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孝感觀察】剝岸村民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 一個...

2020-12-19 騰訊網

湖北日報推出系列報導

《孝感觀察》

本期帶大家走進剝岸村

看,它的脫貧之路

孝感市雙峰山旅遊度假區打通雙(雙峰山)木(木蘭山)旅遊公路,規劃建設環山鄉村旅遊度假帶,連片開發剝岸村及周邊村,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走上致富路。

12月7日傍晚,雙(雙峰山)木(木蘭山)旅遊公路路燈亮起來,似一條彩帶閃爍。

剝岸村村民石文舟在觀光園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開始為房前屋後的盆景保溫防凍。

「我們離木蘭山、雙峰山都很近,開民宿,搞農家樂,肯定有生意。」石文舟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談起自己的打算。

今年6月,雙木旅遊路通車;10月,村裡的房車露營地開營。

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對剝岸村人來說,正在由夢想變為現實。

位於涼亭水庫旁的途居雙峰山房車露營地。

望「景」興嘆

剝岸村位於孝感市雙峰山旅遊度假區,地處黃孝河源頭。距黃陂木蘭山景區15公裡,距雙峰山景區13公裡。

緊鄰兩大景區,剝岸卻是一個深度貧困村。全村396戶、1100人,其中貧困戶有76戶、155人。

初到剝岸駐村,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市直扶貧工作隊長董協平很困惑:問題在哪?

一番調研,他發現:癥結在交通。剝岸村對外交通長期只有一條不到4米寬的「搓板路」。「夏天遇到洪水,冬天遇到冰凍,交通經常中斷。」村支部書記石新初說。

剝岸村人深受其苦。「每天只有一趟小麵包車進出。如果錯過了,出不去,進不來。」「每噸建築材料,運費比周邊村要高20元至50元。」「村裡沒幼兒園、小學,孩子上學要去10公裡開外,少不了大人接送、陪讀。」石文舟是個電工,早年在外打拼,日子過得馬馬虎虎,後來女兒、兒子到了上學年齡,夫婦倆只得回到村裡照顧,一家因學致貧。

生活不易,致富更難。

剝岸村有山林1.6萬畝,人均山林面積15畝。上世紀70年代,剝岸村人就開始圍繞「山林」做文章——種核桃、種楠竹、種板慄、種葫蘆梨、種冬棗、種湘杉……

山綠了,全村森林覆蓋率超過90%,成為雙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核心區。村民口袋卻沒鼓起來。「封山育林的管控一年比一年嚴,『綠色銀行』變現難度大;交通不便,林果外銷運輸成本高;市場主體缺乏,沒形成產業。」董協平分析說。

近幾年,鄉村旅遊日漸升溫。看木蘭山、雙峰山紅紅火火,自己卻守著風景受窮,剝岸村人著急:啥時才能吃上「旅遊飯」?

重新定位

剝岸村的困惑,同樣困擾著周邊的洪益村、上灣村、滑石村、大砦村。

它們都處於雙木路沿線,村情基本相同:山場面積大,耕地面積小;基礎設施薄弱,增收乏力;上灣、滑石、剝岸都是深度貧困村。當地幹部形象地稱它們為「一根藤上結的五個苦瓜」。

發展訴求也相同,都希望儘快搭上「旅遊快車」。「木蘭山那邊的遊客順道來我們這裡『彎一腳』就行了。」滑石村村幹部說。

以景帶村,雙峰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調整了發展思路。

雙峰山是國家4A級景區,境內有雙峰託日、書院聽琴、回龍晨鐘、古寨烽煙等12個自然人文景區。2018年,雙峰山啟動「國家旅遊度假區」創建。此前,雙峰山的目標是創國家5A景區。

目標轉向,雙峰山有自己的考量。「5A景區對旅遊資源的稀缺性、唯一性要求較高,我們沒競爭優勢。旅遊度假區更看重區域生態環境,這是我們的優勢。」雙峰山旅遊度假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鄭傑說。

更重要的是,旅遊度假區輻射面更寬,帶動力更強。

雙峰山對全域進行重新規劃——

在東線,依託雙木旅遊公路,開發漢孝文化民宿遊和農業生態觀光體驗遊,形成具有鄂北風情的環山鄉村旅遊度假帶;

在中線,建設森林廣場拓展運動基地、白雲湖森林禪修基地、洋泗峽谷森林探險基地,形成度假核心區;

