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並標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
————————
距離美國第一批車主拿到他們的 Model Y 已經過去兩天了。
儘管美國以外地區的人們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可以在屏幕面前,獲取車主們的第一手使用感受。作為可能是與社交媒體綁定最深刻的汽車品牌用戶,Model Y 的體驗視頻在開啟交付僅僅一天之後就已經登陸了 YouTube。
我們今天也找來了兩個目前最詳細的開箱視頻,分別來自 Tesla Raj 頻道和 Ryan Shaw 頻道,和大家一起看看 Model Y 到底香在哪。想直接啃生肉的同學可以點擊下方的兩個視頻觀看,再下面的正文,則是夾雜著翻譯的分析時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外觀:Model 3 Plus
兩位播主(Ryan 頻道的 Model Y 來自車主 Charles and Kaylee Bowers)在談到 Model Y 外觀的時候都給出了相同的評價:「similar(相似)」。
和 Model 3 共享設計語言的 Model Y ,在外觀上除了 SUV 性質本身帶來的差異點,比如更高的車身、拉長了的前臉和屁股以外,並沒有呈現出讓人一眼就能發現的設計新意。
好在特斯拉的家族風格足夠獨特,我們不在此評價 Model Y 外觀到底好不好看,但我們很確定,Model Y 是一輛特別的車。
正好,Raj 和 Ryan 評測的 Model Y 是兩款不同的顏色,輪轂也是不同的樣式(Raj 是 21 寸渦輪樣式性能輪轂,Ryan 則是 20 英寸黑色輪轂),大家可以看看你們更想買哪一款:
視線放在比較細節的地方,Model Y 的後視鏡,根據 Raj 的結論是「比 Model 3 明顯更大」的。他量出來的寬/高分別是 7.5 英寸(19.05 釐米)/6 英寸(15.24 釐米)——更寬的側後視鏡也帶來了更寬的車身(2.1 米)。
裝載能力:Model 3 Max
不像大哥 Model X,Model Y 的後方目前還無法設置拖車鉤,但本來應該有拖車鉤的地方覆蓋了一塊貌似可以強行拆開的塑料蓋板:
打開尾門,兩位播主都用了「useful(好用)」來形容這一次 Model Y 的後尾箱。不僅採用了放置物品更靈活的掀背式尾門,其實際空間也非常大。
Raj 用了兩個 20 寸 carry-on suitcase,也就是登機箱來測試 Model Y 後尾箱的裝載能力。可以看到後備箱最窄的地方也擁有兩個登機箱的寬度:
另外,後備廂裡面的高度也允許兩個登機箱疊起來放——但外圍由於尾門線條的原因無法疊放兩個,所以 Model Y 的第一層後備廂,如果只放登機箱的話可以放下五個。
Raj 也將 Model Y 後備廂的高度量了一下,第一層內部高度達到了 27 英寸(68.6 釐米),外部接近尾部曲線末端的高度是 20 英寸左右(50.8 釐米)。
為什麼說是第一層?因為 Model Y 的後備廂地板是可以掀開的,第二層分成了兩個碩大的儲物格,看看 Ryan 的示範就知道了:
這兩個儲物格的容積同樣巨大,Raj 甚至直接將一個登機箱塞進了其中一個格子:
除此以外,Model Y 後備廂兩側也還各有一個較深的儲物格,寬度和深度分別是 1 英尺(30.5 釐米)/20 英寸(50.8 釐米):
最後,在特斯拉車型其中一大空間賣點——前備箱裡面,Raj 也成功放進去一個 20 寸的登機箱:
內部空間:Model 3 Ultra
去年發布 Model Y 時,馬斯克曾說過「Model Y 的空間和尺寸都會比 Model 3 大 10% 左右」。7 座版車型似乎也成為了 Model Y 空間的有力背書——那麼事實究竟如何?
