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工作術》:一本讓你遠離低水平勤奮的書

2020-12-11 騰訊網

我對於PDCA循環的歸納總結,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更有意識地在工作生活中使用PDCA思考模型,因為它真的太有用了,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PDCA循環是什麼

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後由戴明採納普及,又稱戴明環。百度百科對PDCA循環的解釋是:

P——Plan(計劃)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規劃的制定。

D——Do(執行)根據已知的信息,設計具體的方法、方案和計劃布局;再根據設計和布局,進行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C——Check(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A——Action(處理)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予以標準化;對於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引起重視。對於沒有解決的問題,應提交給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每一件事情,通常我們會先做計劃(P),計劃完了以後去實施(D),實施的過程中進行檢查(C),檢查執行結果是否達到了預期,分析影響的因素、出現問題的原因,並提出解決的措施,然後再把檢查的結果進行改進、實施、改善(A)。

以上四步,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樣把沒有改善的問題又放到下一個循環裡面去,就形成一個一個的PDCA循環。

二、PDCA循環的要點、特點

要點一:「(A)處理」階段是PDCA循環的關鍵。因為處理階段是解決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的階段。該階段的重點又在於修訂標準。

要點二:「(C)檢查」階段的分析對「(A)處理」階段的標準修訂起著決定作用。

特點一:大環套小環、小環保大環、推動大循環。

PDCA循環作為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不僅適用於整個工程項目,也適應於整個企業和企業內的科室、工段、班組以至個人。各級部門根據企業的方針目標,都有自己的PDCA循環,形成大環套小環,小環裡面又套更小的環。大環是小環的母體和依據,小環是大環的分解和保證。

特點二:PDCA循環不是停留在一個水平上的循環,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過程。

PDCA循環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環,每循環一次,就解決一部分問題,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進一步,水平就進步一步。每通過一次PDCA循環,都要進行總結,提出新目標,再進行第二次PDCA循環,使品質治理的車輪滾滾向前。PDCA每循環一次,品質水平和治理水平均更進一步。

三、PDCA循環的應用+個人應用舉例

PDCA循環,可以使我們的思路和工作步驟更加條理化、系統化、科學化。PDCA循環的應用非常廣泛,它可以運用於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中。

用於企業:PDCA循環可以發現、改善各種管理問題,可以應用於各個領域,大到企業的策略管理、環境汙染管理,小到部門的項目管理、教育訓練等等。

用於個人:PDCA循環可用於自我管理,比如工作日常,月度計劃,習慣養成等等。

個人應用舉例,在2018年的年度目標裡面有一項是PPT的學習,以此為例說說我對PDCA循環的使用:

P-(Plan)計劃:起點、終點、實現途徑的制定。

關於PPT的學習,主要目標有兩點:

(1)、PPT技能的提升。特別是在做線上線下分享時,能夠按照自己的思路更準確地製作PPT,能夠更好地提升視覺化表達的能力,藉助PPT更好地與交流者溝通。

(2)、結構化思考的提升。刻意訓練,融會貫通,直至成為一種本能的自動化的思維方式。

實現途徑:

(1)、PPT技能的提升:完成2018兩門網課,共300小節。

(2)、結構化思考的提升:2018年梳理並有意識使用PDCA、SCQA思考模型。

D-(Do)執行:實現途徑具體化、細分化。

兩門網課共300小節:通過微博打卡——體現達成進度。

PDCA、SCQA的梳理和使用:學習資源來自秦友團、秋葉PPT公眾號、書等,通過在簡書的寫作輸出相關內容——體現完成情況。

時間分配:PPT目標相關學習每月至少4天,每次專注3小時,分配到周也就是每周1天。

C-(Check)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找出問題、原因和解決方案。

可以對比,寫下每個部分計劃和實際結果之間的差距。在每個差距下面,做「魚骨式追問」。

為什麼初始狀態改變了?

為什麼初始狀態認知不準確?(影響因素)

為什麼行為沒有執行?(原因)

為什麼目標未達成?(原因)

每一層追問必須填寫一個答案和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如果你做了什麼事兒,這事兒就不會發生了。為什麼不行?怎麼就又行了?怎麼才能行?也許未來這麼做就可能行?

