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之所以能統治歐洲,除了勇氣之外,更多的則是他超人的謀略

2020-12-14 騰訊網

當年拿破崙要想在歐洲稱霸,那麼,徵服埃及就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這也是他一直想做的事。為了這次出徵,拿破崙可是下了血本,他挑選了最為精銳的部隊,但是,他的對手也不弱,埃及的馬木留克兵也是一支能徵善戰的騎兵部隊,馬匹加上武器,可以說是當時最「豪華」的裝備了。

拿破崙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就必須得找出對方軍事上的弱項。馬木留克騎兵的戰鬥執行力很強,擅長個人進攻,整體軍事素質整齊。兩強相遇,自然會是一場惡鬥,於是,法國軍隊在拿破崙的率隊下,和埃及的這支騎兵隊伍在金字塔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拿破崙的軍事才能相當傑出,法軍雖然是正面迎敵,但是,採取的卻是保守的防禦,它不像對方利用自己好馬的優勢,一上來就發動進攻,但是,這些攻勢都被法軍的槍炮給滅了。

其實,兩軍初次交手時,就已經暴露出各自的優缺點。

埃及騎兵很是奮勇,但是,在沒有掩護的情況下,這種衝鋒陷陣等於是給敵人當靶子練手。第一戰時,法軍不但擊退了他們,還乘勝一直追到了尼羅河,打的不可開交。

正式的戰役是1798年7月20日這一天。埃及軍隊並沒有採取新的戰術,還是一如既往的「向前衝」,陣勢很是宏大,但是,拿破崙發現了對方的致命傷,法軍依舊靠著槍炮將對方擊退,幾輪下來,埃及軍隊傷亡慘重。埃及軍隊也有先進的武器,那麼,為何此時毫無用武之地了呢?

他們的武器和法軍比較起來,其實,還是要落後很多,拿破崙就是發現了這一點,才在戰術上採用「以靜制動」的方法,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埃及軍隊也有鐵炮,但是,沒法移動,這可是大大降低了它的殺傷力。這其中,最主要的破綻還是在埃及兵團的自身。

埃及的騎兵是厲害,坐騎都是價值不菲的阿拉伯馬,軍團人數有12000人,個個都是作戰的好手,他們的武器當然是劍。騎兵軍團的右翼是一支步兵軍團,兵力有2萬多人,組成人員是土耳其和阿拉伯人。左翼也有一支兵團,不過是個「混合版」,有步兵,也有騎兵,但是,騎兵的坐騎花樣就多了,還有騎駱駝的,武器也不整齊。

拿破崙一看,心裡就不急了。這哪是訓練有素的隊伍嘛,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那支騎兵部隊再厲害,也敵不過槍炮啊。只要將這支騎兵部隊給瓦解了,戰爭就結束了。埃及軍隊第一次失利後,並沒有重視法軍的軍事裝備,他們還以為靠著氣勢洶洶的衝殺就能打敗對方。人家可是列好了方陣,就是等著他們自投羅網呢。當時法軍一字陣型排開,集體向前移進,這時埃及騎兵呼嘯而來,法軍就等著他們開動呢。

這時的法軍立即止步,端槍瞄準,第一排士兵伏地,第二排士兵蹲著,第三排士兵站立,三排對著迎面而來的騎兵同時開火,埃及騎兵能躲得過這些子彈?更何況法軍後排的士兵時刻充填彈藥,等於是火力不間斷。在這種攻勢下,埃及騎兵生還者不多,當他們後撤時,法軍開始尾追阻截,斷了他們的後路。

同時,法軍的左翼開始攻擊對方的步兵軍團,敵軍無路可退時只得跳入尼羅河,也就兩個多小時,拿破崙的軍隊就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很快法軍就佔領了開羅,這為法國稱霸歐洲開啟了序幕。

那麼,法軍是靠什麼取勝的?

