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5月21日訊(記者陳俊)利川市建南鎮10歲男生小強(化名),父親在外務工母親有殘疾,上月他用媽媽手機玩遊戲「吃雞」,將母親微信裡面的錢用掉了1.3萬餘元買裝備。爺爺奶奶和媽媽知道後哭紅了雙眼,小強的兩個老師楊政和向倫峰家訪時獲悉此事,多方奔走聯繫,終於在幾天前把錢都要了回來。
21日,老師楊政、向倫峰再次來到小強家,給小強輔導功課同時,楊政還不忘苦口婆心給孩子反覆講道理,告誡小強不能沉迷於網遊荒廢學業,更不能私自用家長的辛苦錢買裝備甚至打賞主播。
楚天都市報記者看到,小強目前住在利川市建南鎮一間普通的民宅。交談中得知,他的爺爺奶奶年近古稀,爸爸在浙江溫州務工補貼家用,母親李梅(化名)先天性聽力三級殘疾,只能藉助助聽器溝通交流,平時偶爾給人打點零工賺錢。小強就讀於建南鎮黃金小學,是一名貧困的留守兒童,疫情以來一直在家上網課學習。
母親李梅雙眼紅腫,邊說邊哭。孩子自4月8日至18日利用手機玩一款叫做和平精英的遊戲,也就是時下很流行的「吃雞」,竟然通過微信支付花費1.3萬多元兌服裝、武器和皮膚。「家裡上有老下有小,本來就收入微薄,花一萬多元玩遊戲可怎麼得了。」李梅說,發現卡裡餘額少了1.3萬多元後,她再三追問,小強才承認是花錢玩遊戲了。
家裡人在竭力想辦法要回這筆錢,可均無功而返。5月8日,黃金小學的楊政和向倫峰老師對小強進行家訪,看著小強爺爺奶奶愁眉苦臉,心力交瘁,這才獲悉此事。當時,楊老師來到問起小強為什麼要玩遊戲,他啞口無語。他也知道錢付出就沒有了,可就是忍不住想玩。楊政和向倫峰兩位老師決定,一定要想辦法幫這個困難家庭把錢要回來。
那次家訪,兩位老師一方面向孩子說明網路遊戲的危害,告誡他以後不再沉迷網路遊戲。又讓他把玩遊戲的來龍去脈如實交代清楚,試圖尋找線索。另一方面給家長做思想工作,勸導家長從正面引導學生遠離網路遊戲,不要過分指責批評,以免釀成更嚴重的後果。只要讓孩子吸取教訓,從此遠離網路遊戲,一門心思努力學習就行了。
做好家長和學生的安撫工作後,兩老師返回學校,首先通過親朋好友打聽情況,試試能否找到成功的先例,幫助這個困難的家庭。有人說今年這種情況較多,至今都未追回損失的錢財;也有人說花的錢是不能追回的,就當是買個教訓,以後長個心眼,及時更改自己的支付密碼;還有人說,倘若證實是小孩子拿大人的手機充值,應該找遊戲公司要求退還部分費用。
兩位熱心而執著的老師雖然毫無辦法,幫忙的決心不改,繼續通過各方面打聽,想到了向當地派出所、法庭、網絡警察尋求幫助。同時也在網上搜索,嘗試是否能找到突破口。
功夫不負有心人,5月8日晚,楊政在網上找到了騰訊客服電話,通過電話找到了騰訊健康遊戲輔導熱線。撥通電話後,按照語音提示需要提供相關資料,通過客服公眾號在線提交資料成功驗證遊戲帳號。
5月9日,他繼續在網上填寫和小孩的關係,孩子用什麼設備玩遊戲,填寫信息(家長信息、孩子信息、支付人信息),再填寫問題清單(遊戲名稱、帳號數量、遊戲帳號、聯繫手機、監護人身份、小孩年齡、小孩性別、孩子身份證、家長身份證、消費金額、開始消費時間、手機類型、問題描述、家長戶口頁照片、孩子戶口頁照片、家長身份證照片)後提交,對小強玩遊戲的錢申請關懷金。
5月10日,騰訊客服在對投訴的消費問題進行核實,並確認核實完後將以發放關懷金的方式進行返還。當天下午,楊政繼續幫忙上傳家長戶口本照片、身份證照片、孩子身份證照片、其他佐證材料等。
5月14日下午2時40分,騰訊公司的審核結束。李梅的微信帳號裡陸續收到一筆筆退款,每一筆都是小強當時單次充值的金額,總數算下來達1.3萬多元,也就是說,關懷金成功發放至原支付帳戶。
21日,兩位老師繼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孩子也進行了深刻的反省,認識到遊戲既傷身體,又傷眼睛,影響家庭和諧,保證以後遠離網路遊戲,做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家長也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疏於管理,今後一定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碼,不為孩子犯錯孕育溫床。
楊政老師表示,整個過程雖然繁瑣,但好在幸運地把錢都要了回來。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二)》,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參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款項的,法院應支持。對此楊政也笑著表示,自己無意中率先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嘗試,但有了最高法的意見,今後類似情況就更好處理了。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