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冬至了,中國傳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人常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天氣日漸寒冷,此時的養生進補也極為重要。
我國幅員遼闊,除了「北吃餃子,南吃湯圓」,各地還有著別具地方特色的「冬至飲食攻略」。#冬至飲食習俗地圖#
01南方吃湯圓
小編是南方人(虎糾人),今兒早上就吃了湯圓~
家裡人口味不一,所以媽媽煮了3種湯圓——肉餡(自己包),芝麻餡(廣州酒家的,挺好吃),福州米時(自製)。
福州的「米時」就是糯米糰子,無餡,表面滾一層黃豆白糖粉,糯米星人最愛~
02北方人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要追溯到東漢末年。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凍壞了耳朵,故把禦寒的藥物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的物體,起名「嬌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讓人們連湯吃下,保護耳朵。積久成俗,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03山東滕州羊肉湯
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現山東滕州一帶,冬至也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小時候在山東,冬天外頭下大雪,鄰居阿姨就經常招呼我去她家吃羊肉火鍋~
04江南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蘇州人對冬至是非常看重的。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
05
翻開許多年的相冊,回憶起當時蘇州舍友帶我們過得第一個蘇式冬至夜,燻鴨、燻魚、冬釀酒,很豐盛,很溫暖。
06浙江嘉興桂圓燒蛋
嘉興傳承著冬至吃「桂圓燒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因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長,不吃的話會凍一晚上,半夜還會肚子餓。
桂圓暖身滋補,雞蛋營養飽腹,燉成一碗熱糖水,是冬日暖身佳品。
小夥伴們你們家鄉冬至有什麼特色飲食攻略嗎?
評論區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