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7 07:0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文芳 水藍薇 通訊員 江歆 劉斌 剪輯 孫瀟娜 策劃 鄧國芳
「蚊子!」
隨著劉欽梅一陣低呼,我們循聲小跑了過去。白晃晃的日光,順著樹縫直射進來,腳下是一灘汙泥,混雜著腐爛的野草和樹葉,耳畔是嗡嗡作響的蒼蠅。
在一片散發著惡臭的垃圾堆旁,劉欽梅手持強光小電筒照向一口破缸。缸內有灘汙水,水裡的景象令人頭皮一陣發麻:上千隻蚊子幼蟲(孑孓),密密麻麻蠕動著,烏泱泱地一曲一伸。
劉欽梅卻興奮異常,她右手持撈勺一舀,百隻黑乎乎的孑孓便落網了,左手再麻溜地拿吸管一吸,往塑料瓶裡一收,便又掉頭開啟下一段「尋蚊「之旅。
這是盛夏裡極為平常的一天。烈日當頭,不出幾分鐘,背汗溼如潑。這也是劉欽梅所在的浙江省疾控中心傳防所內,40多位「疫情偵察兵」們最為忙碌的季節。
為最大限度將病媒生物傳播的疫情扼殺在搖籃裡,這些「偵察兵們」頻繁深入全省各地,密切掌握病媒生物密度及活動規律,對相關疫情進行風險評估與研判。
高溫酷暑的熱浪,髒汙惡劣的環境,不分晝夜的節奏,隨時可能被攜帶病毒的蚊蟲叮咬的風險,每一條挑出來,都足以令人望而卻步。
出於對這份職業的好奇,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兵分兩路,以蚊媒監測為主線,跟著「偵察兵們」在杭州周邊、麗水縉雲,冒著烈日,沐著月光,深入農舍、豬圈、髒汙之地,日夜抓蚊去……
高溫下的風景未完待續,更多精彩敬請關注8月8日的浙江日報親歷版。
1565132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