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為什麼大型漁場多位於溫帶海域,而熱帶海域卻很少有大型漁場?

2020-10-18 地理沙龍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搖籃,也是當今人類十分重要的食物來源,甚至隨著人類對於陸地的大規模開發,人類將會向海洋獲取更多的食物。目前,人類通過海洋捕撈和海洋養殖的方式向海洋獲取食物,人們形象的把海洋稱為「海洋牧場」。不過,海洋漁業資源在海洋中的分布並不是均勻的,也就是有些海域漁業資源豐富,而有些海域漁業資源較少。


我們經常會聽說世界的四大漁場,分別是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北海漁場和秘魯漁場,為什麼這些海域漁業資源會這麼豐富呢?從生物的角度來看,一個海域漁業資源豐富,往往是因為魚類的餌料十分豐富,而那些浮遊植物和浮遊動物就是魚類的餌料。也就是說海洋中浮遊生物多的海域,往往魚類也就多,那麼浮遊生物的生存需要什麼條件呢?主要來說,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光照條件,太陽輻射是浮遊植物光合作用的基礎,在海洋中表層海水光照充足;第二個條件是營養物質,主要是海底淤泥等營養物質,在海洋中位於海底。


我們發現,表層的光照和海底的淤泥在位置上是錯位的,如果某一海域這兩個條件能夠結合到一起,也就是說營養物質上升到海洋表層,那麼就會有利於大量浮遊生物生長。當然,海洋水深太深的海域,海底的淤泥難以上升到表層,因此漁場多位於「大陸架海區」,水深多在200米以內。此外,洋流運動促使海水攪動,比如北海道漁場就是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相互交匯,冷暖海水交匯相互攪動,促使海底淤泥上泛;再比如南美洲西岸的秘魯漁場,就是受上升性寒流秘魯寒流的影響,上升流從海底上升到海面,把淤泥上泛。


我們發現,寒暖流交匯的位置多位於中緯度溫帶地區,所以大型漁場多出現在溫帶地區。此外,溫帶地區海域在冬季的時候,表層海水降溫速度快,溫度低,從而使得海水出現上部冷下部熱的狀況,從而出現海水的上下對流運動,海水發生攪動,有利於營養物質上泛,有利於浮遊生物生長,從而為魚類的生長提供了食物來源。