A-(Action)處理:計劃本身可能也存在問題,所以我們要給出自己時間修正問題。

追問是為了得出行為的解決方案和計劃的修正方案。如果不能用一句話描述的話,就要拆分子目標,從子目標倒推。當所有的答案都會出現否定,出現資源不足,都不能實現的時候,就要試著寫出試行的實現方法。在下一輪的行為中去試,把所有的解決方案都寫下後,重點標記,納入下一次計劃的執行行為當中,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

在個人年度目標中,年度目標的【計劃-執行-檢查-處理】是一個大的PDCA循環,目標分解到月度,月度是一個小的PDCA循環。月度我們有月度計劃,在月中去執行,在月底去總結復盤,總結復盤就是PDCA循環中的C、A環節,去檢查分析,並做出處理,進入下一個月PDCA的循環。

月度是在年度PDCA這個大環內的小環,而在月度這個小環中每周或者每半個月對月度目標的檢查、總結,就是其中套著的更小的小循環,大環套小環、小環保大環、推動大循環。同時在不斷解決問題、修正改變執行的過程中逐步上升。

2月有春節,春節期間有假期,假期容易偷懶,所以節日期間更要多注意。通常我會在中旬拿出自己的月度計劃做檢查(C):

運動方面:

運動微習慣的養成一直在持續進行

運動20min+的8天計劃才完成了1天,還差7天(這項是接下來的重點)

假期真的是海吃海喝,所以體重目標的達成一定要注意啦(這項是重點)

諮詢方面:

讀專業書籍28頁的目標早已超額

年計劃線下分享1人次的計劃已完成

諮詢1人已完成,但是諮詢報告未完成(這項是重點)

PPT方面:

PDCA的學習還沒做(重點)

秦友團打卡2次已超額

PDCA寫作輸出1篇(待辦重點)

所以,在下半個月中:運動20min+差7天,飲食節制,體重目標109斤,寫諮詢報告1篇,PDCA的學習和寫作輸出是重點要關注的目標。

通過PDCA中C這一步的檢查後,對比計劃的結果,讓我接下來的執行更有方向,不會因為想讀書就多讀書,去超額完成很多,而是要保證其它目標的達成。

在個人的目標管理實現上,無論年度、月度,PDCA循環都適用,在習慣養成計劃中PDCA循環也適用。作為一名生涯諮詢師,在諮詢前要做諮詢目標的設定(P),諮詢過程的執行(D)、諮詢後復盤寫諮詢報告(C、A),然後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也同樣適用。