應是戰術和武器的完美結合:他們避開對方的優點,不和對方拼個人戰鬥力,而是用子彈阻擊。法軍軍團向前開進時,其實,就是誘使對方出兵,等到對方來到距離自己500米時,三排火力一起開打,騎兵軍團也是有陣型的,而且,馬匹對於聲音是異常敏感,這樣一樣,不但打亂了埃及騎兵的陣型,而且,還會引起他們的相互踩踏,所以,這支騎兵軍團雖然驍勇,但是,依舊折在了法軍的炮火中。

戰後,拿破崙更是說到: 「兩個馬穆魯克兵絕對能打贏三個法國兵,一百個法國兵與一百個馬穆魯克兵勢均力敵;三百個法國兵大都能打勝三百個馬穆魯克兵,而一千個法國兵總能打敗一千五百個馬穆魯克兵。」這是事物構成成分的排列組合或結構發生變化,其性質也發生了變化而導致質變的事例。事物的構成成分及其排列組合的量變,也能夠引起事物的根本性質的變化。

恩格斯也曾以此為例,指出:「許多人協作,許多力量融合成為一個總的力量,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造成『新的力量』,這種力量和它的一個個力量的總和有本質的差別。」其實,拿破崙出兵埃及不是沒有提前考量的,他要稱霸歐洲,就必須得有實打實的戰績,所以,他在制定戰術時,是相當謹慎的。先是和對方小小的較量一下,然後,才大舉進兵,這才是有偉略之人的行事方式。

可以說,他最後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除了勇氣外,更多的則是他的謀略,這其實也是很多偉人的共性。若是像埃及騎兵那樣,只會往前衝,而不想想對方可能反擊的招數,那樣的話,只會讓自己有去無回。

參考資料:

