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與日本靜岡大學共同籤署了《國際優秀研究生培養計劃》(INTERNATIONAL PRIORITY GRADUATE PROGRAMS,縮寫為PGP),這意味著雙方繼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領域交流外,在交流合作和人才培養方面有了新的內容與提升。
這份由靜岡大學校長伊東幸宏(Yukihiro Itoh)、等離子體所所長李建剛籤署的《國際優秀研究生培養計劃》,是在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博士生獎學金項目框架下,針對納米技術和光電子納米結構科學領域的博士生培養計劃。按照PGP協議,等離子體所將每年遴選優秀研究生赴日本攻讀納米科學領域的博士學位。李建剛在籤署協議時表示,要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交流。
當天上午,應邀來所訪問的日本靜岡大學Masaaki Nagatsu教授作了題為「等離子體技術在生物醫學上的應用」(Advanced Plasma Technology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的學術報告,介紹了靜岡大學的歷史和學校概況,師資力量和外國留學生情況,以及Nagatsu研究室的研究概況,著重講解了低溫等離子體在納米科技領域和醫療滅菌領域的優點和廣泛應用。
來自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的盧荻博士作了關於「微波等離子體法低溫生長的碳納米管應用於場致發射研究」的學術報告,主要介紹了表面波等離子體場發射在碳納米管生長方面的應用。盧荻博士曾在靜岡大學Nagatsu研究室攻讀博士學位,於2009年學成回國。
等離子體所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主任王祥科研究員作了關於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介紹的報告,介紹了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學術報告後,大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下午,盧荻博士參觀了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的實驗室,Nagatsu教授與研究室的年輕職工和研究生就等離子體在納米和醫療滅菌領域的應用研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Masaaki Nagatsu教授表示,這次交流合作非常愉快,並就PGP計劃細則達成了共識。
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博士生獎學金項目,是由中國教育部與日本文部科學省籤訂的教育交流協議,優先支持能源、資源、環境、農業、製造、信息等關鍵領域及生命、空間、海洋、納米及新材料等戰略領域和人文及應用社會科學專業。該項目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具體承辦。
Masaaki Nagatsu是日本靜岡大學教授,等離子體應用專業博士;現任靜岡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靜岡大學創造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永津研究室學術帶頭人。其研究方向為大氣壓和低氣壓下等離子體的產生、等離子技術在納米材料方面的應用、等離子技術在生物醫學技術和環境領域的應用等。
Masaaki Nagatsu教授作報告
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