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農藥,如何治理農業林業害蟲?

2020-12-20 成都比昂科技有限公司

草地貪夜蛾,近幾年真是名聲大噪,紅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還有今年疫情期間的蝗蟲。以及平時我們常常見到的叫不出名字的,二化螟、三化螟、稻飛蝨、薊馬、螻蛄、稻水象甲、綠葉蟬、蚜蟲、……這些農業害蟲我們該怎樣去有效應對他們呢?

打農藥?害人害己,已經被世人所詬病了,國際社會也都有貿易壁壘,不利於農產品出口。

我們其實有很多綠色無害健康的除蟲方法。

1、如果對這些害蟲深入了解,我們會知道他們大多數都有趨光性,所謂「飛蛾撲火」。所以,我們通過燈光引誘他們、幹擾他們的遷徙,把他們集中到燈火下來,然後通過電擊、水淹、火燒等方式,就能很有效地把他們除掉。所以,比昂科技公司研發了殺蟲燈,其原理就是利用這些蟲子的趨光性(320-680nm波長的光)把他們引誘到這個殺蟲燈附近,再利用高壓電網或者風機吸住掉入接蟲箱進行殺滅。殺蟲燈有交流電的、直流電的、還有太陽能殺蟲燈,有家用的、農業用的、景區公園用的,各種用途都有,而且殺滅範圍從方圓幾畝到幾十畝都有。

比昂科技太陽能殺蟲燈

2、另外,還可以通過顏色反光(其實也是趨光性原理)來誘捕害蟲。春天穿黃色、藍色,或者其他鮮豔的衣服去郊外,是不是身上會有很多小蟲子?就是這樣的。比昂科技公司也研發了黃色粘蟲板、藍色粘蟲板、彩色粘蟲板,而且相比殺蟲燈更便宜。紙板上塗上特殊的防雨水淋、防太陽曬的膠層,可以持續數月誘捕粘捕害蟲,且對人畜無害,也對環境無汙染(粘蟲板都是可降解的材料)

同樣的產品還有誘蠅球,尤其針對果園裡常見的果實蠅、果園裡的蟲子十分有效果。

比昂科技可降解黃板粘蟲板

3、當然,對於一些特定的害蟲我們還可以針對性根據害蟲的特點來定製殺蟲器械。而且,我們還有物聯網的蟲情預警測報系統,可以有效防止害蟲的肆意妄為,讓農業生產有序進行。

比昂遠程智能蟲情測報燈

4、如果您是農場主、農業合作社、農技站、農業局植保站、景區管理、公園管理等等人員,可以多了解這方面的產品,別再拿著噴霧器對著我們的青山綠水噴灑農藥,貽害子孫後代!我們提倡綠色、環保!

