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腸癌的發病率已居於常見癌症第二位,通常主要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老年男性為多發群體。不過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如今腸癌已呈現年輕化,因此有人稱之為「富貴病」。臨床數據顯示,診斷為腸癌時通常為中晚期,治癒率低下。
因此腸癌的早期症狀要警惕,以下四個「信號」莫大意,早發現早治療。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早期腸癌症狀並不明顯,通常會出現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狀,這是因為癌細胞影響腸道正常功能所致。但由於該症狀與普通腸胃疾病非常類似,常常被人忽略。因此日常中患者如發現自身長時間存在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症狀時,要警惕,儘快就醫檢查,以確定病因,以防耽誤腸癌病情。
便血
便血是痔瘡常見表現,因此便血常被當成痔瘡。不過當人體腸道癌細胞瘋狂生長分化後,會對腸道黏膜造成損傷,引發腸道出血。此外癌細胞大量生長形成腫瘤後,容易在糞便擠壓下出現破裂,從而導致出血問題,而這兩類出血都會使患者排便時出現便血症狀。因此患者日常排便過程中如發現便血症狀時,要警惕腸癌所致,儘快就醫治療。
口臭
很多人認為口臭就是口腔衛生問題,其實不然,腸道疾病也是引發口臭的一大原因。如果人體腸道出現癌細胞,就會影響正常的腸道功能,使得身體毒素無法及時排出體外,毒素累積,就會導致患者出現口臭症狀。所以患者如出現口臭,要考慮腸道疾病所致,儘快就醫檢查確定病因,以防腸癌影響生命健康。
大便性狀和排便習慣改變
腸癌導致患者腸道功能減弱,使患者出現大便性狀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多以及交替腹瀉等。此外隨著腸癌的發展,腫瘤在腸道中增大,還會造成患者出現排便困難以及大便變細等症狀。因此患者出現這類情況時,要引起足夠重視,很有可能是腸癌問題,儘早治療,防止腸癌繼續危害生命健康。
腸癌是嚴重的胃腸道疾病,其發病率已成為我國常見癌症的第二位,但由於初期症狀不顯著,使得不能及時發現。因此以上四種早期症狀不要忽視,及時發現儘快就醫,從而有助於治癒腸癌。至於為何腸癌呈現年輕化,主要是因為年輕人不注意飲食所致,如過量食用不易消化的油炸食物以及刺激性食物等,因此日常中要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日常飲食應該以均衡為主,少進食高脂肪、高鹽、高糖以及不衛生的食品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能夠增強身體新陳代謝,保證腸道健康。此外還需要多參加體育運動,增強腸道以及身體的免疫能力,從而有助於免疫細胞消滅癌變細胞,達到預防腸癌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