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的風景 | 捕蚊人的日與夜

2020-12-24 浙江在線

2019-08-07 07:0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文芳 水藍薇 通訊員 江歆 劉斌 剪輯 孫瀟娜 策劃 鄧國芳

「蚊子!」

隨著劉欽梅一陣低呼,我們循聲小跑了過去。白晃晃的日光,順著樹縫直射進來,腳下是一灘汙泥,混雜著腐爛的野草和樹葉,耳畔是嗡嗡作響的蒼蠅。

在一片散發著惡臭的垃圾堆旁,劉欽梅手持強光小電筒照向一口破缸。缸內有灘汙水,水裡的景象令人頭皮一陣發麻:上千隻蚊子幼蟲(孑孓),密密麻麻蠕動著,烏泱泱地一曲一伸。

劉欽梅卻興奮異常,她右手持撈勺一舀,百隻黑乎乎的孑孓便落網了,左手再麻溜地拿吸管一吸,往塑料瓶裡一收,便又掉頭開啟下一段「尋蚊「之旅。

這是盛夏裡極為平常的一天。烈日當頭,不出幾分鐘,背汗溼如潑。這也是劉欽梅所在的浙江省疾控中心傳防所內,40多位「疫情偵察兵」們最為忙碌的季節。

為最大限度將病媒生物傳播的疫情扼殺在搖籃裡,這些「偵察兵們」頻繁深入全省各地,密切掌握病媒生物密度及活動規律,對相關疫情進行風險評估與研判。

高溫酷暑的熱浪,髒汙惡劣的環境,不分晝夜的節奏,隨時可能被攜帶病毒的蚊蟲叮咬的風險,每一條挑出來,都足以令人望而卻步。

出於對這份職業的好奇,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兵分兩路,以蚊媒監測為主線,跟著「偵察兵們」在杭州周邊、麗水縉雲,冒著烈日,沐著月光,深入農舍、豬圈、髒汙之地,日夜抓蚊去……

