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粉不色變」:咖啡細粉在衝煮咖啡時所扮演的角色

2020-12-22 咖小斐

記得剛進入咖啡行業不久後,開始自學手衝咖啡。買的咖啡豆並不差,但總是嘗不到包裝上所寫的風味信息。後來,得知是磨豆機的問題,索性就開始了篩粉。咖啡磨好之後,使用篩網將細粉篩除。這樣衝煮出來的咖啡豆,儘管味道會很乾淨,但風味上卻很單調。無論是將水溫提高還是將擾流的頻率加快,都無法改善。後來,更換了一臺好的磨豆機,研磨度上均勻了很多,即便是篩粉也篩不了多少,衝煮出來的咖啡風味確實提高了好幾個層次。

在手衝咖啡製作過程中,一直有兩種聲音:篩粉or不篩粉。一種聲音:將咖啡細粉篩除後再衝煮,咖啡的口感更加乾淨而且也不容易堵塞濾杯。另一種聲音:細粉在衝煮過程中雖然加大了衝煮的難度,但也正因為有了細粉,手衝咖啡的醇厚度才更好。

細粉在咖啡衝煮時所扮演的角色

1.細粉的產生:磨豆機無法做到研磨一致

咖啡豆在經過磨豆機研磨後成為咖啡粉,無論哪種價格、哪個款式的磨豆機,研磨出的咖啡粉顆粒形狀各異,無法做到研磨的一致性。在使用磨豆機研磨過程中,磨豆機的刀盤的長度、鋒利程度以及轉速等就會影響咖啡顆粒的均勻度。

按照咖啡粉顆粒粒徑,理想中的咖啡顆粒是這四種類型:極細粉、細粉、偏粗粉與粗粉。

細粉:佔咖啡總顆粒的10%。粗粉:佔咖啡總顆粒數的5%。偏細粉:佔咖啡總顆粒的20%。預設研磨度咖啡粉:佔咖啡總顆粒的65%。2.細粉的作用:咖啡中醇厚度的主要來源

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後,根據粒徑大小可以分為:細粉、極細粉、理想中適合的咖啡顆粒粉與偏粗粗。

細粉:萃取物佔比為27%。極細粉:萃取物佔比為24%。預設研磨度咖啡粉:萃取物佔比僅為16%。偏粗粉:萃取物佔比僅為13%。通過這組數據可以看出:細粉雖然只佔咖啡粉重量的10%,但貢獻了27%的萃出物;而預設研磨度咖啡粉雖然佔據了65%的重量,卻只貢獻了16%的萃出物。

萃出物體決定了一杯咖啡的風味多少與濃度高低,所以適量的細粉可以為咖啡帶來醇厚度。但細粉不可過多,細粉過多會導致咖啡的衝煮時間拉長,熱水會在咖啡粉中停留的時間更久,甚至會導致手衝濾杯發生堵塞的現象,導致咖啡過度萃取讓咖啡充滿焦苦風味。

哪種磨豆機適合篩粉?

磨豆機可以分為電動磨豆機與手搖磨豆機。刀盤是磨豆機的核心,直接影響著研磨效率與咖啡顆粒的形狀。常見的刀盤有兩種:平刀與錐刀。

1.平刀磨豆機:以「切」的形式研磨咖啡豆。均勻度略差,細粉比例大。

2.錐刀磨豆機:以「碾」的形式研磨咖啡豆。均勻度較好,細粉比例小。

平刀磨豆機相比錐刀磨豆機,均勻度較低且細粉比例較高。但這並不能說明平刀磨豆機更需要篩除細粉。因為平刀磨豆機多為電動商用磨豆機,擁有更加鋒利、更長的刀盤與轉速,細粉的比例會更小;錐刀磨豆機多為手搖磨豆機且刀盤很小,根據咖啡豆的烘焙度與使用者的手臂力量,手搖磨豆機在研磨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搖速不均的情況,這就導致手搖磨豆機會存在更多的細粉。

所以,如果在製作手衝咖啡時要篩除細粉,手搖磨豆機比商用電動磨豆機更加需要篩粉。因為手搖磨豆機的顆粒均勻度更差一些。

比起細粉,更加注意的是衝煮策略

咖啡中的細粉無論使用哪種磨豆機都是無法避免的,很難做到每次衝煮咖啡時都進行篩粉。所以比起細粉,更加注意的是根據細粉的量設計你的咖啡衝煮策略。

1.水溫

細粉過多的情況下,首先要改變的是衝煮咖啡的水溫一定要降低。水溫決定了咖啡的萃取速度,細粉非常容易被熱水進行萃取,過多的細粉使用高水溫必定會發生過度萃取,讓咖啡風味變得焦苦。

降低衝煮水溫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比如原來計劃的衝煮水溫是92℃,細粉過多可以適當降低2-4℃,以88-90℃的水溫進行衝煮,可以避免咖啡的過度萃取。

2.拍粉

當我們將研磨好的咖啡粉倒入濾杯中時,一定要記得將濾杯稍用力地進行拍打,除了讓咖啡粉表面變得更加平整方便後續注水外,還可以將細粉牌至咖啡粉頂層。

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減少細粉在後續注水後流入濾杯底部堵塞濾杯的情況。拍粉之後,在衝煮咖啡開始時,細粉絕大多數都會漂浮在濾杯周邊以及頂層;當濾杯的細粉吸水至一定程度後會逐漸下降,濾杯中的咖啡滴落速度也會變慢,此時只要使用大水流對準濾杯中心直線注水,即可將細粉衝到濾孔邊緣。

