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推出系列報導
《孝感觀察》
本期帶大家走進剝岸村
看,它的脫貧之路
孝感市雙峰山旅遊度假區打通雙(雙峰山)木(木蘭山)旅遊公路,規劃建設環山鄉村旅遊度假帶,連片開發剝岸村及周邊村,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走上致富路。
12月7日傍晚,雙(雙峰山)木(木蘭山)旅遊公路路燈亮起來,似一條彩帶閃爍。
剝岸村村民石文舟在觀光園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開始為房前屋後的盆景保溫防凍。
「我們離木蘭山、雙峰山都很近,開民宿,搞農家樂,肯定有生意。」石文舟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談起自己的打算。
今年6月,雙木旅遊路通車;10月,村裡的房車露營地開營。
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對剝岸村人來說,正在由夢想變為現實。
位於涼亭水庫旁的途居雙峰山房車露營地。
望「景」興嘆
剝岸村位於孝感市雙峰山旅遊度假區,地處黃孝河源頭。距黃陂木蘭山景區15公裡,距雙峰山景區13公裡。
緊鄰兩大景區,剝岸卻是一個深度貧困村。全村396戶、1100人,其中貧困戶有76戶、155人。
初到剝岸駐村,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市直扶貧工作隊長董協平很困惑:問題在哪?
一番調研,他發現:癥結在交通。剝岸村對外交通長期只有一條不到4米寬的「搓板路」。「夏天遇到洪水,冬天遇到冰凍,交通經常中斷。」村支部書記石新初說。
剝岸村人深受其苦。「每天只有一趟小麵包車進出。如果錯過了,出不去,進不來。」「每噸建築材料,運費比周邊村要高20元至50元。」「村裡沒幼兒園、小學,孩子上學要去10公裡開外,少不了大人接送、陪讀。」石文舟是個電工,早年在外打拼,日子過得馬馬虎虎,後來女兒、兒子到了上學年齡,夫婦倆只得回到村裡照顧,一家因學致貧。
生活不易,致富更難。
剝岸村有山林1.6萬畝,人均山林面積15畝。上世紀70年代,剝岸村人就開始圍繞「山林」做文章——種核桃、種楠竹、種板慄、種葫蘆梨、種冬棗、種湘杉……
山綠了,全村森林覆蓋率超過90%,成為雙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核心區。村民口袋卻沒鼓起來。「封山育林的管控一年比一年嚴,『綠色銀行』變現難度大;交通不便,林果外銷運輸成本高;市場主體缺乏,沒形成產業。」董協平分析說。
近幾年,鄉村旅遊日漸升溫。看木蘭山、雙峰山紅紅火火,自己卻守著風景受窮,剝岸村人著急:啥時才能吃上「旅遊飯」?
重新定位
剝岸村的困惑,同樣困擾著周邊的洪益村、上灣村、滑石村、大砦村。
它們都處於雙木路沿線,村情基本相同:山場面積大,耕地面積小;基礎設施薄弱,增收乏力;上灣、滑石、剝岸都是深度貧困村。當地幹部形象地稱它們為「一根藤上結的五個苦瓜」。
發展訴求也相同,都希望儘快搭上「旅遊快車」。「木蘭山那邊的遊客順道來我們這裡『彎一腳』就行了。」滑石村村幹部說。
以景帶村,雙峰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調整了發展思路。
雙峰山是國家4A級景區,境內有雙峰託日、書院聽琴、回龍晨鐘、古寨烽煙等12個自然人文景區。2018年,雙峰山啟動「國家旅遊度假區」創建。此前,雙峰山的目標是創國家5A景區。
目標轉向,雙峰山有自己的考量。「5A景區對旅遊資源的稀缺性、唯一性要求較高,我們沒競爭優勢。旅遊度假區更看重區域生態環境,這是我們的優勢。」雙峰山旅遊度假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鄭傑說。
更重要的是,旅遊度假區輻射面更寬,帶動力更強。
