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半單 Lie 代數
本文介紹實半單 Lie 代數的分類歷程, 其中有已故的嚴志達院士的工作.
Killing 得到了復單 Lie 代數的分類, 但沒能實現他想要的實單 Lie 代數和更一般 Lie 代數的分類. 我們經常接觸的空間都是實空間(實線性空間, 實流形), 而研究這樣的空間就需要研究相應的群, 這樣的群自然是實 Lie 群, 其 Lie 代數自然是實 Lie 代數, 也就是說, 這個 Lie 代數是實數域上的線性空間. 實半單 Lie 代數的定義與復半單 Lie 代數如出一轍.
問題 14.18 稱實 Lie 代數 是半單的, 如果下列等價條件之一滿足:
(1) 的極大可解理想為零;
(2) 的極大交換理想為零;
(3) 的 Killing 型非退化;
(4) 是實單 Lie 代數的直和.
我們知道復單 Lie 代數分為典型的和例外的兩大類, 它們都可以用矩陣表示.
例 14.19 與 的地位一樣, 是所有有限維實 Lie 代數之母, 任何實 Lie 代數都與某個 的 Lie 子代數同構. 而 的導代數是 , 這是一個實單 Lie 代數, 從而任何(有限維)實單 Lie 代數都是某個 的子代數.
除了上述的 型, 典型復單 Lie 代數還有 型, 它們都與非退化雙線性函數有關. 複數域上的非退化對稱或反對稱雙線性函數在合同意義下都只有一類, 保持這些雙線性函數不變的 Lie 代數就是 型的. 具體而言, 有
例 14.20 (1) 設 , , 令
這樣就得到了 型復單 Lie 代數;
(2) 設 , , 其中 , , 令
這樣就得到了 型復單 Lie 代數.
當然, 上述的雙線性函數的表述也可以用矩陣來寫: 設度量矩陣為 , 於是
就是相應的 Lie 代數 ( 或 ). 也可以換一個觀點:
問題 14.21 考慮映射: .
(1) 若 是對合矩陣, 則 也是對合, 即 ;
(2) 是 Lie 代數自同構: ;
(3) 的不動點集 就是所求的 Lie 代數.
我們很快會發現, 對合自同構是研究實單 Lie 代數的利器.
典型實單 Lie 代數
用類似的方法可以找出很多實單 Lie 代數, 只要找到複線性空間中的對稱和反對稱雙線性函數的類似物, 實空間的情況要比復空間複雜的多.
(1) 非退化對稱雙線性函數
這有很多類, 取決於其二次型的正負慣性指數. 記 , 定義
於是得到一類實 Lie 代數
特別地 時就是反對稱矩陣的全體.
(2) 非退化反對稱雙線性函數
只有一類, 由此得到 .
(3) Hermite 型或反 Hermite型
將 看作實 維線性空間, 其中的 Hermite 型的標準形為
保持該 Hermite 型且跡為 0 的矩陣全體為 .
(4) 上述情形的交集
這樣得到了很多類實 Lie 代數, 其中大部分是單的. 不過, 這離實單 Lie 代數的分類還有很遠的距離. 就如同我們很容易得到 四類復單 Lie 代數, 餘下僅僅有五個例外的, 但是完成復單 Lie 代數的分類卻很不容易.
實形式與復化
Cartan 意識到實單 Lie 代數研究需要藉助復單 Lie 代數的分類, 即研究實單 Lie 代數 , 需要考慮它的復化 . 這種想法很自然, 因為復單 Lie 代數的分類結果已經有了, 沒道理不藉助這個研究成果. 就像我們考慮實係數不可約多項式一樣, 利用不可約復多項式都是一次的就很容易得到不可約實多項式都是一次或二次的.
具體而言, 設 是實 Lie 代數 的一組基, 則令
也就是說, 是由同樣的基生成的 維復 Lie 代數, 其中的括積運算也與 一樣, 係數變化了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 本身就是複線性空間, 例如 , 此時是將 看作二維實線性空間, 其一組基為 . 考慮其復化, 需避免把係數與基混淆, 把基換個記號即可.
問題 14.22 設 是實單 Lie 代數, 則其復化 是一個復半單 Lie 代數 (Killing 型非退化), 且 .此時, 的結構有兩種可能.
(I) 是復單 Lie 代數, 稱 為 的實形式 ;
(II) 若 不是復單 Lie 代數, 則 是兩個同構的復單 Lie 代數的直和. 此時, 本身就是一個復單 Lie 代數, 且同構於 和 . 我們也稱 具有復結構.
