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8大功高震主被處死的猛將,韓信死法不是最慘,還有被做肉湯的

2021-02-23 濤哥夜讀

摘自:說歷史的女人

朗讀:濤哥

♬點下方綠標可收聽濤哥朗讀音頻

每個人都有建功立業的渴望,因為通過建功立業可以光宗耀祖,可以獲取榮華富貴,或者用時髦一點的話說就是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而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史上發生的頻率更高,一方面是因為古代的人能夠上升的途徑非常有限,除了通過考試獲取功名外,只好通過戰場搏殺。因此產生了一大批傑出的將才,但是這些將才因為功績太突出,最終以至於到了讓老大感到受威脅的程度,因此,功高震主之後,結果基本都不太好,都是一個字:死。但是死卻也有不同的死法,比如韓信死法還不算最慘,最慘還要屬第一的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8大功高震主的猛將都是誰。

第八:死於農夫之手的一代猛將——英布。

英布出生於秦朝時期,英布在幼年時被一個很牛的算命先生看過相,說他受刑之後就會成王。後來,英布果然犯了罪,受了刑,被安排在驪山做苦役。但英布的不同之處在於,他一邊做苦力,一邊專門結交那些壞蛋頭子、或者有野心有猛士氣概的人。終於等到機會,他就帶著那幫人兄弟造反了。前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他的軍隊人數少,也沒有號召力,於是就去投奔了項梁。項梁死後,英布就跟著項羽。因為英布作戰極其勇猛,所以他就成了項羽麾下最重要的戰將之一,甚至可以說在最重要的幾個戰將中,英布勇猛排名第一。

但在項羽分封天下之後,與英布的關係開始出現了裂痕。項羽多次徵召英布,英布都沒有去,於是英布擔心項羽收拾自己,就乾脆叛投了劉邦。英布叛投劉邦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為這對項羽來說是力量的極大削弱,而對劉邦則是實力的擴增。其實,也間接暗示著楚漢爭霸的結局。但是英布並沒有為自己的選擇獲得完美的結果,因為項羽敗亡劉邦做了皇帝後,對於英布這些功勞巨大、手握重兵的異姓王感到不安,而這些異姓王自己也感到不安。所以當英布在被冤逼迫造反後,劉邦就親自帶兵鎮壓,英布兵敗逃到番陽,在一個民宅被一農夫殺掉,真是可嘆!

第七:被賜死的傳世殺神——白起。

白起向來名聲大,被很多人譽為中國古代史上一個神話,即傳世殺神、屠神、戰神。這個戰神最傑出或最令人驚心動魄的戰績就是打敗趙軍後,把數十萬趙軍俘虜全部坑殺。這大概是史上最為壯觀的死亡景象了。但是白起的功勞太大,或者軍事才能太出眾,最終和秦昭襄王鬧彆扭,被秦昭襄王腦子一熱,就派人送給白起一把劍,白起就只好遵從君命,用劍自刎了。白起之死,是一件非常令人痛惜的事。

第六:被扣上92條罪狀賜死的大功臣——年羹堯。

年羹堯是清朝非常傑出的名將,文武兼備,深受皇帝重用,官職做到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但因其立下了赫赫戰功,一方面讓皇帝感到欣慰的同時,又感到不安,另一方面年羹堯自己的作風可能也讓雍正帝感到不太開心。所以年羹堯的結局也非常糟糕,前一年還受到雍正的特殊恩寵,但到後一年就忽然被雍正以92條罪狀將其下獄,並賜死獄中(自盡)。有很多人為年羹堯鳴不平,但功高震主可能是最核心的事實,這一點換做任何皇帝,心裡都沒法安定。

第五:死於奸臣之手的一代忠魂——嶽飛。

嶽飛之死是中國古代史上的奇冤。一方面嶽飛對於南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作為良將,能徵善戰,堪稱國之柱石,在國家存亡之秋,將金軍打得節節敗退。另一方面嶽飛對於皇帝之忠誠,應該說也是不用質疑的。但是這樣一位良將,最終卻被奸臣秦檜等人以「莫須有」之罪名處死,實在是令人可惜可嘆又可怒。

關於嶽飛之死,看到網上有許多人說了很多不堪的理由,比如說嶽飛不理解皇帝的意圖等等,甚至說接回老皇帝,對於在位的皇帝是一種威脅等等。其實這也不過是某些人給出的「莫須有」之理由。其實嶽飛若能收拾山河,這不管是對於當時的南宋皇帝,還是大宋的子民,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所以,嶽飛之死,除了皇帝無能、奸臣禍害,沒有別的理由值得言說。

