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磨豆機的時候,一開始只是以為單純對比價格,但是後面卻發現,等等……為什麼刀盤會有這麼多不一樣的?平刀、錐刀、鬼齒都是些什麼鬼了哇!接下來,請讓狼人咖啡跟您一一說來!
*平刀:咖啡豆削方式研磨,外型片狀,上下2片刀盤組成,底座固定馬達,轉動刀盤切削咖啡豆
風味:強烈、單一、香氣明顯
優缺點:上下刀盤平行放置,靠底部刀盤旋轉力道將咖啡豆推進進行研磨。因此上方咖啡豆重量會引響咖啡豆入刀盤均勻度,由於推擠壤咖啡豆碰裝增加細粉比例也提高,但平刀成片狀,讓細胞壁面積大,所以可短時間提高咖啡濃度和萃取率,香氣短時間提升。因扁片型體積小,長時間萃取木質部易析入過多水量產生雜味和澀味
*錐刀:咖啡豆碾方式研磨,外型塊狀,刀盤放置底部,靠外圍刀盤進行研磨
風味:圓潤、複雜
優缺點:咖啡豆上方落下,隨刀盤旋轉將咖啡豆往下拉進行研磨,顆粒不需靠推擠和平刀比較細粉少很多,研磨度高於平刀。錐刀接近顆粒狀導致吸水路徑便長花更長時間接觸到水,因此初期釋出可溶性物質的時間不會太高,但長時間萃曲木質部吸水少不易產生雜味和澀味
*鬼齒:咖啡豆磨方式研磨,外型圓狀
風味:乾淨、立體、飽滿
優缺點:鬼齒刀盤可磨出均勻的咖啡粉,細粉也較少磨粉效率高。所以粗粉和細粉比例平均
什麼? 哪種刀盤更好?對不起,狼人咖啡認為,不管是哪種刀盤都有它好的地方跟不好的地方,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是否合適。
但不管是哪種形態的刀盤,每個刀盤都包含了:
1、破碎區:把咖啡豆做最初階的碾壓以方便進入粗磨區。破碎區的每個磨槽的間距都比較大,刀盤傾斜角也大,這樣才容易把咖啡豆咬入。
2、粗磨區:承接破碎區來的咖啡豆,透過更小的空間擠壓咖啡豆,然後送進細磨區。
3、細磨區:磨豆機真正調整粗細研磨程度的區域在此,細磨區的刀盤傾斜角度更小,在平刀上是水平,錐刀則接近90度。
這三個區域理論上都要夠大,刀槽形狀要得宜,讓咖啡豆可以充分地被輾開然後進入下一區,所以刀槽結構與形狀的設計直接影響了出粉品質,這也是為何兩臺不同廠牌磨豆機明明磨刀的大小相同,但是咖啡喝起來味道完全不同的原因!
在相同的設計條件之下,磨刀直徑越大越好!理由有2個:
1、磨刀直徑大所以破碎區、粗磨區與細磨區的空間都充足,咖啡豆充分的被輾至適當大小才進入下一區。
2、磨刀直徑越大,對同樣重量的咖啡豆會比小直徑磨刀的研磨的時間還短,因為同時可以進入研磨區域的咖啡豆變多了。而研磨時間越短髮熱就越低,避免衝煮前灼傷咖啡粉而損害最終煮出來咖啡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