PDCA循環的使用非常廣泛,在了解之後我們要有意識地去使用,去作為自己思考的一個方法,行動的一個思路,刻意訓練,融會貫通,直至成為一種本能的自動化的思維方式。

了解了PDCA循環後在這個月的月度總結復盤時,不妨也來實踐一下吧。

PS1:如何需要本書的思維導圖,評論區留言,私信發送。

相關焦點

  • 遠離低質量的勤奮
    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遠離低質量的勤奮」。可是,這樣做長久下去的結果是,學習的時間是越來越長,休息時間越來越短,你的學習效率越來越低下,你的情緒越來越焦躁……你開始害怕,害怕你的作業總是寫不完,害怕你的努力沒有成正比的成績!所以,大家請明白,我們一定要遠離低質量的勤奮,因為那比懶惰更可怕。
  • 學校教育,請遠離低質量的刻苦和勤奮
    除卻基礎、智力等因素外,我以為最大的原因是這些學校教育、學生的努力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和刻苦。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鐵杵成針,囊螢夜讀,懸梁刺股,更是教人刻苦勤奮的經典故事。但是沒有效率的勤奮和刻苦是最笨最蠻的努力。
  • 你需要斷舍離工作術
    《斷舍離工作術》給需要解壓、尋求自我突破的職場人士,帶來了讓你感覺輕鬆的「斷舍離思考法與工作術」。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孫珺發現並停止「無用的思考」自從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一書熱銷,「斷舍離」的概念就被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對之倡行,並運用於生活當中。
  •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解讀經典PDCA工作術
    所謂PDCA便是指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調整(Adjust),這一工作方法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業管理各項工作的一般規律。看似簡單的四個詞語裡卻蘊含著我們工作成功的秘訣。如果你能認真的做好這四個步驟,你的業績將有質的飛躍。
  • 工作必備技能:PDCA工作術
    這一方案反映在下一個循環當中,同時開啟了新一輪的計劃、實施、驗證和調整。來源:《高效PDCA工作術》至此,各位已經對PDCA循環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冬季登山,卻穿了一雙海濱的沙灘涼鞋,這同樣顯得有些脫離實際。當然,類似這種錯誤在以後的檢驗階段還可以得到糾正,但是如果事先認真制訂出計劃,這些徒勞的事情就可以避免。此外,俯瞰地球,你將看到自己所設定的目標(例如,攀登某一高峰)或許和另一個更大的目標(例如,攀登世界最高峰)緊密相連。這樣說的目的,是為了使你開闊眼界,了解自己所設目標「在整體目標中所處的位置」。
  • 高效PDCA工作術 | 總是在犯同一個錯誤?試試這套方法吧!
    與智者對話,10分鐘讀懂一本好書,點擊上方△書語人間關注我們喲!現在,請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高效PDCA工作術》吧!—— 想要一個月養成馬甲線,結果,去了不到3天健身房,就扔到了爪哇國裡;—— 想要每天讀上幾頁書,結果,一回家就躺在床上不想動;
  • 孩子很勤奮,成績卻不好?警惕「低水平勤奮」陷阱
    No,小心「低水平重複」陷阱在父母們的認知裡,孩子的勤奮刻苦程度不僅代表著學習態度,更直接跟孩子的學習成績呈正相關。然而果真如此嗎?我的教師朋友們有時候會聊到,班裡的一些孩子,平時真的挺用功的。學習態度很端正,筆記記得滿滿當當,刷題也刷得很溜,補習班也上得勤快,但是考試成績就是不怎麼樣。這是為什麼呢?
  •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01 你必須遠離低質量的勤奮很多人的勤奮,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或者說,表面上很刻苦,實際上卻刻意迴避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們也許需要重視一些其他的能力:培養選擇性忽視的能力,少做無意義的工作……02 你的目標應該是富有成效最笨的努力,就是沒有效率的勤奮,你的目標應該是富有成效。
  • 低水平勤奮正在毀掉你,深度思考才決定人生
    光知道勤奮是沒有用的,千萬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社會最不缺的是低水平的勤奮先來分享一個小故事,故事發生在美國的佛倫薩州。一個叫約翰、一個叫哈裡的兩個年經人同時進了一家公司 。三個月後,約翰升職加薪,哈裡卻沒有,於是哈裡找老闆理論。
  • 掌握底層思維方法,如何擺脫低水平勤奮陷阱
    對於讀書,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列一個讀書計劃,然後按計劃完成讀書目標,為此每天堅持去讀,往往最後多了那麼多書,但收穫卻一點點,甚至讀了什麼內容幾乎全忘記了。我們陷入了低水平勤奮陷阱。原因是我們的讀書方法太原始和單一了,傳統的方法是按照順序從頭到尾逐頁讀下去,遇到有啟發性的詞句劃線標記出來,於是乎,一本書讀完,我們劃線了很多重要的句子,它們散落在各個章節當中,對整體解決的思路當然也是零散的。那麼如何避免這種低水平勤奮陷阱,並有限提升底層思維方法呢,下三個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生活美學先行者松浦彌太郎的幸福工作術