相關焦點

  • 北京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治害蟲」 7年減少農藥近60噸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記者魏夢佳)樹幹上粘貼塑料帶阻隔害蟲、懸掛黑光燈誘殺成蟲、釋放益蟲防治害蟲……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北京在全市7大公園示範推廣多種綠色防控技術以防治林業有害生物,試驗示範面積已達4.5萬畝。7年間,通過綠色防控技術,北京累計減少使用農藥59.7噸。
  • 這些造成農田病蟲害的害蟲,都有天敵,打農藥時候農民別誤殺!
    在農業生產中,農民最害怕遇到病蟲害了。其實病蟲害是病害和蟲害的合稱。 一般遇到病蟲害之後,農民解決的方法就是噴灑農藥。的確,噴灑農藥是能夠消除絕大部分病蟲害的,但是也會讓一些害蟲產生抗藥性。這就需要農藥生產部門不斷地開發出更新型,新配方新劑量的農藥來應對病蟲害。
  • 草莓農藥殘留位居榜首,如何才能夠減少農藥殘留?
    這也讓賣菜人非常苦惱,表示現在賣菜太難了,青菜有蟲眼就說有蟲子不敢買,沒蟲眼的時候又說是打了農藥,真不知道現在的人想要怎樣的蔬菜了。人們食品安全意識提高是好事,畢竟現在種植水果或者蔬菜,使用農藥的頻繁的確比十年前更加高了,農藥殘留也越來越多。
  • 北京試點推廣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
    一種不使用任何化學藥劑,利用「益蟲」防治「害蟲」的方法,成為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之一,並正在全市試點推廣使用。  4日,記者在通州區東郊森林公園看到,園林工作人員正在幾株白蠟樹的樹枝上懸掛指形管,不一會兒,很多蜂蟲從裡面鑽了出來,沿著樹幹向上爬去。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蜂蟲學名「白蠟窄吉丁腫腿蜂」,是重要林業害蟲白蠟窄吉丁的天敵。
  • 肥料中檢出農藥成分怎麼辦?農業農村部:按假農藥處理!
    8月18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在《關於肥料產品檢測出農藥成分適用法律問題的復函》(農辦法函〔2020〕14號)中強調,「肥料與農藥的混合物,包括肥料產品中含有農藥成分的,應當作為農藥進行管理。根據《農藥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第二款之規定,未取得農藥登記證生產的農藥,按照假農藥處理」。
  • 果蔬農藥知多少 黃瓜草莓農藥多
    雖然衛生部為此專門回應,指出這些蔬果中的農藥殘留其實都沒有超出國家規定的標準,但在老百姓心裡,多少還是留下了一些懷疑與陰影。「其實,蔬果中的農藥殘留問題,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嚴重。」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姜微波和博士生導師李裡特都對《生命時報》記者指出,市場上90%多的蔬果都是符合國家農藥殘留標準的。
  • 如何拯救浸泡在農藥裡的中國?
    一邊是農田種植者,面對抗藥性劇增、日益嚴重的病蟲草害,只有打更多的藥!不僅賺不到錢,而且還汙染了土地。有很多人的莊稼病蟲害防不住,年年減產,甚至都到了絕收境地。一些農村地區由於重藥重肥的錯誤耕作,土地已經種不出作物,荒廢掉的農田更是數不勝數。
  • 北京七家公園試點生物防治 用「益蟲」防治「害蟲」
    北京青年報記者7月4日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全市將逐年加大害蟲綜合防治力度,在通州區東郊森林公園、豐臺區萬芳亭公園、海澱區紫竹院公園等七家公園,試點不打農藥控制害蟲,總試驗面積達到4.5萬畝。據統計,自2010年以來,北京市累計減少農藥使用量59.7噸。  7月4日上午,北青報記者在通州區東郊森林公園看到,8名園林工作人員正在幾株白蠟樹的樹枝上懸掛試管。
  • 開展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濰坊高密這樣幹!
    為進一步推進「河長制」深入開展,處理好河流管理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係,高密市農業農村部門堅持精準施策,緊緊抓住改善河流生態這一目標,精準發力,在濰河周邊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和生態修復。開展大田病蟲害綜合防治指導,提高統防統治覆蓋面在注溝現代農業發展區滕家莊、曹疃、東注溝、西注溝等村選擇成方連片地塊共防治面積7000畝,採用無人機及時有效地將危險性病蟲害防控到位,極大地減少了蟲源病原基數。
  • 避免使用農藥,日本有機農場用天敵消滅害蟲
    (湖南省「千名優秀農民境外培訓計劃」赴日韓農業農村發展學習班第九期學員在聽農學博士杜建明講授有機農業。) 華聲在線12月13日訊(記者 賴泳源)日本有機農業經營以小規模農場和農戶佔多數,他們如何發展有機農業?
  • 京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專門捕獲危害作物的害蟲
    京郊的田間,有一些益蟲,它們專門捕獲危害作物的害蟲。這些有益的天敵昆蟲都是從哪裡來的呢?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延慶區康莊鎮的北京闊野田園生物技術公司進行探訪,看看這些保衛農作物安全的小蟲子都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示範試驗由省級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技術推广部門承擔。  農業部組織成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下設農業、毒理、環保、工業等專業組。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和一至二次主任委員會議。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承擔。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對農藥正式登記申請,應當在農藥生產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一年內給予答覆。
  • 醫藥、農藥中間體?什麼是中間體?
    而農藥中間體同樣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農用原材料結合在一起的中間介質。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農藥中間體。農藥是指用於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製劑。
  • 「中國農業新聞網」2019年近13萬條農藥行業輿情信息分析,熱點話題...
    隨後,湖南、浙江、福建、黑龍江等地紛紛啟動2019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眾多媒體稱,打假正當時。也有輿論指出,農藥的制假售假往往能迎合市場的最新需要,打假要到市場需求的風口浪尖上狠狠地打。2.2 農藥殘留嚴控措施持續加溫輿論對年內全國各地開展的農產品質量檢測等工作情況持續關注。
  • 2020年新《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全文
    農藥生產者申請農藥正式登記,應當提供兩個以上不同自然條件地區的示範試驗結果。示範試驗由省級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技術推广部門承擔。農業部組織成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下設農業、毒理、環保、工業等專業組。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和一至二次主任委員會議。
  • 農民不打農藥,如何防治青菜上的蝸牛?
    農民不打農藥,如何防治青菜上的蝸牛?目前來看想不使用農藥就防治蝸牛,一般有兩招,一招可以防住蝸牛的來侵害青菜,而另一招就是針對爬到青菜上面蝸牛的治理辦法。直接撒在青菜的周圍可以有效預防蝸牛侵害,蝸牛看到有石灰都不敢再前進了,這樣就減少了蝸牛的蟲害了。不過石灰的辦法效果不會太長,尤其是下雨過後,石灰基本上就被衝散了,蝸牛就會趁此機會爬到青菜上面去,照樣侵害青菜。所以想防止蝸牛,雨後還是得繼續補撒石灰的。
  • 南瓜不同病蟲害該選何農藥來治理?
    南瓜不同病蟲害該選何農藥來治理。南瓜不同病蟲害要選擇不同的農藥來防治:(1)霜黴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病,主要為害葉片。葉片染病後葉緣或葉背面出現水漬狀病斑,擴大後的病斑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黃褐色,溼度大時長出灰黑色黴層,嚴重時整株葉片枯死。
  • 如何避免農作物產生抗藥性?看看農業專家怎麼說
    近些年來,很多農民都遇到了這個問題:農藥越打越多,病蟲害卻無法解決。農藥投入年年增大,防治效果卻越來越差。 這是因為什麼呢?其實,都是農藥抗性在作祟!
  • 牛毛山「臭大姐」多如牛毛 打了農藥仍泛濫成災
    近日,不斷有市民向本報打來電話反映稱,滄口牛毛山公園大半個山頭被一種「臭蟲」佔領了。據園林部門介紹,這種蟲子叫小皺蝽(俗名「臭大姐」),他們已經採取打農藥等多種辦法進行處理,但是效果一般。「臭大姐」佔領牛毛山   「就是從這幾天才多起來的,樹上密密麻麻的,嚇死人了。」
  • 這種害蟲危害大!綜合防治看這裡
    按照「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以生態控制和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和理化誘控為重點,化學防治為底線,實施「分區治理、聯防聯控、綜合治理」策略。2019年4月上旬開始,伴隨西南季風,草地貪夜蛾從南部地區遷入到湖北省,並以湖北省作為過渡繼續北遷,6-7月份遷入到黃淮海及北方玉米主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