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來越淡? 錦州全城尋找過年味道——原來是你不知道

2020-12-20 騰訊網

  眼瞅著還有七八天就過年了

  但眼瞅著春節越來越近

  年味兒怎麼還這麼淡?

  王小二

  還有七八多天就過年了,沒有一點激動…每天早上依舊只有小區的狗會向我問好。

  李小萌

  超市不放歌,市場沒人逛,家家戶戶也不知道在忙什麼。

  黃小明

  除了年終總結,除了忙,就沒覺得要過年了……

  其實要我說年味兒很簡單

  就是一件件小事組成的滿滿儀式感

  用花卉點綴房間增添年味兒

  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

  敲黑板、劃重點:

  錦州陽光花鳥魚藝大世界

  一站式滿足您的需求

  花卉展

  陽光花鳥魚藝大世界

  花卉品種齊全,品質優良

  春節購花賞花逛花

  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

  美麗的花卉不僅看著好看

  還能淨化空氣

  一舉兩得

  今天小編逛了一趟

  陽光花鳥魚藝大世界

  屬實漲知識

  我這個花卉小白

  一上午變身「花卉達人」

  關於春節家裡擺放什麼花吉利

  請聽我娓娓道來~

  千年名花,吉祥如意——水仙花

  水仙花的花香濃鬱,亭亭玉立在水中,所以有「凌波仙子」的雅號!

  它的中國花語有兩說:一是「純潔」或「純潔的愛情」,專用於美女,讚揚其品德。二是「吉祥」,用於親友及其家庭,祝願走好運。它在我國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傳統觀賞花卉,是中國十大名花之十。

  水仙花常常作為「歲朝清供」的年花,祝賀新春吉祥。但它有微毒,鱗莖內含有拉丁可毒素,不能吃。

  吉祥招財,碧葉金丸——擺金桔

  桔為吉,金為財,金桔也就有了吉祥招財的含意。

  金桔樹可以擺在家中,也可以作為賀禮,在拜年用的果籃裡放上一些金桔,是很好的祝福方式。金桔果實金黃、清香,掛果時間較長,是極好的觀果花卉。

  仕途順暢,幸福美滿——蝴蝶蘭

  蝴蝶蘭的希臘文原意為「好像蝴蝶般的蘭花」,它能吸收空氣中的營養而生存,花瓣顫顫巍巍像蝴蝶一樣在空氣中飛來飛去,活力和生氣就在這裡產生了。美麗的外表能為家中增加很多溫婉的氣氛, 春節擺在家裡喜氣洋洋。

  用蝴蝶蘭的花瓣泡澡有緩解身心疲勞的作用,同時用蝴蝶蘭泡澡以後,蝴蝶蘭香氣能夠在皮膚上保持很長時間。

  鴻運當頭,花開絢麗——杜鵑

  杜鵑花色豔麗,非常喜慶,適合過年擺在家裡。

  杜鵑的葉子非常光亮,仿佛上了一層蠟,頂部葉子緊湊的樣子很像蓮,樣子十分好看,過年給家裡買一盆無論供觀賞還是圖其寓意都是非常不錯的。

  杜鵑花美,但是有些杜鵑花卻有一定得毒性,在選杜鵑花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

  不但如此,本周六周日,市民還可以在這裡和書法家們一起寫春聯、迎新春哦

  2月17—18日

  本周六、周日兩天

  陽光花鳥魚藝大世界

  送來新春的祝福

  記者 李雙依

  編輯:劉琳 校對:賀瀟

  你可能會喜歡

  點擊可進入↓

  ▲

  支付寶集五福又雙叒來了!在你參與這項5億大項目之前,一定要看看這份最全攻略!

  ▲

  錦州部分地區停電通知(2月11日)

  ▲

  關於城區內禁止燒紙祭祀的通告

  ▲

  【福利】特價海參只要10元一根~ 提示:只限這周末!

  點讚一下,我們的新聞會更好!