在西線,建設現代農業種植基地,開發茶林果採摘遊產品,培育研學遊基地。

環山鄉村旅遊度假帶將剝岸、洪益、上灣、滑石、大砦綁在一起,實施連片開發。「我們可以整合有限資源,補齊這一片發展短板。」鄭傑說。

打通「梗阻」

在石文舟印象中,雙木路改造曾動議過多次。

「歷屆黨委政府都想修,就是差錢。」石新初說,雙木路是一條通村路,地方能爭取的資金支持有限。

轉機來自漢孝一體化進程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孝感全面對接武漢、融入武漢。兩地就旅遊一體化達成共識,互以對方為周邊遊首選目的地。

緊鄰木蘭山景區的雙峰山先行先試。

2018年,伴隨觀(觀音湖)雙(雙峰山)旅遊路通車,打通雙木旅遊路已勢在必行。「破除這個『梗阻』,木蘭山、觀音湖、雙峰山就能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協同發展。」孝昌文化和旅遊局負責人說。

當年6月,雙木旅遊公路正式動工。

這條路長13.6公裡,概算投資近3億元,爭取到的建設資金僅1.8億元,缺口咋辦?「沿線群眾脫貧致富等不得。把這些錢掰碎了用,也得把這條路修起來。」雙峰山旅遊度假區工委表明決心。

優方案。按最初設計方案,改造後的旅遊公路有8米寬,包括雙向遊步道建設。優化後的方案,利用原有道路建設遊步道,縮減了新修道路寬度,降低建設成本。

聚民力。幹部進村入戶,擺困難,說願景,村民孫儀斌主動讓出自家菜園子,「這是為我們修路,哪能昧良心討價還價?」

細打算。綠化,美化,因形就勢,因陋就簡,杜絕人為造景,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田園風光。「生態美,田園美,是我們最大亮點。在綠化、美化上刻意下功夫,花錢不說,反倒會畫蛇添足。」鄭傑說。

今年6月,雙木旅遊公路建成通車,一線串起雙峰山、木蘭山兩大景區。

露營地上的拖掛式房車。

「房車」進山

雙木旅遊公路剛啟動,不少企業找到雙峰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表明投資意向。

奇瑞控股集團計劃,在雙峰山建設全國第七家汽車露營地。此前,奇瑞已相繼在黃山、鎮江、蕪湖等地布點。

奇瑞看好雙峰山這塊寶地。「生態好,處處都是景;位置好,可以引流木蘭山景區的遊客。」雙峰山房車露營地總經理尹凌說。

雙峰山也期待與奇瑞合作。「它可以豐富我們旅遊度假區業態,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鄭傑說。

雙方達成協議:奇瑞流轉剝岸村300多畝土地,建設容納120輛房車、日接待遊客700人的五星級汽車露營地。

今年10月1日,雙峰山房車露營地開營。「周末遊客比較多,七成來自武漢。」營地負責人曹舟介紹,目前營地可接待500人,戶外開設了汽車工坊、森林探險等體驗項目。

這個項目攪動了整個剝岸村。

營地位於剝岸村小溪嶺,這裡的村民率先吃上「旅遊飯」。「土地流轉費每畝400元,營地務工每天有100多元收入。」村民孫全洲說。

石文舟家距營地不到3公裡,營地動工後,他組織四五個勞力,攬下電工活,當上了「包工頭」。

石新初領辦龍傳寨種養專業合作社,發展綠茶、油茶,村民以林地入股,參與分紅。

董協平請來旅遊專家,根據村裡資源,規劃設計了「金龜茶韻觀光園」農旅融合項目。「採果,品茶,賞花,垂釣,遊客到這裡,一年四季都有項目可以體驗。」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陸夢陽

