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輪延,鑄就大醫精誠;歲月如歌,共綻千秋華彩。1954~2019,浙江醫院建院65載。歲月的足跡沉澱了時間的印記,歷史的年輪承載著時代的重託。
65年前,她從林木掩映的西子湖畔起步,浙江醫院靈隱院區紅瓦灰牆、飛簷翹角,與景區風光相得益彰;1年前,她在杭城西北煥發新生活力,浙江醫院三墩院區投入運營,厚牆重基,智慧現代,全方位創新管理和診療模式。
65年來,浙江醫院始終不忘「解百姓疾病之苦,造百姓健康之福」的初心,追夢新時代,砥礪前行,全力描繪「智慧浙醫」新篇章。
2019年10月18日,浙江醫院在三墩院區舉辦「智聯同享 慧健未來——智慧醫院創新發展大會暨浙江醫院建院65周年系列活動」,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平,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所長葉全富,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原浙江省衛生廳副廳長楊泉森,杭州醫學院紀委書記鄭公壽,浙江省衛生健康委辦公室主任傅志敏、規劃發展與信息化處處長林傑,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院長陳芸,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於恩彥,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葛明華,浙江省皮膚病醫院黨委書記姚強,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黨委書記馬慧娟等專家蒞臨現場,出席論壇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關心浙江醫院發展與智慧醫院建設的醫界權威專家和各界翹楚。浙江醫院黨委書記嚴靜,院長洪朝陽,副院長曹永葆、張虹、黃勍棟、金肖青,紀委書記何曉波,副院長宋柏杉,財務總監趙衛群及部分職工代表參會。大會開幕式和主論壇分別由洪朝陽和金肖青主持。
01
智聯同享 慧健未來
共譜智慧醫療新篇章
上午9點,浙江醫院三墩院區門診大樓六樓會議中心,「智聯同享 慧健未來——智慧醫院創新發展大會暨浙江醫院建院65周年系列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首先代表醫院黨政領導班子和全體職工致歡迎辭,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醫院發展的各級領導、各兄弟單位、媒體朋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65年來為醫院建設發展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歷任老領導、離退休老同志和全院職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65年來,幾代浙醫人不懈努力、薪火相傳,創造了一部又一部探索史、奮鬥史和發展史。浙江醫院的成長曆程,與祖國命運、社會進步緊密相連,從1954年建院初期以幹部醫療保健及涉外醫療為主,到全面對外開放、服務社會,發展成為以老年病、心腦血管疾病診治和危重病急救醫療為龍頭,優勢學科持續發展,創新學科不斷湧現,多中心、多學科協同發展,新技術、新項目跨越發展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為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
在大變革、大創新形勢下,浙江醫院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充分發揮院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致力於在「五個立足」上下功夫:一是立足黨建引領業務,貫徹落實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把公立醫院黨的建設與業務工作相融合,努力建設患者放心、人民滿意的公立醫院;二是立足把臨床學科做強,聚焦疑難急危重症難點,開展新興前沿技術攻關,整合優勢學科,推動關鍵診療技術突破,打造優勢學科品牌,引領醫院全面發展;三是立足把醫療技術做硬,推動醫療質量持續提升。近年來,兩院區高精尖手術層出不窮,先進設備更新迭代,醫院科研再攀高峰;四是立足把醫院管理做精,對標國際國內一流醫院,運行智能、有效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努力打造「精緻、精細、精品」醫院,不斷深化醫院內涵建設;五是立足把醫療服務做細,積極探索把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方法、機制貫穿於醫院各項工作,有效整合優質醫療資源,構建大城市-社區-家庭之間無縫轉診的「西湖模式」,打通醫養護康一體化服務「最後一公裡」,更好滿足老年患者的醫療健康服務需求。
去年6月28日,浙江醫院三墩院區——浙江省老年醫療中心投入運營,開啟嶄新的智慧醫院時代。始終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進一步提升患者滿意度和獲得感,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65年來,醫院始終秉承「臻德精術」核心價值觀,以「一分情懷、九九耕耘、百分精術、萬分責任」,創建具有鮮明學科特色的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綜合性醫院。
