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靜岡大學與等離子體所籤署共同培養博士生計劃

2020-12-11 中國科學院

11月26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與日本靜岡大學共同籤署了《國際優秀研究生培養計劃》(INTERNATIONAL PRIORITY GRADUATE PROGRAMS,縮寫為PGP),這意味著雙方繼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領域交流外,在交流合作和人才培養方面有了新的內容與提升。

這份由靜岡大學校長伊東幸宏(Yukihiro Itoh)、等離子體所所長李建剛籤署的《國際優秀研究生培養計劃》,是在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博士生獎學金項目框架下,針對納米技術和光電子納米結構科學領域的博士生培養計劃。按照PGP協議,等離子體所將每年遴選優秀研究生赴日本攻讀納米科學領域的博士學位。李建剛在籤署協議時表示,要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交流。

當天上午,應邀來所訪問的日本靜岡大學Masaaki Nagatsu教授作了題為「等離子體技術在生物醫學上的應用」(Advanced Plasma Technology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的學術報告,介紹了靜岡大學的歷史和學校概況,師資力量和外國留學生情況,以及Nagatsu研究室的研究概況,著重講解了低溫等離子體在納米科技領域和醫療滅菌領域的優點和廣泛應用。

來自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的盧荻博士作了關於「微波等離子體法低溫生長的碳納米管應用於場致發射研究」的學術報告,主要介紹了表面波等離子體場發射在碳納米管生長方面的應用。盧荻博士曾在靜岡大學Nagatsu研究室攻讀博士學位,於2009年學成回國。

等離子體所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主任王祥科研究員作了關於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介紹的報告,介紹了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學術報告後,大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下午,盧荻博士參觀了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的實驗室,Nagatsu教授與研究室的年輕職工和研究生就等離子體在納米和醫療滅菌領域的應用研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Masaaki Nagatsu教授表示,這次交流合作非常愉快,並就PGP計劃細則達成了共識。

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博士生獎學金項目,是由中國教育部與日本文部科學省籤訂的教育交流協議,優先支持能源、資源、環境、農業、製造、信息等關鍵領域及生命、空間、海洋、納米及新材料等戰略領域和人文及應用社會科學專業。該項目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具體承辦。

Masaaki Nagatsu是日本靜岡大學教授,等離子體應用專業博士;現任靜岡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靜岡大學創造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永津研究室學術帶頭人。其研究方向為大氣壓和低氣壓下等離子體的產生、等離子技術在納米材料方面的應用、等離子技術在生物醫學技術和環境領域的應用等。

