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順產,是2小時快速生娃還是煎熬48小時,取決於六個因素

2020-12-22 奶寶育兒堂

對懷著寶寶的準媽媽來說,順產都會是第一期望,畢竟相比較剖腹產來說恢復更快,且不會留疤,寶寶的免疫力也更強些。

可一想到順產,又有些緊張和忐忑,面臨著宮縮陣痛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生產時或許還會造成撕裂、側切、大出血、胎兒缺氧等可能狀況,心裡也是沒數的。

我表姐本來選擇的是順產,待煎熬六、七個小時後,實在受不了了,最終在醫生的幫助下剖腹產生了第一個寶寶。

我當時生頭胎也很吃力,倒是同病房的一個90後小姑娘,沒多久就把孩子生下來了,醫生說是難得的超快順產。

是的,同樣是選擇順產,也有煎熬時間長短的區別,是2小時快速生娃還是煎熬48小時,取決於多方面因素。

01順產產程的長短,取決於六個因素:

1、準媽媽的年齡

這一點想必大家都清楚,順產不僅需要準媽媽忍耐劇痛,還要使出全身氣力,對身體機能和皮膚彈性也有一定要求。

通常情況下,還是處在最佳生育年齡階段的女性更佔優勢,至於高齡產婦,最好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生產方式,剖腹產母子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2、有無生產經驗

生過寶寶的準媽媽從理論上來講,肯定會比沒有生產經驗的頭胎孕媽好一些。

因為有了第一胎的經驗,再次生產從生理到心理都會有足夠的準備,相對來說產程也會短不少。

3、胎寶寶的實際情況

順產是否順利,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胎寶寶的狀況。表姐之所以臨時改成剖腹產,就是因為胎寶寶臍帶繞頸的狀況不太好,順產的風險較大。

其次,還有一些胎寶寶體型較大,如八斤以上的「巨嬰」,想通過產道真的很吃力。

這就需要準媽媽孕期注意保持體重了,最好控制胎寶寶在六斤左右,這樣對雙方都好。

4、骨盆狀況

準媽媽的骨盆也因人而異,那些骨盆較寬、結構正常的,才能滿足順產條件。

而骨盆較窄或其他狀況儘量避免順產,安全最重要,剖腹產出生的孩子一樣健康聰明。

5、胎位

胎位是否較正直接關係到生產方式,這事馬虎不得。

到了預產期前,醫生通常會以此判斷應該採取何種生產方式,不要自己做決定,遵醫囑就可以了。

6、心態

自古有云: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走一趟,可見生產無小事,生命最重要。

也正因此,會讓很多準媽準爸害怕緊張,特別是在生產前一段時間,產婦的肌肉緊張甚至會刺激宮縮,這都超不利於生產。

因此,提前做好心理建設很重要,學習相關知識是最好的。

家屬需要及時關注準媽媽的狀態,及時安撫,讓她從容迎接寶寶的到來。

超快順產雖然要求嚴格,不過我們可以提前做工作,降低順產時可能遇到的風險狀況。

02從這六個因素入手,順產生寶寶有哪些技巧?

1、控制飲食,保證胎寶寶體重符合順產標準

當準媽媽從懷孕前期的孕吐狀況(有的準媽媽沒有,也正常),慢慢過渡到正常飲食的後期時,胎寶寶也進入了快速增長期。

這時無論準媽媽還是胎寶寶,都需要更多的營養,食慾自然會大增。

但一定要適當增減食量,控制好食物的種類,保證營養均衡的同時,也要覺察體重的變化,一般情況下整個孕期控制在增加25斤以內比較好,儘量不要食用太多含糖量高的水果。

2、鍛鍊身體,保證體力

傳統國人認為保胎的基本功課就是減少運動,甚至一天坐著不動才好,事實上這是錯識認知。

這與古時女性參與體力勞動量過多有關,才會因為勞作過多導致胎寶寶出事故,故而古人認為準媽媽應多休息保胎。

時至今日,我們的生產力結構發生巨大變化,懷孕期間應當適當做些瑜珈、散步等運動,增強身體素質,順產也會更容易。

PS:不要過激運動,儘量避免穿高跟鞋。

在家裡不外出時,可以適當做下蹲或扎馬步等動作,更有利於順產,每天堅持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感到不適就趕緊停下。

3、多練習分娩動作、用力等技巧

這方面網絡視頻有很多教程,方便的話可以找來看看,或請專業老師指導。

首先就是盤腿坐在瑜珈墊上,呼吸慢慢配合宮縮的節奏,這要靠準媽媽自己摸索,然後就是練習吸氣、憋氣,直到宮縮陣痛結束再呼氣。

以上是深呼吸,接下來還有淺呼吸:用嘴吸入一小口氣後,再慢慢輕輕呼出。

4、劃重點:定期檢查

產檢是重中之重,不可忽視和小瞧,更不要提以前古代等,因為那時的產婦和胎兒的死亡率也是現在人難以想像的龐大數字。

愛惜自己和寶寶的生命,產檢是必須必須必須的!