第四:功高震主被殺、自己的8個兒子也跟著死——檀道濟。

檀道濟是南朝宋初期的傑出名將,劉裕稱帝,檀道濟的功勞相當大,所以被封為護軍將軍、鎮北將軍等重要職位。但是劉裕死後,這檀道濟的功勞和影響讓新皇帝宋文帝感到難以把控,不過宋文帝還得依靠檀道濟,可是到宋文帝病重無法理政之時,劉義康負責朝政期間,他就覺得檀道濟簡直就是一座有壓力的大山,因此尋機殺掉了檀道濟。檀道濟之死是極其冤屈的,他死的同時,他的8個兒子也一起被殺。不過檀道濟留下了一個珍貴遺產,即檀道濟版的三十六計。

第三:被活活用杖打死的猛將——郭崇韜。

這位厲害,他是五代十國後唐的傑出名將和軍事家,因為功勞太大,被賜能免十次之死的鐵券。但郭崇韜也正因功高,被處死。他的死法跟韓信有點像,也是活活打死的。不同之處在於,郭崇韜是被男人用杖活活打死。同時,他的5個兒子也被處死。

第二:死於婦人之手的不敗兵仙——韓信。

韓信在中國古代史上就是一個傳奇,一方面是他的個人人生命運,一方面是他的個人戰績。在個人命運方面,韓信出身非常可憐,可以說很少就失去了親人,過的是小乞丐的生活,但成了乞丐他也不願去幹點苦力賺口飯吃,而是沒事讀兵書,整日裡背一把劍。雖然他心懷大志,但歷經很多年都沒有機會施展,在跟隨項羽的時候,連個像樣的將領都沒做上。後來一氣之下離開了項羽,投奔劉邦,但劉邦一開始也沒瞧上韓信,搞得韓信超鬱悶,乾脆又離開了劉邦,幸好蕭何把他追了回來。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正是蕭何的力薦讓韓信做了大將軍,成就了一生的偉業,但也是蕭何,騙來了韓信,讓韓信死於呂后的埋伏。韓信之死,一說是死於鍾室,一說是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打死,一說是被用竹竿扎死。

第一:被做成肉湯分給諸侯喝的一代悍將——彭越。

彭越是位悍將,在他的一生中,對劉邦是極其忠誠的,尤其是垓下會師的時候,劉邦一叫,彭越就帶兵趕到。對於誅滅項羽,他也是立下了極大功勞的。但是彭越最後的結局是非常可惜的,因為他本人對劉邦一直是忠心不改,是被誣告造反,而劉邦卻沒有分辨,直接就帶兵突襲彭越,然後把他裝進囚車。如果說劉邦還算有點情義,沒殺他,但他運氣不好,偏偏路上又遇到了呂后那個毒婦,呂后設計讓彭越的門客站出來誣告彭越造反,彭越真是有口難辯,被慘殺後,還被做成肉湯(另一說為肉餅、肉醬),分送給各地的異姓王諸侯。這樣的殺雞儆猴方式,真是有點過分了。

