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最近愛上了吃牛排,每周必去一次西餐廳,一份牛排一個人能吃個精光,可是動輒上百元一份的牛排,對於我這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還真是挺貴的,但是看著孩子吃得高興,也不忍拒絕,於是想了一個比較討巧的辦法,準備自己學著做牛排,這樣既經濟實惠,孩子也能吃得高興,西餐牛排鮮嫩多汁的秘密,學會了自己在家做,花同樣錢夠全家人吃。
其實關於牛排,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為什麼同樣是牛肉,我們中國人吃的燉牛肉要動輒就要燉上幾個小時,而牛排卻只要煎幾分鐘就可以成熟,上周經過幾次實驗之後,終於明白了,也掌握了牛排的烹飪技巧,可以煎出鮮嫩多汁的牛排了,於是就自己在家做了一份牛排大餐,幸好沒去西餐廳吃牛排,原來孩子吃一份牛排的價錢,在家自己做牛排,花同樣錢夠全家人吃了,下面就把我總結的西餐牛排鮮嫩多汁的秘密分享給大家。
第一,從小我們就知道牛是勤勞的象徵,也正是因為它不停勞動,運動量大,所以牛肉中很少有像豬肉那樣肥厚的脂肪,相反,大部分是比較緊實的肌肉,所以在煎牛排之前,要先用廚房專用錘子,把牛排反覆捶打幾遍,使其肌肉纖維鬆弛,這樣能有效縮短煎至時間,使牛排很快成熟。
第二,牛排在醃製之前,先用檸檬擦拭牛排,檸檬汁中的分解酶,能使牛排肉質分解,達到嫩肉的效果,這也是牛排能夠鮮嫩多汁的關鍵所在。
第三,牛排在醃製時,很多人只知道用黑胡椒和海鹽,卻用錯了時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放黑胡椒醃製,然後下鍋前10分鐘再放鹽,鹽放早了,牛肉就會變老,煎出的牛排肉質老化,乍口嚼不爛。
第四,煎牛排時,先放入少量植物油,等鍋燒熱後,再放入牛排大火煎,只有大火才能瞬間把牛排的汁液鎖住,這樣煎出的牛排才會鮮嫩多汁。這裡順便給大家科普一下,牛排中的紅色汁液,並不是血水,而是牛肉中的肌紅素,是對人體非常有益的一種物質,一般只有深海魚才含有肌紅素,比如金槍魚。
第五,煎牛排的過程中,要每隔30——40秒翻一次面,使牛排能夠均勻受熱,這樣煎出的牛排嫩度好,不會出現外面煎糊了裡面卻還是不熟的現象。一般2釐米厚的牛排需要3——4分鐘就能煎至適合中國人的七成熟,並且鮮嫩多汁。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大家都能學會牛排的烹飪技巧,在家就能做出好吃的牛排,省時、省力、省錢。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不妨在文末點個「贊」,或者關注「菜鳥下廚」,每天一個烹飪技巧,同時也歡迎大家分享更多牛排的烹飪技巧,評論區等你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