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動畫片成人化現象:小豬佩奇究竟「犯了什麼事兒」

2020-12-22 央廣網

動畫片成為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低俗化、成人化、暴力失度等現象也對其造成隱性傷害……

小豬佩奇究竟「犯了什麼事兒」

最近,小豬佩奇被某短視頻平臺封殺成了熱點話題。

日前,根據網友發的圖片顯示,抖音將違規行為分成了6個大類,包括色情低俗行為、違法犯罪行為、令人不適行為等,其中小豬佩奇被作為禁止元素排名首位。目前,記者在抖音上已經無法搜索到小豬佩奇的任何相關內容。

《小豬佩奇》本是一部英國兒童動畫,3年前就被引入國內。從去年至今,人們在網絡上曬小豬佩奇的文身、髮型、手錶等,讓其成為網紅。而一句「小豬佩奇身上文,掌聲送給社會人」經過多家短視頻平臺傳播後,更是讓佩奇成為「社會人」的代表。不少中小學生攀比穿戴小豬佩奇的服飾、手錶等。

那麼,小豬佩奇究竟「犯了什麼事兒」?一部動畫片會毀掉孩子的童年嗎?動畫片低俗化背後,如何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小豬佩奇的麻煩事兒

家住河北的劉冰曾經是《小豬佩奇》系列動畫片的擁躉,但當他年僅6歲的孩子在今年「五一」勞動節期間吵著要小豬佩奇手錶,又要文身成「社會人」的時候,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當這隻粉紅色小豬成為某種象徵符號,助長了孩子間攀比的風向時,動畫片便不那麼單純了,甚至可能間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演化成對其童年的隱性傷害。」

有家長稱,自家寶寶沉迷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常模仿其中的小豬跳床、跳沙發、跳泥坑、跳水坑,還天天學豬叫,學了一年多。

「你一說小豬佩奇,我侄子就自動學豬叫,跟聲控開關一樣。」該網帖引發了眾多家長的共鳴,有家長直呼《小豬佩奇》有毒,應該抵制。

有抵制就有支持。2004年首次在英國播出之後,先後在全世界120家電視頻道播放過;在2015年引入中國大陸之後,僅1年的播放量就達到100億次。《小豬佩奇》第一季的豆瓣評分高達9.2分,被不少年輕父母視作「新手帶娃必備佳片」。

對於孩子來說,模仿近乎於本能,然而不當的模仿,卻可能造成悲劇的發生。

4月15日,在安徽蕪湖繁昌縣,一名6歲的女孩,撐著一把小花傘從13樓跳下,據說是平時觀看的動畫片裡有類似情節;2017年3月,烏魯木齊一名5歲的女孩模仿動畫片的樣子撐著一把傘從11樓跳下摔成重傷;2016年,陝西一名10歲的女孩模仿《熊出沒》主角光頭強用電鋸鋸開了妹妹的鼻子和右臉……

「它們做錯了什麼?」

「小豬佩奇做錯了什麼?」在「抖音封殺小豬佩奇」的話題評論區,網友「秋田家二哈」為其鳴不平的評論點讚數最多,被系統自動置頂;但也有網友為此舉叫好:「好好的動畫片被弄成『社會人』,教唆孩子文身,傳播不當的社會風氣,該封殺。」

雙方爭論的背後是,一方面動畫片已成為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動畫片低俗化、成人化、暴力失度等現象的泛濫。

以前幾年異常火爆的兩部動畫片為例。有網友統計,在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全集中,灰太狼被平底鍋砸過9544次、被抓過1380次,喜羊羊被煮過839次、被電過1755次。而另一動畫片《熊出沒》播出時也曾引起部分家長的質疑,有觀眾曾質疑該動畫片10 分鐘裡就有21句髒話,片中「光頭強」整天叫囂 「臭狗熊,我要砍死你」,並拿電鋸到處揮舞。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教師劉曉春曾參與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起草。據她調研發現,「如今網上不少動畫片都存在成人化、低俗、暴力的現象,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很大。」

