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裡夫人發現了鐳,卻也同時無意間短暫地打開了「地獄之門」

2020-12-16 眾說

1898年12月26日,瑪麗·居裡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一份報告,其中,她提到了一種新元素,其放射性比鈾要高出許多許多,它便是鐳。提到放射性元素,恐怕大伙兒的第一反應就是敬而遠之。人體根本就承受不了這玩意兒折騰,看看廣島、長崎核爆的慘狀,再看看車諾比事件中那些暴露在放射性物質之中士兵們的悲慘結局,放射性物質帶給人類歷史更多的是殺傷與恐慌。居裡夫人可謂是家喻戶曉,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鐳曾經讓人類走了一段極其扭曲且駭人聽聞的歪歷史。

事情是這樣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元素後,肯定要研究一下這玩意兒有啥用,是否能給人帶來益處。居裡夫人在發現鐳元素後的數年裡接連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其中提到了一項非常誘人的發現。原來,她提出癌細胞在放射性物質之下死亡會更快——當然了,依靠這種手段抗癌,放在今天算是一種基本認識,但在那個年代,權威們一聽人類將有希望同可怕的癌症抗衡,其中的誘惑是根本無法抵擋的。更硬核的是,有醫學專家居然還真拿著鐳元素找病人做實驗,病人們的腫瘤不但迅速縮小,巧的是,其中一小撮人還真獲得了康復。

那段歷史是人類文明的爆發式發展期之一,但人類在那段時期表現得也稍稍有些浮躁。連醫學界權威們都丟掉了身為醫者的理性,抓住這屈指可數的正面案例,大肆鼓吹鐳元素對癌症治療的奇效。商人們更是抓住商機,那會兒,一系列與鐳有關的產品相繼問世。咱們來看看這些東西有多可怕。

最「接地氣」的一種商品就是摻了微量(大約1毫居裡)鐳元素的水,被稱為「鐳補」。按照人們的通常想法,鐳元素連癌症都能治,喝了它豈不是延年益壽?筆者稍稍查了下相關資料,據說適量的放射性元素在短時間裡對人體有一定的正面刺激作用,這會使人體製造出更多的紅細胞,從表面上看,人起色會看上去更好,臉色紅潤。這種飲用水的大獲成功使得人們對鐳元素趨之若鶩,一時間,各種食品、調料、化妝品、飲料、香菸甚至連牙膏裡都被加入了鐳。

人們的狂熱直接導致了一批專門生產鐳補產品的企業誕生,其中不乏一些企業盛極一時。這些公司的產品滲透進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過遺憾的是,鐳補作為一種「專利藥品」,操縱它的人甚至連一些醫學知識都沒有。例如1918年於新澤西的東奧蘭治市成立的一家公司,其擁有者威廉·貝利博士早些年從哈佛輟學,他對醫學一竅不通,卻把鐳補稱為「能治癒活死人的良方」。

除了人體攝入外,鐳元素還有一些其他用途。例如將鐳鹽同硫化鋅螢光粉混合後便是一種永久性發光材料,其發出的光澤還格外顯眼。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大美國軍火企業紛紛用這種塗料來塗裝儀錶盤。當時,這份工作也沒啥技術含量,就是拿著畫筆照著儀錶盤塗塗抹抹。畫筆筆尖開了岔,女工就把筆尖往嘴裡一送。有些女工還偷偷把塗料塗到指甲上,雖說貧窮使她們買不起那些昂貴的化妝品,這種半夜能發光的「指甲油」難道不更加拉風?女工們在酒吧和夜店裡出盡了風頭,然而,報應接踵而至。

