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新聞網」2019年近13萬條農藥行業輿情信息分析,熱點話題...

2020-12-22 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

農藥輿情是涉農輿情的熱點行業。2019年農藥減量增效、農產品質量檢測以及農藥汙染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農藥科學使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的探索和成果受到輿論肯定。媒體聚焦修訂農藥殘留等食品安全通用標準的頂層部署。與此同時,農藥殘留問題依然多發,農藥中毒事件、農藥汙染事件引發討論。農藥行業自身發展、農藥安全風險防範也面臨挑戰,相關輿情成為社會關注熱點。

1 輿情概況

2019年,共監測到農藥相關輿情信息近13萬條。傳播渠道分布如表1。

表1 2019年農藥輿情傳播途徑

從傳播特點看,新聞媒體、客戶端、微信是輿情的主要傳播渠道。新聞媒體居於主導地位,是原創信息和權威信息發布的主要平臺,在引導農藥相關輿論走向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客戶端、微信等新媒體憑藉廣大的用戶群逐步形成自我影響力,成為助推相關輿情走勢的重要力量。

2019年農藥相關輿情時間分布走勢呈「W」型。受春耕尚未開始,同時疊加春節假期因素,2月份輿情量成為全年波谷。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快制修訂農藥殘留等食品安全通用標準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助推當月輿情量達到全年最高峰。農業農村部開展防範農藥安全風險檢查、對百萬名農民開展科學使用農藥培訓、《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18》發布、《GB 2763—2019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修訂發布、全國農藥管理工作會議召開、各地針對農藥科學使用的探索和成果等話題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圖 1)。

圖1 2019 年農藥輿情傳播趨勢圖

從農藥熱點新聞排行榜看,農藥使用情況是輿論關注的熱點,新聞排行榜 TOP 10中有5條信息與之相關,「中國化肥農藥利用率正穩步提高」「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安徽省農藥使用量連續5年下降」等情況均上榜。其次,農藥殘留、農藥汙染、農藥行業標準等內容也是輿論關注的重點(表 2)。

表2 2019年農藥熱點新聞排行榜 TOP 10

2 熱點話題輿情分析

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的輿情熱點主要集中在農藥減量、增效、農藥殘留、包裝廢棄物回收、農藥中毒及汙染治理等方面。

2.1 農藥減量增效多渠道推進

2019年,我國深入開展農藥零增長行動,細化完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嚴控農藥登記準入關,明確違規經營農藥處罰標準,推動農藥登記試驗單位認定,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持續推進農藥減量增效,取得顯著成效,輿論對此積極關注。「我國農藥使用量現負增長」「三大糧食作物農藥減量增效」「農藥利用率穩步提高」等信息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同時,全國各地探索農藥科學管理的典型做法,地方政府採取的監管之舉也被輿論積極傳播。

隨著農藥監管日趨嚴格,農藥減量使用成為常態,登記產品難度加大,農藥企業受到一定影響。輿論分析稱,目前農藥企業兩極分化現象十分明顯,農藥行業進入新一輪整合期。

此外,輿論對3月啟動的全國農資打假專項行動高度關注。專項行動對農藥制假售假、隱性添加等突出問題重拳出擊。隨後,湖南、浙江、福建、黑龍江等地紛紛啟動2019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眾多媒體稱,打假正當時。也有輿論指出,農藥的制假售假往往能迎合市場的最新需要,打假要到市場需求的風口浪尖上狠狠地打。

2.2 農藥殘留嚴控措施持續加溫

輿論對年內全國各地開展的農產品質量檢測等工作情況持續關注。各地公布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中,農藥殘留作為多個省份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被媒體重點報導。有專家對不斷發生的農產品農藥殘留現象分析稱,個別農戶會在蔬菜等作物上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農藥,或超量、超範圍使用允許使用的農藥,或使用農藥後不到安全間隔期就採收,從而導致了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現象的發生。輿論表示,針對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在抽檢中相對突出的現象,部分有毒有害的農藥已經禁售甚至禁止生產了,仍舊能在食品中檢出,說明還有不法加工廠在運營。媒體為各地有效的農產品檢測工作點讚,稱其有效地保障了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各地積極開展蔬菜農藥殘留及農藥專項整治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等經驗被獲得媒體大量報導。

