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到底吃什麼才能不凍耳朵?

2020-12-22 MeShine格物志

轉眼又到冬至了,中國傳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人常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天氣日漸寒冷,此時的養生進補也極為重要。

我國幅員遼闊,除了「北吃餃子,南吃湯圓」,各地還有著別具地方特色的「冬至飲食攻略」#冬至飲食習俗地圖#

01南方吃湯圓

小編是南方人(虎糾人),今兒早上就吃了湯圓~

家裡人口味不一,所以媽媽煮了3種湯圓——肉餡(自己包),芝麻餡(廣州酒家的,挺好吃),福州米時(自製)。

爸爸愛吃鮮肉湯圓
媽媽喜歡吃芝麻湯圓
我偏愛福州人冬至小食「米時」

福州的「米時」就是糯米糰子,無餡,表面滾一層黃豆白糖粉,糯米星人最愛~

02北方人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要追溯到東漢末年。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凍壞了耳朵,故把禦寒的藥物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的物體,起名「嬌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讓人們連湯吃下,保護耳朵。積久成俗,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03山東滕州羊肉湯

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現山東滕州一帶,冬至也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小時候在山東,冬天外頭下大雪,鄰居阿姨就經常招呼我去她家吃羊肉火鍋~

04江南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蘇州人對冬至是非常看重的。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

05

翻開許多年的相冊,回憶起當時蘇州舍友帶我們過得第一個蘇式冬至夜,燻鴨、燻魚、冬釀酒,很豐盛,很溫暖。

06浙江嘉興桂圓燒蛋

嘉興傳承著冬至吃「桂圓燒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因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長,不吃的話會凍一晚上,半夜還會肚子餓。

桂圓暖身滋補,雞蛋營養飽腹,燉成一碗熱糖水,是冬日暖身佳品。

小夥伴們你們家鄉冬至有什麼特色飲食攻略嗎?