【《拿破崙金字塔大戰》、《歐洲歷史上的戰爭》】

相關焦點

  • 曾經稱霸歐洲大陸的拿破崙為何失敗了?拿破崙給歐洲留下了什麼?
    且在執政府時期,他堅持不增加人民的財政負擔,只收取直接稅而取消間接稅。可幾年戰爭下來,這種政策難以執行,他開始尋找更多的收入。1804,他以統一稅的名義恢復了間接稅,不久又增加了鹽稅和海關稅。因為通過對戰敗國的掠奪,拿破崙不僅獲得了軍費,更通過大量的戰利品彌補了法國在戰爭中所消耗的物資。但當法國的軍事目標由保衛本土,變為建立歐洲霸權的時候,其經濟就被這樣一個宏偉的目標拖垮了。維持霸權的戰爭吃掉了法國太多的勞動力。除了徵兵之外,戰爭造成的平民死亡、殘疾都加劇了這一情況。
  • 歐洲最強的家族,統治十三個歐洲國家,今天仍統治西班牙和盧森堡
    歐洲歷史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家族,這些家族的成員幾乎壟斷了所有歐洲國家的王位,幾乎統治過所有歐洲國家,雖然有些家族的直系已經絕嗣,但他們的旁系早已經開枝散葉,不斷繁衍生息,甚至直到今天仍然統治著某些歐洲國家,其生命力頑強得驚人。
  • 拿破崙是被誰打敗的?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
    拿破崙可以說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軍事家,他建立了強大的法蘭西帝國,使得法國一度稱霸歐洲大陸,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並將英國的勢力驅逐出歐洲大陸,五次擊敗反法聯盟。可是這位卓越的法國皇帝最終也難免一敗,那麼究竟是誰擊敗了拿破崙,拿破崙又為什麼會失敗呢?
  • 除了英俄,拿破崙幾乎拿下了整個歐洲?靠的絕不僅僅是軍事能力
    幾乎差點一統歐洲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臭名昭著的希特勒,還有一個便是法國皇帝拿破崙。如果拿破崙沒有進攻冰天雪地的俄國,可能現在歐洲各國之間,就是行省關係了。英國人總是嘲笑拿破崙,說他只有1.58米高,其實通過後來的屍檢我們才知道,拿破崙有1.7米高,這在當時的法國不算很矮,屬於中等水平。
  • 拿破崙如果不進攻沙俄,那他能撐多久?能否建立歐羅巴帝國?
    拿破崙如果不進攻沙俄,那他能撐多久?能否建立歐羅巴帝國?這是一個關於國家權力機構維持的問題。國家即最大地聚集財富進行地理環境擴大的政治權力機構,國家的意志即全體國民求生存與發展意志的集合。拿破崙在大資產階級、大銀行家的幫助下,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的第一執政,又在農民階級的支持下登上帝位。為了保證大資產階級以及農民階級的利益,拿破崙推行了兩個政策:大陸政策、分封政策。一方面,拿破崙與奧地利、瑞典聯姻,另一方面又分封他的兄弟約瑟夫、路易、熱羅姆為那不勒斯、荷蘭、維斯特巴伐利亞國王,將其繼子歐仁封為義大利的副王,建立起在歐洲大陸的家族統治。
  • 拿破崙傳奇的一生說過多少經典名言?
    拿破崙·波拿巴,一位在歐洲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英雄人物,卓越的軍事天才,建立了百日王朝,頒布了《拿破崙法典》。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拿破崙波拿巴 戎馬一生,創造了一系列軍政奇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品讀拿破崙的經典名言。
  • 拿破崙除了彪悍的人生,他的死因也是歷代史學界醫學界研究的重點
    1821年5月5日,歐洲近代史上因其文韜武略曾讓整個歐洲大陸都戰戰兢兢、匍匐在他的腳下。被稱為歐洲最偉大的資產階級軍事家,原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在聖赫倫那島去世。其時,他在該島已經度過了六年之久的囚徒生活。 拿破崙生前曾留下遺囑,要求死後,對他的屍體進行醫學解剖。
  • 拿破崙不是法國人?他為什麼成功又為什麼失敗?讀《拿破崙傳》
    本書最後的附錄有拿破崙的年代大事記和作者的後記,要是沒有作者的後記,聲明本書所有史實除了人物心理描寫部分外都是正史,我一直在猶疑這是一本「小說」還是「歷史」?是文學還是紀實?只能說明作者的文學功底確實深厚,引人入勝。
  • 滑鐵盧戰役,拿破崙到底輸給了誰?答案也許是「錢」
    除了戰爭中使用的各種武器、軍裝和小物件之外,還有各種文獻資料。此外,博物館裡還有描述戰爭全景的巨幅油畫,它高達12米,長達110米,1912年便已在此展出。如今,這裡已經配上了模擬的戰馬嘶鳴聲、槍炮聲和號角聲,還有各種新技術,讓畫作更為立體。沿著二百多級臺階走上高聳的紀念土丘,眼前是昔日戰場的風光。站在高臺之上,我心中有個疑問——拿破崙到底輸給了誰?
  • 文化徵服:說不好法語的拿破崙,卻讓整個歐洲大陸說起了法語
    在法國軍營中說著這樣一種蹩腳的口音,配合他瘦小的身材和老鼠般的外貌,青年時期的拿破崙經常被人嘲笑。即使拿破崙已經認同了法國的文化,身為法國人的事實,這段屈辱的經歷讓他內心對法語仍然有所牴觸,甚至被流放大西洋時,他的手稿中法語拼寫仍有大量錯誤。
  • 歐洲諸強打敗拿破崙,幹嘛不滅了法國,而是讓波旁王朝復闢