  想說兩句嗎?歡迎動動手指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年味越來越淡,為什麼現在過年,年輕人會聞之色變?
    不知不覺,就又到了年底,2020年,註定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也讓這個庚子年在很多人的回憶中必然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距離過年還剩一兩個月,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即將到來的春節卻越來越怕了呢?
  • 過年,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詞彙,年是臘肉的味道,是餃子的味……
    那麼在你的記憶中,年是什麼味道的呢,是臘肉的味道,是餃子的味道,是新衣服的味道·····那年到底是什麼味道的呢? 每個人的心裡,年味都有各自的味,有興奮的,有難忘的,甚至還有難過的,但是在我的記憶中年味一直是激動高興的,細細算算,距離過年也就四十多天了,就讓我們一起盤點自己身邊的年味都有哪些?
  • 年味為何越來越淡?以前過年穿新衣服,現在農村流行穿睡衣出門
    轉眼之間馬上就又是元宵節了,眼瞅著這個年就要過完了,小朋友們馬上就要開學了,返鄉過年的農民工朋友也要出去打工了。如今過年的時候,很多人都抱怨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這一點想必大家都有所體會。以前過年都是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現在氣氛就冷清了很多。以前過年的歡慶團圓的時候,有些很長時間沒見面的親戚朋友也能好好聚聚,走親戚能從初一走到十五。那時候小孩子也好,大人也好都是非常開心。小孩子可以穿新衣服,收壓歲錢,放鞭炮玩。大人也能好好地放鬆一下。但是現在人們那種發自內心的開心不見了。
  • 農村年味越來越淡,專家不理解,農民痛斥:鞭炮和土灶缺一不可
    春節這個節日在中國人心目中埋藏的不單單是全家團圓的日子,還是一種信仰,春節在我國不分民族不分老幼,他們都對春節充滿了期待,隨著春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很多遠在他鄉的人也陸續踏上返鄉旅途。不過,在農村,雖然快臨近春節了,但是始終找不回曾經的年味,即便很多農民工已經返鄉,但是農村以前那種熱鬧的年味現在似乎很難感受到,有的人說是因為現在很多人返鄉的時間越來越晚,也有的人現在很多人根本不願意回家過年,確實如此,我也清楚的發現,現在不少農民工不願意回家的理由也是比較多,或許每個人也有著自己的無奈,而也有不少專家對於農村目前年味變淡的原因也是難以理解,甚至覺得是農民觀念在發生轉變
  • 為什麼說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關於春節自古便有很多詩句和俗語,比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家戶戶條件越來越好的如今,反而越來越多的人抱怨沒有年味了,這是為什麼呢?關於為什麼沒有年味,我有幾點看法。
  • 年味越來越淡!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喜歡去趕集逛街買年貨了?
    年味越來越淡!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喜歡去趕集逛街買年貨了?推薦語:一轉眼,2020年已經來到了12月17號。沒錯,真的又要過年了,每到這個時候,相信就會有許多人開始感慨:年味越來越淡了,過年變得不那麼興奮了,挨家挨戶拜年逐漸被手機信息拜年取代了,記憶中濃烈的年味究竟去哪了?相信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小時候最期盼過年,因為過年可以吃好吃的,有新衣穿,最重要的是可以領到壓歲錢。
  • 為什麼過年越來越沒年味,懷念以前除夕夜的春晚,年初一的炮竹
    為什麼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不知從何時起,就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年味。年年都是新年,卻一年不如一年。人手一部手機,聚在一起卻相顧無言我記得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過年,過年有壓歲錢,能穿新衣服,一起吃年夜飯,放各種花炮。
  • 年味是淡還是濃?說說過年的「文」與「質」|荔枝時評
    快過年了,女兒從外婆家打電話給我,連珠炮似地問:「爸爸!你什麼時候到奶奶、爺爺那裡去?請向他們轉達我的問候。有那麼些年,雞蛋還比較金貴,對方的回禮中常有生雞蛋;我和我父親哐裡哐當回到家,雞蛋鮮有不破在包裡的。破碎的雞蛋又和炒米糖之類的粘連在一起。近年來,禮物都越來越高檔化、成品化,這種狼狽的事再也不會發生了。而且,對於年高的長輩,直接給禮金就可以了。我每年都要探望我那位已經將近百歲的外祖母。有一年我陪坐在太陽下,不到一個小時大概問了我十遍:「孩子幾歲了,怎麼沒帶來?」
  • 年味是什麼味?16位攝影人分享珍藏的春節記憶美片,一起尋找年味
    年味,是什麼味兒?不同人或許有著不同的定義,且明顯受到年齡和地域的影響。年味於我姥姥,是一場熱鬧非凡的廟會;於我,是初一清早滿街的炮仗碎屑和硫黃味;於遊子,是一桌香噴噴的團圓飯;於戀人,是手牽手地一起到超市購買年貨;於學生,是放寒假拿壓歲錢……歲月之河,按照它的節奏,不快不慢地流淌著。年味是一種什麼味道呢?
