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英俄,拿破崙幾乎拿下了整個歐洲?靠的絕不僅僅是軍事能力

2020-12-23 歷史鑑賞者

幾乎差點一統歐洲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臭名昭著的希特勒,還有一個便是法國皇帝拿破崙。如果拿破崙沒有進攻冰天雪地的俄國,可能現在歐洲各國之間,就是行省關係了。

英國人總是嘲笑拿破崙,說他只有1.58米高,其實通過後來的屍檢我們才知道,拿破崙有1.7米高,這在當時的法國不算很矮,屬於中等水平。因此拿破崙算不上是大家口中所說的小矮子。

拿破崙還沒發跡的時候,正是法國發生巨大動蕩的時候,那個時候路易十六被宰了,不少歐洲國家組成了反法同盟,這就有點類似蘇秦組織了六國聯盟對付秦國一樣。

三次站隊,讓拿破崙成為領袖。

第一次,站雅各賓派。

拿破崙能夠走上臺前,主要還是因為他會站隊。當時雅各賓派和保王黨之間在法國爭權奪利,而英國則支持保王黨。那疲勞以少校的身份帶兵擊敗了他們,因此得到了雅各賓派的重用,一躍成為了準將。

第二次,向巴黎督政官巴拉斯妥協。

拿破崙投靠雅各賓派以後,其實跟羅伯斯庇爾兄弟的關係非常好。這哥們是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領袖人物之一,結果在1974年的熱月政變中,羅伯斯庇爾被處決,拿破崙也因此失去了準將軍銜。

這個時候的拿破崙並沒有氣餒,他最終向新任的巴黎督政官巴拉斯妥協,選擇繼續為雅各賓派服務,帶兵擊敗了保王黨軍隊,因此再次被提升為陸軍準將,與此同時,兼任巴黎衛戍司令。

第三次站隊,徹底拋棄雅各賓派,成立自己的軍政府。

拿破崙的軍事成就很高,在多次作戰勝利後,被革命政府任命為對義大利的總司令。伴隨著他的戰功卓著,不少雅各賓派的領導人感受到了威脅。

為了削弱拿破崙在歐洲的影響力,革命政府將他派往中東地區,與當地的英軍作戰。這個時候拿破崙進退維谷,因為埃及地區有英軍把守,而沙俄又組織了聯盟對抗法國。

為此拿破崙決定拋棄雅各賓派,他將整個遠徵軍都留在了埃及,自己帶著親信回到了法國發動了霧月革命,徹底結束了雅各賓派的執政,同時解散了元老院和500人院,拿破崙也因此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軍政府。

光靠打仗厲害,是很難有發展的。

很多人在研究拿破崙的時候,只關心他打了多少勝仗。其實勝仗打得再多,那也只是個精通兵法的武夫罷了,真正能夠一統江山的英雄,絕對不只是在戰場上有輝煌的戰績,在政治上,他更加需要有頭腦。

拿破崙憑藉軍事能力,逐漸攀升成為了法國人心目中的大救星,這是他往上走的一條快捷通道。

可是走到上面以後,拿破崙所面臨的問題就更加複雜了,昔日的老領導們,現在一個個虎視眈眈地看著你,幾乎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

拿破崙巧妙地運用了國內外的局勢,國外有英國、俄國組織的反法同盟,國內有民眾不滿革命政府的統治。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拿破崙果斷拋棄了遠徵軍,選擇回國奪取政權。