5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正式發布,這是第一個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的食品安全工作綱領性文件,輿論認為其具有裡程碑式重要意義。在農藥獸藥管控方面,《意見》提出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加快制修訂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食品安全通用標準,到 2020年農藥獸藥殘留限量指標達到1萬項,基本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接軌。輿論表示, 從我國當前農產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技術儲備來看,上述定量指標的完成指日可待。同時,實施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淨化行動,開展高毒高風險農藥淘汰工作,將高毒農藥禁用範圍逐步擴大到所有食用農產品等舉措備受肯定,輿論認為,以實施質量興農為契機,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專業化服務,逐步減少自行使用農藥獸藥的農戶,將推動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邁上新的臺階。

另據監測數據顯示,目前農藥殘留的焦點問題隨著我國農藥政策的加強有所轉變,比如以前韭菜中的主要殘留問題主要集中在高毒有機磷的檢出,隨著高毒農藥禁限用的進一步推進,韭菜上非法使用高毒有機磷的現象明顯減少,韭菜的農藥殘留超標多體現在腐黴利等殺菌劑上,據了解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為了防止有運輸過程中腐爛問題而在運輸前過量使用殺菌劑造成的。以前茶葉中的農藥殘留問題主要表現是菊酯類超標,造成了多次出口茶葉退貨。現在,茶葉農殘超標問題菊酯類很少出現了,殘留問題比較突出的變成了草甘膦。這是由於茶農們經歷了前幾年因菊酯超標出口被退貨的慘痛教訓,不再在茶園中使用菊酯類農藥防治茶樹害蟲,更多使用生物農藥。但是卻忽視了為了減少人工投入,在茶園除草時過量使用草甘膦的問題。這些在輿情監測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希望能引起有關人員的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2.3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亮點頻出

2019年,我國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工作再上新臺階,得到輿論肯定。年內,農業農村部發布了加快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的通知,開展以縣為單位農藥包裝廢棄物情況普查,率先在5個省10個重點縣組織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試點,並與生態環境部共同組織起草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輿論表示,讓農藥瓶不再「流浪」,對生態環境治理無疑是極具價值的。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工作路徑,以及形成的成功經驗模式成為宣傳推介的重點。媒體圍繞各地以「市場主體回收、專業機構處置、公共財政扶持」為主要模式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體系做了大量報導,並對「農藥包裝兌換日用品」「包裝廢棄物換現金」「積分制收集兌換方式」「聘用貧困戶當回收員」等不僅接地氣還靈活有效的創新舉措點讚。媒體認為,合理的經濟激勵以及眾多的貧困農戶投身其中,回收有了人手,接下來還逐漸形成長效運行機制。其中,農藥包裝押金回收制的探索實踐廣受關注,輿論稱,政企合作農藥包裝押金回收試點效果頗佳,這一模式在國內的持續推廣與普及,將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助力。此外,「農藥包裝袋等廢棄物處理項目資金不足、運輸成本高」「農藥生產經營者沒有盡到回收義務」「已推行回收試點的地區農藥包裝廢棄物沒有及時處理而堆積如山」等實際工作進展中出現的問題也引起媒體的注意。有輿論建議,鼓勵生產企業、經銷商按照銷售量回收同等數量的農藥廢棄包裝物,對於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不履行回收義務的要進行處罰。

2.4 農藥中毒事件仍引關注

農藥的應用,在農業、畜牧業及公共衛生等各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農藥的長期、廣泛和大量的使用,由其引起的中毒事件也逐漸增多,中國經濟網、新京報網等多家媒體對此類現象表示關注,央視《新聞直播間》、江蘇衛視《新聞空間站》等欄目也多次播報相關事件。從報導內容上看,農藥中毒主要分三類。一是在噴灑農藥過程中因防護措施不當引發的農藥中毒,二是食用農藥引發中毒,三是投毒引發的動物死亡。多起農藥中毒案件頻現報端。同時,「方大特鋼物流儲運中心開展綠化崗位農藥中毒應急預案演練」「華森製藥鹽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獲批用於農藥中毒急救治療」等農藥中毒預防及救治信息也被輿論關注。輿論認為,科普是讓公眾了解農藥、懂農藥的關鍵。《農民日報》報導稱,農藥使用者、公眾不了解農藥,是導致藥害及中毒,談「藥」色變的主要原因。建議在大、中、小學開展農藥科普講座,出版通俗易懂的農藥科普手冊和宣傳畫,媒體加強正面宣傳和科學引導,同時加強基層農藥使用者合理使用農藥的相關培訓。

