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差點一統歐洲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臭名昭著的希特勒,還有一個便是法國皇帝拿破崙。如果拿破崙沒有進攻冰天雪地的俄國,可能現在歐洲各國之間,就是行省關係了。
英國人總是嘲笑拿破崙,說他只有1.58米高,其實通過後來的屍檢我們才知道,拿破崙有1.7米高,這在當時的法國不算很矮,屬於中等水平。因此拿破崙算不上是大家口中所說的小矮子。
拿破崙還沒發跡的時候,正是法國發生巨大動蕩的時候,那個時候路易十六被宰了,不少歐洲國家組成了反法同盟,這就有點類似蘇秦組織了六國聯盟對付秦國一樣。
三次站隊,讓拿破崙成為領袖。
第一次,站雅各賓派。
拿破崙能夠走上臺前,主要還是因為他會站隊。當時雅各賓派和保王黨之間在法國爭權奪利,而英國則支持保王黨。那疲勞以少校的身份帶兵擊敗了他們,因此得到了雅各賓派的重用,一躍成為了準將。
第二次,向巴黎督政官巴拉斯妥協。
拿破崙投靠雅各賓派以後,其實跟羅伯斯庇爾兄弟的關係非常好。這哥們是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領袖人物之一,結果在1974年的熱月政變中,羅伯斯庇爾被處決,拿破崙也因此失去了準將軍銜。
這個時候的拿破崙並沒有氣餒,他最終向新任的巴黎督政官巴拉斯妥協,選擇繼續為雅各賓派服務,帶兵擊敗了保王黨軍隊,因此再次被提升為陸軍準將,與此同時,兼任巴黎衛戍司令。
第三次站隊,徹底拋棄雅各賓派,成立自己的軍政府。
拿破崙的軍事成就很高,在多次作戰勝利後,被革命政府任命為對義大利的總司令。伴隨著他的戰功卓著,不少雅各賓派的領導人感受到了威脅。
為了削弱拿破崙在歐洲的影響力,革命政府將他派往中東地區,與當地的英軍作戰。這個時候拿破崙進退維谷,因為埃及地區有英軍把守,而沙俄又組織了聯盟對抗法國。
為此拿破崙決定拋棄雅各賓派,他將整個遠徵軍都留在了埃及,自己帶著親信回到了法國發動了霧月革命,徹底結束了雅各賓派的執政,同時解散了元老院和500人院,拿破崙也因此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軍政府。
光靠打仗厲害,是很難有發展的。
很多人在研究拿破崙的時候,只關心他打了多少勝仗。其實勝仗打得再多,那也只是個精通兵法的武夫罷了,真正能夠一統江山的英雄,絕對不只是在戰場上有輝煌的戰績,在政治上,他更加需要有頭腦。
拿破崙憑藉軍事能力,逐漸攀升成為了法國人心目中的大救星,這是他往上走的一條快捷通道。
可是走到上面以後,拿破崙所面臨的問題就更加複雜了,昔日的老領導們,現在一個個虎視眈眈地看著你,幾乎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
拿破崙巧妙地運用了國內外的局勢,國外有英國、俄國組織的反法同盟,國內有民眾不滿革命政府的統治。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拿破崙果斷拋棄了遠徵軍,選擇回國奪取政權。
一般的軍事家,怎麼可能輕易拋棄軍隊呢?軍隊就是他們的生命,就是他們的靈魂。可是拿破崙並不是一般的軍事家,他更加懂得如何操縱全國的局勢。
掌握了法國政府,那手裡拿著的可就不只是一支遠徵軍了。拿破崙在這一點上看得比誰都清楚,因此他放棄了自己當時唯一的武器,所謂不破不立就是這個道理吧。
逐步走上帝王之路,暴露出他獨裁者的野心。
拿破崙的軍事能力,成為了他能夠穩定在高層的重要武器。在他執政期間,曾經多次擊敗過義大利、英國等國家,因此在國內的聲威別提有多高了。
這個時候拿破崙便開始挑戰憲法了,他修改共和八年憲法為拿破崙憲法,表示自己可以終身執政。
那個時候的法國民眾處於兩難的境地,為什麼?因為他們打心眼裡是反對獨裁者的,公然修改憲法,讓自己可以終身執政,這種行為顯然是違背了共和體制。
但是法國民眾們離不開拿破崙,過去的民主執政者都太脆弱了,根本就玩不過外面的對手,為了保住革命的成果,大多數法國民眾都選擇了默默接受。
只要拿破崙不要再走錯路,那麼他們還是願意接受這麼一位強大的統治者的。可惜1804年,拿破崙還是稱帝了,他將法蘭西共和國,改成了法蘭西帝國。
他越戰越勇,帶著帝國軍隊,先後擊敗了英國、義大利、沙俄、波蘭、荷蘭等國,正式成為了歐洲第一霸主。
由於對外戰爭的不斷發生,法國國內的民主力量總是被壓制著。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管拿破崙的獨裁,他們忙於應付著各國的進攻,因此拿破崙穩坐釣魚臺。
選擇錯誤,導致滑鐵盧兵敗。
當時整個歐洲,只有兩個國家沒有被拿破崙徵服,一個是英國,一個是沙俄。那麼到底先攻打哪一個呢?拿破崙陷入了沉思。
英國不在歐洲大陸上,要攻打他們必須要打造比較出色的海軍才行。而沙俄就在歐洲大陸上,在拿破崙看來,他對自己的陸軍充滿了信心,因此他選擇先攻打沙俄,打下了沙俄,孤立無援的英國,自然不戰而降。
結果真的是瞎了眼了,這沙俄的冬天簡直凍死個人,拿破崙走到半道上就走不動了,因為軍隊的補給根本就供應不上,打起仗來手腳也都是凍僵的,這仗根本就打不贏。
結果法軍果然在沙俄的地盤上吃了虧,從此以後拿破崙的軍事生涯開始走下坡路了。亞歷山大連同英國、瑞典、普魯士一同再次組成了反法同盟。
他們集中了35萬大軍直奔法國而來,最終拿破崙宣布戰敗。戰敗以後的拿破崙只能選擇退位,並且被流放到了厄爾巴島。
可是拿破崙在法國民眾心目中太高大上了,因此很快就組建了一支新的軍隊,他們趕走了路易十八。可惜這個時候英國和普魯士等國再次組建了反法聯盟。
在滑鐵盧之戰後,拿破崙徹底兵敗,再也沒有了復出的機會。縱然民眾挽留並且支持,可拿破崙還是被流放到了聖赫倫那島,從此孤獨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