一般的軍事家,怎麼可能輕易拋棄軍隊呢?軍隊就是他們的生命,就是他們的靈魂。可是拿破崙並不是一般的軍事家,他更加懂得如何操縱全國的局勢。

掌握了法國政府,那手裡拿著的可就不只是一支遠徵軍了。拿破崙在這一點上看得比誰都清楚,因此他放棄了自己當時唯一的武器,所謂不破不立就是這個道理吧。

逐步走上帝王之路,暴露出他獨裁者的野心。

拿破崙的軍事能力,成為了他能夠穩定在高層的重要武器。在他執政期間,曾經多次擊敗過義大利、英國等國家,因此在國內的聲威別提有多高了。

這個時候拿破崙便開始挑戰憲法了,他修改共和八年憲法為拿破崙憲法,表示自己可以終身執政。

那個時候的法國民眾處於兩難的境地,為什麼?因為他們打心眼裡是反對獨裁者的,公然修改憲法,讓自己可以終身執政,這種行為顯然是違背了共和體制。

但是法國民眾們離不開拿破崙,過去的民主執政者都太脆弱了,根本就玩不過外面的對手,為了保住革命的成果,大多數法國民眾都選擇了默默接受。

只要拿破崙不要再走錯路,那麼他們還是願意接受這麼一位強大的統治者的。可惜1804年,拿破崙還是稱帝了,他將法蘭西共和國,改成了法蘭西帝國。

他越戰越勇,帶著帝國軍隊,先後擊敗了英國、義大利、沙俄、波蘭、荷蘭等國,正式成為了歐洲第一霸主。

由於對外戰爭的不斷發生,法國國內的民主力量總是被壓制著。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管拿破崙的獨裁,他們忙於應付著各國的進攻,因此拿破崙穩坐釣魚臺。

選擇錯誤,導致滑鐵盧兵敗。

當時整個歐洲,只有兩個國家沒有被拿破崙徵服,一個是英國,一個是沙俄。那麼到底先攻打哪一個呢?拿破崙陷入了沉思。

英國不在歐洲大陸上,要攻打他們必須要打造比較出色的海軍才行。而沙俄就在歐洲大陸上,在拿破崙看來,他對自己的陸軍充滿了信心,因此他選擇先攻打沙俄,打下了沙俄,孤立無援的英國,自然不戰而降。

