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司研究室 曲奇
近日,有「閩系黑馬」之稱的大唐地產(股票簡稱「大唐集團控股」)在香港敲鐘上市。為了這一刻,大唐地產12年時間裡3戰港交所,終於在2020年收官之際成功上岸。
閩系房企以激進著稱,上市前,大唐地產淨負債率曾超1000%,如此高的淨負債率在房企中很少見。上市後,大唐地產表現平平,市值在60億港元上下浮動,成交量極少。
與大唐地產幾乎沒有波動的股價相比,其背後兩個階段的發展歷程、實控人黃晞所掌控的福信系資本卻十分吸引人。
大唐地產源於臺灣,興於福建。不過,大唐地產的招股書中並沒有提到公司的起源,因為如今的大唐地產實控人和創始人已毫無關係,這段歷史就被招股書略過了。
1984年臺灣建築盛行歐美之風,臺中人餘英儀做了一個差異化嘗試,走「國韻地產」路線,開發名為「大唐世家」的項目。1985年,以唐風建築、中式園林、傳統院落風格為主的新樓盤讓臺灣人耳目一新,還獲得了臺灣建築界最高獎——魯班獎。
「大唐世家」的名字取自古代強盛的大唐及《史記》中的「世家」,寓意為豐美強大,禮樂興盛的家族,公司的Logo選用著名京劇臉譜「藍臉的竇爾墩」。
十年之後也就是1994年,餘英儀從臺灣來到廈門,進行二次創業。1995年,「藍臉的竇爾墩」臉譜在廈門的大街小巷出現。
之後,大唐地產不斷做大,從廈門擴張到福建其他地區,又進軍到山西、陝西、重慶、黑龍江、江蘇、上海等地。地產業務做大的同時,大唐不斷將觸角伸向其他領域,2002年進軍教育領域,興辦康橋幼兒園、中小學,2003年進入娛樂業經營KTV,2004年又進入餐飲業開設酒樓,十分風光。2007年6月末,大唐地產國內在建項目有12個,總建築面積達到95萬平方米。
然而,高光的大唐地產很快就迎來一個重大轉折點。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房地產行業融資遇到瓶頸,資金鍊緊繃,因亟需資金用於70萬平方米的待開發項目,大唐地產便開啟了赴港上市計劃。
據媒體報導,當時大唐地產已擬定於2009年在香港上市,但2008年8月,創始人餘英儀因病遽然逝世,大唐地產上市計劃隨之擱淺。
餘英儀逝世後不久,大唐地產易主。2010年4月,大唐地產被福信集團的掌門人、廈門女首富黃晞收購,黃晞成為大唐地產的實際控制人。IPO後,黃晞持有大唐地產58.34%股份,仍然是大唐地產最大股東和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0月,黃晞家族(福信集團代表)時隔一年再次進入《2010胡潤房地產富豪榜》,以55億元財富位列44名。此後,黃晞多次成為廈門女首富。
黃晞入主大唐地產後,將福信的地產業務逐步轉入大唐,福信專注金融投資。黃晞左手地產右手金融的發展策略,離不開福信集團創始人陳章輝(黃晞先生)的影響。
此前,關於陳章輝的配偶一直存在爭議,有傳其配偶是張建華,陳章輝去世後,張建華繼任董事長。結果2001年9月,黃晞開始執掌福信帥印。誰是陳章輝的夫人一直是個謎。直到大唐地產最近一次更新的招股書,披露了陳章輝是黃晞的先生這一事實。
陳章輝,1960年出生在福建省永春縣一個普通幹部家庭,在兄妹五人中排行第四。父親是縣醫藥公司副總經理,母親鄭秀英在縣食品公司做出納。1978年,陳章輝考入廈門水產學院(現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畢業後留校工作,29歲便已是該校黨委組織部的副部長。
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陳章輝放棄公職下海經商。1989年,陳章輝勸說在香港定居的胞兄顏章根回大陸創業,兩人一起合辦了廈門祥業房地產有限公司,陳章輝出任總經理。和胞兄幹了幾年後,1993年陳章輝單獨出來創辦了福信集團。
祥業期間,陳章輝曾提出,「以房地產為基礎,發展金融、紡織業,開拓高科技領域,投資發展農業」的戰略。陳章輝延用了地產和金融兩手抓的思想,福信集團以「房地產為主業,金融為後盾」作為公司發展戰略。
1995年,陳章輝率領福信參與成立中國第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生銀行。大唐地產的敲鐘儀式上,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就與大唐地產董事長吳迪一起上臺敲鐘。
可惜的是,2000年陳章輝病逝,黃晞和陳章輝的學生吳迪接手管理福信。2005年,黃晞作為福信集團董事長,以8億元資產首度入榜《胡潤金融豪富榜》,位列第9。
第三方數據顯示,易主後的大唐地產,直到2017年才突破百億銷售額,達到145億,僅是中小房企的規模。
與大唐地產業務相比,福信的金融版圖十分龐大。除民生銀行外,福信還曾入股興業銀行、交通銀行、恆豐銀行。銀行之外,福信還參股閩發證券、永安保險、新華人壽,私募基金、小額貸款亦有布局。
《福建女首富的財富密碼》文中提到,「作為民生銀行的創始股東,福信在這家銀行一直有著獨特的話語權,吳迪長期擔任了民生銀行的董事。而黃晞,也得以與劉永好、史玉柱、盧志強、郭廣昌、張宏偉等大佬們同列,成為『民生系』背後一股不容小覷的資本力量。」
根據民生銀行財報,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福信系」在民生銀行的貸款餘額分別為15.06億、23.67億、30.33億。2020年6月末,經吳迪個人擔保,大唐地產從民生銀行取得的貸款約23.76億,佔大唐地產有息負債總額的29%。
儘管有民生銀行支持,但「345房企新規」之下,大唐地產很難靠高槓桿實現快速擴張了。2016年和2017年,本輪樓市火熱時期,大唐地產的淨負債率分別高達1085.3%和1087.9%。
2019年初,大唐地產開始搭建境外VIE架構,為了上市2019年末將淨負債率降至119.2%。然而,2019年11月大唐地產二次衝擊港股IPO以失敗告終。緊接著2020年5月,大唐地產第三次衝擊IPO,終於成功過會。
高槓桿經營下,大唐地產銷售額快速提高,2016年到2019年,合約同銷售額分別為86億、145億、309億、340億,並在2019年提出的「三年衝千億,進入全國房企50強」目標 。
2020年6月末,大唐地產剔除預收帳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84.7%,淨負債率128.5%,現金短債比為1.34。大唐地產已經踩中兩條紅線,剔除預收帳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高於100%,根據新規,其有息負債總額增幅不得超過5%。即便背靠民生,高負債之下,大唐地產融資端可以發揮的空間也不大了,新規之下,中小房企想要超車也不像2016、2017年時那樣容易實現。
上市後的大唐地產,表現平平,幾乎沒有引起投資者的興趣,上市首日盤中跌幅超過20%,有媒體報導,大唐地產靠著機構護盤,才將股價拉回到發行價4.56港元。
上市對大唐地產來說是一段新開始,但想在中小房企中突圍,完成3年衝千億銷售額的目標,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業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