2.5 各地開展農藥汙染防治攻堅戰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農藥長期大量施用,農藥汙染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2019年,農藥汙染的防治成為輿論關注的重點。「嚴控面源汙染」「解決農藥包裝汙染」「加強治理農業面源汙染」「打好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攻堅戰」等信息多次出現在報導標題中。《湖北日報》《福建日報》《河南日報》等省級媒體對我國及各省農藥的安全使用、防治農藥包裝廢棄物汙染土壤等情況進行報導。輿論稱,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防治農業面源汙染,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新發布實施《農藥包裝通則》和《農藥乳油包裝》兩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將對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起到重要作用。針對農業面源汙染問題,專家們積極提出有建設性的相關建議。陝西省人大代表杜錫瑩建議監督管控與政策支持並重、數量質量效益並重,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加快建立面源汙染物收集處理機制。河北省政協委員孫世友建議推進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法治化,依法防治農業種植、養殖引起的土壤、水體、大氣汙染。

2019年,如何改良已經被農藥汙染的土壤也被輿論聚焦。汙染土壤的物化修復治理、微生物修復等方式均被報導。全國人大代表黨永富長期關注土壤汙染防治問題,他表示,每一寸土地都關係到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除草劑對農作物有抑制作用,會使農作物減產,帶來土壤汙染等副作用。因此他提倡儘量避免對種子使用農藥,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打好土壤汙染防治攻堅戰。

3 2020年熱點展望及建議

2020年將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農業的綠色豐收至關重要。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深入開展農藥化肥減量行動。」對此,農業農村部《關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0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中做出專門安排,提出繼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提高農業生態保護和資源利用水平。強調要深入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實施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行動,再建設100個綠色防控示範縣;積極穩妥淘汰高毒高風險農藥,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針對中央部署和農業農村部的工作要求,各地落實情況、具體治理舉措及取得的成效將持續受到輿論關注。國家及各省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中相關農藥殘留信息也將持續被媒體聚焦。

此外,這幾年農藥輿情事件明顯減少,幾乎沒有出現重大事件,這得益於近年來持續開展的科普宣傳工作有密切的關係,科普起的作用可見一斑,公眾通過科普對農藥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樂於通過科普汲取需要的科學知識,因此2020年農藥使用的科普工作也將是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綜上所述,建議加大我國農業綠色發展、農藥化肥減量舉措及工作成效的宣傳力度,對地方基層的一些創新做法、典型經驗等進行有組織、全媒體地推介傳播,營造我國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作者: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 周蔚 楊錨 李友順 白孟卿,《農藥科學與管理》2020年第7期

精彩回顧

【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9月1日農業頭條

【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有機農業或迎來新風口

【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農業補貼新政中有哪些重點?附申報小技巧!

【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農業補貼政策解讀

【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觀察:世界各國紛紛出臺措施促進農業生產 共同維護糧食安全

【中國農業新聞網】國家擬將這些行為定為犯罪!

【中國農業新聞網】強化農民主體地位 避免出現「政府幹、村民看」現象

【中國農業新聞網】水稻上「全能型」殺菌劑都有哪些?

【中國農業新聞網】【補貼申報】 農業農村部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申報操作指南

【中國農業新聞網】玉米上的八大「肉蟲」,哪個也不容忽視!

【中國農業新聞網】新《土地管理法》的十大亮點

【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國家扶持的農村養殖項目有哪些?補貼標準是多少?

【中國農業新聞網】不要再抱有僥倖心理了!農藥殘留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中國農業新聞網】新農合交錢沒用過,錢可以累計到下一年嗎?

【中國農業新聞網】助理曝光李子柒真實顏值!

