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不包彩色餃,凍掉耳朵沒人管,吃出餡香又筋道,味道十足

2020-12-20 村東哥廚房美食

最愛吃的,才是我們第一美食,這裡也許就有你喜歡的「菜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哥廚房看美食。

明天就是冬至啦,進入冬至後,氣候將進入漸冷期,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數九天。

說道「數九」,就是從冬至這天數,數到第九天為一個九,以此類推數到第九個九,也就是八十一天後冬季過去,美麗的春天便踏步而來了。

冬至在我國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第22個節氣。也是我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每當各節氣的到來,在我們東北都有吃餃子的習俗。有諺語道:冬至不吃餃,凍掉耳朵沒人管。那麼,咱為了不凍掉耳朵,東哥只好提前一天吃上,以防變成沒耳朵的懌物。哈哈!

今日時間充足,到市場買了一斤絞肉、胡蘿蔔和一點小波菜,包一次綠色樹葉形水餃。這樣的水餃不但餡香味美,而且有顏值,讓你看著就想吃,尤其孩子更為愛吃。以下供大家參考!

具體操作如下:

用時:30分鐘 廚房經驗:零基礎 分量:多人份 成本:15元

所需食材與調料:麵粉700克、胡蘿蔔一根、波菜一小把、豬肉500克、白菜心200克、大蔥小半根、姜一小塊、大料2粒、花椒十幾粒、醬油10克、食用油5克、香油適量、食用鹼面少許。

一、食材準備:

1、把準備好的胡蘿蔔和菠菜洗淨,切段分別放入打汁中打成汁,各自裝入小碗。為了不使它氧化變色,我們可加上一點食用鹼面拌均備用。

2、取700克餃子粉,平均分成兩個份,倒入兩個盆中,再倒入打好的胡蘿蔔汁和菠菜汁,分別和成二個不同顏色的光滑麵團,蓋上蓋子醒十分鐘。重點:為了讓餃子皮更加有筋道,麵團的軟硬度以揉軟的主,老人們常說軟麵餃子硬面麵條,在實淺中我們都已經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3、取一棵大白菜去掉外幫,只要裡邊的心剁碎,擠出內部水分,放大碗中備用。再把大蔥切成蔥花,姜用刀背別成薑末,分別裝碗備用。最後取大料和花椒,放在碗裡溫水浸泡。

二、拌餃子餡過程

1、把買回來的肉餡倒進大玻璃碗中,把蒽末和姜未倒進去。再倒入醬油,一定要倒在蔥末上啊,具體作用前幾期文章有交代,這裡不做重複。最後加入食用鹽、雞精、和泡人好的大料花椒水,倒入熟食用油和適量的香油,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2、最後,我們再把早以剁人好的白菜,倒入盆中,同樣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即可。

三、包餃子過程:

1、把醒好的兩個麵團拿出,將綠色那個擀成長方形麵皮。

2、再把胡蘿蔔那個搓成長條,將長條放到綠色麵皮中,封口搓成粗細合適的長條,最後切成大小均勻小擠子,再擀成小圓皮。

3、這一步包餃子,相信大家都會包,而且大家都包得一定比我還要好。

四、煮餃子過程:

全部包完,我們開始煮餃子。鍋中加足夠水,水開時下入包好的彩色餃子,其間要不斷推動。再次水開到入一碗涼水,以防餃子煮爆,就這樣反覆四次,餃子也全部浮出了水面,說明餃子已經熟透了。現在關火,用漏勺撈出控水裝入盤中。為了防止沾連,幾分鐘後再從導入一個盤子。

好了,一盤盤冬至彩色水餃出鍋了,看著那彩色綠葉水餃,是不是很透人啊!它不但麵皮筋道有彈性,餡鮮味道美,而且還有一種身在大自然的感覺。哈繪!趕緊吃,再不就要凍掉耳朵啦。