首先,鐳元素的放射性對人體本身就有害;其次,鐳元素容易被人體當成有益元素吸收並用來構建骨骼,當鐳與人體合二為一後,它便開始偷偷地破壞並殺死人體組織,改變人的生理結構。慘遭鐳元素毒害的人,輕則四肢乏力,嚴重貧血,關節脆弱甚至癌變;重則牙齦潰爛,身體變形,一些發育較快的部位變得慘不忍睹。當時最流行的一種病名曰「鐳毒頜症」,該病患者下巴變得十分瘮人,骨骼上布滿大大小小的洞,牙齒成塊成塊地掉落,而下巴上也會增生巨大的壞疽。

1922年,年輕女工朱莉·馬基雅因鐳毒頜症慘死,時年僅22歲。她面容扭曲的照片被刊登在報紙上,頓時引起了全社會的巨大轟動。此時,鐳元素對人體積年累月的破壞終於集中爆發,曾經被醫學權威譽為「永恆的陽光」的鐳元素也開始遭受民眾質疑。不過,這會兒有不少大資本家因為鐳補系列產品賺了個盆滿缽滿,甚至整個企業都做了相應的轉型。停掉這類產品的生產,自然會極大地觸動他們的利益。因此,在最初一段時間裡,政府對此不聞不問,企業也裝聾作啞,希望得病的人趕緊死掉,把風波熬過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鐳元素帶來的可怕病症逐漸在上層社會蔓延開來。一些迷信鐳補產品功效的企業家,因為過度攝入鐳而慘死。例如著名的耶魯畢業生、富商兼運動員埃本·拜爾斯,因大量服用鐳補而導致身體迅速衰竭。據說他在數年的時間裡引用了超過1000瓶鐳補,最終於1932年痛苦地失死去。在媒體曝出的遺照中,拜爾斯的整個下巴都消失了。還有很多迷信鐳補產品的人,後來在審判相關案件過程中,當法醫將棺材蓋打開時,他們的遺骸在陰暗中透著幽幽的光澤。

死亡最終引發了恐慌,也算是敲醒了迷失的人類。最早在1925年,一群女工聯手起訴了她們的公司,要求老闆賠償她們高額的補貼和撫恤金。以此為起點,類似案件在社會各界、各階層紛紛爆發,一時間,昔日被視為「救世主」的鐳元素和那些喪心病狂的鐳補企業終於成了眾矢之的。終於在1935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取締了鐳補產品的合法性,人們對鐳元素荒謬的追捧,最終在一片驚慌中落下了帷幕。