問題 (II) 並不難. 對任意 , 有 使得 . 於是考慮映射
容易得到
引理 14.23 對任意 , , 上述映射 滿足:
(1) (保持括積) ;
(2) (共軛線性) .
這樣的映射稱為 的(相對於 的)共軛 , 類似於通常的復共軛. 如果 是 的單理想, 很容易驗證 也是 的單理想. 此時必然有 , 否則與 是單 Lie 代數矛盾.
由此, 實單 Lie 代數的可以分為如下兩類.
命題 14.24 設 是實單 Lie 代數, 則
(I) 是一個復單 Lie 代數的實形式;
(II) 有復結構, 即 本身就是一個復單 Lie 代數.
於是, 實單 Lie 代數的分類歸結為復單 Lie 代數的實形式的分類.
Cartan 的方法
由上述討論容易得到:
問題 14.25 復單 Lie 代數 的實形式與 的共軛一一對應. 進一步, 如果實形式 與 同構, 即 , 是對應的共軛, 則 . 因此, 實形式的同構類與共軛的同構類一一對應.
以此為出發點, Cartan 在 1914 年給出了實單 Lie 代數的分類. 實際上他得到了 的所有可能的基(同構意義下)使得其結構常數是實數, 從而得到實形式. 進一步, 對於實形式 , 其 Killing 型作為一個對稱雙線性函數, 對應於一個二次型, 於是有正負慣性指數和符號差 . Cartan 發現除了兩個例外情況, 給定的復單 Lie 代數的實形式被其符號差 唯一確定. 這並不意外, 畢竟實單 Lie 代數沒多少類. Cartan 需要大量的篇幅計算, 方法並不好, 不過其中有兩個特殊情形值得關注:
命題 14.26 設 為復單 Lie 代數, 則存在兩個特殊的實形式.
(1) 可裂實形式: 最大, 此時 , 即為 的 Cartan 子代數的維數. 這樣的實形式是由 的 Chevalley 基 生成的. 這裡, 是根向量, 滿足
其中 為整數.
(2) 緊實形式: 最小, 此時 , 也就是 的 Killing 型是負定的. 這樣的實形式是緊單 Lie 群的 Lie 代數, 它也可以通過Chevalley 基(適當調整係數成Weyl基)來構造.
這兩種實形式在同構意義下是唯一的. 例如對於復單 Lie 代數 , 是可裂實形式, 是緊實形式, 後者是緊群 的 Lie 代數.
Cartan 早就注意到緊實形式, 只是當時他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來避免繁瑣的計算, 直到十幾年以後, 他研究一類特殊的幾何對象時得到了啟發, 提出了利用緊實形式簡化分類過程的方法. 類似地, 利用可裂實形式也可以進行類似的研究.
Riemann 整體對稱空間
1926-1929 年間, Cartan 系統研究了 Riemann 整體對稱空間, 這種空間有超強的對稱性. 設 為連通的 Riemann 整體對稱空間, 即對任意一點 , 存在等距同構 , 使得 (對合)且 為 的孤立不動點. 設 為 的等距變換群的單位連通分支, 則 是一個 Lie 群, 其在 上的作用可遞. 於是 , 其中 為 的迷向子群, 它是 的緊子群.
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吧.
問題 14.27 中的單位球面 是一個 Riemann 整體對稱空間. 其等距變換群的單位連通分支為 . 對於球面上任意一點 (如北極點), 繞過 的直徑旋轉 就是所要求的對合等距 . 的迷向子群為
不妨記為
. 於是這裡還蘊含了一個重要的信息. 利用 點的對合等距 可以定義 上的對合自同構:
不難得到迷向子群 中元在 下保持不變. 這大概是給 Cartanc帶來啟發的地方.
Cartan 對合Lie 群上的對合自同構 自然誘導了 Lie 代數上的對合自同構 . 由於 是對合, 即 , 容易得到 的特徵值只有 .
問題 14.28 設 如上, 其 Lie 代數分別為 .
(1) 的屬於 的特徵子空間就是 ;
(2) 設 是 的屬於 的特徵子空間, 則 ;
(3) 在 Killing 型下, 與 是正交的;
(4) , .
讀者可以自行探討當 , 時上述分解的細節.