結果真的是瞎了眼了,這沙俄的冬天簡直凍死個人,拿破崙走到半道上就走不動了,因為軍隊的補給根本就供應不上,打起仗來手腳也都是凍僵的,這仗根本就打不贏。

結果法軍果然在沙俄的地盤上吃了虧,從此以後拿破崙的軍事生涯開始走下坡路了。亞歷山大連同英國、瑞典、普魯士一同再次組成了反法同盟。

他們集中了35萬大軍直奔法國而來,最終拿破崙宣布戰敗。戰敗以後的拿破崙只能選擇退位,並且被流放到了厄爾巴島。

可是拿破崙在法國民眾心目中太高大上了,因此很快就組建了一支新的軍隊,他們趕走了路易十八。可惜這個時候英國和普魯士等國再次組建了反法聯盟。

在滑鐵盧之戰後,拿破崙徹底兵敗,再也沒有了復出的機會。縱然民眾挽留並且支持,可拿破崙還是被流放到了聖赫倫那島,從此孤獨終老。

相關焦點

  • 兩百年前的英法貿易封鎖,拿破崙即便戰勝俄國,為何也註定失敗
    憑藉大革命爆發出的驚人動員能力和自己非凡的軍事才華,拿破崙旋風般地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然而令人驚嘆的是短短數年時間,偌大的帝國就土崩瓦解,拿破崙本人也被放逐孤島。
  • 曾經稱霸歐洲大陸的拿破崙為何失敗了?拿破崙給歐洲留下了什麼?
    在德國統一之前,英法是一對天然的敵人。因為地理上隔絕於歐洲大陸,英國在歐洲的利益,都仰賴於歐陸勢力的均衡,法國的持之以恆的強盛,讓英國如芒在背。尤其1740年後,工業革命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商品產量,英國更加依賴歐洲市場對其產能的消耗。資產階級統治下重視工業的法國必然也會有不斷旺盛的市場需求,這更讓英國不安。
  • 1812年,是誰在莫斯科放了一把大火,毀掉拿破崙的歐洲夢
    19世紀初期,歐洲地界上,法國、俄國絕對是當時的霸主。然而這個時候,法國出現一個厲害的人物——拿破崙,他的志願就是一統歐洲,成就法國的霸權之路。1804年,法國在霸權之路上,遭受英俄反法聯盟的阻擊,本來拿破崙的目標是英國,俄國牽扯進來讓其氣憤不已。一方面為了出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砍掉英國的幫手,直接指定了針對俄國的戰爭。
  • 拿破崙的時與運
    在王家軍事學院,拿破崙學到了軍事大師Jacques de Guibert革命性的軍事思想:常備軍平時是人民負擔,戰時又不足以取得決定性勝利;未經訓練的人民沒有用;未來歐洲的霸權屬於打造出國民軍的國家。在戰術上,Guibert強調速度、機動、突襲。強調士氣,Guibert認為沒有高昂士氣不能徵服的困難。
  • 軍事奇才拿破崙曾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更霸氣是最後一句
    ,、譽為戰神的著名軍事奇才拿破崙曾經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它的國力不容撼動。那麼就是這麼一位強大的人物,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歐洲的狠人,為什麼會說出這樣一句話呢?曾經拿破崙幾乎戰無不勝,作戰極為強悍,讓歐洲各國膽寒不已,其一生最大的敗仗就是滑鐵盧戰役,同時這場敗仗也瓦解了拿破崙徵服世界的勢頭,隨後他被關押在了聖赫倫那島。
  • 奧匈帝國:曾與英法俄齊名的歐洲強國,為何51年內就分崩離析了?
    靠著這項「小特權」,原本位於帝國東部邊疆的奧地利,也正式升格為公國,成為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哈布斯堡家族在極盛時控制的領土一系列的拿破崙戰爭使民族主義思潮席捲了整個歐洲。在奧地利帝國內部,各民族也多次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
  • 奧匈帝國:曾與英法俄齊名的歐洲強國,為何51年內就分崩離析了?
    ,歐洲民族主義思潮興起。靠著這項「小特權」,原本位於帝國東部邊疆的奧地利,也正式升格為公國,成為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哈布斯堡家族在極盛時控制的領土一系列的拿破崙戰爭使民族主義思潮席捲了整個歐洲>由於普奧戰爭導致的巨大損失,各族越發質疑奧地利皇室的治理能力,不斷掀起民權運動。
  • 文化徵服:說不好法語的拿破崙,卻讓整個歐洲大陸說起了法語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海島上走出的少年,成為了法國最偉大君主之一,拿破崙在法國執政期間多次對外擴張,發動了全面戰爭,整個歐洲都拜伏在他的高靴之下,在他最輝煌的時候,兼任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法蘭西第一帝國統治者。確定了歐洲霸主地位,為了在文化上鞏固帝國的統治地位,拿破崙頒布法典,規定教育,軍事,法律等幾乎所有領域都要使用法語。