相關焦點

  • 波蘭傑出的女科學家,鐳的發現者居裡夫人
    居裡夫婦沒有滿足這項成就,繼續更緊張地戰鬥,不久又發現了具有更大放射性的鐳。可是當她把這事報告給理學院時,一些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對她的發現表示懷疑,他們說:「沒有原子量,便沒有鐳。鐳在哪裡?拿出來給我們看。」居裡夫婦只得再下苦功,決心千方百計把鋪的實體煉出來,把原子量測出來。他們在院子裡砌起爐灶,放上大鍋,下雨便往屋裡搬。而屋裡四壁通風,上漏下溼。
  • 居裡夫人發現的鐳,流行世界受到萬人追捧,卻也把無數人送進地獄
    1898年,居裡夫婦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而過了三年的時間,居裡夫婦才從數噸瀝青的殘渣當中,分離出了微量(0.1克)的氯化鐳,從而成功測量出鐳的原子量。然而正是居裡夫人發現的鐳,流行世界受到萬人追捧,卻也把無數人送進地獄。
  • 1910年,居裡夫人終於成功地提煉出了純金屬鐳
    當講課結束時,教室內響起了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連大門外許多不能入場的聽眾,都可以清楚地聽到掌聲。對於巴黎大學的教職,居裡夫人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同時,在失去了居裡先生以後,居裡夫人還必須把他們共同研究的工作繼續下去,深入對鐳的研究。 1907年,居裡夫人又提煉出四百毫克的氯化鐳,並再次確定了鐳的原子量。
  • 居裡夫人怎麼發現鐳的?這裡的介紹比原來課本學的清楚多了!
    幾十年前,在上高中學習英語時,曾學過一篇文章《MADAME CURIE AND RADIUM》(居裡夫人和鐳),文章只是說,居裡夫人得知有人從鈾中發現了發現了放射線,居裡夫人後來把這种放射線叫作放射性,但不知道這种放射線從何而來,有什麼性質,於是開始了艱苦的研究,最後發現了鐳。
  • 居裡夫人發現鐳的放射性後,西方人竟把它當保健品
    1898 年,居裡夫人發現了鐳的放射性,「輻射」迅速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在接下來幾十年裡被西方人當成包治百病的萬靈藥。小孩玩具、女人化妝品、巧克力甚至是礦泉水都會加點鐳元素。圖為19世紀初英國銷售的含鐳礦泉水。圖為19世紀初外國人銷售的含鐳巧克力。
  • 居裡夫人的科學世界:鐳的發現
    但是瑪麗上百次地重複這個試驗,得到的是同樣結果。這時侯她作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瀝青鈾礦石中,還含有另一种放射性很強的元素。這個重要發現,使比埃爾也暫時停止了自己的晶體研究工作,積極投入了對新元素的研究。
  • 居裡夫人和鐳元素的故事
    鐳的發現還要感謝偉大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具有父親的智慧和母親的靈巧,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891年,她到巴黎求學。居裡夫人在不斷地探索中,兩年後,她發現了釙,接著發現了鐳。為了提煉純淨的鐳,居裡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他們在院子裡支起了一口鍋,一鍋一鍋地進行冶煉,然後再送到化驗室溶解、沉澱、分析。而所謂的化驗室是一個廢棄的、曾停放解剖用屍體的破棚子。
  • 發現鐳的居裡,遭遇車禍而亡!
    在遭遇馬車事故前,皮埃爾·居裡和其夫人瑪麗一起發現了「釙」(Polonium)和鐳,同時皮埃爾·居裡還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78年已經十八歲成年的皮埃爾獲得了巴黎大學的物理碩士學位,同時被任命為巴黎大學理學院物理實驗室的助教。
  • 貝克勒爾發現了鈾的放射性,居裡夫婦發現了釙和鐳,三人同獲諾獎
    我們曾經在英語課文中學過一篇《居裡夫人》(Madam Curie)的文章,文章中說,居裡夫人在得到一個科學家有關輻射的論文後,想知道輻射究竟來自於哪裡,後來經研究後,把這種輻射命名為放射性,並在丈夫的幫助下,在簡陋的實驗條件下,經過四年的艱苦努力發現了鐳的感人故事。當時就有些疑問,這個發現了輻射的人是誰?
  • 瑪麗·居裡揭開鐳的奧秘,有著「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精神
    瑪麗·居裡揭開鐳的奧秘,有著「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精神19世紀末20世紀初,科學家發現一個新奇的元素,它在黑暗中閃爍著白光。根據這個性質,他們把這幾種新元素定名為鐳。鐳是一種稀有的天然元素,它不需要藉助任何外物,就能自己發光發熱,含有很大的能量。鐳的發現,開闢了科學世界的新領域,由此誕生了一門新興的放射學。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居裡的學生——保羅·朗之萬居裡夫人在丈夫去世後,其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狀態。在長期的工作合作中,居裡夫人與丈夫的學生小她5歲的保羅·朗之萬——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相戀,他深深迷上了依然美麗動人的瑪麗,介入了她的生活。朗之萬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與居裡夫人約會,度過他們人生中的美妙時光。
