼裡卻成為了痛苦的象徵,正所謂觸景傷情,說是景,其實還是情,其實還是李煜的悲傷心境。
第8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同樣是描寫秋月的名詩。王國維說得好:「詞有無我之境,有有我之境。」其實景物本身沒有色彩,但是在詩人的眼裡卻沾染了自己的情感。杜甫眼中的月是思念故鄉,李煜眼中的月是懷念故國,而王維眼中的月則是充滿禪味的自然天成。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這一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更讓人感受心中的寧靜之意。
大家還知道哪些關於中秋和月亮的詩詞呢?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中秋月亮的詩詞呢?歡迎留言哦。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