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以後,面對飛速流逝的時間,我們有了恐慌感。想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做儘可能多的事情,然而時間卻總是悄悄溜走,怎麼也抓不住。
比如,你本來計劃利用早起時間讀書,誰知被一個推送的熱點新聞吸引,等回過神來,也該上班了。時間久了,我們就會認為時間沒辦法被管理,即使做出了規劃,也會把各種意外情況打斷。
然而,很多大佬卻是高效的時間管理者。比如秋葉。他既是武漢工程大學的教授,又是很多平臺的大V。不僅如此,他還出了好幾本書,也創辦有公司。
雖然說時間不能被管理,但是秋葉認為我們可以管理自己,調整狀態,合理利用每一分時間,讓產出更高,這也就實現了時間管理。
秋葉在《時間管理7堂課》中告訴我們:時間管理是一個大課題,想要管理好時間,我們需要做好目標管理、精力管理、日程管理、效率管理、碎片化管理和外包管理,再管理好情緒,讓自己能夠隨時進入工作狀態,我們才能管理好時間。
01目標管理
有人可能不明白,時間管理為什麼要進行目標管理。這是因為,我們好奇心太多,如果沒有做好目標管理,我們經常會被其別事情吸引,浪費大批時間。
比如說,我們要搜索一個資料。但是一打開手機,發現微信有無數個小紅點在等著被打開,我們忍不住去點,看看誰在找我們,甚至還會去刷會兒微博。等把手機鎖屏,回到桌面上的文件,我們才想起真正要做什麼。
目標管理就是管理好目標,讓我們知道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有了目標,我們會時刻謹記要做的事,不再被其他東西吸引,白白浪費時間。
那麼如何做好目標管理呢?我們要找到自己的大目標,讓所有計劃圍繞著這個大目標來運轉。大目標要滿足下面幾個條件:
第一、大目標會對未來生活產生決定性影響。
大目標要能夠對以後的生活產生重要影響,比如提升自己,通過業務上的精進實現升職加薪,或者是擁有「睡後收入」等。只有這樣的目標,才能稱之為「大目標」
第二、大目標要跳一跳能夠著。
大目標要根據自己目前狀態,設置成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程度。這樣我們才有動力去做。
如果目標太簡單,我們會覺得容易,隨便做一下就能完成。我們會沒有興趣,甚至拖延著不去做。目標也不要設置的太高。不然,我們會喪失信心,覺得無法完成。
第三、大目標可以把我們的資源和能力串聯帶動起來。
無論我們之前的人生怎樣,都有一定的資源和能力,而大目標就是發動自己的資源和能力,讓它們能夠被利用、互相配合,促進目標更好地完成。
比如說,你去年的銷售額是5萬,那麼今年就可以利用去年建立起的人脈、再通過提升銷售技巧等等手段,實現今年銷售7萬的目標。
第四、大目標要能拆解成一組目標,便於完成。
大目標需要一年或者是更長時間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完成起來比較困難,那麼我們要學會把它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用小的時間單元來完成。
比如說,我們計劃一年讀100本書。那麼就可以以每周完成2本為周目標。拆解之後,我們會感覺任務具體,難度變小。這樣每次都能完成,並且還能給我們信心,有動力繼續完成後面的大目標。
02精力管理
有人看到別人制定了時間管理計劃,就想搬來照做。但是,每個人的精力狀態不一樣,他的計劃不一定適用你。
比如說,有的人夜晚效率高,而有的人早起精神好。我們要摸清自己的精力節奏,做好規劃,在精力最好的時間內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其餘的事情慢慢再做。
想要精力好,就要有高質量的休息時間。有充足的精神,我們做起事情來效率才最快。做好精力管理,其實就是調整好睡眠。
睡眠不好,是很多人的通病。明明已經很困了,卻想再刷會兒手機再睡。這個「一會兒」至少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並且,錯過睡眠時間,有時更難入睡。休息不好,我們第二天哪有精力做事。
一些小訣竅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入睡。比如,養成固定作息。我們身體喜歡固定,每天同一時間入睡,可以讓我們快速進入睡眠狀態。如果能每天11點睡覺,那麼時間一長,到這個時間我們就會沒有精神,甚至頭疼,自己自然也會想睡覺。
03日程管理
時間管理離不開日程管理,做好每一天的日程,我們就能把每一天充分利用。製作日程管理,我們要注意以下兩點:
首先,我們要劃分不同的時間單元。