雙峰山對全域進行重新規劃——
在東線,依託雙木旅遊公路,開發漢孝文化民宿遊和農業生態觀光體驗遊,形成具有鄂北風情的環山鄉村旅遊度假帶;
在中線,建設森林廣場拓展運動基地、白雲湖森林禪修基地、洋泗峽谷森林探險基地,形成度假核心區;
在西線,建設現代農業種植基地,開發茶林果採摘遊產品,培育研學遊基地。
環山鄉村旅遊度假帶將剝岸、洪益、上灣、滑石、大砦綁在一起,實施連片開發。「我們可以整合有限資源,補齊這一片發展短板。」鄭傑說。
打通「梗阻」
在石文舟印象中,雙木路改造曾動議過多次。
「歷屆黨委政府都想修,就是差錢。」石新初說,雙木路是一條通村路,地方能爭取的資金支持有限。
轉機來自漢孝一體化進程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孝感全面對接武漢、融入武漢。兩地就旅遊一體化達成共識,互以對方為周邊遊首選目的地。
緊鄰木蘭山景區的雙峰山先行先試。
2018年,伴隨觀(觀音湖)雙(雙峰山)旅遊路通車,打通雙木旅遊路已勢在必行。「破除這個『梗阻』,木蘭山、觀音湖、雙峰山就能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協同發展。」孝昌文化和旅遊局負責人說。
當年6月,雙木旅遊公路正式動工。
這條路長13.6公裡,概算投資近3億元,爭取到的建設資金僅1.8億元,缺口咋辦?「沿線群眾脫貧致富等不得。把這些錢掰碎了用,也得把這條路修起來。」雙峰山旅遊度假區工委表明決心。
優方案。按最初設計方案,改造後的旅遊公路有8米寬,包括雙向遊步道建設。優化後的方案,利用原有道路建設遊步道,縮減了新修道路寬度,降低建設成本。
聚民力。幹部進村入戶,擺困難,說願景,村民孫儀斌主動讓出自家菜園子,「這是為我們修路,哪能昧良心討價還價?」
細打算。綠化,美化,因形就勢,因陋就簡,杜絕人為造景,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田園風光。「生態美,田園美,是我們最大亮點。在綠化、美化上刻意下功夫,花錢不說,反倒會畫蛇添足。」鄭傑說。
今年6月,雙木旅遊公路建成通車,一線串起雙峰山、木蘭山兩大景區。
露營地上的拖掛式房車。
「房車」進山
雙木旅遊公路剛啟動,不少企業找到雙峰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表明投資意向。
奇瑞控股集團計劃,在雙峰山建設全國第七家汽車露營地。此前,奇瑞已相繼在黃山、鎮江、蕪湖等地布點。
奇瑞看好雙峰山這塊寶地。「生態好,處處都是景;位置好,可以引流木蘭山景區的遊客。」雙峰山房車露營地總經理尹凌說。
雙峰山也期待與奇瑞合作。「它可以豐富我們旅遊度假區業態,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鄭傑說。
雙方達成協議:奇瑞流轉剝岸村300多畝土地,建設容納120輛房車、日接待遊客700人的五星級汽車露營地。
今年10月1日,雙峰山房車露營地開營。「周末遊客比較多,七成來自武漢。」營地負責人曹舟介紹,目前營地可接待500人,戶外開設了汽車工坊、森林探險等體驗項目。
這個項目攪動了整個剝岸村。
營地位於剝岸村小溪嶺,這裡的村民率先吃上「旅遊飯」。「土地流轉費每畝400元,營地務工每天有100多元收入。」村民孫全洲說。
石文舟家距營地不到3公裡,營地動工後,他組織四五個勞力,攬下電工活,當上了「包工頭」。
石新初領辦龍傳寨種養專業合作社,發展綠茶、油茶,村民以林地入股,參與分紅。
董協平請來旅遊專家,根據村裡資源,規劃設計了「金龜茶韻觀光園」農旅融合項目。「採果,品茶,賞花,垂釣,遊客到這裡,一年四季都有項目可以體驗。」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陸夢陽
編審:黃黎
出品:孝感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