本文由村東哥廚房美食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東哥願意每日與大家分享,家庭版美食的全部過程。如果您還有更好的做法和建議,歡迎留言評論區,謝謝大家。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明天記得吃餃子哦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明天記得吃餃子哦~冬至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
  •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明天記得吃餃子哦~
    冬至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冬至吃餃子還有說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 今天你吃餃子了?「不端冬至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啥意思
    導讀:「不端冬至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啥意思?今天你吃餃子了?今天到冬至了,早上就去割了一斤豬肉,28元一斤,看到買豬肉的人都圍滿了,大概都是趁著冬至節這天做臘肉的吧,我是沒準備做臘肉的,豬肉太貴了,只是買一斤豬肉做新肉餃子吃,因為冬至節有「不端冬至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今天確實是很冷,野外下很大的霜,地都結冰了。
  • 俗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啥會有吃餃子習俗?
    俗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啥會有吃餃子習俗?農村的俗語大多是農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生活哲學,這些俗語一代代地傳下來,指導著人們的生活。有些雖然看似與時代脫軌,但仔細揣摩,仍舊很有道理。
  • 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3種好吃又好做的餃子餡送給你
    許多城鄉居民每年的這一天會在自己的家中包立冬餃子、吃立冬餃子,迎接立冬的到來。還有民間的順口溜說,立冬不吃餃子,耳朵就要被凍掉,那麼在家裡包餃子?怎麼做才好吃呢,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幾種好吃的餃子餡兒。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3種好吃又好做的餃子餡送給你!
  • 北方農村俗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是什麼意思?
    北方農村俗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是什麼意思?今天冬至,對於北方人來說別的慶賀儀式可以沒有,但是餃子是必須吃的食品。小時候也長聽老人念叨,說東北的冬天必須吃餃子,要不會凍掉耳朵。北方農村冬至吃餃子是多年的傳統習俗。這個吃餃子的習俗和東北的天氣有很大的關係。東北的冬天外面溫度很低,大多是零下20-30度,現在冬天沒那麼冷了,可是小時候的冬天真的會把耳朵凍壞,寒冷的天氣,容易造成血液流動不暢,所以耳朵會凍得發紅、發紫,甚至有的地區會把耳朵凍壞。
  •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小神廚來教你包彩色水餃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廚娘教你包翡翠水餃,超好吃!hello 大家好!我是駿冷的美食,看一下今天給大家帶來什麼樣的美食?每一道特色美食都會讓人讚不絕口回味無窮的因為一道特色的形成靠的是無數次的調整完善才確定最終的口味,所以它的美味是滲透靈魂的好吃到捨不得咽下也不算誇張。
  • 冬至包餃子,餃子餡怎麼調?肉餡加水素餡控水,餃子才鮮香好吃
    冬至包餃子,餃子餡怎麼調?肉餡加水素餡控水,餃子才鮮香好吃!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一過就進入了數九寒天,離春節也就不遠了。湖南這邊冬至一過,家家戶戶就開始準備過年吃的臘肉、臘魚和臘腸。南方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這一天會祭拜祖先;北方人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醫聖張仲景在寒冷的冬天,因為看到有老百姓被凍掉、凍傷耳朵,所以把羊肉和辣椒煮湯,煮熟的羊肉包進麵皮裡,就成了今天的「餃子」,吃餃子喝羊肉湯,身上暖和了,耳朵上的凍傷也慢慢好轉,因此「餃子」又名「嬌耳」,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 冬至吃餃子,教你韭菜調餡小竅門,不燒心不出湯,鮮嫩營養又多汁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古至今,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南北風俗文化各異,尤其到了北方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都要包餃子,餃子有「消寒」之意,我小時候就常聽長輩們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小孩子就怕凍耳朵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諺語及順口溜
    解釋:公曆十月一日是冬至節氣到了的時間,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包餃子過來吃。  3、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解釋:東漢的張仲景辭官回家後,發現白河兩岸的親民因寒冷壞了耳朵。他命徒弟取鍋熬至一些羊肉、辣椒和驅寒的藥材,然後將這些東西煮熟後撈出剁碎,用麵包成如同耳朵一樣的「嬌耳」,讓大家喝湯吃麵,這樣身上暖和,凍過的地方也漸漸痊癒。