相關焦點

  • 世界四大漁場北海道、紐芬蘭、北海和秘魯漁場,為什麼有這麼多魚?
    世界四大漁場成因在佔了地球總面積71%的廣袤海洋裡,漁業資源的分布是不是均勻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漁業資源在海洋裡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地方漁業資源多,就會形成漁場,而有的地方卻漁業資源很少。就全球而言,世界上著名的漁場有四處,分別是西北太平洋的北海道漁場、歐洲大西洋的北海漁場、北美東部的紐芬蘭漁場和南美西部太平洋的秘魯漁場。
  • 世界四大漁場北海道、紐芬蘭、北海和秘魯漁場,為什麼這麼多魚?
    世界四大漁場成因在佔了地球總面積71%的廣袤海洋裡,漁業資源的分布是不是均勻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漁業資源在海洋裡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地方漁業資源多,就會形成漁場,而有的地方卻漁業資源很少。就全球而言,世界上著名的漁場有四處,分別是西北太平洋的北海道漁場、歐洲大西洋的北海漁場、北美東部的紐芬蘭漁場和南美西部太平洋的秘魯漁場。四大漁場分布圖為什麼這些海域擁有較多的漁業資源呢?
  • 高中地理|漁場的形成和分布規律
    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溫帶海區、大陸架海區、寒暖流交匯海區、上升流海區、河流入海口附近。聯繫洋流分布推導漁場分布溫帶沿海海域是漁場分布的主要海域,這裡的漁場大多是寒暖流交匯形成的。熱帶和副熱帶的漁場主要分布於離岸風盛行、上升流勢力強大的海域,多位於副熱帶大陸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陸和非洲大陸西岸等海域。
  • 中國也有四大漁場,你知道都是哪些嗎?
    世界有四大漁場,太平洋和大西洋各有兩個,其中紐芬蘭漁場由於上個世紀管理不善,已經名存實亡。其他三個漁場分別是北海漁場(位於大西洋),北海道漁場(位於太平洋)和秘魯漁場(太平洋)。關於這幾個漁場我在前期的文章中有討論,今天來說說中國的「四大漁場」。
  • 【備考乾貨】從地理角度分析世界漁場的各個考點
    據此推理魚類匯集的成因,思維過程是:魚類匯集←餌料(浮遊生物)豐富←營養鹽類、有機物質豐富←深層無機鹽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溫帶海區、大陸架海區、寒暖流交匯海區、上升流海區、河流入海口附近。溫帶沿海海域是漁場分布的主要海域,這裡的漁場大多是寒暖流交匯形成的。
  • 世界公認的四大漁場,日本北海道漁場居榜首,一漁場已經消失
    漁場是海底裡面的魚類以及生物密集生活的場所,具有很高的捕撈價值。附近海域暖流和寒流交匯讓海鹽這些營養物質漂浮在上層才能造成魚類的大量繁殖,那麼你知道世界四大漁場是哪四個嗎?今天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著名的「四大漁場」分布在哪兒?它們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世界上傳統的著名漁場有四處,稱為「世界四大漁場」,分別是北海道漁場、北海漁場、紐芬蘭漁場和秘魯漁場。在四大漁場中還有兩大漁場的成因和北海道漁場一樣,是由還暖流交匯而形成的,一個是位於北美洲東北部大西洋海域的「紐芬蘭漁場」,是由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匯而成;另一個是位於歐洲西北部的「北海漁場」,是由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匯而成
  • 漲知識|一分鐘了解世界漁場
    海洋裡分布著很多資源豐富的漁場。它們是海洋賜予人類的天然魚塘,能夠為人們提供美味的海鮮,並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漁場形成的原因世界漁場分布陽光充足的大陸架海域是世界漁場的主要集中區。那裡光照充足,海水溫暖,浮遊生物和營養鹽豐富,吸引了大量的魚類、蝦類、貝類等生長繁殖,於是形成了資源豐富的漁場。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洋流的影響、四大漁場、六大板塊)
    需要注意的是,歐洲西部位於亞歐板塊的內部,並不是位於邊界處。洋流進入北冰洋海域後,使當地能見度變好D. 與其他洋流交匯的海域,不易形成漁場答案:D、A精講精析:(1)分析英國的地理位置。①英國雖然位於大西洋沿岸,但其實是在亞歐板塊的內部,因此選項A錯誤;②英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額日珊瑚礁生長在熱帶的海域,而不是溫帶,因此選項B錯誤。(2)分析英國的地形與河流。
  • 中國的四大漁場如今卻只剩下三個,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在地理課上都會講到世界四大漁場,然而在中國也有咱們自己的四大漁場,它們分別是:黃渤海漁場(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海域)、舟山漁場(東海海域)、南海漁場(廣東、海南沿海)、北部灣漁場(北部灣海域),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在廣闊的海洋中,為什麼有些海域漁業資源特別豐富,形成漁場?