這幾年浙江的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最多跑一次」徹底解決了患者就醫「四長一短」的問題,使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就醫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浙江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智慧化建設非常有特色,做得很紮實,無論智慧醫療、智慧醫院管理、為患者提供智慧化服務方面都走在前列。智慧醫院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時間的累積而逐漸全面完善,從原來的單體醫院智慧建設到如今的建設以智慧醫院和醫聯體為基礎,建立智慧醫院集團和覆蓋一定區域的智慧醫療服務體系都是在新的新的變化條件下產生和形成,因此學習國外經驗時要冷靜理性,不可照搬套用國外經驗。
首先代表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對大會的成功舉辦和浙江醫院65年來發展所取得的巨大進步表示祝賀。智慧醫院是醫院信息化建設進一步發展的新階段,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已經成為了醫院創新力提升的關鍵驅動,哪家醫院佔據了智慧醫院的制高點,也就掌握了未來醫院發展的主動權。
智慧醫院的建設重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人工智慧在醫療活動當中的應用;第二,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在遠程醫療中的應用;第三,大數據在醫學研究、醫院管理當中的應用;第四,信息技術在醫療衛生服務領域當中的應用。
浙江省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去年推出十項舉措,今年又推出十項新舉措,這些舉措後面是信息技術的支撐,要改善解決老百姓的看病難、看病煩問題,唯有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唯有通過醫院內部流程的再造,才能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的看病就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目前,浙江醫院「兩卡融合,一網通辦」的發卡率排在全省省級醫院首位,使用兩卡融合的患者已經佔門診病人的5%,成為全省和省級醫院的排頭兵。
智慧醫院建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用為本和以通為本,所有的信息化手段都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這也是浙江衛生信息化建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和發展目標。
聚智聯慧,共譜華章,吸引眾多國內醫療專家參與的論壇隨後啟幕。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帶來了《器官移植的信息化大數據》演講,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葉全富解讀《智慧醫院建設及其評價標準》,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院長陳芸,展開《智慧醫院建設與醫療人工智慧臨床應用探索》的話題,浙江醫院院長洪朝陽暢談《創新智能建設,賦能醫院管理》。
洪朝陽在論壇中展示了最新的5G手術直播技術。信號接通之後,現場大屏幕上出現了兩個畫面,一個畫面是浙江醫院三墩院區雜交手術室中腦科中心主任萬曙正在示教手術,另一個畫面則是烏鎮網際網路大會現場實時轉播手術現場。手術室、烏鎮網際網路大會現場以及會議室三方能夠進行實時溝通。
下午,分論壇人工智慧診斷與胸部疾病診療專場、人工智慧與心血病診療專場分別展開。在人工智慧診斷與胸部疾病診療專場,浙江省抗癌協會肺癌診療一體化診療中心(iLCC)進行了授牌儀式。
大咖雲集,聚智聯慧,持續一天的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嘉賓進行了一場智慧醫療的饕餮大餐。與會嘉賓同時也參觀了浙江醫院三墩院區。
02
未來已來,科技引領
開啟智慧醫院新時代
浙江醫院致力於打造智慧醫院,這幾年,智慧醫院已現雛形,各項黑科技帶來的是服務管理模式的改變,提升的是患者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
探視重症醫學科(ICU)患者只需要一輛小推車就能完成你信嗎?大家對於ICU重症監護病房應該不陌生,也知道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的地方,雖然每家醫院ICU都有定期的探視時間,但仍有一些免疫力極低的患者需要保護性隔離、負壓病房裡的患者也都被限制探視,這些患者也同樣需要親人的安慰與鼓勵,而病房外的家屬也迫切希望能夠及時了解病情進展,這時ICU的「黑科技」——移動探視系統就發揮出它的優勢。這個探視系統可依託醫院現有的網絡,實現快速組網,為危重患者的家屬提供高清畫面實時快速傳輸。家屬提前與主管醫生預約探視需求,徵得同意後,按照約定的時間到遠程探視間按下按鍵連通,護士站的主機轉接到病床的移動探視屏幕,家屬就可以與患者進行雙向可視及對講,高清畫面,免提通話,傳遞信息與關愛,讓患者不再感受到孤獨與恐懼,消除負面情緒。
走進三墩院區門診大廳,明亮的現代化醫院展示在眼前。省內首家推出的共享輪椅整齊排列,隨時為患者提供服務,萌萌的人工智慧醫療導診機器人「艾米」,擁有耀眼的白色外形,完美的身段曲線外,7英寸屏幕能清晰的展現出患者所需的信息提示,她不辭辛勞地為患者提供全天候的醫療諮詢服務。她的身影,也出現在了各個病區,只是功能變成了「患者教育」,實現把時間還給醫護人員,把醫護人員還給患者。
