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晚年有多慘,劉邦說煮了他,呂后說扎死他,最後死在鍾裡

2020-12-20 蘿蔔說

公元前196年,徵討陳郗( xī)叛亂的劉邦返回洛陽,有人告訴他,淮陰侯韓信已經被殺死,聽到這個消息,劉邦是既高興又哀憐他。

高興的是,他最忌憚的人死了。

哀憐的是,他沒想到,這個為他奠定漢朝立國大業,與他一起在漢中起事,平定三秦後,又兵分向北,擒魏國,奪代國,滅趙國,脅燕國,再向東攻佔齊國,又向南垓下消滅項羽,功高蓋世的英雄還是死了。

劉邦問了呂后一句:韓信死時,有什麼遺言嗎?

呂后回答他:韓信說,他後悔沒有用蒯徹的計策。

劉邦想起了那個齊國的辯士蒯徹,很生氣,下詔全國緝捕蒯徹。很快,蒯徹被押送長安。

劉邦問他,是你教韓信謀反。

蒯徹說,是我,可惜他不聽。他要是用我的計策,陛下怎麼誅滅他。

劉邦大怒,說我把他烹殺,煮了他。。

可惜的是,韓信不是劉邦殺的。那麼,韓信是怎麼死的,晚年有多慘?

前202年,劉邦率領各路諸侯垓下滅亡項羽。隨後,劉邦回到定陶縣,奔入齊王韓信的營壘,接管了他的軍隊,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韓信。

對,沒錯,他打完項羽第一件事,就是收繳了韓信的兵權。他不得不這樣做,因為韓信兩次讓他極為不滿,如今最強大的敵人消滅了,他不能再把軍隊交給韓信。

曾經,劉邦艱難的抵抗項羽軍,而攻佔齊地的韓信卻自請封王,劉邦大怒,我被困在這裡,想要你救,你卻跟我要王位。為防兵變,劉邦才按照張良、陳平的提醒,同意他為齊王。

本來劉邦和韓信、彭越約定日期會戰楚軍,結果到了日子,韓信、彭越都沒有來。彭越沒來,劉邦還能忍,自己的手下韓信沒來,劉邦差點沒罵娘。

又是張良的建議,正式封他們為王,給他們封地。韓信,彭越二人,這才前來匯合,攻打項羽。所以劉邦對於韓信一直是有所保留。

韓信到了楚地後,找來曾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找來曾使他有胯下之辱的人,任命他為都尉。

前201年,韓信收到消息,皇帝劉邦出遊雲夢澤,在陳會合諸侯。韓信非常擔心,不知道怎麼辦,因為劉邦曾下令追捕項羽大將鍾離眛,韓信把他收留了,擔心事發。

有人就遊說韓信,說把鍾離眛殺了,獻給皇帝不就行了。韓信接受了這個建議,拿著鍾離眛的頭,去晉見皇帝。結果,一到那,劉邦就讓武士把韓信綁了,用後車關押起來了。

事情很簡單,劉邦收到消息,說韓信謀反,問諸將怎麼辦,陳平就給他出了這麼個主意,假裝出遊雲夢,會合諸侯,趁機把他抓了。

韓信被抓後說,果然「狡兔死,走狗烹」,現在天下平定了,皇帝要烹殺我。劉邦告訴他,有人告你謀反,然後就用枷鎖把韓信綁起來,帶回了洛陽。

回到洛陽,劉邦就把韓信放了,原因很簡單,韓信謀反,沒找到證據,但是把他從楚王貶為了淮陰侯。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後,知道自己不受劉邦待見,很害怕被殺,所以經常藉口生病,不朝見劉邦,表現的非常低調。曾經的王成為候,他更是以和周勃、灌嬰同地位為恥。