編審:黃黎

出品:孝感廣播電視臺

相關焦點

  • 鄉村旅遊、特色民宿、養生度假…湖北恩施州10萬山民吃上「旅遊飯」!
    景區發展帶動▲國家5A級景區/神農溪恩施州是旅遊資源的富集區,該州以建設景區為引擎,先後引進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投資公司、騰龍洞旅遊開發公司、三特公司、湖北清江旅遊發展公司等企業投資旅遊景區開發,建成35家A級景區,形成「2個5A+18個4A」的高密度、高A級景區集群。
  • 湖北孝感,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12月26日下午,沒有處於地震帶上的孝感發生地震了,孝感這座不知名的四線城市上了熱搜。許多人對孝感不是很了解,不知孝感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孝感,是湖北13個地市州之一。孝感位於湖北東北部,與武漢交界。論地理位置,孝感是湖北區域性中心城市,是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遊城市群重要成員。從孝感到武漢市中心約60公裡,距離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僅30公裡。武漢的二號線已經修到孝感邊界上來了。
  • 湖北孝感一個名字最有詩意的縣,是湖北人口密度最大的一個縣
    旅遊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可以欣賞沿途的風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找回本心,洗滌一下我們在生活中的壓抑,令自己全身心都得到放鬆。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的千古名句「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至今記憶猶新,詩句中的「雲夢」在現實中也確實存在,它是湖北孝感市雲夢縣,是一個很詩意的縣名。雲夢縣的一些最面積只有604平方公裡,是孝感面積最小的縣市,人口約68萬人,是孝感人口最少的一個區縣,湖北省人口密度最高。
  • 福建省「魚骨沙洲」走紅,村民吃上「環境飯」
    為此,村裡組建了股份制旅遊公司,負責開發和維護這一新景點,並以此為依託發展鄉村旅遊。與遊客常常爆滿形成對比,記者看到,沙洲上卻僅有一個兼有上洲碼頭和海上救助站功能的曲尺形狀接待平臺。平臺上設置了簡易的洗手間、小賣部和休息候船室,一次容納50人都顯得擁擠。村民告訴記者,去年一些節假日期間,不得不對上洲遊客進行限流。
  • 廣西龍州:弄崗村村民「借」充足電力吃上「旅遊飯」
    「弄崗觀鳥」已成當地旅遊名片。不少村民因此跳「農門」,並依託南方電網提供的充足電力,吃上「旅遊飯」,走向小康。  經營民宿的黃智強是弄崗村第一批打「鳥」主意的村民之一。開辦民宿前,他是弄崗保護區的一名兼職護林員,靠「半工半農」維持生計。在巡視山林和與遊客交流中,黃智強嗅到了商機:自己平日為解悶好玩學到的「鳥語」,竟然可以幫遊客成功拍到想拍的飛鳥!
  • 戰「疫」前線礪尖兵 ——孝感疫情防控一線公安幹警素描
    (視界網 劉文波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孫敏3月8日,應城市城中街道留觀點。「情況咋樣?你還好吧?」聽到聲音,正在執勤的城中派出所民警徐晨怡愣住了。問話的是她的父親、督察民警徐國華,父女已經20多天沒見面了。「報告,一切正常!」筆直敬禮的徐晨怡雙眼泛紅。父親笑了,細心地為她整了整警服。
  • 湖北孝感:核酸檢測迎開學
    8月24日,在孝感高新區起跑線幼兒園,核酸檢測人員正在為孩子們採集(孝感日報記者石玲 通訊員徐遷)8月27日,孝感市孝南區廣場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孝感日報記者 侯伶俐 通訊員曾光輝)8月28日,為確保安全有序開學
  • 福建→湖北:缺吃穿?捐! - 廈門日報
    福建的養鰻人想得簡單,「湖北和福建飲食差異大,擔心他們(福建支援湖北醫療隊)吃不慣。」2 東山島的海鮮漳州市的東山島是個旅遊海島,「靠海吃海」的東山島自然是海鮮的盛產地,隨著冷鏈運輸的普及,東山島的海鮮也逐步走向全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建設美麗鄉村促進農旅融合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吃上...
    他強調,要充分發揮好海南特色風情和熱帶農業優勢,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促進農旅深度融合,讓老百姓吃上全域旅遊飯,在家門口受益增收。  大艾園村是陵水革命老區之一,近年來因地制宜發展聖女果產業,並與紅色文化、民俗民族文化資源相融合,發展鄉村旅遊,帶動村民收入大幅度提升。走進村中,只見在村文化大舞臺上,村民正在載歌載舞迎接八方來客,攤鋪上則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特色手工藝品和農副產品。
  • 「高山民宿」讓群眾吃上「旅遊飯」