    在19世紀初期,拿破崙帝國一度橫掃歐洲,擴展了法國疆土,還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的僕從國,實際上被法國控制,除了俄羅斯和英國,基本上沒有敵手了,當然,在這過程中也得罪了不少人,拿破崙在俄羅斯慘敗後各國群起而攻之,打敗了拿破崙。
  • 從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一窺究竟
    而法國與英國不同,法蘭西第一帝國統治著歐洲大陸,又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業國度,所以拿破崙認為,實行"大陸封鎖"政策,對其本身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由此可見,在推行"大陸封鎖"政策之前,拿破崙是經過了縝密的思考的,一來可以斷絕英國的經濟來源,將英國獨立於歐洲市場之外,達到拖垮英國的目的;二來則是保護本國工商業的發展,完成由農業國家到商業國家的轉變,並趁機取代英國在歐洲的商業地位,增加對外貿易,建立新的歐洲貿易秩序。
  •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拿破崙皇帝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拿破崙以為,這些工作是他們應該做的。金錢和榮譽,被拿破崙如此地利用,他說:「人們會為了自己的欲望不斷努力……委任那些參議員和親王,就是為了激發他們的野心,這樣,他們才會對我有依賴性。」而他自己卻非常節省,而且非常勤奮處理各種政務,可見拿破崙多麼有才能和遠見。到了1804年12月2日這一天,拿破崙正式舉行加冕典禮。
  • 名人名言|拿破崙
    23.所謂軍事指揮藝術,就是當自己的兵力數量實際上居於劣勢時,反而能在戰場上化劣勢為優勢。24.我愛力量,但我之所以愛力量,猶如想借魔術奏出美妙音樂的小提琴家愛他的小提琴一樣。換句話說,我是以藝術家的方式愛著的。25.其實,人家批評與否跟我有什麼關係?
  • 拿破崙兩次戰敗後,為何都沒被處死只是流放?原因其實很簡單
    不過在他失敗以後,他卻沒有被處死,而是被流放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會有疑問,這究竟是為什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列強對待拿破崙如此寬鬆,是有一定原因的,其中主要是為了避免激怒法國人,並且拿破崙家族在國際上也是被很多國家承認的,他們被認定為皇族。除此之外,除了法國以外,歐洲也有著很多潛在的崇拜拿破崙的群體存在。
  • 拿破崙的兩次失敗,為何都是被流放,而不是被殺害?
    而地緣政治的考慮,歐洲除了法國人民外拿破崙大量的潛在崇拜者,都是皇帝沒有被殺害的根本原因。拿破崙在軍事上的神話,讓他在法國的民望非常的高,路易十八即使出於維護自身統治的要求,也是需要按捺仇恨等待時機的,殺死拿破崙引起的動蕩也許最終還是會被歐洲列強平息掉,但是法國本身一定會是這樣的政治動蕩中最主要的受害者。
  • 拿破崙名言:「中國是一隻沉睡的雄獅」,其實後半句才是重點
    在畫家傑克·路易斯·達維特根創作的《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口的拿破崙》這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敢於徵服一切不可能的軍事天才。他騎著矯健的駿馬,眼神堅定地望著阿爾卑斯山的上空,以一種王者的姿態傲視這一切。
  • 1812年,是誰在莫斯科放了一把大火,毀掉拿破崙的歐洲夢
    19世紀初期,歐洲地界上,法國、俄國絕對是當時的霸主。然而這個時候,法國出現一個厲害的人物——拿破崙,他的志願就是一統歐洲,成就法國的霸權之路。1804年,法國在霸權之路上,遭受英俄反法聯盟的阻擊,本來拿破崙的目標是英國,俄國牽扯進來讓其氣憤不已。一方面為了出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砍掉英國的幫手,直接指定了針對俄國的戰爭。
  • 拿破崙的豪賭:一賭贏,二賭勝,三賭成執政
    悄悄地,一個名叫拿破崙的年輕軍人卻正在崛起。(處死路易十六)拿破崙.波拿巴的一生以豪賭而聞名。拿破崙不僅敏銳目光,更具備他人所不及的勇氣與魄力。而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給拿破崙提供了廣闊的表演舞臺。於是,路易十六四處勾結歐洲各國的封建君主,企圖借他人之手恢復自己的絕對統治地位。(戰場)路易十六認為歐洲大陸各國皆為封建君主專制國家,彼此之間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因此,一旦法國國王失去權勢,其他國家的革命黨人也會效仿。
  • 法國大革命造就拿破崙?
    法國大革命是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其率先拉開了歐洲反對王權的民主化進程,震驚了當時還普遍採用君主制的西方世界。而在這場震驚世界的革命中,有一個人脫穎而出。他就是後世著名的戰神拿破崙,法蘭西人的皇帝。然而法國大革命造就了拿破崙,那沒有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命運又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