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有間大學(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阿餅
前幾天,一年一度的國考筆試落幕。鈴聲響起,100多萬考生長舒一口氣。
走出考場,卻迎面撞上門口的人工彈幕:
「X氮X氮,助你上岸!」「進面試,選X原,陪練到考前!」「今晚七點半,X公陪你對答案!」「面對面建群分享面試資料!!」……
推銷們圍著考生高喊著帥哥美女,五六個二維碼一路相迎,頗有飯圈接機的架勢。
考生小張從這場音量Battle和層疊的橫幅中走出來的時候,手中已經拿滿了各家的宣傳物料。
那天早上,他們一行考生已經享受到了海底撈般的服務——各家機構笑意盈盈塞過來的考場禮包,裡面從奶糖到暖寶寶,從全套筆尺到衝刺小冊樣樣齊全。
小張考前忘記買的鉛筆筆芯,竟然在考場門口就能「白嫖」。
同樣的場景發生在全國31個省市的上萬個考場門外。
這裡對家互撕、現場搶人,仿佛培訓機構一年一度的KPI衝刺現場。
最典型的可能要數X氮教育,近兩年來,他們以撕心裂肺式吆喝和大媽圍攻掃碼的宣傳戰略,在考生間創造了病毒般的洗腦效果。
其實,培訓機構不只在考場門口拼命。當你在搜尋引擎查閱公考相關詞條,最先出現的結果不一定是正經的考試科普,更有可能是各種公考機構的宣傳廣告。
看著門口的這幅「拉客百景圖」,小張心想:比自己更希望能「上岸」的,可能真要數他們了。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實實在在地給「公務員熱」添了一把火。
據悉,今年國考共計劃招錄2.57萬人,約157.6萬人通過報名資格審查,成為有史以來過審人數規模第二大的國考。
11月29日當天,共有101.7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參考率約為81.3%。
平均下來,每1個待招崗位背後,約有40位考生參與競爭,發達地區的熱門崗位更是「千裡挑一」。
此次國考的最大熱門出自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東莞調查隊,截止至國考報名最後一天17時30分,該單位業務科室一級科員一職,以3334:1的驚人競爭比拔得頭籌。[2]
分數依舊在主導一切。筆試高分,才能獲得一票難求的面試入場券;面試高分,「鐵飯碗」才算十拿九穩。
但要是人人都能夠順利地做到這些,公務員考試也不必在每年靠「難」刷爆熱搜了。
如果說公務員筆試的行測科目,在客觀題的題目設置下還能算「提分」較快;那申論一科,考察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貫徹執行和申論寫作,對一些考生來說沒那麼輕鬆;
面試更不用說,極其考驗現場話術發揮。在沒有官方指定教材和考試重點的公務員考試裡,靠自己摸索,大概率會變成無頭蒼蠅。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顯示,2019年公考筆試參培率為32%[3],就是說,每10位走進考場的考生,就有至少3人從培訓機構「科班」出身。
進入面試環節,參培率直接增長到52%[3]。考生小陳和小潘雖然今年筆試期間沒有參加課程培訓,但能夠進入面試的話,他們都會考慮報名培訓,「能進面試真的是老天的饋贈了!」小潘說。
通過筆試的考生,會更願意在面試上投資,花錢上岸,這是他們的最後一搏。
這場激烈的國家級選秀,考生如履薄冰,大意不得。公考機構放開了膽子高價叫賣,給出高價的學員打包票,已成常態。
媒體測算得出,2019年公務員考試培訓市場規模約122億元。而隨著公考行列的再度壯大,接下來的市場規模只會有增無減,在5年內,有望超過200億。[3]
報名費120元左右的公務員考試背後,培訓機構賺紅了眼。
縱觀公考培訓市場,課程形式豐富、套餐多樣,叫價也相當野。
公考培訓的課時費用年年上漲,2013年左右的4000元/人,到今天已經人均萬元有餘。有的機構分出了普通班、包過班、協議班,學費和承諾力度成正比,課單價從幾千橫跨幾萬。
最燒錢的線下課程,主打封閉式集訓——考生統一聚集,在5-10天內進行高強度上課、模考和「名師」答疑。2018年就有媒體調查發現,部分機構的封閉式線下集訓最高可達89800元。
小潘介紹,儘管不是所有課程都是「天價」,但這些動輒五位數的價格的確是勸退自己報名參培的最大因素,同樣作為應屆高校考生的小陳和小張也有同感。
但對那些敢砸這筆錢學習的考生來說,只要能過,價錢顯然不是問題。
高價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知乎用戶@吹牛不打草稿看得很透徹,他認為經過多年的發展,公考培訓機構已掌握了大量公考考題的出題趨勢,並已研發出屬於這個行業的一套培訓方法論。這套方法論,就是撈錢的核心產品。
其中最大的賣點在申論寫作上,從「魚龍混雜」的萬字材料中提取重點信息,或是不露聲色「抄用」材料。仔細一想,是不是有高考前語文老師反覆強調內味了?