    海洋漁業資源 那麼,海洋中哪些地區魚類多,漁業資源豐富呢? 世界四大漁場分布圖 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光照來自於太陽,充足的光照多出現在海水錶層,越到海面以下的深層海水,光照就越來越弱,而淤泥多沉積於深深的海底
  • 漁場,洋流賜予人類的寶藏
    只有那些魚蝦貝類大量聚集、並且方便捕撈的海域,我們才稱之為漁場。一個漁場有較多的魚蝦生存,那麼意味著有較多魚蝦吃的食物,即海洋浮遊生物,也就是那些微小浮遊動物和植物,浮遊植物處於海洋生物鏈的低端。在海洋中,哪裡有適合浮遊植物生長的環境,往往那裡就有較多的魚類。而浮遊植物的生長主要需要陽光和各類營養物質。
  • 中國最著名的四大漁場,看看你知道幾個?
    旅遊Tips: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不僅有96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還有近1.8萬多千米的大陸海岸線和1.4萬多千米的島嶼海岸線,海域面積更是多達470多萬平方千米,在這廣闊的海域裡分布著大大小小近千個漁場,今天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將為大家盤點中國最著名的四大漁場
  • 揭秘全球四大漁場及其成因,為何北美最大漁場瀕臨消亡?
    同樣是漁場,今天小地來為大家講講世界上著名的幾大漁場以及各漁場的成因,這些漁場分別是:北海漁場、北海道漁場、秘魯漁場、紐芬蘭漁場。3、紐芬蘭漁場(加拿大)紐芬蘭漁場位於加拿大紐芬蘭島沿岸,它是由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在此海域交匯而形成的。
  • 貪婪而造成至今仍無魚可捕,成為歷史的世界漁場,紐芬蘭漁場
    我們都知道世界四大漁場分別是日本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紐芬蘭漁場、英國北海漁場、秘魯漁場。世界漁場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陸架海域,那裡陽光充足,入海的河流能帶來豐富營養的鹽類,各種浮遊生物繁盛,吸引了眾多魚類資源,此外冷暖流的交匯處,也提供著豐富的魚餌。
  • 南通 三大漁場 呂四 大沙 長江口
    南通境內有呂四、大沙、長江口三大漁場,其中以呂四漁場最為著名。呂四漁場位於北緯 32°—34°、東經 122°30 '以西海域,在黃海南部,東、南為大沙漁場和長江口漁場,西為大陸,北接海州灣、連青石漁場,總面積 3.11 萬平方公裡,是江蘇南部沿岸的主要漁場。
  • 世界漁場分布圖:中國人還是比較幸運的!
    ;5、東南大西洋漁場:是包括非洲西南部沿海漁場在內的廣闊區域 中國沿海十大漁場 一、石島漁場 位於山東石島東南的黃海中部海域。舟山漁場魚種豐富,有帶魚、鮐魚、鰺魚、小黃魚、大黃魚、鯛、海蟹、海蜇、鯊魚、海鰻等。漁場一年四季均可捕撈,夏秋季有鮐、鰺魚汛,冬季則形成近海最大的帶魚冬汛。五、閩東漁場 位於北緯25°—27°10′,東經125°以西的東海南部海區。
  • 我國最大深海智能漁場開工建造
    新華社武漢6月28日電(記者黃豔)28日,在船塢切割機的電光花火與刺耳噪聲中,我國最大的深海智能漁場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位於青島的基地正式開工建造。在28日的開工儀式現場,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深海智能漁場是由3座平臺與1座保障設施構成的超大型漁業養殖裝備,開啟熱帶海域深遠海大型網箱養殖的先河,也是我國首個在南海開建的深遠海現代漁業養殖項目。該項目是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海工裝備研究院為海南省打造的「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
  • 弗洛勒斯海是印度尼西亞重要的漁場,沿海各島均盛產熱帶經濟作物
    弗洛勒斯海北為蘇拉威西島,南為小巽他群島中的弗洛勒斯島、松巴哇島等島嶼,西接爪哇海,東接班達海,海域面積約為24萬平方公裡。南太平洋西部海域。北邊是西裡伯斯(Celebes)島,南邊是小巽他群島的弗洛勒斯島和松巴哇島,海域面積240,000平方公裡(93,000平方哩)。海底西部是廣闊的海底高原,一般深達500公尺(1,650呎);有兩條海槽穿過本區,東南通到弗洛勒斯海盆,是該海域最深點,深5,140公尺(16,860呎)。
  • 北美洲東岸曾經輝煌一時的「紐芬蘭漁場」,如今卻已經無魚可捕
    隨著地球上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人類對於糧食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多,人類一方面向土地要糧食,另一方面還要向海洋要「糧食」。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巨大的生物量,目前人類每年的海洋捕撈量也極為驚人,很多曾經漁業資源十分豐富的海域,如今已經大為減少,甚至有些海域的漁業資源已面臨枯竭,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紐芬蘭漁場」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