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還沒美的電器「賣的多」,24年「空調老大」地位恐就此易主?

2020-12-18 舒莫財經

格林因為「董小姐」的代言在國內的知名度迅速地提高了很多,大家被這位女企業家獨特的作風感到非常的好奇,同時也非常敬佩這位女強人的商業能力。格力在國內的電器品牌中所佔的市場份額還是非常大的,已經保持了24年的空調老大的地位,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的話,這個地位恐怕要就此易主?

據有關消息顯示,2020年上半年,美的集團總營收1397億元,同比下滑9.47%,歸母淨利潤139億元,同比下降8.29%。格力電器總營收706億元,同比下降28.21%,歸母淨利潤63.62億元,同比下降53.73%。具體到空調業務,美的集團上半年暖通空調營收降幅為10.37%,而格力電器空調營收降幅達47.89%。

大家也都知道,今年受到以疫情的影響,各個行業的效益都不是很理想,其中也是因為大家隔離在家了一段時間,企業不能如期的復工復產才導致了業績的損失。但是相對來說的話,其實大家收到的外在條件的限制是一樣的,在此之上把兩家的年報進行比較也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格力電器一直都是以空調業務為主的,所以有著「空調老大」的名號,從1996年以來,格力一直在產品、品牌、銷售渠道、供應鏈方面進行深耕,積累下了不少的經驗和忠實消費者,但是從今年上半年的表現來看的話,格力的這一地位似乎已經開始動搖,美的已經威脅到了格力的「空調老大」的位置。

美的集團的業務重心不是跟格力一樣集中在某一項業務中,而是進行了多元化的發展,在各個電器領域都有非常好的表現,所以,總體來說的話,抗壓能力就會比格力好一點,特別是在今年這樣的大環境下,營收和利潤下滑較格力更少。

但是總體來說的話,今年的空調銷量都不是非常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家購買空調的需求也在降低。據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空調產量1.04億臺,同比下降16.4%;空調行業主營業務收入2949億元,同比下降21.6%;空調行業利潤總額265億元,同比下降20.7%,這也是近8年來,空調冷年最大的市場降幅。

在這樣的情況下,今年的電商進入了蓬勃的發展時期,各家的電商品牌都在這個期間大賺了一筆,只有是關於線上的軟體好像都在疫情期間實現了盈利,其中最大的贏家還屬「二馬」,一個霸佔了大家的購物車,一個佔據了大家的碎片時間。所以,直播賣貨這個行業也在今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帶貨主播在今年誕生。

我們平時在網絡上應該也能夠看到類似的新聞,比如某某主播帶貨銷售額達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對其也非常的「感興趣」,但是也因為說「不認識李佳琦、薇婭這樣的帶貨主播」的言論一時間受到了大眾的熱議。但是董明珠在此期間也頻頻親自「下場」參與直播賣貨。

企業家現身直播間賣貨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相比於專業的帶貨主播的話,可能在流程上不是那麼的熟悉,但是在產品上可能沒有人比她們更加熟悉了。因為自己就是賣家,是生產商,所以,對於產品的構成及功效都非常的熟悉,這樣的話,也能夠讓消費者更加了解產品的特性和功能,讓消費者更加的青睞這款產品。