「2歲後孩子就會模仿成人的行為了,比如會模仿父母使用電話、鑰匙、電視遙控器等等。孩子對喜愛的角色產生模仿的興趣,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當其接觸到危險的動作,家長一定要予以制止。」劉曉春說,有的動畫片粗製濫造、暴力低俗,對尚處於發育階段,缺乏辨別、篩選、判斷能力的小孩子來說影響極為惡劣。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石長順則認為,目前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媒體是引發暴力行為或滋生暴力傾向的唯一根源。「要理解媒體對於社會態度和社會性行為的影響,就不能離開個人成長所處的更為廣闊的社會環境。」

孩子不應交給動畫片「監護」

當然,靠家長的「火眼金睛」去分辨哪些動畫能看哪些動畫不能看,也不現實。石長順表示,目前,國產動畫片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對受眾沒有明確的定位,以致無法對電視內容進行控制。「只有制定有效的動畫片分級制度,並根據不同年齡段受眾的特點,分時段播放動畫產品,才能保證為兒童提供健康安全的信息。」

例如,應規範動畫片的播出時段,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動畫片不應該在電視黃金時段播出,以此來規範並形成更好的行業標準;當兒童動畫片中出現可能在現實中被模仿的危險動作時,畫面中應予以標註「請勿模仿」的字樣;尤其在播出暴力畫面時應滾動提示性字幕,「建議該片多少歲以上觀看」或「要有家長陪同」等。

家長的監護作用尤其不能忽視。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在動畫片分級制暫時還無法推出的情況下,家長要多做些工作,一方面要選擇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另一方面要陪同觀看,適時進行教育和引導。

「動畫片的內容首先要適合孩子的年齡段,不能夠讓孩子接觸色情、暴力的內容,這是基本底線。同時,即使是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家長也不能讓孩子一個人看而撒手不管,而應去教育和引導,幫助孩子理解動畫片中的情節,避免孩子模仿不合適的內容。」熊丙奇說。

熊丙奇認為,如果孩子的模仿行為充滿童趣,也沒有危險性,並無太大問題;如果孩子也想買與動畫片相關的玩具,家長應適當控制,「無論是否與動畫片相關,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都應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消費習慣;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錯誤的模仿行為,應該以婉轉的方式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並向他解釋清楚,「而不是一味呵斥,這樣反而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此外,父母應該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多帶孩子做一些戶外活動和親子遊戲。當孩子有其他的娛樂渠道,對動畫片的注意力自然就下降了。