Riemann 整體對稱空間可以歸結為不可約對稱空間的研究, 而後者可以歸結為連通實單 Lie 群的研究, 從而歸結為實單 Lie 代數及其對合自同構的研究. 對於非緊的實單 Lie 代數 (Killing 型不是負定的或者 不是某個緊 Lie 群的 Lie 代數), 上述的對合自同構稱為Cartan 對合 , 稱 為 的 Cartan 分解 , 準確的定義為
定義 14.29 設 為實半單 Lie 代數, 為 的對合自同構, 且有 的特徵子空間分解
稱 是 Cartan 對合, 如果 的 Killing 型 限制在 上是負定的, 限制在 上是正定的. 也就是說, 對稱雙線性函數
是正定的.
看一個具體例子.
例 14.30 Lie 群 的李代數為 , 其 Cartan 對合為 , 不動點集為 , 於是有 Cartan 分解:
其中, 為跡為零的對稱矩陣的全體. 這個分解其實是我們非常熟悉的: 把一個方陣分解成對稱矩陣與反對稱矩陣的和. 需要注意的是, 兩個反對稱矩陣的括積還是反對稱的; 兩個對稱矩陣的括積也是反對稱的; 一個對稱與一個反對稱矩陣的括積是對稱的.
對偶Cartan 分解是實單 Lie 代數分類的強有力的工具. 把 稍微改變一下, 考慮
很容易驗證這是一個實 Lie 代數, 它與 都是 的實形式. 在此, 的作用是保證 Killing 型是負定的, 也就是說 是緊 Lie 代數. 實際上
問題 14.31 (1) 是緊 Lie 群 的 Lie 代數;
(2) .
上述想法可以推廣到一般情形.
問題 14.32 設 為復單 Lie 代數.
(1) 設 是 的非緊實形式, 其 Cartan 分解為 則
於是, 是 的緊實形式;
(2) 反之, 設 為 的緊實形式, 為 的對合自同構, 從而有分解 令 , 是 的一個實形式, 且 是 的 Cartan 分解.
於是, 給定復單 Lie 代數 , 我們得到了其非緊實形式與緊實形式的對應. 不過, 這個對應依賴於 Cartan 對合和緊實形式的選取. 下面的結論可以把這個顧慮打消.
定理 14.33 (1) 非緊實單 Lie 代數的 Cartan 對合在共軛意義下是唯一的;
(2) 緊實形式在共軛意義下也是唯一的. 實際上, 如果 是 的緊實形式, 則 就是 的 Cartan 分解.
於是我們有
定理 14.34 設 為復單 Lie 代數 的緊實形式, 則 的所有非緊實形式的共軛類與 的對合自同構的共軛類一一對應.
Gantmacher標準形問題轉化為緊單 Lie 代數的對合自同構的分類. Cartan 意識到這種方法可以把他 1914 年的長達 90 多頁的工作簡化為 20 頁左右. 1939 年, Gantmacher 給出了對合自同構的分類.
問題 14.35 設 為緊單 Lie 代數, 為 的對合自同構使得 .
(1) , 其中 , 是 的外自同構;
(2) 可以選擇 使得 , 即 . 稱這樣的 為 Gantmacher 標準形.
這樣, 分類 的對合自同構就容易多了. 不過, 要更好地刻畫對合自同構還需要等十幾年, 直到上世紀中葉, Dynkin 用 Dynkin 圖來描述素根系, 極大簡化了復單 Lie 代數的分類. 很快, 實單 Lie 代數的分類方法也取得了新的進展. 1959 年, 嚴志達院士得到了實單 Lie 代數的嚴圖; 三年之後, 日本數學家 S. I. Araki 利用 Satake 圖從不同的角度得到同樣的結果.
嚴圖利用 Dynkin 圖, 我們很容易描述 的外自同構群.
問題 14.36 緊單 Lie 代數的外自同構群同構於 Dynkin 圖的自同構群. 除了 三種類型, 其他 Lie 代數的外自同構群都是平凡的; 的外自同構群為 ; 的外自同構群都是 . 這從 Dynkin 圖上很容易看出來.
接下來是對於內自同構 的處理. 利用一些超平面將 Weyl 房切割成更小的 Weyl 胞, 嚴先生得到了及其精妙的結果.
定理 14.37 設 為 的 -不變素根系, 則可選擇 Gantmacher 標準型中的 使得:存在 滿足
(1) , , ;
(2) ;
(3) 在最高根中的係數為 或 .
這樣我們就可以畫出實單 Lie 代數的嚴圖了.
I. Cartan 對合是內自同構, 需要如下步驟:
(1) 首先在 的 Dynkin 圖上添上最低根及其連線得到擴充 Dynkin 圖. 對比一下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和諧圖.
(2) 再將 標記為黑點; 如果 在最高根中的係數為 , 則將最低根也標為黑點; 其它根標為白點.