結語:功勞巨大可以獲得榮華,但也會帶來災禍。這8人功高震主,卻不曉得功成身退,但能做到功成身退又是何其難啊,在歷史上又有幾人能做到呢。就算換做你我,恐怕也不能做到。只是這悲慘結局,真是令人無限悲嘆。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死法最慘的七個大人物,你最同情哪一個?
    只是其中部分人死法卻非常慘烈,讓後人都為之嘆息。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史上死法最慘的七個大人物,看看你最同情哪一個!排名無關慘烈指數,按歷史時間先後排名。另外,本文只是精挑選出七個最出名的大人物,並不能涵蓋所有,若有遺漏,敬請諒解!1、智瑤:死後腦袋被當夜壺。是春秋時期晉國正卿,首席執政官,史載「美髯長大」。
  • 韓信晚年有多慘,劉邦說煮了他,呂后說扎死他,最後死在鍾裡
    公元前196年,徵討陳郗( xī)叛亂的劉邦返回洛陽,有人告訴他,淮陰侯韓信已經被殺死,聽到這個消息,劉邦是既高興又哀憐他。高興的是,他最忌憚的人死了。哀憐的是,他沒想到,這個為他奠定漢朝立國大業,與他一起在漢中起事,平定三秦後,又兵分向北,擒魏國,奪代國,滅趙國,脅燕國,再向東攻佔齊國,又向南垓下消滅項羽,功高蓋世的英雄還是死了。
  • 雖然歷史對韓信之死隻字未提,但民間有兩種說法,個個都異常殘忍
    按理說範蠡立了大功,好日子應該來了,但是他並沒有被這些錦衣玉食衝昏頭腦,範蠡看得出勾踐不是一個願意與旁人分享成功喜悅的人,便辭官回鄉了,對當時同朝為官的好友文種留下了一封書信,書信中便寫了這句話,只是範蠡選擇了主動將射鳥的弓箭藏起來這條路,而文種不聽勸說做了捉兔子的一條狗,最終慘被勾踐殺死。
  • 史上無辜遭受最慘酷刑的妃子,被凌遲處死
    「伴君如伴虎」「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均說明了寵妃這個職業不太好做,做好了就千秋萬世,做不好可能就性命不保,甚至牽累的家人。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就是在後宮爭鬥下的犧牲品——曹端妃。曹端妃是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寵妃,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是福建知府曹察的女兒。
  • 十面埋伏、多多益善:只活了35年的韓信是史上創造成語最多的人
    一代名將韓信叱吒風雲短促的一生,留下了哪些令人感慨動容的千古軼事? (一)胯下之辱 韓信是沒落的貴族出身,小時候,喜歡熟讀兵書戰策,但家裡很窮,受了很多苦。最讓人感慨的就是他忍受的"胯下之辱"。 那時,韓信十來歲。
  • 盤點歷史上死的最慘的十大名人,生前個個牛人
    今天笑談君要說的就是古代歷史上死的最悲慘的十大名人,他們的簡歷亮出,笑談君不禁感慨萬千,歷史就是愛開玩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的死法也千奇百怪。歷史上的一些名人因為生前所受到的尊崇和他的死法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故而覺得這些人死的很慘。
  • 大功臣韓信被呂后處死,死前說了一句話,劉邦聽後竟害怕不已!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說的就是韓信,而「存亡兩婦人」說的也是韓信,兩婦人分別是一個洗衣的婦人和劉邦的老婆呂雉,前者給了韓信生的機會,而後者卻滅了韓信整族。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韓信被呂雉處死的時候,究竟說了什麼,讓劉邦如此害怕?
  • 成語故事最多的人—韓信
    韓信便從容的從惡少的胯下鑽過去了,這個故事其實還有續集,後來韓信衣錦還鄉,找到那個惡少,惡少嚇的魂不附體,韓信一笑置之,還賞了他個小官做。胯下之辱是韓信不與小人計較,一心謀大事的寫照,這句話後來成為很多英雄或狗熊受辱之後的藉口,「當年韓信也曾受過胯下之辱」。那意思好像受了辱反而似韓信般英雄,其實英雄跟受不受辱沒關係,有關係的是受辱後的表現,是奮發圖強,還是繼續受辱?
  • 古代6大用錘猛將,越是厲害死得越慘,第一位眾所周知
    原文標題:《古代6大用錘猛將,越是厲害死得越慘,第一位眾所周知》古代戰爭中用的大多是冷兵器,常見的有刀劍和矛戟。歷史上常見的兵器錘有鐵鏈錘和柄把錘,有的是圓形錘,也有的是方形錘,還有錘面光滑的和錘面帶凸起的,就像狼牙棒一樣。總的來說這種兵器大都十分的笨重,對使用者的體力是個很大的考驗。由此可見,我們常見影視劇中那些使用鐵錘的武將都是體型彪悍,力大無窮。這樣他們用起來才能靈活,殺傷力也十分的強悍,挨了這一錘最輕的也五臟劇裂,不死也殘。那麼歷史上用錘的猛將都有哪些呢?
  • 史上死的最慘的一個將軍,死後被一個女人將屍體剁成了肉醬
    史上死的最慘的一個將軍,死後被一個女人將屍體剁成了肉醬幾千年前孔老夫子就提議我們說,得罪誰也不要去得罪一個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但是兩千年的西漢王朝,就是一個不信邪的大哥,非要去得罪女人,結果後果可想而知,死後連個全屍都留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帝國疑案:韓信是否真的因謀反而死?|百家故事
    之後,受牽連被殺的還有他的全族。臨死前,韓信仰天長嘆:「我後悔沒有聽蒯通之計,才被婦女小兒所騙,這難道不是天意嗎?」這是我們熟知的故事,充滿戲劇性。可是,這是真相嗎?自古以來,無數學者試圖找尋被歷史煙雲遮蓋的答案,更有甚者,認為韓信謀反案是冤獄。