第一個真相是兩輛首發 Model Y 都是 5 座版,看來大家對 7 座的 Model Y 都不抱太多希望了~
Raj 找來了兩位朋友,一共 3 位成年人坐在第二排。他們的身高分別是 6 英尺 1 英寸(1.85 米)、5 英尺 10 英寸(1.79 米)、5 英尺 7 英寸(1.66 米)。
如上圖所示,坐滿了 3 個正常身材成年人的 Model Y,第二排橫向空間感覺一般般,特別是考慮到超過 2 米的車身寬度。
但縱向空間卻比較不錯,根據 Raj 在視頻中拿尺子量出來的結果,1.85 米大個子坐下來之後還有 6 英寸(15 釐米)左右的腿部空間。
另外,Model Y 後排座椅的高度大概是 13 英寸(33 釐米),而前排座椅下方則留出了 6 英寸(15 釐米)左右的升降空間。
從後排座椅表面到車頂的距離則是 3 英尺(91.44 釐米):
另外,Model Y 這一次還支持 3 段後排座椅角度調節,在後排座椅兩端肩部各有一個小扳手,扳動即可調節後排座椅靠背傾斜幅度:
內飾細節:Model 3 Pro
就第一印象來說,如果不是前排更高的視野,Model Y 的內飾可以說和 Model 3 完全一樣。但實際上,Model Y 還是在幾個地方做出了改進:
首先是前排的 USB 口。根據特斯拉的英文版用戶手冊,中控臺的 Type-C 接口在連接標配的無線充電板時,可以以 15W 的單臺最大功率給手機無線充電(究竟是兩臺可以合併輸出 30W 還是總功率最大 15W?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希望體驗過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回復一下)。
至於無線充電板怎麼連接,可以看看視頻截圖,效果看起來不錯:
另一個 USB 升級放在了後排。
Model Y 兩個後排 USB 接口都是 Type-C 形式的,如果支持 PD 充電協議,那麼對如今越來越多的 Type-C PD 快充數字設備(比如新的 Macbook Pro、iPad Pro 和其他支持 PD 快充的設備)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對於傳統設備來說則顯得有點激進。
還有一個細節,是 Model Y 的門板揚聲器採用了圓形的輪廓,而不是 Model 3 的類 D 形——以後猜車可別猜錯了。
相信大家也都看出來了,即使在技術上升級了一些細節,Model Y 依然絕大部分傳承了特斯拉「極簡」的內飾設計風格。喜歡的朋友會感嘆這就是科技感,不喜歡的則會吐槽「塑料感太重」——但這就是特斯拉的特點,而這個特點也足夠鮮明。
最後說一句這個與 Model 3 一脈相承的貫通式玻璃車頂,酷就一個字。
2020 年的電動大戰,是蔚來 VS 特斯拉嗎?
可以看到,Model Y 車主對於這輛車本身還是比較滿意的。最打動準車主的,很明顯是 Model Y 更寬裕的空間,Ryan 在視頻中也說比起 Model 3,「It's perfect for me」。目前也沒有美國車主抱怨做工——可能他們本來就不怎麼抱怨?
去年 Model Y 發布的時候,有一種觀點是「2020 年 Q3 太晚,到時很多傳統車企都反應過來了,新造車企業就更不用說了」。
但沒人想到 Model Y 足足提前了半年,在 2020 年 Q1 的最後一個月就已經開始交付。進口版的價格有贊有黑,但不可否認的是,2020 年上半年能買到的中級電動 SUV 裡面,Model Y 幾乎沒有來自國際廠商的對手,而中國車企能與之競爭的也不多。
同樣成為了事實的,是在中國市場裡面,我們很有可能將第一次目睹蔚來和特斯拉的正面 PK(Model 3 和 ES6 真的不是一類產品...),恰巧,蔚來和特斯拉各自的賣點和技術路線也足夠獨特。
所以,你們覺得 2020 年我們會目睹電動星球上第一場電動大戰嗎?Model Y 首批交付呈現出來的產品素質,你們又接不接受?
(完)
掃碼或者搜索「電動星球News」
後臺輸入「XH」
查看2019冬季續航大測試,涉及4款最熱門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