  • 美國早期出現含鐳食用品,居裡夫人發現後,掀起瘋狂的「鐳崇拜」
    導語:美國早期出現含鐳食用品,繼居裡夫人發現鐳後,美國掀起瘋狂的"鐳崇拜"十九世紀初,人們開始完善元素周期表。人們對這些未曾聽聞的元素充滿了好奇,更有甚者把它們看成各種神話故事的載體,或健康與科學的象徵。鐳就是其中一員。
  • 朱永新解讀居裡夫人的「育兒經」
    居裡夫人的「育兒經」朱永新眾所周知,居裡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鐳的「母親」、現代原子物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和兩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然而,大家是否還注意到:居裡夫人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而且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她用對待科學的精神和態度對待女兒,給我們每個做父母的留下了一面寶貴的「人鏡」。
  • 居裡夫人和她的中國學生
    我們小時候,都讀過居裡夫人尊師的故事。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作為開幕典禮上最尊貴的客人,居裡夫人卻越過鮮花、掌聲與人群,把自己的老師推上主席臺,留下一段佳話。當然嘍,大師也是人。居裡夫人不但有老師,而且有學生。有意思的是,大師的學生,往往還是大師,比如,施士元老先生。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生活
    來源:月半悅明「居裡夫人」不是一個尊稱,而是一個蔑視、侮辱和抹殺她的真正功績的稱呼。很多教科書都把「居裡夫人」奮鬥半生發現了「鐳」的事跡作為勵志教材,卻很少揭露出,這個「勵志」偶像的一生是怎麼樣地遭受著不公正、歧視、打擊的。11898年12月26日,瑪麗·居裡提交給法國科學院一份報告。
  • 一事無成的人,都有一個鮮明的缺點,居裡夫人的名言一語道破!
    那麼一事無成的人,很多人都有一個鮮明的缺陷,也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句居裡夫人名言所說的,這句名言就很好地道出了一事無成的人一個缺陷。我們不妨一起讀一下,文字如下:人要有毅力,否則將一事無成。——居裡夫人這句話如果從別人的筆下誕生,或許無法引起我的注意。但從居裡夫人筆下誕生了這句話,就很能打動我。因為在我眼裡,居裡夫人是有資格說這句話的。
  • 居裡夫人:一生獻身科學,卻被喊了32年「波蘭蕩婦」?
    提起居裡夫人,我們可能立馬會想,我知道,她因為發現鐳,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有人還能想起來她在中學課本上,手拿試管的樣子。在課本裡,居裡夫人可謂是光明偉大,受盡愛戴,而事實上呢,居裡夫人的一生遠比課本裡黑暗的多,她由於女性身份受盡阻撓,36歲就失去丈夫,此後還被罵了32年波蘭蕩婦。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孀居生活
    很多教科書都把「居裡夫人」奮鬥半生發現了「鐳」的事跡作為勵志教材,卻很少揭露出,這個「勵志」偶像的一生是怎麼樣地遭受著不公正、歧視、打擊的。011898年12月26日,瑪麗·居裡提交給法國科學院一份報告。
  • 名人家教:居裡夫人的啟示,作為父母如何發掘孩子的天賦
    居裡夫人的做法居裡夫人有兩個女兒:伊蕾娜.居裡和艾芙.居裡。居裡夫人的家教觀是:發掘女兒的某種天賦領域的創造力,而不是死記硬背只會考100分的死知識。當她倆進入塞維尼埃中學後,居裡夫人讓女兒每天補習一節「特殊教育課」:或讓由.佩韓教她倆化學,或由保羅.郎之萬教數學,或由沙瓦納夫教文學和歷史,或由雕刻家馬柯魯教雕塑和繪畫,或由穆勒教授教外語和自然科學。每星期四下午,由居裡夫人親自教兩個女兒物理學。經過兩年的特殊教育後,居裡夫人覺得,伊蕾娜性格文靜、專注,迷戀化學並立志要當科學家研究鐳,這些正是科學家所具備的素質。
  • 百科|為什麼居裡夫人筆記本的放射性能持續1500年?
    推特內容中提到,瑪麗·居裡於1934年死於罕見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這與她一直長期大量地暴露在放射性物質中有關。即使到今天,居裡夫人1899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有放射性,還將持續1500年!居裡夫人出生在波蘭華沙,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被世人稱為「現代物理學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