高溫下的風景未完待續,更多精彩敬請關注8月8日的浙江日報親歷版。

1565132560000

相關焦點

  • 高溫下的風景丨白晝水缸邊黑夜豬圈裡 有群興奮的專業捕蚊人
    月夜裡撐起蚊帳當「誘餌」傍晚7時,麗水縉雲東方鎮址墩村,另一波捕蚊人出動了。是夜,群山環抱的址墩村氣溫不算太高,只有29度,卻悶熱異常。沒等我們回過神兒,捕蚊人便各自拿起吸管,順著田間小路向豬圈進發。昏暗的豬圈中,姚立農手持照明燈,尋找牆上、柱子、磚頭上的蚊子,鎖定目標後,用吸管一端輕輕罩住,再一口吸入。「啪」,豬圈的燈亮了,暖黃色的燈光灑向近30平方米的空間,豬圈內的蚊蟲一陣狂飛。
  • 疾控捕蚊人:「小小蚊子哪裡逃!」
    疾控捕蚊人:「小小蚊子哪裡逃!」 原標題:   「蚊子!」  隨著省疾控中心傳防所「疫情偵察兵」劉欽梅一聲低呼,我們循聲小跑了過去。
  • 高溫下,這裡有最美的風景!
    他們不懼烈日「烤」驗 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揮汗如雨、默默奉獻 確保著城市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 他們是交通警察 是環衛工人 是外賣小哥…… 他們是高溫下最美的風景
  • 澳大利亞珀斯:日與夜的等待
    原標題:澳大利亞珀斯:日與夜的等待  中新社珀斯3月26日電 題:澳大利亞珀斯:日與夜的等待   中新社記者 吳冠雄   3月26日,馬航MH370客機失聯第19天。一大早,珀斯當地報紙《西澳大利亞人》報頭版用藍底白色小字寫著乘客名單,大標題是「眼淚的海洋」。
  • 去凱恩斯與大堡礁,探秘不設限的日與夜
    如果世界上真有這麼一個地方,與烈日比肩,與月光為鄰,日與夜之間沒有設限。一日24小時,從晨曦初露到繁星點點,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上演著別樣的美麗。你,會動心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日與夜擁有著截然不同的魅力。
  •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天水圍的日與夜》拿下四獎
    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成為最大贏家,共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最佳女配角四項極具含金量的大獎。最佳影片則由《葉問》獲得。張家輝鮑起靜大熱奪帝後張家輝與鮑起靜早前已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最佳男女演員,昨晚又成功在金像獎封帝後,成為今年香港雙料影帝、影后。兩人入行多年,第一次獲得金像獎的最佳男女主角殊榮,激動之餘又是實至名歸。
  • 實拍今冬鏡泊湖激動人心的冬捕
    馬上又要到冬捕節,很多朋友問我鏡泊湖冬捕節的情況,那就回味下冬捕節的盛況: 太喜歡那大網從冰底下帶著滿網活蹦亂跳的大魚拉出來的時刻了,當漁民喊著口號拉著網,當人們看到鯉魚跳龍門歡呼著的時候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自從將冬捕節,將漁獵文化作為一種傳承以來,極大的拉到了當地的冬季旅遊。
  • 烏蘭巴託的日與夜,李克強帶去人類共通的語言
    同在一片蒼穹下,對國家而言,合作、發展,同樣是國際社會共通的語言。作為今年首訪,對蒙古這個與中國有著最長陸地邊界線的鄰國,李克強真誠而嫻熟地運用這樣的語言。他說:鄰之交,貴在互尊互信;鄰之義,貴在合作共贏;鄰之情,貴在心靈相契。連續與總統、總理、國家大呼拉爾主席會見會談,李克強出訪期間繁密的外交安排,在烏蘭巴託的日與夜見證之下,有力地推動中蒙關係更上層樓。
  • 用我們日與夜,換你城市如新——渝中支隊抗洪搶險和汛後重建紀實
    用我們日與夜,換你城市如新 ——渝中支隊抗洪搶險和汛後重建紀實 題記: 讓人害怕的不是災難,而是災難之中,你孤立無援。
  • 金像贏家揭秘 新聞系學生寫《天水圍的日與夜》
    它本來寫的是「荃灣新村的日與夜」  鮑起靜親自動手剪自己在片中的髮型  許鞍華眼中的天水圍時髦、漂亮,有原始的生命力  陳玉蓮一口答應出演,連許鞍華給的紅包都不願收  這屆金像獎上,投資不過百萬、票房不足十萬的超級小片《天水圍的日與夜》贏得漂亮,拿下最佳導演、影后、最佳女配角
  • 《天水圍的日與夜》:看似現實,其實是一則童話!
    雖然標榜為以社會寫實性為主打拍攝手法的許鞍華,在拍攝《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時候,還是用了一種美化底層市民的人物弧光,幫助最終鮑起靜得到了最佳女主角的殊榮。因為,在塑造桂姐這個角色的時候,還是大量的添加了香港人自身的那種地域優越感,強調的是一種八十年代古早劇時代的「好人一定有好報」的傳統道德觀。
  • 想當年|《天水圍的日與夜》:平淡生活中的人性之美
    在毛骨悚然的《天水圍的夜與霧》之前,許鞍華曾經拍過一部溫情脈脈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對於許鞍華而言,後者只是前者的鋪墊,真正的重頭戲還是想把這起駭人聽聞的滅門慘案搬上大銀幕,引起更多人的關注。沒承想低調而寡淡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上映後在業界和坊間都贏得讚譽聲一片,更橫掃當年各大華語電影頒獎典禮,在獎項上滿載而歸。這一切,都讓重口味的《天水圍的夜與霧》反倒有些黯然失色。
  • 大明湖的日與夜,浩渺煙波與光影斑斕
    本期知時畫報:大明湖的日與夜。春意萌動的湖畔,值得帶著一家老小來用心感受大明湖的日與夜。我們這麼努力地工作,不就是為了能和一家人一起享受最美好的時光麼。
  • 《天水圍的日與夜》——做人有多難呀!
    無論是《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的姨媽,還是《天水圍的日與夜》中的貴姐,許鞍華始終用自己獨到的女性視角去詮釋普羅大眾的生活。同是以悲情社區的天水圍為背景,相比《夜與霧》的壓抑,《日與夜》則充滿著人性人情,其中的天水圍更富含人情味。
  • 《天水圍的日與夜》:三代人,一場相互溫暖的生命旅程
    香港導演許鞍華的作品,有一種很明顯的個人風格,那就是一貫的描寫小人物,小人物在她的鏡頭下,竟然有著難言的魅力。在她流水帳般的記錄中,沒有大起大落,沒有刻骨銘心,但人們卻不願意錯過其中的任何一個細節,因為這些平凡的場景,讓觀眾很有代入感,仿佛說的就是他們自己的生活。
  • 天上人間的日與夜,漫遊重慶軌道交通二號線
    站在城門洞下仰望,古老的石刻佛像還依稀可見。雖然此時天還亮著,但斷斷續續下著的小雨還是讓人忍不住想像「佛圖夜雨」的美妙意境。和鬧中取靜的佛圖關公園比起來,與之相鄰的鵝嶺公園人氣旺盛。我順著上山的小路,直奔兩江亭。順著樓梯爬上這個七層樓的重慶地標頂端,此時眼前再無遮擋,北側臨近的嘉陵江看上去比南側遠些的長江更平緩,但後者有著更為滂沱的氣勢。而嘉陵江因為臨近,細節更為生動。
  • 《天水圍的日與夜》|生活總是在波瀾不驚中發生
    《天水圍的日與夜》| 生活總是在波瀾不驚中發生在《天水圍的日與夜》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情節是:當教會的學姐問貴姐的兒子阿安,「當你媽媽叫你寫作業的時候,你怎麼回答呢?」,阿安平靜地說:「哦!」《天水圍的日與夜》中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劇情, 主線也是貴姐與兒子張家安的起居飲食,還有和鄰居梁婆的日常互動,但是即使是這些我們司空見慣的情節,當他們湊合在一起的時候,仍然能給予我們最大的觸動,電影從頭到尾保持緩和的節奏,電影以吃飯為主,而且無一例外的都是晚飯,通過貴姐和家安在飯桌上的互動交流表現母子情深。
  • 合肥「捕蚊哥」自製「神器」月捕殺上萬隻(圖)
    合肥「捕蚊哥」自製「神器」月捕殺上萬隻(圖)   有人愛釣魚,有人愛打牌,合肥有位「捕蚊哥」卻痴迷捕蚊子,今年夏天的一個月內,他用獨特方法捕蚊上萬隻,他還將捕獲的蚊子全部收集起來,整整收集了5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