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俗語:「冬至大如年」,你知道冬至吃「捏凍耳朵」習俗的由來嗎?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冬至大如年」,你知道冬至吃「捏凍耳朵」習俗的由來嗎?作為舉世聞名的四大古國之一,我們的老祖宗創造出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二十四節氣就如同一盞耀眼的明燈,為農民耕田種地指明了方向。
  • 民間傳說故事:冬至吃餃子,一冬不凍耳朵
    今天冬至。 北方人喜歡吃餃子,尤其是春節和冬至,餃子必不可少。有句話說:冬至不吃餃子,冬天就會凍耳朵。據說,這個傳說就跟醫聖張仲景有關。  張仲景回家後,每日裡登門求醫的人摩肩擦踵,一刻也不得閒,但窮苦百姓窮得飯都吃不上,哪裡還顧得上來找他看病? 張仲景雖然很忙,可心裡總是惦記著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親。一天晚上,他在燈下苦思凝想,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連夜吩咐眾弟子外出分頭採購物品。
  • 為什麼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
    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北方人有吃餃子的習俗,而且還有一句俗話,叫做「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什麼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餃子最初竟是一味藥膳?醫棚在冬至那天開張,一直施藥到年三十。說也奇怪,在這段時間裡,那些耳朵凍爛了的百姓,天天吃「祛寒嬌耳湯」,凍瘡就慢慢好了。百姓們為了感謝張仲景的恩德,就仿照「嬌耳」的模樣做成食物,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後來,人們把「嬌耳」又叫成「餃兒」、「餃子」。
  • 冬至大如年!這樣過節更有意義
    今天(12月22日)是冬至,「冬至」是我國傳統的24節氣之一,也是國人最重視、最有故事的一個節氣,「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更是證明了這個節氣的重要性。那麼,為什麼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中的「至」是什意思?到底是「冬天到來」的意思?還是「冬天止步」的意思?
  • 冬至大如年,吃餃子還是湯圓?
    秦嶺之北,不知道迎接了多少場雪   而2020年下的雪,又是第幾場呢   秦嶺以南,又有多少人   在寒冷的邊緣,苦苦掙扎   不知不覺地   晝最短、夜最長的冬至   悄然來臨   冬至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之一。
  • 今日冬至,為啥說吃了餃子不凍耳朵?|百家故事
    今日是2019年12月22日,今天是冬至了。冬至,也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節氣。冬至是冬日閉藏最深時,也就是一年氣溫最低時。冬至也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進入數九寒天,氣溫越來越低,新年也越來越近了。在我國南方,沿海有些地區有在冬至這天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北方,冬至這天家家戶戶會吃餃子。
  • 今日冬至,你知道「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習俗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冬月)十六,冬至,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標誌著冬天的來臨,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同時,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一陽節」或「亞歲」。此外,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那麼,問題來了,冬至的日期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 「冬至大如年」 台州人都吃些什麼
    台州民諺有雲,「冬至大如年」,在台州過冬至,各地的習俗也不盡相同。在椒江和臨海過冬至,「硬擂圓」是標配;三門人吃冬至圓,麥焦和豆面是「黃金搭檔」;溫嶺的冬至圓花樣多,大的如雞蛋,小的如黃豆;仙居人冬至祭祖,上桌的菜要湊夠「九大碗」;玉環人的冬至,湯圓或番粉圓少不了。椒黃路:「硬擂圓」是標配林畢富,75歲,椒江人。
  • 喝雞湯吃餃子 南京人的冬至「大如年」
    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國人重視的傳統節日。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昨日的南京城,處處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走在河西街頭,「冬至」卡通玩偶提醒大家,吃頓餃子是冬至不可或缺的儀式。走進綠柳居、永和園、真知味等品牌餐飲門店,雞湯、豆腐等老南京冬至特色飲食喚醒了市民的節日記憶。夜幕降臨,新街口新百大樓巨大玻璃幕牆閃現出「冬至大如年」標語,提醒著人們這是「我們的節日」。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
    西周滅商後,周公到洛陽考察,用土圭法「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測得天下之中,選定洛邑基址,作為國家社稷的吉地,開始興建周朝第一座都城成周,據傳這是歷史上首次國家級測量活動,由此發現並制定出冬至節氣。  周代自此以陰曆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即新年。
  • 朋友圈流行的「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是什麼梗?
    文\熊貓哥又到了朋友圈曬冬至餃子的日子,今年的冬至餃子朋友圈又多了一個梗,「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那麼這冬至餃子和凍耳朵到底有啥聯繫?朋友圈的梗來自於這句「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吃餃子應該是北方的習俗(很多地區,餃子叫扁食)。因為這句凍掉耳朵沒人管就是北方的氣候。因為這時候南方的很多地方根本就沒達到零度以下,所以也不可能凍耳朵。
  •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 潮汕冬至習俗吃什麼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提起冬至,我們其實並不陌生。在二十四節氣裡也算是一bai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被稱為「冬節」,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這個節日的重要性,民間甚至有「冬至如大年」的說法。冬至要吃的食物。
  • 據說,冬至不吃餃子的人,耳朵會出問題?
    冬至,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它既是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北方的朋友有一句俗語:冬至不端餃子碗,耳朵凍掉沒人管。意思就是冬至不吃餃子的人,就會凍爛耳朵。那麼,吃餃子為什麼會和耳朵扯上關係呢?
  • 雲遊二十四節氣——冬至大如年
    那你們立春吃什麼?北方人:吃餃子啊 ~南方人:那立夏呢?北方人:當然吃餃子啊!南方人:那立秋呢?北方人:餃子啊 ~南方人:中秋節和端午節呢?尤其是冬至這一天,那必須是吃餃子的 " 正日子 "。所以,諺語有云 "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吃了這麼多年的餃子,也要了解一下餃子的來歷。原來餃子原名 " 嬌耳 ",是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
  • 冬至如大年,人間小團圓,吃了媽媽包的餃子,再也不怕耳朵凍壞了
    遙想孩童時,每當冬至時,媽媽都會提前買好豬肉,忙碌著在準備餃子餡,當站在村莊的中間,每家每戶都傳來剁餃子餡的聲音,那香味飄滿著整個村莊,仿佛這個節日,是由於大地的喜愛,才出現了冬至,才有了吃餃子。自從上學以來,直到參加工作,每年的冬至再也吃不到媽媽的餃子,雖然每次也都會吃上,但那餃子已經變了味道,直到現在,也包括以後,那餃子的味道,永遠的存在了記憶裡,那味蕾為餃子永遠緊閉了大門。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些品牌的借勢海報贏了!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些品牌的借勢海報贏了! 傳聞冬至不吃餃子 耳朵不保 (圖片來源於包圖網) 但因南北方習俗不同
  •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 潮汕冬至習俗都有哪些 潮汕冬至要吃什麼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提起冬至,我們其實並不陌生。在二十四節氣裡也算是一bai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被稱為「冬節」,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這個節日的重要性,民間甚至有「冬至如大年」的說法。冬至要吃的食物。當然,這還用說嗎,每年的冬至日不都吃餃子嗎?
  •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時間:2019-12-21 18:23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你們哪裡降溫了嗎?筆者這裡今天是大降溫了,看來冬天還是來了。
  • 今天你吃餃子了?「不端冬至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啥意思
    導讀:「不端冬至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啥意思?今天你吃餃子了?今天到冬至了,早上就去割了一斤豬肉,28元一斤,看到買豬肉的人都圍滿了,大概都是趁著冬至節這天做臘肉的吧,我是沒準備做臘肉的,豬肉太貴了,只是買一斤豬肉做新肉餃子吃,因為冬至節有「不端冬至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今天確實是很冷,野外下很大的霜,地都結冰了。
  • 俗語「冬至不吃餃,耳朵受不了」,科學嗎?為什麼這天要吃水餃
    冬至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節氣,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冬至是一年當中白晝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晝時間逐漸變長。在北方的農村,每當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水餃,甚至還有這樣的俗語:「冬至不吃餃,耳朵受不了」。那麼這句俗語是真的嗎?為什麼冬至這一天要吃水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