  • 論國民士氣12章25節:拿破崙窮追猛打重創俄軍,法國威震歐洲
    上一節中,聞櫻桃醉記述了1806年,拿破崙率領法軍打敗普魯士軍隊,佔領柏林,隨後法軍東進,佔領華沙。此後,戰爭轉到俄、法兩國之間進行。1806年12月26日,兩軍在普烏土斯克交火,俄軍失利。1807年2月8日,兩軍在東普魯士的普列西什—艾勞城大戰。
  • 俄普百年恩怨,俄羅斯是怎樣給東普魯士的種族換血的?方法很血腥
    導語:俄羅斯和普魯士,這兩對相愛相殺的強勢軍事集團,在經過長達數百年的愛恨糾葛後,最終普魯士歸於消亡,而俄羅斯則將原東普魯士的部分領地收入囊中,成為俄羅斯赫赫有名的飛地——加裡寧格勒。在拿下原屬東普魯士的部分領地後,俄羅斯是怎樣給東普魯士的種族實施「大換血」的?
  • 拿破崙橫掃歐洲,為什麼兩次敗戰都是被流放,而沒有被殺?
    19世紀的法國是屬於拿破崙的,19世紀的歐洲也是屬於拿破崙的。這是當時歐洲人深受拿破崙滅國戰爭時發出的怒吼。在那個時候拿破崙可以說就是勝利的代言詞。他能夠率領法國一個國家的軍隊和整個歐洲抗衡,為此,法國和德國也在長期拉鋸戰爭之中變成了死仇。
  • 李碩|拿破崙時代海戰的兵器、戰術與戰略
    這種對西方軍事技術發展史的認知盲區,自洋務運動以來在中國一直佔據主流,又導致了國人對中國的「近代開端」這段歷史產生了很大認知偏差,以為當時西方軍事技術早已取得了對中國的絕對優勢,林則徐的抗英戰爭就像「打外星人」一樣毫無希望。
  • 圍繞君士坦丁堡的恩怨,為何英俄都不是最後的勝者?成事在天啊
    而俄國小麥的主產區又位於俄國的南方,所以波羅的海出海口的經濟價值幾乎忽略不計;波羅的海只有一個極為狹窄的出口通往大洋,航線不但要經過德國而且出口直接面對英國,這就導致其在戰時很容易被英、德等國的海軍封鎖。對俄國來說,黑海海峽才是最具經濟價值。
  • 拿破崙為什麼會在滑鐵盧戰役中失敗
    拿破崙頒布了《拿破崙法典》,奠基了法蘭西法律體系,拿破崙無疑是世界最傑出的軍事家。率軍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三皇會戰是他軍事生涯的巔峰,使他成為了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法蘭西帝國在最輝煌時期,歐洲除英國外,其餘各國均臣服於拿破崙帝國。創造了一系列軍政奇蹟和成就。拿破崙在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後再度戰敗於滑鐵盧後被流放。
  • 拿破崙的巔峰之戰:三皇之戰
    今天我要說的這一戰是世界上著名的戰鬥,也就是奧斯特裡茨大會戰,這一戰發生在拿破崙大帝與第三次反法聯盟交戰的過程中。1805年8月9日,在英國的推動下,英、俄、奧三國組成了第三次反法聯盟,聯軍隨即陸海並進,剛剛稱帝的拿破崙再次遇到圍攻。
  • 拿破崙之所以能統治歐洲,除了勇氣之外,更多的則是他超人的謀略
    當年拿破崙要想在歐洲稱霸,那麼,徵服埃及就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這也是他一直想做的事。為了這次出徵,拿破崙可是下了血本,他挑選了最為精銳的部隊,但是,他的對手也不弱,埃及的馬木留克兵也是一支能徵善戰的騎兵部隊,馬匹加上武器,可以說是當時最「豪華」的裝備了。
  • 拿破崙戰敗後,法國為何沒像二戰後的德國般慘遭分區佔領?
    在從法國大革命以來便已全面開動的法蘭西軍事機器的陣陣轟鳴下,歐洲大陸的秩序已經不再是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體系那種「天主教-新教國家」的均勢對抗,而代之以拿破崙主導下的新秩序。在東歐,拿破崙恢復了波蘭人的華沙公國,通過扶植波蘭人的獨立政權來遏制沙皇俄國的東擴與普魯士崛起的野心。
  • 拿破崙:傳奇人生的功與過
    他戎馬一生,立下戰功無數,被稱為「歐洲地圖上一門裝滿火藥的加農炮」。雖然他作為法國皇帝,在位時間僅僅十五年,然而對於法國,甚至全世界來說,他所留下來的影響一直持續至今。1769年8月15日,拿破崙出生在科西嘉島。這座島嶼貧窮而荒涼,在政治和經濟上都無足輕重。數百年來,這座島一直隸屬義大利的熱那亞城邦。在1768年,熱那亞將整個島嶼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法國。
  • 198年前,徵服了整個歐洲的拿破崙,死於孤島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夢裡婉歌)【1821年5月5日】198年前的今天,徵服了整個歐洲的拿破崙去世1769年8月15日,拿破崙出生於法國科西嘉島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拿破崙」是義大利語,意思是「荒野雄獅」。1777年(8歲),拿破崙進入法國布裡埃納軍校學習。身材矮小,一口濃重科西嘉口音的拿破崙,經常受到同學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