相關焦點

  • 「小豬佩奇」遭抖音封殺 惹了什麼麻煩引得一方叫好一方叫屈?
    《小豬佩奇》本是一部英國兒童動畫,3年前就被引入國內。從去年至今,人們在網絡上曬小豬佩奇的文身、髮型、手錶等,讓其成為網紅。而一句「小豬佩奇身上文,掌聲送給社會人」經過多家短視頻平臺傳播後,更是讓佩奇成為「社會人」的代表。不少中小學生攀比穿戴小豬佩奇的服飾、手錶等。那麼,小豬佩奇究竟「犯了什麼事兒」?一部動畫片會毀掉孩子的童年嗎?
  • 小豬佩奇又躺槍,讓孩子好好看部動畫片不好嗎?
    《小豬佩奇》本是一部英國出品的學前電視動畫片,講述了4歲的小豬佩奇和她的爸爸、媽媽、弟弟一家人生活的故事。動畫片整體風格輕鬆幽默,畫風清新簡潔,充滿了童趣和童真。其實,《小豬佩奇》引入我國,是幾年前的事了。在國內低幼動畫片市場良莠不齊的情況下,《小豬佩奇》很快受到了孩子和父母們的廣泛歡迎。
  • 從動畫片小豬佩奇的成功,看國產動畫發展之路
    不知什麼時候電視上播放的動畫片就被一隻粉紅的小豬佔據了,大街小巷的兒童服裝店還與玩具商店,一這小豬佩奇為造型的衣服和玩具也比比皆是,完全代替了2016年和2017年的光頭強、熊大和熊二。這麼一部引進的動畫片
  • 新媒體時代兒童成人化現象的探析
    究竟「被長大」「成人化」對兒童來說是好還是壞,值得我們深思。  一、新媒體時代兒童成人化的表現  (一)外表成人化  近年來,80後、90後日漸成為了「寶爸」「寶媽」的主力軍。  (二)言語成人化  「爺爺,做人要正直,我不可能給你開後門,幹活去!」這是家庭劇《淘氣爺孫》中念瑤的一句臺詞。這「小大人」般的一句臺詞,雖然達到了一定的喜劇效果,但同時也將兒童成人化的現象表露得一覽無餘。
  • 究竟是因為什麼梗,小豬佩奇突然就火了?
    小豬佩奇究竟為什麼這麼火?究竟什麼梗?小豬佩奇為什麼突然就成了「社會人」標配 不戴小豬佩奇表 ,怎敢說自己是社會人?」社會人,在我們以往的認知就是那種帶著大金鍊,圓滑的交際在各種圈子的人。現在,戴金鍊、露個花膀子、再說幾句高逼格的人就說自己是社會人,那就太low了。
  • 一個是動畫片,一個是黑社會,小豬佩奇怎麼就成了社會人的標配?
    一個是動畫片,一個是黑社會,小豬佩奇怎麼就成了社會人的標配?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小豬佩奇成了社會人的標配,一提起社會人就會想起小豬佩奇,一提起小豬佩奇就會想起社會人,佩奇就像是一道粉紅色的龍捲風,把所有社會人都捲入了漩渦當中,小豬佩奇和社會人是怎麼勾搭起來的呢?
  • 《小豬佩奇》:孩子們在看動畫片的同時還能學習知識,難怪社會
    《小豬佩奇》:孩子們在看動畫片的同時還能學習知識,難怪社會之前有一個說法非常流行,那就是社會我佩奇。開始的時候小編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因為看鄰居家的孩子非常喜歡這部動畫片,也一時不知道究竟講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受歡迎,一直到看了一兩集之後才發現去,卻是編劇的智慧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先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人物形象,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和熱愛,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或者好習慣等等加入進入,讓孩子們在放鬆的同時擁有了不一樣的體驗,學到了知識,難怪家長們也喜歡這部動畫片呢。
  • 小豬佩奇中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真的看懂這部動畫片了嗎?
    小豬佩奇是很多孩子都喜歡看的低齡少兒動畫片,可以說對於許多孩子們而言是流行的動畫片。在少兒動漫排行榜前列中,我們也能經常看到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這部動畫片雖然深受孩子們喜歡,但是這些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真的看懂這部動畫片了嗎?
  • 《小豬佩奇》內容幼稚,畫質也差,但為什麼可以這麼火?
    動畫片可以說是兒童這一生中的第二個老師,動畫片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且動畫片也能夠讓孩子認識到這個世界,所以現在在世界上動畫片的市場是非常大的,可是誰都沒想到在前一段時間橫空出世了一部動畫片卻橫掃了各個國家,那就是小豬佩奇,小豬佩琪這部動畫片在成人看來真的是非常幼稚,而且它裡面的畫質也非常的差
  • 小豬佩奇答應嗎?
    《小豬佩奇》是什麼?《小豬佩奇》是一部英國的學前兒童動畫片,2004年在英國首播後,現在已經在全球180個地區,以40多種語言播放。該動畫片主要圍繞著主角佩奇和她的家人(弟弟喬治、豬爸爸、豬媽媽)的愉快經歷,一集一般在5分鐘左右。