  • 生活越來越好,年味卻越來越淡,我們究竟丟失了什麼?
    看著當下的紅火,不禁感慨,外國的洋節日這麼的紅火,中國的年味卻越來越淡了。在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過年,一過年,可以穿新衣,可以吃好吃的,可以炸麻花,貼對聯可以放鞭炮,可以走親戚,可以領壓歲錢,還可以熬通宵,還可以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看春節晚會。可是現在再也沒有以前的年味兒感覺了。
  • 年味越來越淡的春節該怎麼過?讀《田家元日》受到的啟發
    又到一年除夕日,窗外聽不到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漫步在寂靜的小街上,感受著越來越淡的年味,突然間就想起了以前的除夕。以前的生活,物質沒有那麼發達,電子產品也沒有普及,過年前人們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備辦年貨。
  • 網友: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那「年味」英語咋說?不是Year taste
    小時候特別期待過年,走親訪友,期待著每家不同的年果子。但是長大之後,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連走親訪友都變得很公式化。網友: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那「年味」英語咋說?不是Year taste!在翻譯「年味」之前,我們看幾個讓人可能退散的英文例句。在大過年的,能忍著不跳出去,堅持看完這三個例句的親,我敬你是條好漢,來日必成學霸!
  • 年味越來越淡,該如何帶孩子認識中國年?這套繪本告訴你答案
    期待的是,新春佳節將至,與家人朋友歡聚一堂的開心時刻又來臨了,聊家常話年俗,好不熱鬧。而憂愁的是年味越來越淡,孩子對春節變得越來越不了解。當他們滿懷熱情問我們春節相關問題時,我們又該如何形象跟孩子解釋呢?還有那些曾經豐富多彩的年俗?
  • 年味越來越淡,看看二十年前的春節,現在只能算放假!
    年味越來越淡,看看二十年前的春節,現在只能算放假!現在距離2019年的春節也沒有幾天了,而我們又要邁進新的一年,但是現在的春見可以說是完完全全沒有了年味,很多網友也都調侃:現在的春節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放假,哪裡算得上過年!
  • 年味兒越來越淡了,今年在商丘過年有什麼好吃、好玩的?
    不知道是長大了,還是春節變化了,在外地很多年,每年都想回家過年。現在回來了在商丘過年,感覺一切都變了,商丘的年味是越來越淡。唯一能讓我感覺到過年氣氛的就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空了就去火神臺逛逛廟會,各色小吃都試試,總有你稀罕的物件。如今,這鞭炮是不讓放了,但是春節集會活動卻越來越多了。2018年2月10日—3月8日舉辦商丘火神臺廟會(8:00-22:00),為火神祭祀作為廟會的表現形式,期間有燈會、民俗表演等等。
  • 年味,究竟是什麼味道?
    小時候,不知道什麼叫年味。年還有味道?問父親,他也不知道。他只記得他小的時候,到了過年可以放開來吃。父親說,滿桌子的瓜子、花生、葵花子,吃到後來連飯都不想吃了,這就是年飽。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誰提到年味,我就想到父親打了個嗝。嗝!瓜子、花生、葵花子混合著胃酸的味道。
  • 尋找年味:若只是放假,過年還有什麼意思?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每到過年,就能聽到許多人講「年味越來越淡了」。到底什麼是「年味」?在相關的議論中,它似乎總是與懷舊的情緒纏繞在一起,指向那些被歸為「傳統」的年俗,諸如祭灶、掃房、穿新衣、放鞭炮、拜財神……當這些儀式不再那麼隆重和認真地進行,「年味」就顯得淡了。但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過年的重要性並沒有分毫降低。
  • 年味淡?想沾喜氣?「鼠」於你的新年好運都在這裡!
    今天#年味越來越淡的原因是什麼#這個話題被大家熱議,最近幾年大家常常覺得「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了。有人說是因為習俗變淡了,有人說是因為我們長大了,還有人說是因為條件變好,天天像過年......
  • 過年風俗沒有變,就是年味淡了,都在與時俱進
    三天年咋過的呢,大年三十全家團聚,吃個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初一上午走親訪友或者就近給街坊鄰居、同村人家拜大年,本地農村幾乎家家都到,家裡來了客人成年人就給香菸抽,小孩子就發糖果,好不熱鬧;年初二開始給叔伯姑舅拜年,大家相互往來,帶上菸酒糖茶寒暄敘舊。
  • 深悅讀|年味淡了?這些「年」的冷知識你未必知道
    只不過,名流的宣講也沒能讓老百姓買帳,國民政府的政令只是對政府機關、學校團體等公務單位起到了作用,對於民間卻鞭長莫及,形成了「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的怪景象。據當年的《晨報》描述,北京在陽曆元旦時,「除各公共機關門口結幾塊彩牌與停止辦公幾天外,社會上絕無什麼表示為新年點綴的」,而到了春節,「群趨於行樂一途,燃放爆竹徹宵不絕,比之陽曆新年實在熱鬧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