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e寫在前面:上星期寫了一篇文章(說一說孩子學歷史用到的資源),介紹孩子學中國歷史用到的一些資源,有讀者留言讓我介紹一些英文原版的世界歷史資源。
這篇介紹歷史資源的文章,閱讀量遠遠超乎了我的預期。介紹書籍和資源一類的文章,是最容易寫的,而且書單之類的文章,多如牛毛,不缺一篇,可能大家需要的是在牛毛中找到金絲吧。
英文學歷史的,我們家用過的就是三套。
01.《The Story of the World》
作者 Susan Wise Bauer
這套書在亞馬遜兒童歷史類圖書排名前三,一共四本,時間跨度從遠古到現代社會。
以講故事的方式講歷史,語言優美流暢,而且配有簡單的地圖,史地不分家,學歷史有同時期的歷史地圖搭配最好不過。我們家(母語英文)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開始聽第一本,聽了之後再讀的。
聽或者讀都可以,不同的孩子學習特點不同,有的孩子是聽力學習能力很強,有的孩子視覺學習會更強,當然有的兩種方式都不錯。
這套書因為涵蓋了整個世界歷史,所以只是入門級別,比如介紹嬴政統一天下,一共四頁。介紹我輝煌的大唐,也是四頁紙,還有半頁是圖片。對哪個時期感興趣,再深入學習。
01-1. Classical Education
關於經典教育
Susan Wise Bauer是Home School (在家上學)的實踐者,她自己小時候是在家上學的,她自己的孩子們也是在家上學。
她還出了一本書完整得介紹了Home school 實行的方法和用到的資源:The Well-Trained Mind: A Guide to Classical Education at home.
Classical Education強調「語言式「的學習,通過聽,讀和說等等。儘量少用圖片,視頻等這種「圖像式」的學習,因為圖像式學習比較被動。比如,你要讀一篇文字寫成的故事,一邊讀大腦就會自動形成圖像或者放電影,而看圖片,大腦就會被動接受看到的圖片。我也贊同這個觀點,語言為主,視頻和圖片補充。
Classical Education 在「語言式」學習這個基本點上,把孩子學習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也跟Trivium的三個階段相對應。
「三學或三藝(拉丁文:trivium,意為「三條道路」) 是歐洲中世紀大學首先要教授的三門學科:語法、邏輯和修辭,構成中世紀博雅教育的基礎,為進一步學習四藝做準備」
「四術或四藝(拉丁文:quadrivium,意為四條道路)指中世紀歐洲大學繼三藝之後所教的四門學科,以完成博雅教育。四藝包括算術、幾何、 音樂及天文。」 --摘自維基百科
第一階段 Grammar Stage (語法階段) 一到四年級
用「語法是學習語言的基礎」作比,這個階段專注在一些入門知識的學習,為以後的深入學習打基礎。
入門知識涵蓋的方面很廣,包括歷史,文學,簡單的生物知識,數學,科學等。這些入門知識就像一塊塊的樂高,以後就可以隨意組合,融會貫通。
第二階段 Logic stage (邏輯階段) 五到八年級
邏輯思維能力已經開始走向成熟,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中更多使用邏輯。
比如,判斷歷史事件的發生的原因,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等等。
第三階段 Rhetoric Stage (修辭學階段) 九到十二年級
建立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學習用清晰優美的語言更有邏輯得陳述觀點,並且要有原創性和說服力。在此階段專注於自己願意去深入的領域:藝術,科學,等等。
這三個階段層層遞進,每個階段有所側重,又互相關聯。圍繞歷史線的基礎上,拓展學習各個學科,學科之間也是互相關聯。歷史,建築,音樂這些都是互通的。
即使不在家上學,也可以參考這個方法。
以歷史為基礎,我又買了一些書,有的在網上買的,拿到了也不是很合適。跟大家分享一下讀過的和要讀的:
Charlotte's Web 夏洛特的網
(E B white 經典之作,還有本給成年人的關於寫作的小冊子Element of Style)
The Wind in the Willows柳林風聲
Alice in Wonderland 愛麗絲夢遊仙境
The Wizard of Oz 綠野仙蹤
A Christmas Carol 聖誕頌歌
Narnia 納尼亞
這些書有的小同學一讀就無感,就沒讀了。或者時機不對,或者對這個主題不感興趣。比如四歲我給他聽孫靜修西遊記沒什麼興趣,到了六歲,迷上了西遊記,聽了孫靜修,凱叔和單田芳評書,最喜歡評書大師單田芳的版本。
莎士比亞相關的書,是要單獨拿出時間來讀的,先放上這一本。目前小同學對莎翁的故事還沒有特別感興趣,可能年齡不到,對文學作品反映出來的愛恨情仇還沒有體會,相比之下,以事實為主的歷史故事更加簡單直接。
02. 希利爾系列:A Child's History of the World
作者V. M. Hillyer
開車旅行的時候,大概一周聽完了這一套。跟The Story of the World比,這一套的趣味性更加強一些,而且還會隨時提問。
但是我家娃還是更喜歡聽 The Story of the World, 不知道是因為小時候就開始聽更熟悉還是怎麼樣。
希利爾系列還有《希利爾講世界地理》和《希利爾講藝術史》。希利爾本人畢業於哈佛大學,24歲就任巴爾的摩一家學校的校長,是了不起的教育家。
另外兩套沒讀過,就不寫了。
03. History Year by Year
這本書的特點就是重要事件按照時間線進行簡單介紹,搭配圖片,屬於有時翻一翻的書。
學歷史也不是一定要知道多少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體驗歷史帶來的恢弘和厚重,理解作為人類一員的自己 「從哪裡來」。人類的祖先智人,之所以能夠勝出其他的類人猿,逐漸演化成人類,原因之一就是智人能夠使用語言,那麼打仗或者打獵的時候就更加容易協作,勝出的機會就更大。(論溝通和協作的重要性,哈哈)
人生就是一個有趣的旅程,帶著好奇心不斷探索。祝你和你的孩子在沿著歷史長河漫遊這個過程中也找到樂趣!
~la fin~
Start from Passion, Made with Love
聲明:圖片來自於網絡。
我還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