    在《思考的要訣:松浦彌太郎的幸福工作術》中,生活美學先行者松浦彌太郎重新反思了思考在高質量工作中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系列獨特、具有實際操作性的思考方法,即「思考的要訣」,幫助人們養成思考的習慣,進而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點子和讓人無可指摘的企劃方案。「思考的要訣」也是讓人們在某件事情上獲得成功的基礎。只要「基礎」穩固了,便能彈性地應對每天發生的事情。
  • 《高效PDCA工作術》:工作流程要循環驗證,改善調整,達到最優化
    《高效PDCA工作術》這本書是專門解讀工作流程的認知方面的實踐總結。P代表計劃,D代表執行,C代表驗證,A代表調整,每一個方案都經過這四個步驟,反覆循環,不斷驗證提高,重新改善,調整以便達到最優化的結果。每一次循環的結果都可以作為寫一次執行的方案進行再一次驗證。
  • 用好4個方法,輕鬆走出「低水平勤奮陷阱」
    作家成甲老師在《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一書中指出,看完書記不住內容,不是記憶力的問題,也不是將知識內化了,而是多數人都運用了低效落後的讀書方法,陷入了「低水平勤奮陷阱」。一、「低水平勤奮陷阱」,就是對內容的簡單標註和摘抄從小到大,老師都教我們一個傳統的閱讀方法:看書一定要做標記,重點內容要劃出來,好的語句、段落最好摘抄在筆記本上。
  • 《松浦彌太郎的工作術》:原來這樣工作,真的可以使你快樂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惑,那麼松浦彌太郎的工作術也許可以幫助到你。在普遍焦慮,又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松浦彌太郎從探索工作的「本質」出發,分享了很多實用的工作技能,和一些對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對許多工作中常見的問題,松浦彌太郎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 如何跳脫低水平勤奮陷阱
    這個時代有這麼一群人:寒窗苦讀十年書,進了985,找到了所謂的好工作,兢兢業業恪守本分,卻就因為沒下海沒買房沒炒股,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落後了同齡人幾十年。這種越努力越貧困的「低水平勤奮陷阱」現象的背後隱藏了什麼問題?對,是方向出了問題。這個時代的富豪和精英成功的背後似乎都藏著無數的商業邏輯。
  • 7本書寫大自然之書,讓你遠離「都市病」
    7本書寫大自然之書,讓你遠離「都市病」「出門五分鐘,流汗兩小時」的夏天,如果你感到胸悶、燥熱、躁動……甚至有想脫的衝動,可以用西瓜雪糕冰咖啡解決。當然,本汪的解決方式是,來幾本關於大自然的書,7本書寫大自然之書,讓你遠離「都市病」!
  •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很多人的勤奮,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或者說,表面上很刻苦,實際上卻刻意迴避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 為什麼說假勤奮比懶惰更可怕?北大教授給出答案請孩子遠離假勤奮
    看著他這麼勤奮,我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其實,孩子的勤奮並不一定會有優異的成績。方法和習慣才是好成績的根源。請告訴孩子必須遠離低質量的勤奮,你認為的勤奮,比懶惰更無用!那些整天看著忙忙碌碌的人,忙完一個活動又忙另一個,每天覺得很辛苦可是沒有什麼回報,當你埋怨不公平的時候有沒有思考一下事實上可能你是以犧牲有效性為代價而維持忙碌狀態的。很多人的勤奮,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或者說,表面上很刻苦,實際上卻刻意迴避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拿學習來說,最重要的是做對題,要充分理解每一題的思路。
  • 《好好學習》:運用臨界知識,遠離低水平勤奮陷阱
    「斜槓青年」已經成為這個年代年輕人的標配,白天的時候選擇西裝革履,格子間裡為生活奔波;晚上奮筆疾書,放飛自我,去追尋內心的夢想,抑或是直播分享,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去影響更多的人。「斜槓青年」其實指的是跨界做得好的人,但是,他們並沒有三頭六臂,又是如何在不同的領域內都能夠做到遊刃有餘,事業做得風生水起的呢?
  • 鬼速PDCA 工作術
    落實方法,徹底執行第二章 Plan階段1:目標定量化達成日、定量化、適度具體化定量化:Key Goal Indicator(KGI)具體化:最理想的時間設定是一到三個月左右6W3H: Who,Whom,When,Where,What,Why,How,How many,How much階段5:確認to do進度在下一次檢視階段確認KDI進度一天一次或一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