Masaaki Nagatsu教授作報告

報告會現場

相關焦點

  • 南開與日本愛知大學共同培養博士生
    南開與日本愛知大學共同培養博士生   4月27日,南開大學校長侯自新與日本愛知大學武田信照校長代表雙方正式籤署了兩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的協議。這是兩校培養博士研究生的首次合作,也是全國博士生培養的新模式。
  • 日本著名大學名錄(四十四)靜岡大學
    靜岡大學以「自由啟發、開創未來」為基本理念,認可極富多樣性的背景以及價值觀,培養學生崇高的使命感以及富有好奇心的人性,推進知識的創造、繼承以及應用,為人類的和平、幸福以及地球的未來,力爭與地方社會共同發展。
  • 國家留學基金委與德國慕尼黑大學籤署聯合培養博士生(Sandwich...
    >>>進入搜狐出國頻道  2006年9月18日,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與德國慕尼黑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sandwich model)合作協議書籤字儀式在慕尼黑大學舉行。楊新育副秘書長代表國家留學基金委與德國慕尼黑大學副校長reinhard putz籤署了合作協議書。  根據該協議書,慕尼黑大學在與其中方合作院校中選拔獎學金候選人。該候選人將按照與慕尼黑大學導師制定的研修計劃,分別在中國原學習/工作院校和慕尼黑大學進行博士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並接受慕尼黑大學導師的指導。
  • 日本考研分享——靜岡大學
    陳香純同學於大學三年級時到日本九州外國語學院交流學習一年,回校後曾嘗試自行考日本的研究生,發現困難重重。而在日本考研,確實可以避開與專業無關的科目,但對於專業知識的掌握要求會更高,而且還要有好的研究方向。日本方面非常重視考生的研究方向是否與教授的研究範圍相符合,如果教授喜歡你將要做研究的內容,那你已經向成功邁進了一步。 至於我本人,最吸引我的應該是日本大學的教學氛圍——比起學課本知識更重視學生的實踐。
  • 日本電氣通信大學沈青副教授訪問等離子體所
    9月9日,應戴松元研究員的邀請,日本電氣通信大學沈青副教授訪問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並作了題為「半導體量子點中載流子傳輸動力學及其在太陽電池中的應用」(Carrier dynamic of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 日本靜岡大學向不擅長日語外國留學生制定防災教材
    中新網7月24日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23日報導,許多不了解日語的外國留學生在災害發生時,由於無法獲得相關信息,成為災害弱勢群體。為提高不擅長日語的外國留學生防災意識,目前,日本靜岡大學相關人員正在制定新的防災教材。
  • 國科大與香港城市大學籤署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協議
    11月25日下午,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呂堅教授率代表團一行32人訪問中國科學院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嶽良院士會見了代表團。中科院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安建基、國科大港澳臺辦、中丹學院、計算與控制學院和人文學院等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談。  吳嶽良希望通過兩校間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協議的籤訂,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培養出優秀的科技人才,拓展相關領域的科教合作。
  • 南開與日本愛知大學共培博士生
    本報訊(記者李新玲 通訊員陳麗娜)4月27日,南開大學校長侯自新與日本愛知大學武田信照校長代表雙方正式籤署了兩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的協議。這是兩校培養博士研究生的首次合作,也是全國博士生培養的新模式。
  •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與我校洽談聯合培養博士生事宜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張麗 攝影報導)3月16日,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副校長雅文•代茲爾(Raewyn Dalziel)一行5人訪問我校,就該校和國家留學基金委(CSC)所籤署的聯合培養博士生的協議與我校進行磋商,探討此項目中兩校合作事宜。
  • 從日本博士生培養制度看我們應如何改進
    從日本博士生培養制度看我們應如何改進   受浙江大學湯永謙學科建設發展基金委員會的資助,我以高級訪問學者的身份赴日本東京大學學習,重點調查分析了該校博士研究生培養制度,我覺得,對我們有可資借鑑之處。  一、東京大學博士後期課程制度   日本的大學將旨在獲得博士學位的院生所接受的教育過程叫做博士課程,一般需5年。   博士生源有本校和外校之分,但都是在獲得修士學位後在參加同樣考試的前提下,由教授擇優錄取的。在具備基本資格後,考生需遞交入學考試申請書、成績單以及推薦信。
  • 日本和歌山大學來訪 籤署兩校學生交換協議
    10月15日,日本和歌山大學校長瀧寬和(Taki Hirokazi)、常務副校長吳海元(Wu Haiyuan)一行4人訪問西安交大,王樹國校長在科學館107會見來賓,雙方就學術合作和人才培養進行深入探討,籤署了學生交換合作協議。副校長席光,人居學院、國際處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會見座談。
  • 或將改變人類能源格局: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正式啟動
    、俄羅斯、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七方30多個國家共同合作。為了更好地為ITER培養和儲備人才,在我國正式加入ITER計劃同年我校建成了國內高校唯一,全國三大託卡馬克裝置之一的J-TEXT託卡馬克裝置。可以說J-TEXT因ITER而生,與中國加入ITER同齡。依託該裝置,我院建立了聚變與等離子體研究所,並先後成立了磁約束核聚變教育部研究中心、磁約束聚變與等離子體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2002年招生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立於1978年9月,主要從事高溫等離子物理、受控熱核聚變技術及相關高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一直承擔著國家「863」計劃、國家計委、國家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多項重大科研項目,並取得了許多科研成果。
  • 交換生 | 2019-2020學年日本靜岡大學、韓國浦項科技大學交換生項目
    根據我校和日本靜岡大學、韓國浦項科技大學的有關協議,我校擬選拔若干名本科生(大一新生、畢業班學生除外)於2019-2020學年赴上述高校進行交流
  • 國科大與滑鐵盧大學在數學院籤署博士雙學位合作協議
    他表示,UW是世界知名的綜合性公立大學,其數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科的教學水平居世界前列。此次與UW籤署博士雙學位協議的意義重大,這是國科大首次協同研究所與國外大學籤署的三方雙學位合作協議,將極大地促進各方在博士生聯合培養、師資隊伍交流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並有力提升兩校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水準。
  • 西安交通大學與日本山梨學院大學籤署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合作協議
    12月7日,西安交通大學與日本山梨學院大學雙學位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行。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席光、日本山梨學院大學校長古屋光司代表雙方院校共同籤署了關於漢語言(商務漢語方向)專業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的協議書。
  • 清華大學唐仲英計劃學員赴日本開展「高校學生領導力培養」暑期實踐
    清華大學唐仲英計劃學員赴日本開展「高校學生領導力培養」暑期實踐清華新聞網9月4日電 8月19日至27日,來自清華大學公管學院、人文學院、地學系、土木工程系、化學系、自動化系、微納電子系、新聞學院等8個院系的10名碩士生和博士生,赴日本開展清華大學學生領導力「唐仲英計劃」暑期海外實踐,調研日本高校學生領導力培養情況。
  • 疫情影響沒錢買飼料,日本靜岡大學馬術部:可能被迫宰殺所有馬匹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靜岡大學體育會馬術部創設於1970年,起初是由學生在竹林裡開闢馬場,所飼養的6匹馬中,年紀最小的5歲、最大的20歲。圖:靜岡大學馬術部22年前開始擔任馬術部部長的靜岡大學綠色科學技術研究所教授河岸洋和表示,馬飼料等支出一年就需204萬日元(約14萬人民幣),加上醫療費、馬蹄裝設費等,一年需480萬日元(約32萬人民幣)。
  • 廣州地鐵與香港科技大學籤署協議 共同培養大灣區軌道交通人才
    廣州地鐵與香港科技大學籤署協議 共同培養大灣區軌道交通人才  近日,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就首個於智能交通方面的人才培育協議達成一致,正式籤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地鐵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培養研究生合作框架協議
  • 東南大學與日本大阪大學籤署學院間合作協議
    近日,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和大阪大學基礎工學院籤署合作備忘錄以及學生交流協議。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在琛、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孫立濤、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孫正明、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周建成出席了籤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