韓信拜訪樊噲,樊噲是既跪又拜的恭送韓信,對韓信稱臣,說大王光臨寒舍,是臣的光榮,給足了韓信面子。韓信訕笑,我這一生居然和樊噲這種人處在同一地位。

前197年,陳豨來拜訪辭別淮陰侯韓信,韓信拉著他的手,退卻侍從們,說:「我能和你說說心裡話嗎」。

陳豨表示,願聽將軍指示。韓信說他這幾年過的並不愉快,狡兔死,走狗烹,你現在和我曾經差不多,如果有朝一日,你謀反了,我願意為你做內應。陳豨再次表示,願聽將軍吩咐。

沒多久,陳豨果然反叛了。劉邦率大軍攻擊陳豨。韓信假稱有病,沒有跟隨,反而暗地裡和陳豨謀劃,準備偽造詔書赦免囚徒,發動他們去攻打呂后、太子。

結果,韓信有個門下舍人得罪了韓信,被韓信關起來,跑了,把這件事報告給了呂后。

呂后知道後,就問蕭何怎麼辦。蕭何說,這好辦,就說陳豨被擒,處死,列侯和群臣都到朝中祝賀。還是雲夢澤那一套,就把「假裝生病」的韓信又誆來了。

根據民間傳說和野史記載,在剿滅項羽軍的關鍵時刻,韓信卻按兵不動了。劉邦不得已,封韓信為「三齊王」,還封他「五不死」。韓信這才去追趕項羽,把項羽打敗。

所謂「三齊」,就是與天王齊,與地王齊,與君王齊。所謂「五不死」,就是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頂天立地於漢土,絕不加兵刃於身。