「智慧藥房」擁有省內發藥量最大的兩臺自動發藥機系統,是醫院的「網紅黑科技」,基本能夠保證患者到達藥劑師面前的同時,藥品已經搶先一步到達窗口,實現「藥先到,藥等人」的理想結果。黑科技的引入,提高效率的同時更保證安全,一年下來藥品調配準確率高達100%。除了發藥機器人,來院的患者往往被遍布門診和病房大樓天花板上忙碌的「小車」所吸引,它們是浙江省所有醫院裡規模最大的寬箱體小車物流系統,藥品、標本、手術器械等,在一兩分鐘內就可以送到醫院不同樓層的各個病區、手術室、病理室、藥房、護士站、檢驗室等物流小車停靠站,真正做到了分秒必爭。三墩院區康復治療中心,擁有省內最長的一條天軌系統、三艙7門式高壓氧艙治療系統、整合AR技術的康復機器人設備等,目前已基本實現所有康復設備聯網,實現了信息的互聯互通,可以把康復患者的信息、康復治療師評估與治療的記錄等一一展現在各套信息系統中,實現了康復醫療的大數據管理……
後勤管理是醫院快速、安全發展的保障,新型後勤管理軟體和硬體設施的投入使用構建了高效的後勤管理。
為了保障後勤安全,浙江醫院在浙江省內率先引進一套先進的管理軟體,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故障、事故等事前危機預警,防範於未然。對比傳統的事中、事後處理,事前預警能夠大大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鍋爐安全系統、氧氣管理、電梯系統、電氣管理等都納入事前預警統一管理。
醫院行政樓設有智能管理中心,整整一面牆是一個大屏幕,上面顯示了各種數據和信息。「設備管理」「門診數據」「能耗管理」等均集成在智能管理中心。設備管理集成了整個醫院的設備運行情況,比如電梯、照明、空調等一目了然。點擊「門診數據」,當天門診的統計數據一覽無餘。這個「大腦」24小時監控著醫院的每個角落,確保萬無一失。通過智能管理平臺,可實現中央自動控制,包括一鍵報警、智能照明、火警跟蹤、門禁遠程控制等。
綠色、節能是智能化後勤管理另一大目標。三墩院區通過環境綠色節能管理系統可將門診大廳、醫生辦公室、公共走道等區域的環境控制納入其中,實現對管控區域內的溫溼度變化、空氣品質變化實時檢測。通過各類前端傳感器、控制器、管理中心平臺軟體,實現各區域溫溼度及空氣品質的自動化控制管理。能耗實現前置預警管理,初期實現能耗預估,如超出預估值,系統能夠發出預警,及時進行調整,最大程度實現綠色節能。利用能源計量數據的採集、診斷、分析,醫院可實施有效管理,而科學準確的計量數據還能指導建築能源的利用,由此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10月15日,浙江醫院三墩院區「空中120」正式啟動,眾所周知,在患者發生腦梗、交通事故、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需要迅速搶救生命,而地面交通條件或當地醫院的醫療條件不能滿足患者需求的時候,最佳選擇便是空中120服務。患者獲得救治的時間越短,生命得救的可能就越大。它的優勢在於可讓距離不再受限,續航5小時以上,最大航程達1061公裡;交通不再受限,不會遇到紅綠燈和剎車燈;時間不再受限,時速可以達到300多公裡每小時。醫院區域急救力量進一步加強,除了擁有直升機這一快速的空中救援利器,還配備了一支訓練有素的醫護和後勤保障隊伍,讓患者獲得更快捷的救援方式的同時,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條件。患者在地面120難以達成救援任務的情況下,多了一種選擇,也多了生的希望。生命續航,分秒必爭,一切蓄勢待發!
醫院加大力度完善「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在網際網路醫院,患者足不出戶即可完成預約診療、在線複診、在線續方、行動支付、送藥服務、診後隨訪、網約護理、醫療信息推送等線上醫療過程,患者健康的在線管理、在線教育,實現健康服務從「治病」向「治未病」轉變。醫療機構間的協作共享服務也進一步完善,通過遠程會診、協作門診、遠程查房、遠程影像(心電、病理)診斷,讓患者不出遠門就能夠享受大醫院、大專家的醫療服務。遠程心電血壓監測系統運用了最前沿的5G網絡技術,支持遠程心電數據的高速傳輸與共享,高清圖像能讓專家隨時隨地開展分析診斷,並通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的運用,提升診斷準確率和指導效率,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讓基層社區和偏遠農村地區的居民獲得及時、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不斷加強醫院與健康服務體系的互動,擴展醫院的輻射邊界。
2018年6月,三墩院區投入運營,無論是門診還是病區,均按照全新的診療中心制設立,門診包括19個診區、22個診療中心,創新的診療新模式,以患者為中心,醫生圍著患者轉,學科壁壘被打破,患者就診更高效、更便捷。
就診越來越快捷,實現「兩卡融合、一網通辦」,患者就診不再需要身份證、社保卡或者銀行卡,掛號、付費、查報告、電子票據驗查,只需要一部手機下載安裝「浙裡辦APP」,一個二維碼,即可實現不同醫院之間信息互通,輕鬆完成就醫。醫院同時不斷優化信息系統設置,先進終端和技術的引進,患者甚至都不需要用手機,直接「刷臉」就可以完成建檔、掛號、就診、付費等一系列流程,真正提升患者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醫院之德,唯創予健康可論;醫者之術,唯益眾惠民作旨。
臻德精術,既是「健康中國」戰略下醫療機構發展目標與行動準則的高度概括,也是浙江醫院建院65年來一直追尋的核心價值觀。
科技風起雲湧新時代,5G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優勢正在不斷凸顯,它們已經成為推動醫院「智慧化」轉型與創新的原動力,浙江醫院將繼續秉承「敬業、務實、嚴謹、奉獻」的院訓和「臻德精術」的核心價值觀,貫徹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理念,以智慧為引領,打造「未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