進入孕晚期,檢查日期排得較密是正常情況。如果想順產,那麼每次檢查時一定要確認胎寶寶的頭部和位置狀況,如果是臀位或橫位,那麼要及時調整。

當然,前面也提到了,準媽媽的骨盆也需要符合條件。

保證做到以上這幾點,在遵醫囑的情況下,準媽媽們要好好調整一下心情。

不過順產時也可能面臨其他緊急情況,這時緊急改為剖腹產也有可能,請以生命為重。

大數據表明,剖腹產的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同,老一輩人沒有經歷過才會抵制(一如某地老人會覺得床和炕太熱會導致不孕一樣,北方人的熱炕用了幾千年也沒不孕。)

相關焦點

  • 順產分娩,是疼3小時還是48小時,取決於產婦身上的6點因素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一說起懷孕生產,想必許多順產的寶媽,到現在還是十分害怕,那不僅是那撕心裂肺的的疼痛,最痛苦的還有寶寶遲遲不生,煎熬的那十幾甚至二十幾個小時。我表姐就是生產特別費勁的孕婦,當時生孩子開指用了十幾個小時,疼得都想剖腹產了,不過因為孩子頭快要出來了,只好聽醫生的建議又接著熬了下去,總共生了兩天。
  • 生娃記實 頭胎順產苦撐3小時 二胎生娃速度快的讓我太羨慕
    從回到赤峰家裡待產,到孩子出生,整整2個多月時間,並且已經是超出了預產期一周的時間。超出預產期是要提前住院的,我們提前住進了醫院,入院的第二天開始催產。從用藥開始,到孩子和妻子走出產房,一共經歷了11個小時59分鐘,其中進入產房開始生產近3個小時時間。
  • 同是順產,為什麼有的孕婦陣痛2小時就生了,有的要疼三天三夜?
    但說到順產,就不得不提到「陣痛」,這種連綿不斷愈演愈烈的痛只有經過的寶媽才能真切體會。不管它是傳說中的幾級痛,有個問題一直不解。為什麼有的孕婦陣痛出現到分娩完成一兩個小時就夠了,有的孕婦被折騰得筋疲力盡,甚至有的準媽媽被「痛」了三天三夜才生?
  • 同樣是順產生娃,為啥有的快有的慢?產程快慢和這些因素有關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生過娃的女性都會發現,生孩子也是因人而異的,同樣是順產生娃,有的產婦用盡全身的力氣,煎熬一天一夜都沒法順利產出,最後還得靠醫生輔助才能把孩子取出來,累得滿頭是汗。
  • 關於順產,疼一下子還是疼幾天,由6個因素決定,想順產要多了解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關於順產,疼一下子還是疼幾天,由6個因素決定,想順產要多了解!熬過了十月懷胎,終於等到了分娩的日子,許多寶媽都興奮不已,但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成為許多寶媽糾結的問題。
  • 關於順產,疼一下子還是疼幾天,由6個因素決定,想順產要多了解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關於順產,疼一下子還是疼幾天,由6個因素決定,想順產要多了解! 熬過了十月懷胎,終於等到了分娩的日子,許多寶媽都興奮不已,但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成為許多寶媽糾結的問題。
  • 順產分娩有快慢,2小時還是24小時?想最快「卸貨」你得這樣做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孩子是女性生命中「過刀山」的一關,有些人半個小時就結束了戰鬥,有些產婦卻要折騰24個小時,無論是宮縮、開骨縫、破羊水都要經過好一番折騰,疼得死去活來。同樣是生娃,為什麼有人快有人慢呢?
  • 影響產程快慢的因素都有啥?若佔三個以上,生娃不用苦熬三天三夜
    >有的媽媽則很幸運,幾個小時就能把娃生出來,這樣的媽媽往往成為眾人羨慕的對象。清晨時分,劉芳開始慢慢感覺到陣痛,隨著她的痛感越來越強烈,她迷迷糊糊被推進了產房,在醫生護士的幫助下順利生下了寶寶。從陣痛開始到寶寶出生,劉芳僅僅用了4個多小時,雖然陣痛來得又急又快,但好在不用忍受太久。
  •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黃金24小時,這些注意事項需了解
    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產後的24小時都很重要,媽媽把自己血肉從身體裡生出來變成一個新生命,是一件很耗氣血的事情。產後24小時很重要阿芳到了孕晚期,她開始糾結了,因為有的人說順產好,寶寶聰明,有的人說剖腹產好,媽媽要受疼痛的多一點。
  • 臺灣女星高齡順產,生娃只花1小時,產程順利全靠2點,孕媽快學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臺灣女星高齡順產,生娃只花1小時,她分享:產程順利全靠這2點!前兩天,臺灣主持人阿諾宣布了自己升級當媽媽的喜訊,35歲的她,結婚2年,備孕兩年,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寶寶。
