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哪兒傳起,孩子頭大就代表知識裝得越多,人也就越聰明,所以頭大的孩子沒什麼不好,反而更加智慧。
不過通過科學的證明,雖說新生兒的頭圍是能夠看出孩子智力的,但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需要有個標準的數值。
大家可以從圖上直觀的看到,嬰兒發育最標準的頭圍其實是34cm。
2018年9月,哈佛大學發布了一項已進行5年的研究結果,證明新生兒頭圍影響智力,且34釐米為最佳頭圍標準。
並且最主要的是,頭圍過大和頭圍過小都不是一個好現象,都需要家長們警惕嬰兒存在頭大腦積水,過小營養不良等情況的發生。
孩子的智力,一直都是家長們最關注的問題,沒有一位家長是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的,所以很多能讓孩子智力增長的言論,讓不少家長都誤以為真。
孩子的智力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這些方面家長們要知道:
第一:先天的遺傳因素
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個方面,孩子會遺傳父母的不僅僅是在身體上的身材還有外貌,同時家長的智力也會給孩子產生一種遺傳學,甚至有的時候孩子的智商還會平均比家長高出不少。
第二:和母體孕期時的情緒也有關
很多人不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孕媽媽的情緒是會給孩子造成影響的,特別是一些負面的情緒,比如低落,或者是焦慮,情緒時常不穩定,這些情緒會影響到媽媽自己的營養吸收,同時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而孩子的發育是一個整體,智力發育也會受影響。
第三:與孕期的時候外界環境的影響有關
這裡所指的外界因素包括:母親孕期間酗酒,抽菸,或者是長期處於一種惡劣的環境,比如周圍有長期的吸菸者,或者是酒精沖天的環境之下,再有就是處於距離輻射接近的環境。
這些前提條件的存在,不僅會對孩子的智力產生影響,還會導致胎兒出現畸形,甚至是先天性痴呆等等情況的出現。
第四:成長環境
其實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因素,但是很多家長並沒把這當回事。如果孩子的生長環境處於一種,一直枯燥且不和諧的家庭氛圍之下,孩子就會因為受到這樣家庭條件的影響,產生一種排斥學習的想法,從而導致智力受到影響。
再有就是家長的幹預和文化程度。一般家長文化程度高的家庭,對孩子的智力教育提高是有一定程度的好處的,但這也並不代表說,家長文化程度不高就不能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最主要還是看方法。不過高知家庭培養孩子高智商的概率比較大。
既然了解了會影響到孩子智力的因素,那麼培養孩子智力提高,這些方法可供家長參考:
1:抓住孩子的黃金髮展期
孩子的大腦雖說是永遠在學習的階段,但是也是有黃金髮展期的,在這個發展期間孩子的智力如果抓得好的話,會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孩子的黃金髮展期是在0-3歲期間,這個時候就是孩子最好的知識啟蒙,這個時期家長能給孩子做的就是讓孩子多多的去接觸外界事物,然後給他們的大腦增加外界的感知情緒和事物,提升孩子們腦細胞的生成和重組。
2:勞逸結合
家長們不要讓孩子從小就變成一個「書呆子」,雖說讀書對孩子的智力有幫助,但是如果永遠在看書不運動的話,那麼孩子就真的除了讀書啥也不會了。
讀書之外,還要注意運動,運動是有益孩子右腦的發育的,同時家長還可以多讓孩子培養多樣的興趣愛好,這樣能夠幫助孩子勞逸結合的去生活去學習。
3:讓孩子多與別人進行交流
帶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讓孩子悶在家裡,孩子掌握好良好的交際方式,是能夠提高孩子的智力的。
因為在人與人的交流當中,遇到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事,都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去面對去解決,這就考驗到孩子的腦力和經驗意識,所以家長可以耐心帶著孩子去交際與人溝通交往。
4:尋找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是最適合培養孩子發展成才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恐怕會遇到很多接踵而來的問題,但不是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有參考答案的,所以需要家長分解孩子的問題和想法,合適的教育方式有助於幫助孩子增長智力。
先天影響智力,後天的因素也必不可少,所以家長不用過於糾結一些先天的固定因素,準備好孩子後天的發展才最重要。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男孩書店罵「信不信我抽你」,媽媽「只是個孩子」路人:娃養廢了
小學生滿分作文《中秋》,寫出了詩仙的境界,老師:建議保送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