董明珠的直播賣貨表現也是不俗的,頻頻創下了自己的單人銷售記錄,格力共舉行了7場大型直播活動,銷售額總計330億元。但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是賣不過「美的」呢?格力集團的管理層在近期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動,據格力電器公告顯示,格力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望靖東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有很多業界人士紛紛猜測,格力上半年的銷量呈現下滑狀態可能也和公司內部人事調整有關。但是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家電市場普遍來說的話現狀都不是很好,下半年有望進一步恢復,究竟格力能不能保住「空調老大」的位置還要拭目以待。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除了空調 美的格力在這個品類中纏鬥
    撰文/藍科技美的格力是一對冤家。除空調以外,在其他家電品類上,雙方一直在明爭暗鬥。只不過,格力在其他產品方面的表現弱于格力空調,這給美的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在電暖器行業,美的格力仍然是最大的對手。來自奧維羅盤數據顯示,今年1-11月,電暖器線上銷量前五位的分別是美的(22.05%)、格力(11.58%)、先鋒電器(7.57%)、艾美特(7.57%)和TCL(4.19%);同期線下銷量前五位分別是美的(47.58%)、艾美特(20.15%)、先鋒電器(10.1%)、松橋(9.97%)及格力(6.62%)。
  •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光大證券發布的數份研報認為,2015年至今5年間國內電商迅速崛起,帶來商品流通效率的提升,渠道費用得以下降,線下傳統時代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的自建渠道體系需付出25%的渠道成本,中小品牌需要30%以上,在傳統線下渠道時代,任何一個競爭對手在沒有品牌、規模加持的情況下,線下渠道成本都將超過格力,再疊加製造端和規模成本的差異,共同導致格力電器空調龍頭的地位幾乎無法撼動,而在電商時代,渠道成本降至
  • 曾是家電行業老大,卻遭美的「雪藏」,現攜手華為,欲挑戰格力?
    我們都知道,格力一直都是空調領域行業老大,雖挑戰的企業很多,但能撼動到格力地位卻寥寥無幾。如今這個在家電行業擁有66多年悠久歷史的老牌企業,決定聯手華為,挑戰格力空調。其實,最近幾年我國家電市場的競爭壓力都十分大, 格力深耕空調行業,海爾始終在冰箱和洗衣機等領域佔據高位。曾經的家電「老大」,卻宣布要挑戰格力,也許對于格力來說,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如今榮事達宣布將正式進軍空調行業,畢竟就連靠手機起家和賣家電的蘇寧都打算在空調市場分一杯羹。
  • 格力電器世界500強排名下滑 渠道變革效果存疑
    格力電器表示。財聯社記者還從其內部獲悉,該公司正在舉辦全國巡迴直播活動,目前已舉辦兩場,未來還會有多場直播活動。家電行業觀察家洪仕斌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格力處於一個較為尷尬的位置,其空調單品的銷量面臨天花板,增長較為乏力;在產品上的多元化突破,效果也欠佳。「產品和渠道是企業經營的生命線,格力電器在產品上的突破不成功,就要尋求內部的變革,也就是渠道的改變。
  • 空調界的大反轉:格力「霸主」地位被奪,國內第一空調集團誕生
    事實上,格力集團在我國空調市場中,已經做了24年的「領頭羊」。不管是海爾,還是美的,都沒能挑戰它的霸主地位。而去年,格力還以線下市場38%的市場份額,再次獲得國內空調市場的第一名。 但9月6日,一家媒體聲稱「小米集團上位了,美的反超了,董明珠的時代要過去了」。這麼多年的潛移默化之下,在大眾的意識裡,董明珠和格力已經互不可分。所以「董明珠的時代」,就是「格力的時代」。也就是說,「格力的時代」要過去了?
  • 格力空調與美的空調哪個好 格力空調與美的空調對比
    從這些年使用的格力空調來看,該空調在使用中表現出比較穩定的技術性能,不論是櫃式空調,還是壁掛空調,不論是在工作中使用,還是在生活中使用,格力空調的良好性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眾所周知,空調作為一款高耗能量的家用電器,對資源、環境損害較大。而格力空調的節能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它的節能技術不論對於家庭,還是對於社會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真正的國產空調老大,造出中國第一臺變頻空調,格力美的都是小弟
    在今年上半年家電市場出貨量的排行榜上,我們可以看到格力、美的、海爾這些耳熟能詳的老品牌,也能看到小米、奧克斯這種新進的空調品牌。小米算是支線做空調,格力和美的主打製冷,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是花了很多年的培育和心血。
  • 話企|格力美的「互撕」,大戲遠未落幕
    目前,這場大戲以美的表示「最後一次回應」看似臨近落幕,然而在家電市場,尤其是空調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現實下,互掐還將繼續,只不過是換個陣地。互掐大戲三大疑問對於那份處罰的曝光,格力解讀為「惡意誹謗,貶損格力商譽」,而略微關注一下中國移動官方的公告時間也可發現,這則處罰結果發布於2020年6月1日,距離事件發酵已過去一個多月,並且「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在過去並不屬於家電行業關注的熱門網站。如果不是有心之人故意透露消息,這則公告是如何在一個月之後才收穫關注的?