  • 孕媽順產生娃如此「絲滑」,5點助產小知識,準媽媽們學起來
    順產的寶寶抵抗力更高,更聰明,即使剖腹產很方便普及,即便很多人為了身材等原因還是選擇剖腹產。但是還是有許多媽媽堅持順產,而對於順產來說,生產時間短,少遭罪,幾乎是每個選擇順產的的媽媽所期盼的。順產只用了1個多小時月月孕期反應很大,醒著的時候,幾乎都是往洗手間跑,後來好容易熬到了孕中期,又開始四肢浮腫。孕晚期的時候挺著個大肚子,連身都不敢翻,根本就睡不好覺,但是為了寶寶,還是努力的保證睡眠。
  • 為什麼順產需要在產房呆2個小時才能回病房
    ,產後2個小時是關鍵期,需要留在產房觀察。不要認為順產沒有經歷手術因此就很輕鬆,其實順產產後也有可能會突發併發症,例如我們經常聽到的羊水栓塞,還有產後大出血等緊急情況,因此需要留在產房觀察2個小時,以確保媽媽的生命安全。
  • 叄旺到家|順產之後48小時的生活細節
    順產之後48小時的生活細節,生完孩子之後產婦身體很虛弱需要好好調理,要注意坐好月子,這期間既要照顧寶寶又要關注自身傷口恢復情況,很多新手媽媽可能還不知道關於產後的一些注意細節,以下這些是安全的、坐月子的日程表,新手順產媽媽們可以提前看一下。
  • 順產還是剖腹產,到底如何選擇?2個寶媽分享不同的分娩經歷
    選擇順產方式的寶媽體驗順產需要產力、產道、胎兒這三種因素均屬正常,並且能相互適應,最後胎兒經過陰道自然生產的一種分娩方式。阿霞是一位順產產子的寶媽,預產期時選擇了住院待產,可兩天過後遲遲沒有分娩的跡象。經過和家人商量,最後接受了醫生使用催產針的建議。
  • 餓著肚子哪有力氣生娃?不管順產還是剖宮產,待產包準備點好吃的
    風風火火趕到醫院,結果發現還是落下了好幾樣東西在家,特別是很多新手爸媽更是方寸大亂,跑上跑下還是理不清頭緒。好不容易安頓好,準媽媽這時候突然感覺有點餓,這可如何是好?隨便是外面買點,又不知道吃什麼合適?都說生孩子是個體力活,不說進了產房如何,光是一陣接一陣的宮縮就夠消耗體力了。一、餓著肚子哪有力氣生娃?不管順產還是剖宮產,待產包準備點好吃的!
  • 陣痛五六個小時實在沒勁了,選擇進手術室剖腹產
    作者:寶寶知道 初夏之時我們寶貝晚上19.01分剖腹產出來的,體重8斤4兩(是個小胖胖,雖然媽媽不覺得我們胖,可是醫院護士都喊我們小胖子) 從懷孕開始就堅持順產,也堅信自己可以順產,為了順產孕期運動一直很多,也儘量控制自己的食量,每次去產檢體重什麼的都比較正常
  • 別再猶豫順產還是剖腹產了,順產這2個優勢,是剖腹產比不上的!
    是順產自己生?還是剖腹產?真的好難選擇啊!從寶寶的角度來考慮的話,順產肯定是最好的選擇了。千萬別小看順產開始到結束的這幾個小時,甚至是十幾個小時,這對於寶寶一生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尤其順產的寶寶這2點優勢,是剖腹產無法相比的。
  • 順產分娩有快慢,你想多久結束「戰鬥」,2小時還是24小時?
    順產還是剖宮產?一直是很多準媽媽孕期比較糾結的事。很多人都覺得,剖宮產更乾脆利落,不用擔心這樣那樣的意外情況。最讓不少孕婦傾心的是預約好時間就可以了,不用等自己疼得筋疲力盡還要深呼吸、用力。但順產的好處也不言而喻,對寶寶的健康有一定作用,而且產後恢復速度和效果也更好,如果想儘快孕育二寶的寶媽,順產肯定是更好的選擇。說到順產,對準媽媽來說,最擔心也最害怕的就是愈演愈烈的「陣痛」。「萬一我扛不住著十級陣痛,或者寶寶有什麼臍帶繞頸、宮內窘迫的問題,到時候還得剖腹產,那之前的疼不是都白疼了嗎?」
  • 40個小時的順產之路,讓我明白了信念有多重要
    而生娃這樣的經歷,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則是在生死之間的成長。小贏的順產之路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與小紅書上動輒幾個小時超快順產的分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11.8凌晨兩點破水、120緊急入院,到11.9近七點寶寶出生,順產之路,歷經了40個小時。
  • 走路生下了個娃?生娃如母雞生蛋,網友:同是生娃,為啥我這麼痛
    看到產婦這麼快速的分娩過程,很多網友表示羨慕:人家走走路就能把就孩子生出來,為啥我卻痛了三天三夜?還有的網友說:如果走走路就能把娃生出來,那我寧願天天走路,也不願意痛得死去活來。著名支持人謝娜剖腹產生下雙胞胎女兒後,被護士按壓宮底,疼得慘叫,發抖出冷汗,她說道:」護士每半個小時進來就按一次肚子,前三個小時還好,麻藥還在,後三個小時簡直生不如死。「幸好按壓宮底的痛只持續幾秒,不然估計床單都要被扯爛。3.傷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