呂后把韓信召進宮說,你犯了謀反罪,皇上叫我殺你。韓信就拿這「五不死」回答。呂后說,你放心,我幫你想好辦法了,扎死你。

說完,呂后叫來一群宮女,用削尖的竹子,把韓信扎的渾身是窟窿的死了。也有人說,是吊起來,把他放在一個大鐘裡,頭頂是鍾,腳懸空離地,這樣不頂天立地的死了。

總之,不論這個死法是真是假。一代兵仙,韓信最終死在了一個女人手裡,還被夷滅了三族。

相關焦點

  • 大功臣韓信被呂后處死,死前說了一句話,劉邦聽後竟害怕不已!
    蕭何劇照但是劉邦曾經與韓信有過約定,「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於是呂后便命人用布袋子套住韓信的頭,隨後讓宮女用竹籤一針一針戳死了韓信,據說當時韓信的死相極其悽慘。劉邦出徵回來之後聽說呂后把韓信給殺了是又喜又悲啊。喜是因為自己一直想殺韓信,但自己不方便動手,呂后幫自己解決了一個大麻煩,所以他開心。悲是因為韓信一代名將最後卻被一名婦女誘殺,實在悽慘悲涼。
  • 韓信從被劉邦賞識,到被呂后斬殺,為何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不過劉邦覺得這夥計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就給派了個搜粟都尉的差事,讓他管管糧草。韓信大概也是心灰意冷,再次開溜,於是就引出了一出「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名場面。 劉邦帶來的人馬多有思念家鄉而逃走者,劉邦也管不了,索性放任去留。可當他聽說連蕭何都走了,當場氣得罵娘。
  • 蕭何為何獻計殺掉一手推薦的韓信?不是韓信死就是他死
    多年後,又是這位蕭何,獻計於呂后,又利用韓信對自己的信任,騙他進宮,最終使得韓信被呂后預伏的刀斧手殺死。這就是著名的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來源。韓信出身低微,本是淮陰(今淮安市淮陰區)一名無業人士。陳勝、吳廣起義後,全國群雄並起。韓信最初投靠項梁;項梁死後,成為了項羽的部下。項羽不識寶,對身邊這位軍事指揮才能不輸於自己的下級軍官不聞不問。
  • 審食其與呂后有感情,劉邦劉盈都饒過他,為何劉長卻把他錘死
    應該說,在那時候審食其與呂后還沒有產生感情。但是,隨著劉邦在外打江山,身邊的美女越來越多,甚至當戚夫人與劉邦朝夕相處以後,呂后的心理肯定發生了變化,對劉邦已經有了不滿。再後來,當項羽前往攻打齊地,而劉邦趁此機會奪取了項羽的都城彭城,並在彭城大鬧項羽的後宮。項羽知道以後,立刻回防,把劉邦打得大敗,劉邦趕緊逃跑。
  • 蕭何晚年入獄,不是因收受賄賂,而是和韓信之死有關
    當有人跟劉邦說蕭何沒錯的時候,劉邦很生氣,但還是馬上把蕭何放了出來,甚至還安慰蕭何,要天下知道他是個好皇帝。感覺到此時的劉邦對待蕭何就像大人對待小孩一樣,雖施以懲罰,卻沒有想要真正管教蕭何的心思,或者說,此時與其說是管教,不如說是提醒蕭何認出誰是大漢的主人。為什麼劉邦會有這種舉動?事實上,這與淮陰侯韓信死於此直接有關。
  • 雖然歷史對韓信之死隻字未提,但民間有兩種說法,個個都異常殘忍
    雖然歷史對韓信之死隻字未提,但民間有兩種說法,個個都異常殘忍兔死狗烹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知道,是說捉兔子的狗將兔子咬死了,失去了他的作用,便逃離不了被人類吃掉的命運。而一代兵仙韓信,如此用兵如神的智者,卻未看清這箇中道理,是因為他被自己取得的成功衝昏了頭腦妄自尊大?還是另有原因,他最後慘被呂后處死,死的方式如此愕人,誰又了解?
  • 史上8大功高震主被處死的猛將,韓信死法不是最慘,還有被做肉湯的
    因此產生了一大批傑出的將才,但是這些將才因為功績太突出,最終以至於到了讓老大感到受威脅的程度,因此,功高震主之後,結果基本都不太好,都是一個字:死。但是死卻也有不同的死法,比如韓信死法還不算最慘,最慘還要屬第一的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8大功高震主的猛將都是誰。第八:死於農夫之手的一代猛將——英布。
  • 韓信功高蓋主被呂后騙殺,死前大喊3個字,如今成了年輕人口頭禪
    韓信功高蓋主被呂后騙殺,死前大喊3個字,如今成了年輕人口頭禪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才華橫溢的人。例如,在漢初,就有這樣一個人,韓信。韓信的一生可以說是在戰場上度過的,但也為劉邦江山的基業奠定了基礎,如果沒有韓信,那麼劉邦最終勝利可能是一個問題。令人遺憾的是,這樣一個良將因為功高蓋主,被劉邦的恐懼而被殺,在他死前高喊「我不服」,這已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口頭禪。原來韓信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從小就不富裕,住在別人家裡。
  • 劉邦對韓信毫不手軟,而對「開國第一候」蕭何,為何網開一面呢?
    劉邦這個人,大家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只同患難不能共富貴」,瞧瞧韓信、英布、彭越這仨哥們,都是幫助他打天下的功臣,但下場一個比一個慘。尤其是彭越,還被呂后這個「死亡藝術家」剁成肉醬。因此,說他們是臣服於漢朝的獨立王國都不過分。漢朝初期一共有八個異姓諸侯王存在,這些諸侯的勢力範圍加起來,比漢朝所能直接控制的郡縣數量還要多。面對這種情況。劉邦怎麼能不擔憂?更何況,韓信三人也的確有不少黑歷史。
  • 韓信早有謀反之心?用鍋燉了劉邦的寵臣,劉邦死前就有殺他之心