    來來往往的遊客,讓原本閉塞偏遠的山村充滿了生機;乾淨整齊的苗家民宿,讓原本貧窮落後的山區群眾吃上了「旅遊飯」。目前,在黨郎村像潘老格家這樣的民宿,有28家,總床位達到了80多個,可以單次接待客人80人以上。    「當時我提出發展民宿旅遊的想法時,村民都不支持,他們認為,黨郎村在月亮山上,不僅偏遠,路況也不好,交通極度不便,發展鄉村旅遊是不可能有遊客來的。」
  • 湖北興山:一條生態旅遊扶貧廊道帶富一個鄉
    近年來,湖北宜昌市興山縣整合4000萬元資金,高標準建成40公裡「生態旅遊扶貧廊道」,將兩個鄉鎮的6個村串成一線,旅遊資源豐富的高橋鄉從此走上了致富路。沿著廊道下行,就是大槽村村民集居地,黃牆黛瓦,古樸素雅,庭前屋後乾乾淨淨,讓人賞心悅目。村裡引導農戶植花種草,整治環境,還投資建公廁、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部分村民家開辦的農家樂的生意開始好起來。
  • 湖北孝感巿舉行第六屆孝文化節
    本次國際研討會由中國老年發展基金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孝感市人民政府主辦,孝感學院承辦,孝感市委宣傳部、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孝感市社科聯、湖北孝文化研究基地、湖北孝文化研究會共同組織,湖北宇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協辦。參加大會的有來自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和我國香港、臺灣及內地的專家學者160餘人。  開幕式由孝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欒春海主持。
  • 柚農熊業明:掙了柚子錢想吃旅遊飯
    近日,墊江縣黃沙鎮長虹社區3社曾家巖,70歲的熊業明指著成片的柚園告訴重慶日報記者,「黃沙白柚掛在樹上就被認購了,現在我們有了新期望,掙了柚子錢,還想吃旅遊飯。」黃沙白柚有170多年的種植歷史,有「聖果」之美稱。上世紀50年代、70年代、80年代,當地先後三次動員群眾種植黃沙白柚。那時,熊業明在房前屋後種了7株黃沙白柚樹。
  • 雞西支援湖北孝感醫療隊隊長、市醫院血液腎病科主任醫師林玉華
    —— 攜手每個溫暖如常的日子,你我共同度過林玉華在孝感期間,與丈夫、兒子視頻。「你昨晚泡腳了嗎?」「今天吃的啥?」「咱兒子上網課學習可有樣了,一點都不用操心……」3月20日至今,每天的不同時段,雞西支援湖北孝感醫療隊定點療休養賓館的樓下,總有一名中年男子站在樓下與樓上的妻子嘮著家常,他就是雞西支援湖北孝感醫療隊隊長、市醫院血液腎病科主任醫師林玉華的丈夫武坤鵬。雖然近在咫尺卻暫時不能團聚,但隔窗對望的每一刻,夫妻倆都擺出勝利的手勢,傳遞著人世間最真摯的愛、最動人的情感。
  • 湖北孝感北部第一村:仙源美景雙峰山 雲霧茶香剝岸村
    《中國紀錄》新媒體 周杰《酒店新聞網》湯國華 編輯報導2020年12月13日下午,《中國紀錄》新媒體與《酒店新聞網》編輯一行慕名到位於湖北孝感北部第一村——剝岸村實地探訪。下午15時,《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駕車沿著標準化的柏油路從塗巷一路馳騁到孝感的邊界村——剝岸村。倒車鏡裡顯示的綠樹紅花,讓人心曠神怡,絲絲的涼風給人感覺倍兒爽。
  • 泰山「北大門」:村民吃上「旅遊飯」 鼓起「錢袋子」
    作為新農創「大津口鄉村振興示範點」項目,「沙嶺·慄春」以農旅融合模式集農業、休閒、生態、旅遊、消費等一體,打造出泰山東麓鄉村振興精品示範性項目,村集體年可增收35萬元。「村民吃上了『旅遊飯』,鼓起了『錢袋子』。」
  • 孝感米酒與麻城老米酒,誰才是湖北米酒的代言人?
    說到特產,湖北絕對是最有發言權的,湖北位於中國的中部,集南北飲食文化之大成,練百家於一爐,造就了它獨特的特色飲食文化!在湖北特產飲食中,米酒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分類,而在湖北眾多的米酒中,孝感米酒和麻城老米酒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顆明珠!那到底誰才是湖北米酒的代言人呢?
  • 雲南滄源班洪鄉:阿佤人民吃上「旅遊飯」
    雲南滄源班洪鄉阿佤人民吃上「旅遊飯」。供圖  雨後的滄源佤族自治縣班洪鄉,青山如黛,雲霧綿綿,清新的空氣洗去遊人旅途的疲憊,絢麗多彩的佤族風情文化和「班洪抗英紀念碑」「班洪四大嫂」飯店,更是吸引著人們不禁去翻開歷史的篇章。
  • 中國特色美食——湖北——孝感
    5、孝感餅子麵粉加水配以配料所製成的橢圓形、菱形、圓形的爐餅,其中最著名的胡餅,孝感人稱之為芝麻餅子。6、孝感豆油藕卷趙匡胤自小家貧,早年曾浪遊楚地,以推車販運為業。一次寒冬,他手推獨輪車,從古「楚王城來至孝感西湖村,當獨輪車滿載販購的西湖蓮藕後,卻已時值風雪黃昏,饑寒交迫,趙匡胤便推車投宿湖酒家。
  • 西藏林芝:農牧民的「旅遊飯」越吃越香
    西藏林芝:農牧民的「旅遊飯」越吃越香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尕瑪多吉 方莉 王昊魁  2020-09-29 在國家5A級景區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巴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