相關焦點

  • 2020年教育熱點新聞輿情話題事件分析報告(合集版)
    那麼到底2020年下半年都有哪些教育輿情網絡熱點話題及事件呢?蟻坊軟體在這裡為各位匯總了一份22020年教育熱點新聞輿情話題事件分析報告,供參考。2020年教育熱點新聞輿情話題事件分析報告合集版,如下:教育熱點一:#清華學姐#事件熱點輿情事件簡述:2020年11月20日,網傳清華美院一名女學生稱男同學騷擾自己,並將身份信息公開至社交媒體,後查監控發現是誤會。該事發酵後,疑似當事女生回應「互相道歉,就此了結」。清華美院一老師表示,目前兩人已經和解,網上大多數信息都是營銷號在進行炒作的。
  • 2019年湖南醫療美容行業輿情分析報告
    2019年湖南醫療美容行業輿情分析報告 一、輿情概述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二、傳播情況 據湖南日報中央廚房輿情大數據顯示,從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涉及「湖南 醫療美容」相關網絡信息共計330296條,其中國內新聞信息5233篇,微博信息316912條,微信信息5791條,客戶端345篇,論壇信息1802條,博客3篇,電子報197篇,境外媒體13篇。
  • 2019年度高等教育網絡輿情研究正面熱點事件分析報告
    從2019年高校正面熱點事件傳播載體的統計分析來看,傳統媒體的網絡版、具有採編權的新聞網站在高等教育輿情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和以快手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傳播力更強,以B站為代表的視頻彈幕網站正在興起。
  • 「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面臨的農業最真實寫照·你還好嗎?
    從生態角度來看,我國現代的農業根本就不存在可持續性,機械化的耕作、科學的化肥的推廣和使用,雖然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但也加劇了土壤的退化,由於乾旱缺水少雨,農民終年不休的灌溉造成了土地的鹽鹼化和地下水枯竭等。從長遠來看,在中國近幾十年的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快速的擴張促使農業不斷地萎縮。
  • 2017年中國保險業輿情報告:監管話題聲量大幅增長 人身險治理...
    會議發布了 「2017年中國保險業輿情報告」,對2017年中國保險業輿情情況進行全面解讀。  ■記者 吉雪嬌  保險業聲量同比增長8.02%  據統計,2017年全年,全網有關保險行業的輿情聲量共1047.3165萬篇 ,較2016年增長77萬餘篇,同比增長8.02%。
  • 《中國兒童輿情報告(2020)》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兒童中心黨委書記叢中笑主持發布會會上,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發布的《多元表達 深層聚焦——基於2019年中國兒童輿情大數據的分析報告》顯示:(1)總體上看,兒童輿情多元化特徵明顯,兒童發展相關的五個領域均有涉及
  • 2020年上半年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
    回顧2020年上半年發生的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發現其中在網上引發輿論熱議的事件可不少,如廣州方圓小學哮喘女孩反轉事件、高考輿情熱點事件、教師崗位頂替等。這裡蟻坊軟體有挑選了2020年上半年熱議度高的教育輿情熱點和新聞輿情熱點事件,並匯總成了一份2020年上半年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案例分析報告合集,供各位參考。
  • 2018年8月民航輿情綜合排行榜及熱點分析
    中國民航報社輿情分析中心權威發布月度輿情報告,報告對2018年8月民航熱點話題進行排行,篩選出十大熱點新聞。8、58平方公裡飛行區域的華東無人機基地將在滬啟動9、美國對航空公司員工偷駕飛機墜毀事件展開調查10、南航發布「網際網路+」戰略 大力推進服務智能化、電子化其中,中國內地引進首批空客A350,已投入運營、首都航空一架飛機疑遇風切變,備降深圳機場等話題,受到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 「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最大的天然燕麥種植基地「蒙北燕麥11萬畝...
    2017年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2018年先後獲得中國、美國和歐盟三重有機食品認證,實現了從地頭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2019年榮獲德國紐倫堡天然食品BIOFACH CHINA 2019中國國際有機產品博覽會“年度有機產品金獎”;2019年被選為2020年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指定產品
  • 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中國農藥數字監督管理平臺2019年度功能擴充...
    中信國際招標有限公司受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的委託,就「中國農藥數字監督管理平臺2019年度功能擴充與優化升級項目」項目(項目編號:0733-19162159)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成交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0733-19162159