每個人的精力曲線都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精力狀態,把一天的時間分成既定工作時間、簡單工作時間和待定工作時間,以及機動工作時間。
既定工作時間是指大塊的工作時間。有的工作比較複雜,需要大塊時間才能完成。在做日程管理時,我們可以把這部分工作安排在一天精力最好的時刻來完成。比如,寫方案。
在簡單的工作時間,我們精力沒那麼好,容易走神。這段時間可以用於處理簡單的工作。比如,響應同事的工作需求,回復客戶信息等。
待定工作時間指的是工作待定,也就是沒有安排任何工作。我們可用於插入意外工作,或者是響應之前沒有完成的工作,也可以用來完成大目標之下的其他小目標。比如,看書提升自己。
機動工作時間指的是可臨時調動的時間。這個時間本來安排要休息,但如果有工作需要,也可以緊急徵用為工作時間。
把每天的時間按照這樣的片段劃分,我們就可以給每個時間段安排最合適的任務,確保任務完成。
其次,在進行日程管理時,要先安排好大目標,然後再裝入足夠多的小目標。
大目標是對我們未來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情。我們必須把大目標當成最重要的事情,每天安排足夠多的時間,確保任務完成。在大目標完成之後,再根據時間安排儘可能多的小目標。
比如說通過讀書提升自己。我們可以每天安排早上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來讀書。這樣就能保證每天的讀書任務完成。
每天的大目標完成後,我們再根據每個任務的難度和具體的生活場景,安排儘可能多的小目標。比如,收集信息,拜訪客戶,提升專業能力等等。
04效率管理
完成目標管理、精力管理以及日程管理後,我們還要提升效率,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產出最高,產能最大。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在處於心流狀態時效率最高。在這個狀態內,我們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當中,周圍的一切事情也很難影響我們。由於專心,產出也特別高。
這個狀態最重要的是減少被打擾的次數,那麼在進入心流狀態之前,我們要儘可能遠離一切幹擾因素。比如,找一個安靜的環境,把手機調成靜音或者是放在看不到的地方。
番茄鍾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心流狀態。每次定時25到30分鐘,在這個時間內,我們要控制自己專心做事,等時間結束了休息,甚至給自己一份獎勵。
比如說,可以在30分鐘之內專心讀書,不去碰別的東西。等這個時間段結束,我們可以吃零食或者是看手機,把這些行為當做是獎勵。以便我們形成對下個番茄鐘的期待,促使自己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05情緒管理
即使做好了目標管理、精力管理、日程管理和效率管理,我們也不一定能管理好時間。我們還有情緒,情緒一來,無論再好的計劃,我們也抗拒執行。沒有人可以對抗情緒,除非他已經放棄了自己。
你一定有這樣的感覺,本來計劃下班後讀書兩個小時,但是因為快下班時和同事的不愉快,讓你覺得憤怒、憋屈。你沒有心情讀書,想著先刷會手機再說。即使你強壓下心中不快看書,也容易走神,不知不覺想起不愉快的事情。
情緒來時,我們抵抗著不願意做任何事情,即使做也沒有效率,所以我們執行時間管理計劃的同時,也要管理好情緒,把情緒釋放出來,然後再去做計劃好的事情。
《時間管理7堂課》中介紹了8種非理性的情緒,比如需要被讚賞。這類人自我評價低,需要在別人的讚賞中鼓起前進的動力。如果成功完成一件事,期待中的讚賞沒有到來,他會失望,甚至覺得付出沒有收穫。在讚賞沒有到來之前,或者一段時間內,他是沒有心情做任何事情的。
除了需要被讚賞,非理性的情緒還有:過高的自我期許、過度擔心後果、不自覺想逃避責任、習得性無助、情感依賴、害怕被孤立、惰性等等。
比如,當陷入到「過度擔心潛在後果」的非理性情緒時,我們要明白自己正陷在這種情緒之中,要想辦法說服自己:後果還沒有發生,不要過度擔心。這樣心情就不會那麼焦慮,才有心情執行既定的任務。
情緒管理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讓時間更有效率。
以上是秋葉在《時間管理7堂課》中介紹的時間管理方法的其中5個。如果單純用其中的某一個方法,可能會部分提高效率,但是這幾個方法相互配合,我們才能真正管理好時間,從而實現高效率、高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