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晚清的屈辱歷史,很多時候會與一個人聯繫起來,她就是慈禧太后。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封建王朝中,她卻成功地做到了一手遮天,讓好幾位皇帝都變成了她統領國家的傀儡,光緒皇帝便是其中之一。
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三歲登基。由於年幼登基,即便最終年僅三十七歲就去世,他依然當了三十多年的皇帝。但他終究只是一個傀儡皇帝,一生活於慈禧的陰影之下,就連去世都疑點重重。
光緒三十四年,光緒皇帝突然暴斃,隨後被安排火速下葬。自古以來,天子的葬禮都極為講究,據《周禮》記載: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光緒為何卻被草率下葬呢?直到學者們進行研究,才發現了背後的驚天大秘密。難怪光緒帝一死就入殮,你看他死得多慘,專家用了5年時間才揭開了真相。
疑點重重,三種謀害論成爭議
光緒皇帝貴為天子,卻一生都不能由自己主宰。
三歲稱帝,倘若放在盛世朝代,想必是極大的福分。可惜光緒當皇帝的時代,早已蒙上了落後和屈辱的陰影。他能當上了皇帝,也是由慈禧一手安排的。最終暴斃離世的原因,世人也一直猜測與慈禧脫不了干係。
畢竟,在戊戌變法被強行打斷之後,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之間的矛盾激化,慈禧直接將皇帝囚禁了起來。太后早已如此猖狂,最終偷偷下手使皇帝身亡也不是不可能。即便不知道是為誰所害,光緒死於砒霜中毒已是世人皆知了。
除了慈禧之外,太監李蓮英以及袁世凱都是受懷疑的對象。三種可能性,最終都是謀害,只是人物不同而已。光緒皇帝的史官直言兇手是就是慈禧太后,而慈禧的貼身女官卻認為是李蓮英。就連溥儀在其自傳中,都認為袁世凱才是真正下毒手的人。
三種謀害的說法,都有人寫書出證據,但依然難以判定。從這幾個人的關係看來,確實每一個受懷疑的人都極有可能下手。多年來一直沒能得出最終結果,直到有史學家接手調查,才最終「斷案」了。
歷時五年調查,真相出乎意料而又合理
為了調查光緒帝的死因以及火速入殮的原因,史學家們組成了一支研究隊伍。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才終於得出了可信的答案。在這背後,也是一個晚清皇帝可憐的身世。
皇帝早逝不是什麼稀奇事,但暴斃身亡就值得仔細推敲了。光緒皇帝生前一直病弱,但不至於突然發病去世,人們更相信是有人下了毒手。經調查,光緒皇帝的遺骸中含有大量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所謂的砒霜。
甚至連棺槨上都沾染到了,可見用量有多重。雖然他生前所吃的中藥中也可能含有砷,但不可能達到如此大,甚至是致命的量,所以可以確定是下毒。
光緒皇帝是中毒而死,而不是自然死亡,倘若拖得太久的話,很有可能被人發現。所以在加害光緒皇帝之後,宮中便不顧禮法,很快地將他入殮了。在調查過程中,所看到的遺體慘狀也令人不忍,難怪兇手要急於消滅罪證了。
古語有言:「做賊心虛」,火速將皇帝入殮是為隱瞞罪證,但同時也是留下了疑點。查明光緒的死因之後,也就大概能夠推斷出是誰下了毒手。畢竟皇帝是死於宮中,如果是李蓮英或者袁世凱下手的話,根本就沒有權力安排皇帝入葬,唯一的可能便是慈禧下了毒手。
慈禧太后原本一心想把光緒扶植為傀儡,但在後期,光緒皇帝不堪忍受再當懦弱無為的皇帝,便決心支持戊戌變法。這是光緒帝第一次鼓起勇氣支持變法,在此之後,他與慈禧之間的嫌隙便越來越大。後來,慈禧竟直接將皇帝囚禁了起來。
為了使自己的計劃看起來沒有漏洞,慈禧還曾故意招宮外醫生為皇帝治病。皇宮內有著最好的醫療資源,又有很多外國醫生,何必專門為皇帝召集呢?
實際上,這只是為了製造皇帝病重的假象。在此之後,光緒帝暴斃身亡也就顯得自然了。之後再匆匆將皇帝入殮,這個毒害皇帝的秘密便可以隱瞞下去了。
在光緒帝去世隔天,慈禧太后也去世了。她所以為天衣無縫的計劃,最終還是在挖掘出了真相。一代皇帝死得如此悽慘,也確實令人唏噓。
小結
關於光緒帝,世人大多評價他「懦弱無為」。但實際上,一生都活在慈禧的壓制之下,光緒帝恐怕是有心強國而無力。就連他去世之後,都成了被慈禧急忙隱藏起來的秘密。相比於末代皇帝溥儀,光緒帝的一生也同樣是艱難的。
參考資料:《無力回天――清德宗光緒》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