    韓信,在整個漢朝的歷史上都是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幫助漢高祖打敗項羽,建立了漢朝,結束了秦末時期的戰亂。可就是這樣一位國士無雙的大將,最後卻死在了劉邦夫人的手裡,那麼,韓信到底有沒有謀反之心呢?韓信是劉邦從小吏提拔當大將,雖然比不上蕭何曹參這樣的沛縣小夥伴,也算得上是劉邦的嫡系,領的都是劉邦的兵,吃的是劉邦的補給。可是關鍵時刻他卻擁兵自重,這不是劉邦的嫡系做的事,是彭越,英布這樣的後來的參股人做的事。有了這一次,劉邦就不可能把他當自己人了,而是視同彭越,英布進行處理。
  • 軍事天才韓信之死,被一群宮女給捅死,只成就了兩個成語
    韓信的一生也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能夠受到劉邦的重用,就是因為蕭何的推薦。當初韓信在劉邦的手下只是一個小小的軍官,韓信並沒有將他重用。韓信不受重用十分的不甘,於是就想著要逃跑。可是在逃跑的過程中結識了蕭何,在兩人交談的過程中,蕭何發現韓信是個有才之人,於是就將韓信推薦給了劉邦。
  • 曹參本身並沒多大能力,為何劉邦、蕭何、呂后都推薦他當宰相
    劉邦去世前,呂后到劉邦的病床前問劉邦,蕭何去世後,應該選誰當宰相(指右丞相)?劉邦說曹參。呂后又問曹參去世後呢?劉邦說王凌。但是無論是劉邦,還是蕭何,卻都只是推薦曹參當宰相。而且,呂后最後竟然也真的就讓曹參當宰相了,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我為什麼會說呂后讓曹參當宰相,是一件奇怪的事呢?要知道,當劉邦把韓信遷封到楚地,把齊地給了他的長子劉肥以後,就封曹參為齊地的宰相(先叫相國,後來叫丞相),曹參跟著齊王劉肥多年,與劉肥的感情非常深。也就是說,曹參是劉肥的人。
  • 帝國疑案:韓信是否真的因謀反而死?|百家故事
    原來韓信有一個叫欒說的門客,和他老闆鬧了點兒矛盾,就向呂后告密。呂后知道後,果斷地與相國蕭何設局,稱陳豨已死,騙群臣入宮慶賀。韓信本來稱病不想去。蕭何前來勸說道,你病了也要勉強入宮,免得讓人懷疑。韓信一進宮,呂后就命士兵將他綁起來,斬殺於長樂宮鍾室。史書中的這段文字繪聲繪色,看似無懈可擊,實則充滿了疑點。
  • 戚夫人死的有多慘?最後還因「廁所」得名!這是為什麼呢
    每個皇帝都愛兩個東西,一個是皇位一個是女人,而在漢代這個具有神秘色彩的王朝,就有一個知名的皇帝,不僅僅有著宏圖大業,還有愛美女的喜好。這個人就是劉邦,聰明一生,但是最後連自己喜歡的女人都保護不了,而且這個女人還是慘死的,被生生的挖了眼睛,剁了手腳,五官盡失,最後還被扔在了廁所,還因為廁所成了名,成了人人口中的「廁神」。讓我們看看是誰這麼狠毒!
  • 如果韓信娶了魯元公主,做了劉邦和呂后的女婿,還會被呂后殺嗎?
    淮陰侯韓信最終為婦人呂后騙殺,臨死前,韓信很不服氣地說,「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意思是說,他韓信後悔沒在楚漢相爭時照蒯通建議地那樣背漢自立,才落到現在為兒女子所欺詐致死的結局,這難道不是天意嗎?
  • 張良如此足智多謀,韓信遇難,為何他卻袖手旁觀?
    劉邦當了幾年的皇帝,基本上都在平叛中度過,最後在平定英布叛亂時,中了致命的箭傷,回到長安不久後就駕崩了。 那麼謀聖張良他沒有預想到韓信之死帶來的後果嗎?天下大亂極有可能重蹈秦二世而亡的覆轍,那麼張良為何對韓信的遭遇選擇冷眼旁觀?這恐怕要從韓信如何被殺說起。
  • 韓信死的到底冤不冤?專家:就算他不造反也必死無疑
    韓信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很多現代人熟悉的歷史典故都與他有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韓信的幫助,劉邦根本不可能打下江山。可是等劉邦當上皇帝之後就把曾經出生入死的兄弟都屠戮殆盡。韓信在死前是非常憤怒的,他不信曾經生死與共的兄弟會對他痛下殺手。熟知歷史知識的人應該都知道,韓信小時候家裡很窮,經常去親戚和朋友家蹭飯。
  • 功高蓋主被株三族:韓信打敗仗交出兵權,劉邦就會放過他?
    當劉邦和項羽對峙滎陽、成皋一線時,可以說韓信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誰坐在龍床上。韓信選擇了劉邦,劉邦大獲全勝坐上了龍床,韓信卻被呂后誘殺於長樂宮後被株三族。有人說,韓信死於功高蓋主的命運鎖鏈。這麼聰明的人,如果他放棄兵權,劉邦就會放過他嗎?答案是,不會。韓信,初從項羽,後歸劉邦,拜為大將。伐魏,舉趙,降燕,破楚將龍且於濰水,定齊地。
  • 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
    此時的韓信,也確實想見一下快到楚國的劉邦,又怕被擒,有人就獻計說,可殺掉鍾離昧再去見劉邦,劉邦必定高興,韓信就將此事告訴了鍾離昧,以便商議對策。鍾離昧頓感大禍臨頭,就自殺身亡。韓信無奈地帶著鍾離昧的首級去謁見劉邦。劉邦便令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放在隨從皇帝的副車上。
  • 韓信說項羽「婦人之仁」,到底是指什麼?指鴻門宴上放過劉邦嗎?
    淮陰侯韓信被劉邦登壇拜將之後,劉邦、韓信二人有過一番對話。在這番對話中,韓信給他韓信和劉邦共同的敵人項羽送去八個字的評語,即「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韓信口中的「婦人之仁」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指項羽沒有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嗎?要想理解韓信口中的「婦人之仁」,就得理解韓信的為人。我曾寫過一篇名為《韓信至死都是直男癌》的文章,我在這篇文章中充分論證過,韓信對女性是充滿鄙夷的。韓信臨死前,大罵設計賺他到長樂宮的呂后為「兒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