  • 這句話上半句更加經典,印證了韓信的結局
    可是古代有一句哲語:「功高蓋世者不賞」,意思是若有個人功勞大到蓋過天下所有人的功勞,那麼就不能給他任何賞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不是應該功勞越大,領的賞賜就越多嗎,為何功高蓋世反而不能給賞賜呢?這句話出自韓信帳下謀士蒯徹之口,到現代已經流傳了兩千餘年,現在它可以代表兩種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功勞太大,拿不出可以抵得上他功勞的賞賜,有種無以為報的意思。第二個意思是既然已經功高蓋世,那麼他必定也是功高震主的,這種人怎能令他的君主安心,他又怎能不危險呢?
  • 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
    劉邦消滅項羽後,見天下已定,即將韓信改封為楚王,這對韓信來說,是被貶了。 後來有人密告韓信收留了楚將鍾離昧,有蓄意謀反之心。這為劉邦懲罰韓信提供了口實,便令韓信交出鍾離昧,但韓信認為自己光明磊落,沒有理睬。 劉邦大怒,想發兵徵討,但又苦於不是韓信的對手,就採納了謀士陳平的計策,以「偽遊雲夢」為名準備突襲韓信。
  • 史上5大冤將,第5位打下天下的百分之八十,第1位下場最慘
    不過歷史上也有很多名將,因為史書的關係,讓很多人都誤會了他們,當然也不只這五個人,還有很多很多,但是尤其這五位,真的特別冤。第五位:韓信韓信這個人,我們都知道,是個漢子,能屈能伸的,而劉邦對他的評價也是很高,說他只要打仗必須能勝利,想要去攻城也能就此得來,就連自己也比不上他。後人也給他以「兵仙」的稱號。
  • 盤點古代正史中的8大猛將,三國呂布排第三,明朝常遇春排第七
    將,有名將和猛將之分,其中名將多為帥才,行動打仗無往不利,稱之為名將,其中的典型代表有白起、韓信、李靖、嶽飛等人;而猛將,則是衝鋒陷陣奪帥殺敵,個人勇武極高,在歷史上也是頗有威名;現在來盤點歷史上的八大猛將:TOP、8 李繼隆盤點古代正史中的8大猛將,三國呂布排第三,明朝常遇春排第七李繼隆是北宋功臣樞密副使李處耘長子、明德皇后長兄
  • 歷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後是怎麼免得殺身之禍的?
    自古君王一直很忌憚那些功高震主的臣子,尤其是對於權力欲重又能力、威望一般的君王,更是非常害怕手下臣子過於有權、有聲望。因此歷史上出現了許多雖對皇帝忠心,但卻因功高震主而被殺的能臣。唐肅宗時期的李泌是唐肅宗最信任的臣子和朋友,他在幫助唐肅宗基本平定安史之亂後,便向肅宗請辭,歸隱山林。此後在代宗時期,也多次辭去相位,最終他得意壽終正寢。湯和,朱元璋的髮小、同鄉,跟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後又多年東徵西討,非常受朱元璋信任。在揣測出朱元璋不願諸將長期統領軍隊,便主動辭官,為此引得朱元璋大為高興。
  • 死不認帳?虎牙態導發朋友圈公開「賣慘」!看到網友一句話,真實
    死不認帳?虎牙態導發朋友圈公開「賣慘」!看到網友一句話,太真實了。如果說最近王者榮耀主播圈有什麼大事發生,那麼心態請演員絕對算一件。心態作為王者榮耀的大主播,在享受著遊戲帶來的收益時,也應該承擔起淨化遊戲環境的責任。但他非但沒有以身作則,像呂德華一樣站在演員的對立面。反而主動邀請演員,給觀眾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試問一個大主播都要為了節目效果去請演員,那麼又要如何要求普通玩家不去呢?
  • 蕭何為何獻計殺掉一手推薦的韓信?不是韓信死就是他死
    韓信就離楚歸漢,來到劉邦的部隊。在劉邦部隊,韓信也不被賞識。當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時,韓信感覺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逃走了。蕭何知道後,大驚。他此前與韓信交談過,知道此人十分厲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蕭何連夜追趕韓信,將他追了回來。這就是著名京劇《蕭何月下追韓信》的起源。蕭何追回韓信後,親自向劉邦推薦。劉邦根本就看不起韓信。
  • 漢初三傑為什麼只有韓信的結局最慘呢
    韓信作為軍隊的統帥,指揮大軍衝鋒陷陣,為大漢王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漢朝建立後,在一場慶功宴上,劉邦總結了他能夠坐上皇位的原因: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這不是劉邦的謙虛,而是事實。
  • 史上十哲六大將:第二被清出宋武廟,韓信第三
    在唐宋武廟「十哲」中,有六大猛將,按唐宋武廟座次排位。第六位:郭子儀(697-781),宋武廟「十哲」。唐朝猛將,興唐大將,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華州區,早年中武狀元,任朔方節度使時,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60歲時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後兩度被解除兵權,廣德元年(763年),僕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入侵,長安失陷。66歲的郭子儀被再度啟用,收復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