  • 民主與法制網2020年輿情觀察分析報告
    輿情背景   2020年發生不少熱點新聞事件,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主與法制網記錄並追蹤了不同時期的五十餘起熱點新聞事件,進行了輿情觀察分析。   在2020年民主與法制網輿情觀察分析報告中,囊括了各行各業,如涉及教育行業的有《西安六十六中學「殺師案」輿情觀察》《涉教育熱點事件輿情觀察:個案背後謹防群體危機》《監督疲軟,信息通道被人為堵塞 ——貴州大方拖欠教師工資案輿情觀察》《陝西鎮安7.1億豪華中學輿情觀察》等等;涉及民生領域的有《「直播帶貨」助力扶貧輿情觀察》《南方暴雨「車輪戰」輿情觀察:防汛進入戰時狀態洪災無情人有情》
  • 「中國農業新聞網」轉基因食品能吃嗎?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轉基因好還是非轉基因好?這個問題爭議了近20年,但仍然阻止不了轉基因食品的發展。
  • 西盈輿情報告:1月熱點輿情盤點分析
    1月份輿情關注度較高的熱點事件有:「鄭爽代孕事件」、「新娘父親回應內衣不合身不讓接親」、「因父去世請假8天未獲批強行休假被辭」、「中國社保卡持卡人數已達13.35億人」、「全國多地倡議就地過年」、「敦煌萬畝沙漠防護林被毀官方通報」、「通化『道歉』後物資配送仍未解決」、「山東女記者回應與安保起衝突受傷」、「進京列車同車廂5人感染
  • 「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6月7日農業頭條
    「靠天吃飯」逐步轉向依賴信息資源和知識資源的新增長模式。【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農業補貼新政中有哪些重點?附申報小技巧!【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農業補貼政策解讀【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一定要學會拿補貼!
  • 2008年中國網際網路輿情分析報告-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
    2008年大事不斷,是網絡新聞發達的動因。人民網、新華網、央視國際三大重點新聞網站,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四大商業門戶網站,累計每天新聞更新超過2萬條,日均新聞信息瀏覽量超過20億次。   中國網民密切關注時事,是網絡輿論興盛的前提。海量信息的網際網路,正在成為社會輿論賴以生成的主要信息源。
  • 「中國農業新聞網」巧用小蘇打,蔬菜病蟲害防治率高達95%!
    來源:中國農業技術推廣中精彩回顧【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9月5日農業頭條【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有機農業或迎來新風口>【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農業補貼新政中有哪些重點?【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農業補貼政策解讀【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觀察:世界各國紛紛出臺措施促進農業生產 共同維護糧食安全【中國農業新聞網】國家擬將這些行為定為犯罪!
  • 中國信登:截至2019年末信託受益權信息已超140萬條
    「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信登」)披露了截至2019年年末的信託受益權信息登記數據。根據上述數據計算,2019年信託受益權信息登記較2018年增長43%。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集合信託產品發行和成立募集規模環比均出現了下滑,但月平均預期收益率已企穩回升。
  • 小鯨產業鏈輿情|中國合成橡膠行業上中下遊分析
    中國合成橡膠行業上遊分析中國合成橡膠行業產業鏈上遊為化工原材料和單體中間物供應商,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等化工原材料和丁二烯、乙烯等烯烴單體中間物。中國合成橡膠行業中遊分析中國合成橡膠中遊是合成橡膠生產商,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製造工藝直接影響了合成橡膠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據頭豹研究院,合成橡膠的製備環節還需要高精密的生產設備的參與,如密煉機、壓延機等。
  • 中國新聞網 | 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輿情分析報告:淘寶教育以口碑驅動業務受肯定
    近日,大數據分析機構百分點發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教育行業輿情分析報告,報告重點關注了近期教育行業發展動態以及熱點事件,分析了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2020年表現突出的淘寶教育被重點提及,分析師判斷「口碑驅動或為淘寶教育的主要推薦機制」。
  • 「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7月16日新聞早知道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④律師二度起訴愛奇藝:愛奇藝調取個人信息和數據侵犯隱私。⑤蘋果嚴查版號首周,中國App Store下架2500多款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