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在生完寶寶後,大部分都會選擇母乳餵養,都知道母乳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既健康又沒有安全隱患,還能給寶寶提供更多營養。但也有一部分媽媽,因為自身原因奶水不足又缺乏經驗,提供不了給寶寶足夠的奶水,那該怎麼辦呢?
如果您這邊找老人問一遍,大部分的回答是:喝湯!當然這也是有說法的,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傳統坐月子的觀念裡,喝湯下奶這個說法是比較普遍的,根據老一輩的經驗來說,都覺得不喝營養湯怎麼能下奶呢?
據大眾的調查了解,這其實是有誤區的!實際上,很多所謂的「下奶湯」非但不能下奶,還因為其太過於油膩,反而可能導致乳腺堵塞,影響乳汁分泌。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新媽媽催奶湯喝了不少,奶水卻越來越少。
當然不可否認,月子湯對於母乳餵養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醫生也主張喝營養湯,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在孕期就可以了解學習孕產知識,在婦產醫生指導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調理。有條件的家庭也選擇專業孕產機構調養。
我們先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媽媽的奶水不足呢?
乳腺堵塞
產後奶水不足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乳腺堵塞,這跟每個人的體質有一定的關係,出現這種問題可以請專業的催奶師來催奶。另外,女性產後心情抑鬱,或者患有抑鬱症的話,也會影響奶水的分泌,多以產婦要注意放鬆自己,這樣才能讓奶水充足。
營養不夠
奶水不足有可能是產婦的營養不夠導致的,一些女性在懷孕甚至生產後為了減肥,拒絕補充營養食物,這種做法對自己的身體恢復和寶寶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如果產婦自己沒有補充足夠的營養和能量,自己身體沒能及時得到恢復,寶寶也吃不飽,還影響寶寶的健康。
那麼,如何讓媽媽奶水「源源不斷」?
醫護人員提倡「早開奶、早吮吸、早接觸」。越早讓寶寶吮吸媽媽的乳房,越有利於媽媽乳汁的分泌;寶寶吮吸的頻率越高,乳汁分泌也就越旺盛。讓寶寶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頻繁吸吮乳頭可以刺激媽媽泌乳,增大媽媽的奶量。
保持對乳房刺激
寶寶對媽媽乳頭的頻繁吸吮刺激,這才是母乳餵養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科學證明,寶寶的吮吸是世界上最管用的「催奶神器」,寶寶這種天生的填飽肚子的動作,能刺激媽媽分泌更多的泌乳素,然後媽媽的大腦就會指揮乳腺分泌乳汁,為寶寶生產源源不斷的「口糧」。
保持「循序漸進」
在這裡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分娩最初的幾天裡飲食要清淡,先不要著急喝各種營養湯。產婦剛剛生完孩子的身體是特別虛弱的,這裡要特別注意!大虛的時候不能大補,大補產婦是吸收不了的,反而會影響下奶,應該在產後一周後,根據情況循序漸進地增加營養,階段性補充月子餐食。
保持心情愉悅
許多的「過來人」證明,心情愉快的媽媽,通常能分泌更多的奶汁。如果壓力過大,精神常處於緊張狀態的媽媽,可能會因此而減少乳汁的分泌,有些嚴重的情況甚至停止分泌。所以,媽媽們在哺乳期間,一定要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並且讓自己儘量保持放鬆,心情愉快。
最後,小編以過來人經驗告訴大家,準爸爸和家人們都應該一起參與到這美好的孕產過程,懷孕生寶寶不單單只是媽媽的工作,孕產婦在這期間是非常特殊時期,需要更多的是家人們關心、幫助和支持,為了媽媽更順利的生產,一起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