  • 格力空調醞釀推大松子品牌 應對美的多品牌矩陣
    奧維雲網(AVC)12月9日發布空調市場預測報告透露,格力空調2021年可能會推出子品牌大松,滿足細分市場競爭需求。奧維雲網總裁郭梅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格力有這個意向,但沒確定。空調業資深分析人士張彥斌認為,格力推出大松空調的可能性很大,以應對美的多品牌矩陣。
  • 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格力電器難再「養尊處優」
    此外,在2019年「兩會」期間,董明珠曾斬釘截鐵地表示「格力要專注線下,要多開專賣店,甚至把店開到社區裡去。」然而在今年,她卻沒有逃脫「真香」定律。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第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報告》,2017-2019年,格力電器空調產品的營收佔比分別為83.22%、78.58%和69.99%。從數據上看,格力電器大部分營收倚靠其空調業務,而這種倚靠又是建立在格力和線下經銷商深度捆綁的基礎之上,因此雙方在疫情的情況下一損俱損。
  • 格力空調1-11月內銷份額超過美的,渠道變革開啟新增長
    全年13場直播砍下476億元銷售額之後,格力空調在內銷市場超過美的,在上半年落後的情況下依然保住了空調老大的位置。格力仍然是空調老大,但領先優勢正在縮小,2020年1-11月,美的空調內銷同比增長5.4%,是行業內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品牌,同期格力下滑13.3%,海爾下滑6.2%。
  • 年底空調價格戰不停息 格力電器再宣布讓利
    詳情可登陸「董明珠的店」查詢,或就近前往當地格力授權專賣店選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雙12」,奧克斯、美的、海爾空調也有較大幅度的讓利。以天貓上的美的官方旗艦店為例,美的「智弧」系列,大1匹、三級能效變頻空調原價是2099元/套,「雙12」折後價是1498元/套,讓利幅度也近30%。奧克斯空調「雙12」的促銷力度則更大。
  • 格力電器還會有春天嗎?寫在離開格力第十年!
    作為同樣經營家電製造生意的企業,一個企業的盈利能力比另外一個企業高,無非就是三個主要原因:(1)銷售價格定得高且賣得出;(2)生產成本低且造得出;(3)營業費用花得少。前兩者體現的是毛利率高低。從橫向來看,格力電器的毛利率絕大多數時候也是高於同行美的集團與海爾智家。
  • 白電「三巨頭」年中PK美的營收約2個格力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格力營收約695億元,同比下滑28.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63.62億元,同比下滑53.73%。其中,格力的營業收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研發投入多面下滑,空調產品、生活電器、智能裝備產品的營業收入均出現縮水,分別同比下降47.89%、13.36%和19.60%。
  • 空調雙雄戰初見分曉!董明珠能否帶領格力反轉?價格戰還有多遠……
    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家電行業交出的成績單頗為暗淡,然而在行業一片蕭條之際,格力的下滑幅度之大尤為引人注目。反觀美的,多元化經營的策略以及前瞻性的線上布局,使其在上半年營收淨利甚至空調收入都遠超此前的行業老大格力電器。格力電器廉頗老矣?空調行業天花板已來?
  • 格力的空調,為何拉不動業績了?
    「疫情只是原因之一,主要是行業碰到天花板了,就拿空調來說,今年雙11各家的銷量都不行,下降了40%還要多,格力、奧克斯、海爾、美的……這些廠商的日子沒一個容易的,我們這些經銷商,就賺一個辛苦錢。」一位常年往返於廣東與湖南的經銷商告訴「螳螂財經」,從2019年開始其實就已經有了這個苗頭,三大白的格局倒是沒怎麼變化,但是有些白電確實難賣了。「感觸最深的是格力,空調業務上半年被美的超越,董明珠心裡肯定急,結果搞直播又碰到了渠道商吐槽,這肯定是一個硬傷。」
  • 格力電器與奧克斯大戰背後的「小秘密」
    聯商網消息:6月10日下午,格力電器實名舉報奧克斯空調,在其官方微博發布「關於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不合格空調產品的舉報信」,並@中國市場監管與國家發展改革委。格力電器在舉報信中表示,奧克斯空調多型號產品能效比和製冷消耗功率檢測均不合格,涉嫌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且銷售金額巨大。格力電器的實名舉報也引發了廣泛關注。
  • 美的與格力空調差距這麼大,原來玄機在這裡……
    文/劉步塵2017年,美的空調板塊實現營收953.52億元,比格力空調營收少了280.6億元;到2018年,美的空調板塊實現營收1093.94億元,比格力空調少了600多億元。二者的差距不僅沒縮小反而拉大許多,究竟發生了什麼?
  • 海爾電器私有化背後,淨利潤比美的、格力差一半
    圖 | 海爾集團股權架構及海爾電器主要股東作為與美的、格力比肩的家電巨頭,提到海爾的品牌幾乎家喻戶曉,但千億級的集團體量讓海爾旗下的公司支系十分龐雜,比如在「電器」這個印象標籤下,海爾電器、海爾智家等不同上市公司簡稱就經常讓外界混淆,業界在做家電企業對比分析的時候,通常難以客觀計算海爾在電器方面的全盤經營情況。
  • 「抄襲」美的6個字被罰50萬 格力電器到底冤不冤?互撕多年
    事緣格力電器在其京東商城官方旗艦店銷售某款空調產品時,使用了美的的一句廣告語「有涼感無風感」,被美的告上法庭。彼時,格力對外辯稱系第三方公司在介紹產品功能特點時使用了這句話。6個字50萬,對年入兩千億規模的格力和美的都屬「蚊子肉」,訴訟意圖自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