試舉一例如下.
問題 14.38 的內自同構有兩種, 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讀出, 其中的白點構成 的 Dynkin 圖, 黑點對應 在 上的表示的復化的最高權.
(1) 情形, ;
(2) 情形, 為 與一維中心的直和.
II. Cartan 對合 不是內自同構, 即 . 設 , 則將 , 用線連上.
問題 14.39 有非平凡的外自同構時, 的 Cartan 對合有兩種: 或 .
此時 的結構也可以從圖中讀出來: 中 , 中 .
在 的嚴圖中還隱藏了一個秘密.
問題 14.40 設 在對合自同構下的分解為 , 則 是 的表示, 其維數為
這是 的維數最小的表示! 的最小表示也可以類似讀出來, 的最小表示是伴隨表示.
嚴方法的關鍵之處在於選擇最大緊 Cartan 子代數, 即由 的 Cartan 子代數擴充得到的 Cartan 子代數. 最大緊 Cartan 子代數在共軛意義下是唯一的. 由此可以選擇素根系使得其在 Cartan 對合下是不變的, 從而得到嚴圖.
Satake 圖與嚴先生的想法相反, S. I. Araki 考慮另一種 Cartan 子代數——極大分裂 Cartan 子代數.
在復單 Lie 代數 的研究中, 首先要找Cartan子代數 , 把 分解為根子空間的直和. 這裡有一個關鍵是, Cartan子代數中所有元素可以同時對角化. 在實數域上, 半單元不一定可以對角化, 這是所有困難的根源. 不過我們可以選擇由可對角化的元素生成的交換子代數.
考慮非緊實單 Lie 代數 , 其 Cartan 分解為 . 在共軛意義下, 可對角化的元素總是存在於 中. 於是我們可以取 的最大交換子空間 , 擴充得到的 的 Cartan 子代數. 在共軛意義下, 這樣的 是唯一的, 稱為 的約化 Cartan 子代數. 由於 中的元素都可交換, 且都 -可對角化, 於是可以同時對角化, 這就把 分解為公共的特徵子空間的直和了. 這個過程與復單 Lie 代數的根空間分解完全一直. 這樣也得到一個根系, 不過根子空間不一定是 維的. 這些根實際上就是 的根在 上的限制, 稱為限制根系 . 的兩個根限制在 可能相等, 這是限制根系的根子空間多於一維的原因; 甚至有些根在 上的限制為零.
在 Dynkin 圖上把在 上的限制相等的素根用線連起來, 將限制為零的根標為黑點, 這就得到了一種圖, 稱為 Satake 圖, 是日本數學家 Satake 於 1960 年研究對稱空間時引入的, Araki 於 1961 年用 Satake 圖給出了非緊實單 Lie 代數的分類. 例如, 前面得到的 EI-EIV 的 Satake 圖為
Satake 圖的優點是可以給出 的根空間結構. 然而, Satake 圖不像嚴圖那樣容易得到, 處理起來要麻煩一些. 不過, 我們也可以把這個過程稍微簡化.
問題 14.41 設 為 的根系, 對任意 , 為 在 上的限制. 選擇根的定向使得當 , 時, . 考慮映射
其中 為 的 Cartan 對合, 則 若且唯若 . 於是 . 這樣的 至多有兩個選擇. 這有助於確定大部分 Satake 圖.
Lie 型單群在有限單群的分類中, 有一大類 (16 個子類)被稱為 Lie 型單群, 它們就是有限域上的 Lie 群. 這些單群的尋找花費了很長時間. 事後看來, 如果注意到實單 Lie 代數的分類, 這個尋找過程應該會快一點. 總結一下, 16 類 Lie 型單群是用如下方式得到的.
首先, Chevalley 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用統一的方式構造了與所有復單 Lie 代數對應的有限域上的 Lie 型群, 這樣得到 共 9 類(不同的有限域, 不同的階數).
其次, 很多 Lie 型單群被眾多數學家陸續發現. 匯總一下, 不難發現新的 Lie 型單群都與 Chevalley 群的自同構的不動點群有關. 例如 都有二階自同構, 有一個三階自同構, 這樣得到了四類 Lie 型單群.
第三, 在特徵為 2 (或 3) 的域上, Dynkin 圖 (或 ) 中的箭頭失去了作用, 此時會產生新的二、三階自同構, 與有限域的 Frobenius 自同構有關; 此外, 特徵為 2 時, 對稱與反對稱雙線性函數沒有區別, 從而, B 類和 C 類是一樣的. 這樣得到 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