  • 冬至餃子換個花樣吃,黑芝麻餡餃子嘗一嘗,又香又甜,出奇好味道
    一轉眼又快到冬至了,在北方家庭裡,冬至這天,是必須要吃餃子的,因為餃子的形狀像耳朵,冬至這天吃了餃子,這個冬天就不會凍著耳朵了。在北方的冬天,經常在零下,甚至有的地區還在零下30多度,這種氣溫條件下,不凍耳朵也是一種美好祈盼。民間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冬至吃餃子,就饞這個餡,餃子調餡有竅門,比肉餡的還香
    冬至吃餃子,就饞這個餡,餃子調餡有竅門,比肉餡的還香。北方人吃餃子是家常便飯,過年、過節、時令的節氣都喜歡吃餃子,尤其過年,一家人圍在一起說說笑笑,除了餐桌上不少的美食,這餃子是必須的。馬上就要冬至了,俗語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雖然是個俗語,但餃子還是要吃的。最喜歡這素餡餃子,鮮香素口好吃不膩,吃起來比肉餃子還香,全家人吃不夠。
  • 冬至吃餃子,東北人最愛這5種餡,嘎嘎香!南方人:餃子有啥好吃
    冬至習俗有很多,北方就是吃餃子、喝羊湯,用老一輩的話來說,就是「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不管窮富在冬至這一天,總是要包餃子煮餃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餃子,就不用擔心凍掉耳朵了,嘿嘿。要說東北人對餃子那真是熱愛呀!
  • 麵皮筋道,餡料鮮美的洋蔥蒸餃,連吃2盤不過癮,自己做的才好吃
    麵皮筋道,餡料鮮美的洋蔥蒸餃,連吃2盤不過癮,自己做的才好吃日子過得真快,今天就是冬至了,這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是要吃餃子的一天。俗話說得好:冬至大如年;老人也常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反正不管怎麼樣,冬至這天熱騰騰的餃子是吃定了。記得去年冬至,下班的時候去超市,超市裡所有的凍餃子都賣的一點不剩,更不用說賣餃子皮的了,最後失望的回家把冷櫃裡剩下的凍餃子煮煮吃了。看得出大家對冬至吃餃子很重視,也反應出大家平時都很忙,沒有時間自己包餃子,速凍餃子是很好的解決辦法。
  • 【冬至】別忘吃餃子!
    冬至為什麼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返鄉之時,正是寒冬,鄉親們饑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便讓弟子支起大鍋,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形狀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們。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 冬至就要到了,吃餃子嗎?你吃過最好吃的餃子是什麼餡的?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中國人一向喜歡用吃食來表達對節日的喜悅。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這天,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這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而流傳下來的。
  • 冬至大如年,到底吃什麼才能不凍耳朵?
    轉眼又到冬至了,中國傳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人常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天氣日漸寒冷,此時的養生進補也極為重要。,所以媽媽煮了3種湯圓——肉餡(自己包),芝麻餡(廣州酒家的,挺好吃),福州米時(自製)。
  • 明天冬至,別忘吃餃子!
    這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日子,(過了這天白晝就開始變長了)也是南皮人又一個吃餃子的日子!都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今天就一起 聊聊吃餃子的講究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相傳,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時任長沙太守的「醫聖」張仲景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百姓把脈問診。返鄉之時,正是寒冬,鄉親們饑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
  • 民諺「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原來就為紀念張仲景
    但凡有人來求醫問藥,老人就打開藥葫蘆,從裡面摸出一粒藥丸,讓患者用溫開水衝服。得了瘟疫的病人,等喝了這位「壺翁」的藥,馬上就藥到病除。而再一仔細觀察,發現大量的饑民,他們不光是衣不遮體,很多人的耳朵都凍裂了,潰爛發炎。張仲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開始冥思苦想起來——該怎麼拯救這些父老鄉親?苦思幾日之後,張仲景有了辦法。
  • 吃餃子沒?冬至有啥來歷,南方人、北方人冬至吃啥,怎麼過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過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冬至吃餃子,還有人說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河南各地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