說白了,就是教你解題思路,把你從高考做題家,鍛鍊成公考做題家。
要說這些方法論真的值錢嗎?不見得。無論什麼考試都好,所謂出題的趨勢就藏在大量往年真題裡,考生沒有大量精力去總結其中的套路,培訓機構完成的恰恰就這一步驟。
有五年公考培訓職業經歷的知乎用戶@會翻身的鹹魚表示,她會習慣收集上岸學員的心得體會還有考官的評分標準,「每次收集到一個標準,我可以興奮得不吃飯。」
一個方法論背後,扎堆著大量歸納方法的人。
但深究這些高價的協議課、集訓課,賣的不只是方法,更像是以一種劍走偏鋒的方式追求安全感。
目前,幾乎所有的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都會打著「不過退費」的協議班旗號招生,和考生籤訂協議進行培訓,若考生落選,按照協議全額退款或者部分退款。
這些協議都建立在昂貴的費用基礎上,這對於大多數學員來說,就像一筆巨額的風險投資。不好好上課拿下高分,費用打了水漂實在不值。在這種可能虧本的風險心態下,他們努力學習回本。
而買到手的安全感,主要來自有人「監督」。名師的針對性輔導就像買健身私教,要的不僅是教你科學備考,最重要的是有個人能盯著自己學習,不讓考生在刷題、模考、改錯、再刷題的枯燥循環中輕易鬆懈。
也別以為機構退費就是一分錢不賺,事實上他們一點不賠——有媒體採訪到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一個協議班裡有30個學員,這30個學員無論是否經過培訓,都有10個左右的人能考上。
只要收到這些考上學員的培訓費,其他人的培訓費就算全部退還,整個班的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6]
難道公考培訓,就這樣成為有錢人和機構的「你情我願」?真就沒有價格親民的公考培訓課了嗎?
有。甚至可以說,相對平價的培訓課程,正在成為這個行業的主打。
公考課程價格之所以能夠降下來,在線教育功不可沒。
考生小董在今年報考了價位為980元的某機構直播課程,課時達到七八百小時。定期會進行直播,群裡會分享每天要背的素材、時事熱點和練手的小題。
不像大學專業課考試,公考多數考生在備考前都沒有所謂的「基礎」,所以小董也覺得「能夠有網課把自己帶進門也挺好的。」
學員付得起,機構成本低,看似是一個雙贏的選擇,但在網課這種在線培訓模式真正成為公考教培行業的常態後,又出現了不少問題——只要一個截圖、一個連結,所謂的內部獨家資料就可以被全網低價賣出。
你甚至不需要費心去購物軟體低價選購,有心人僅靠資源搜索和網盤下載,就能實現頭部機構「資料自由」。
而當學習乾貨不再是行業機密,師資水平就成了在線課程質量的決定性因素。機構也開始轉而打造「前考官、資深公務員、985211高材生」優質團隊的人設。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有教育機構宣稱儲備了上千名講師候選人,學歷要求均為985、211或「雙一流」院校。[5]這些候選人面試入職,可能還要經過長達100天的封閉培訓,才能獲得講師資格。
人才要求高、培養周期長,所以,也並不是每家機構都負擔得起這些沉沒成本,教培隊伍終究參差不齊,公考培訓課程的整體口碑也因此向大型機構傾斜。
種種因素綜合作用下,更加注重學員自覺,又要依賴講師發揮的直播課和線下培訓相比,學習效果註定不在一個量級。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培訓機構一邊力推「物美價昂」的直播課程套餐,一邊又敢用令人心動的免費試聽、秒殺拼團套住學員,其中的含金量不言自明。
當這些課程完成了字面意義上的「師傅領進門」之後,淺嘗輒止,學員走進他們的套路,機構坐等他們乖乖交錢報名高價培訓。
攤上這麼多不確定性,到頭來還不如單啃機構教材實在,如果再上不了岸,很難不懷疑自己是花錢交了智商稅。
公考火熱,參培率逐年上漲的背後,培訓機構賺著同輩壓力的紅利。
內捲風氣在今年格外突出,「不孝有三,不考公為大」的焦慮也在應屆生、往屆生和打工人中蔓延。
今年沒有選擇考公的小李不堪其擾:「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因為考了公,就成了爸媽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好像自己不考真的很難做人。」
左右環視,身邊人不是正在考公,就是在考慮考公。被卷在中間的人,迷迷糊糊報了考,發現自己時間緊迫又沒有基礎,他們正是公考培訓最歡迎的那一類客戶。
雖然有些考生會給自己備考拉好充足的時間戰線,但還是逃不過同輩壓力的審判。小董選擇參培備考,也是出於怕被人落下的心理,「如果大家都報的話,自己不報,可能就會相對劣勢一點,其實回想起來,光買教材自學好像完全沒問題。
考試、選拔、擇優、淘汰,應試教育的法寶。年年都有上百門考證、考試循環往復,幾乎每一門考試都能養活一條產業鏈。
仔細想想,其實沒有任何一門考試,有指定官方機構壟斷考生學習。所以在這個空白地帶裡,機構聲勢之大、底氣之足甚至直指上市,靠的是把學子們以「分」為貴的初心玩出了花。
考生和機構好像一直在對賭——考生花錢求穩,賭一份心安;機構玩轉噱頭,賭的是概率。而公考培訓正是這些「賭局」裡最有代表性的。資本遊戲介入導致宣傳逐漸走偏,「包過」、「鉅惠」、「限量」等字眼刺激著人們對分數的敏感神經。
報班焦慮越往高價炒作,原本嚴肅的公務員考試就越成為機構的生財之道。
這些年來,這一行業爭議不小,鬧出的笑話也不少。但是向錢看的機構們好像並沒有太在意。
畢竟,他們已經在替進群的考生們謀劃下一年的國考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間大學」。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
有間大學;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