  • 《小豬佩奇》之後,又一部動畫片被舉報:別把孩子的教育甩給動畫
    而她舉報的對象竟然是:《小豬佩奇》。這幾年,從英國漂洋而來的《小豬佩奇》圈粉無數。這部動畫簡單幹淨、幽默風趣、寓教於樂,被譽為最具潛力的學前兒童品牌。▲ 風靡全球的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為這部動畫著迷。隨便打開任何一個視頻應用,小豬佩奇都排在少兒類中最顯眼的位置。
  • 為什麼小孩子都喜歡看《小豬佩奇》?它究竟有什麼魅力?
    現如今,動畫片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特別是針對孩子,更是有數不清的動畫片來觀看,什麼《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等,非常多優秀的作品來填補孩子的童年樂趣。而這其中有一部動畫片尤其突出,那就是《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且不比其他動畫,《小豬佩奇》幾乎是每一個小朋友都喜歡,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是喜歡。那麼這部動畫片到底有什麼魅力呢?看《小豬佩奇》的人群要分兩種,成年人和小孩子。
  • 《小豬佩奇》之後,又一部動畫片被舉報:家長們,請放過動畫吧
    而她舉報的對象竟然是:《小豬佩奇》。這幾年,從英國漂洋而來的《小豬佩奇》圈粉無數。這部動畫簡單幹淨、幽默風趣、寓教於樂,被譽為最具潛力的學前兒童品牌。 ▲ 風靡全球的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為這部動畫著迷。隨便打開任何一個視頻應用,小豬佩奇都排在少兒類中最顯眼的位置。
  • 小豬佩奇不差錢什麼梗 它代表著中產階級消費觀
    【PConline資訊】小豬佩奇最近可以說是時事熱點,隨著抖音、快手平臺的推廣小豬佩奇日益火爆,今天居然連小豬佩奇都上了百度熱搜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那麼,小豬佩奇不差錢是什麼梗?佩奇為何不差錢 ?豬佩奇不差錢是什麼意思呢?下面不妨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啥是佩奇》著實沒想到「小豬佩奇」會以這種方式進入成人的世界
    深情、催淚、搞笑,動畫片的廣告以一種討喜的方式進入了成人的世界。《小豬佩奇》本來是一部適合於2-6歲小朋友的動畫片,卻瞬間在成人的世界裡傳播開來,忽然又想起了去年的「佩奇口號」「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我們來看一下這次佩奇廣泛傳播的幾個點:
  • 小豬佩奇突然走紅 不能計時的手錶遭成年人瘋搶
    這表並不計時竟遭成人瘋搶  ——透視網絡青年亞文化現象山東師範大學的魏老師在生日這天除了收到鮮花,還有一張貼有小豬佩奇貼紙的卡片、一塊小豬佩奇手錶和一個小豬佩奇水杯。學生告訴她,這是現在最火的單品。  「小豬佩奇」是一隻來自英國的粉紅色小豬,腦袋長得有點像吹風筒,其動畫片於2015年被引入國內後迅速躥紅。近期,經過抖音等短視頻網站的二次包裝後,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小豬佩奇成為一種青年亞文化的象徵。
  • 小豬佩奇身上紋,憑啥就是社會人?
    例如,譚維維、杜海濤都發過自己腕帶小豬佩奇手錶的照片,宋祖兒發過小豬佩奇電扇。相信大家對這隻腦袋長的像吹風機的粉紅小豬都很熟悉,那麼,佩奇是怎麼一步步走到「社會人」標配的呢?今天,我們試圖帶你走進佩奇的世界。1、《小豬佩奇》是什麼?《小豬佩奇》是一部英國的學前兒童動畫片,2004年在英國首播後,現在已經在全球180個地區,以40多種語言播放。
  • 小豬佩奇被玩壞,流行不應沒文化
    關鍵詞 1 賣萌 有意無意的跟風成為了一種社交《小豬佩奇》是一檔2004年首播於英國的動畫片,單集只有五分鐘,中國2015年才引進它,在網絡平臺上已播放超過100億次。出品這個動畫片的公司,僅僅在2016年就憑藉該產品獲得了11億美元的銷售額。
  • 千萬別給孩子看小豬佩奇?這才是動畫片的正確打開方式
    01《小豬佩奇》這部英國動畫片,相信大多數家長都非常熟悉了。近日,有位寶媽在微博吐槽:再次奉勸各位寶媽,特別是娃子還沒開始看電視的寶媽,不要給他們看小豬佩奇,不要給他們看小豬佩奇,不要給他們看小豬佩奇!!!媽的,一天到晚跳跳跳跳跳!床上跳,地上跳,沙發上跳,泥巴坑裡跳,水潭跳,在!我!身!
  • 動畫片《小豬佩奇》已經慢慢滲入兒童的生活裡了。(服裝篇)
    導讀語:她在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播放,由英國人阿斯特利(Astley)、貝克(Baker)、戴維斯(Davis)創作、導演和製作的一部英國學前電視動畫片,也是歷年來最具潛力的學前兒童品牌。她就是《小豬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