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李鴻章必為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梁啓超《李鴻章傳》。
李鴻章是晚清名臣之一,一生功過,蓋棺難定,他一生籤訂了30多個條約,大多數都是不平等條約,可反過來想想,即便李鴻章不籤,另外一個晚清大臣也會籤,只是李鴻章在籤訂平租借契約時,死咬99年,多一年都不行。
清末年間,李鴻章深切認識到了列強的威脅是來自海上,在籤訂條約時,他力爭圖強,推動了洋務運動的發展,1874年(同治十三年),李鴻章在海防大籌議,提出購買鐵甲艦,組建北、東、南三洋艦隊的設想,中法戰爭之後,清朝水軍全軍覆沒,李鴻章利用這個機會,成立了北洋水師。
洋務運動發展巔峰時,北洋海軍,擁有艦艇25艘,官兵4千餘人,在當時這支海軍是亞洲最大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為了尋求強國機會,李鴻章四處出使訪問美、德、俄,然而甲午中日戰爭還是落敗了。
李鴻章又跟日本進行議和,一把老骨頭挨了一顆子彈,為清朝省下了1億白銀,據說在籤字的最後關頭,李鴻章老淚縱橫跟美國顧問科士達說:萬一談判不成,只有遷都陝西,和日本長期作戰,日本必不能徵服中國,中國可以抵抗到無盡期,日本最後必敗求和。
李鴻章一生鞠躬盡瘁,一門心思為清朝奔走,但他也沒有放棄過對子女的教育,他一共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三個兒子個個都是人中龍鳳,唯一讓人不解的是,一向愛女如命的李鴻章,卻將其中一位女兒嫁給了大22歲的張佩綸。
張佩綸年少有才,父親張印塘是安徽按察使,跟李鴻章是舊相識,中進士後,張佩綸就到李鴻章手下做事,李鴻章愛才心切,就將22歲的小女兒李菊藕嫁給了44歲的他,張佩綸此時已經三婚,但李鴻章並沒有介意,沒有看走眼,張佩綸才學出眾,兩人婚後十分恩愛。
他將自己婚後的生活都寫進了《澗於日記》:以家釀與鞠耦小酌,月影清圓,花香搖曳,酒亦微醺矣。兩人雖然年齡相差較大,但夫婦兩人時常賭棋撫琴,唱和吟詠,十分幸福,李菊藕也生下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八國聯軍爆發之後,兩家人的命運就改變了,李鴻章在1901年病逝了,張佩綸抑鬱成疾很快也去世了,留下李鞠耦和一子一女,兒子張志沂才7歲,女兒才2歲,37歲的李菊藕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對管教也十分嚴格。
或許在這種家庭的影響下,張志沂對自己的女兒異常冷淡,她的女兒就是張愛玲,張愛玲的母親很早就離開了她,父親也沒有給她多少關愛,從小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下,張愛玲的文字才顯得殘酷現實,這也成就了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