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書,強壯中國人,hello大家好,這裡是軒轅書評。
在日本有一位米其林3星的餐廳,餐廳供應的料理,是一位日本主廚做的法餐。日本主廚與法餐之間,居然能夠擦出火花,應該是很有意思的一本書。
人物傳記不能保證100%真實
這本書的書名是《天才主廚的絕對溫度》,作者是日本的石川拓智,這位「天才主廚」講的是誰?就是HAJIME餐廳的創始人米田肇的故事。這一本人物傳記。
我們為什麼要評論一本人物的傳記,還是一位米其林三星的主廚的傳記作品?
要知道大部分的傳記寫的都是某一領域非常成功的人,作者行文無法完全擺脫個人主觀色彩,像攝影機一般客觀描寫主人公的事跡。同時,為了作品的可讀性,作者往往都會有意無意地拔高人物形象,挑選一些有趣的耀眼的故事呈現給讀者。
所以讀一本人物的傳記,千萬不要把它當成一本成功學的書來讀,所有的傳記都不是成功學。
評論得更尖銳一些——所有傳記的真實性都值得懷疑。
讀傳記,要借鑑而非模仿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評論這樣一本書?因為所有的傳記都具有借鑑意義。
讀傳記,不能邯鄲學步、亦步亦趨,簡單模仿傳記人物的言行,應該學會借鑑人物的思維方式、行為理念、人生態度。
換句話說,擇其善者而從之。不適合自己的內容,一定要果斷放棄。
傳記的人物可以成為我們心目中的榜樣,但絕不能成為照搬照抄的刻意模仿對象。
今天之所以要評價一本關於米田肇的書,也是因為米田肇這位大神特別有借鑑意義。
接下來,我們分「問題-答案-觀點」三步,評論此書。
問題
我們今天的問題就是——
一位日本人真的能夠做好法餐嗎?
答案
答案都在《天才主廚的絕對溫度》這本書裡,我讀完這本書之後,對於上述問題的答案是這樣子的——
一位日本人是完全可以做好一頓法餐的,他做出來的法餐甚至比正宗的法餐更加像法國人的料理;但是一位日本人又永遠不應該做出正宗的法國菜。
因為頂尖的主廚都是在創造料理,而非模仿料理。
工資交了學費
這麼說可能有點抽象,我們看一看米田肇的大致經歷,就會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答案了。
這本書在前1~4章基本上都是在講,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上成為法餐主廚這條路的。
米田肇從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法餐夢」,他從小的夢想就是要做一個一流的料理人,工作以後他還辭掉了收入和待遇都非常不錯的一份工作,然後把工作掙來的錢全部交了學費。
什麼學費?就是上廚師學校的學費。
講到這裡,我估計十之八九的人都應該認識到了,自己和米田肇根本就不是一類人。
我覺得,可能只有那些真正特立獨行,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才能夠下定這種類型的決心,所以他真的是非常厲害的、有決心的日本主廚。
被打到差點精神崩潰
後來他先在學校裡面學了一年的烹飪理論之後,就去一家法餐廳實習,在後廚被這家法餐廳的主廚給打到差點精神崩潰!
然後,他換了一家實習的飯店,慢慢學會了如何當好主廚的助理。
接著,他跑到了法國,好不容易拿到了在法國合法受僱工作的外國人必須獲得的、很難申請下來的工作許可證,在一家以魚類菜餚為招牌的餐廳裡,成為了魚料理部門的主廚。
此後,他回到了日本,到一家非常出名的餐廳工作,這個餐廳叫米歇爾·布拉斯餐廳。米歇爾就是餐廳的創始人。
米歇爾的精湛廚藝讓米田肇認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米歇爾教給米田肇最重要的一個道理:如果認為這已經是完美的話,其實並非完美。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只有永遠追求完美的姿態。
這個道理咱們中國人都懂,因為我們都聽過一句廣告詞叫做: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暴露年齡了……)
找店鋪找了15個月
過了一段時間,米田肇辭職,想去創辦一家自己的店鋪。那想要自己開店,必須找好店鋪位置。
這一找可了不得了,他找了多長時間呢?找了15個月!
也就是有一年多的時間,這傢伙就沒工作,天天只幹一件事,早出晚歸找開店鋪的地方。
你想,對店鋪位置執著到,花一年多時間單幹找位置這一件事兒,可見這個人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對吧?
更狠的還在後面。
為了「入口即化」測量口腔溫度
他開了這家HAJIME餐廳之後,為了讓這家餐廳的菜更好吃,想要做到「入口即化」的效果,就去測量人體口腔的溫度……
那這個口腔溫度是多少度呢?人體口腔的溫度是36.4度……
只有食材在這個溫度下融化,才能夠達到令人驚豔的、所謂「入口即化」的效果。
這就是,《天才主廚的絕對溫度》這本書書名的來歷。
從米其林三星到真正頂級的料理
所以,也不難想像這麼執著的一個人開的餐廳,能夠在一年零五個月之後就被評為了米其林三星餐廳。
至此,這個故事應該就能夠完美收官了,對吧?並沒有。
雖然他做的法餐,讓自己的餐廳被評為了米其林三星餐廳,但他不止於此。(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米田肇覺得,自己不應該去模仿,作為日本人不應該依賴法餐的文獻、法餐的文化,否則是做不出屬於自己的料理的。
所以他不再刻意模仿法餐,刻意要求自己非得做出正宗的法餐,他放下了包袱,撤掉了法餐的招牌。(餐廳原先的名字不是只有HAJIME,HAJIME後面還跟著一段法文,叫Hajime RESTAURANT GASTRONOMIQUE OSAKA JAPON)
他開始潛心研究新的菜品、新的菜式。
所以這本人物傳記的最後結局就是,米田肇這位主人公走上了深入研究美食學的道路。
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一位日本廚師是完全可以做出正宗的法餐的,但是一位頂級的日本廚師,又不應該把自己局限於單純的模仿法餐。因為如果只是刻意模仿的話,他也許永遠做不出真正的好吃的料理來。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軒轅書評,不知道你聽了這期的書評有什麼樣的感受?
千萬記住:不要模仿,而要借鑑。
明天的軒轅書評咱們接著聊,明天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