3.擾流

咖啡中的擾流指的是使用手衝壺注水時水流的粗細與強度。手衝壺的水流越粗、力道越大,越能加速咖啡的萃取。

細粉過多,在擾流上可以通過使用小水流以及降低水流力道來防止咖啡的過度萃取。

細粉是普遍存在於研磨後咖啡粉中,製作手衝咖啡時,如果全部將細粉篩除,咖啡的風味上會過於平淡;適量的細粉可以提高咖啡的醇厚度;細粉如果過多,會造成水流通過咖啡的時間拉長,從而會萃取出咖啡中更多的可溶性物質,讓最終的咖啡充滿焦苦風味。

無論是手搖磨豆機還是電動磨豆機,一臺好的磨豆機是製作「好喝的咖啡」中必不可少的器具。品質高的磨豆機可以讓研磨出的咖啡顆粒更加均勻,極細粉、細粉、偏粗粉與粗粉的比例更為恰當,製作出的咖啡風味更具有特色,口感上整體也會更加平衡。

相關焦點

  • 手衝咖啡為什麼不能用細粉 手衝咖啡豆研磨度 手衝咖啡需要篩粉嗎
    ,我的粉是不是細了,為什麼不能用細粉衝煮等等一類的問題,那麼今天前街咖啡就一起來跟大家探討一下。1、極細粉適合做什麼咖啡極細粉就可以用來做意式咖啡的,因為器具是意式咖啡機,跟我們平常萃取的原理不同,意式通常具備鍋爐產生熱水,將熱水加壓到約9個大氣壓後流經金屬濾器內的粉狀咖啡豆而衝煮出咖啡,做義大利式咖啡時,一定要用力填壓咖啡粉,使之對高壓的熱水產生阻力
  • 「咖啡細粉」手衝咖啡與研磨度之間的關係,如何選擇手搖磨豆機?
    1.咖啡粉越粗咖啡粉磨得越粗,咖啡粉層之間的空隙也就越大,熱水流經的速度也就越快,衝煮咖啡所需要的時間就越少。這樣的潛在風險是:咖啡的萃取率會降低,很容易導致咖啡的萃取不足,從而讓咖啡有較少的風味被萃取出來,風味越清淡,會讓咖啡變得酸澀。
  • 手衝咖啡衝煮技巧 衝煮衣索比亞咖啡豆的粉水比例以及衝煮方式
    處理法:日曬處理品種:鐵皮卡產季:2020年在衝煮一款咖啡豆時候,前街會先了解咖啡豆的產區風味,咖啡豆品種,處理方法,再烘焙以及杯測再去決定如何衝煮這支咖啡豆。前街咖啡最終得出這支咖啡豆的風味走向,幹香:柑橘;溼香:柑橘、茶花;風味:柑橘、荔枝、蜂蜜、奶油、酒香、芒果、草莓。最後就是咖啡衝煮環節了,前街咖啡師是如何確定咖啡衝煮方案的?
  • 什麼是手衝咖啡 手衝咖啡要素 手衝咖啡研磨度 水質 溫度 粉水比
    導讀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自己在家做手衝咖啡的習慣,但有時會覺得怎麼衝不出咖啡館的味道,以此陷入「轉牛角尖」的狀態。本期小編就分享一下影響一杯咖啡的參數。一般手衝咖啡的研磨度顆粒值為600-800微米,這與砂糖的粗細度相似。研磨越細,咖啡接觸水的表面積越大,萃取效率就會越高;研磨越粗,咖啡接觸水的表面積越小,萃取效率就會越低。建議一開始選用砂糖大小為參照,衝煮品嘗後再對研磨度進行微調,例如咖啡淡了,可以微微調細。
  • 手衝咖啡新做法,歐美式「細粉攪拌大水流」,輕鬆衝出好咖啡
    1903年,德國家庭主婦梅麗塔女士源於對咖啡的熱愛,在家使用銅碗與吸墨紙做出了首款手衝咖啡濾杯,喝上了味道乾淨且風味良好的咖啡。此後,手衝咖啡很快遍及全球,成為主流的咖啡製作方式。手衝咖啡的方法大致上分為兩派:日式與歐美式。
  • 答網友問:8種咖啡衝煮方式的常見粉水比參數參考
    今天小編給大家列出了幾款咖啡衝煮器具比較常見的粉水比範圍作為參考,至於你在衝咖啡時要選擇多少的粉水比,還是需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節,來對不同的豆子進行探索。1、手衝壺:手衝壺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方式,可以在舒緩中,靜靜的感受咖啡液慢慢留下,而且用手衝的方式衝出來的咖啡風味柔和豐富。
  • 手衝咖啡怎麼注水|手衝咖啡15g粉衝多少水 手衝咖啡三段注水比例
    手衝咖啡粉水比首先,我們先來定好粉水比,所謂粉水比是指粉碗中加入的咖啡量與萃取出的咖啡液總量的關係。根據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所建議的濃度在1.2-1.45%之間,前街咖啡可以給大家計算一下,為了達到這個濃度範圍,咖啡粉與注水量的比例就在1:12-1:15之間。
  • 咖啡新手答疑:咖啡怎麼衝?主要看器具!常見粉水比參數來啦!
    今天,桌兒想就衝煮咖啡新手經常糾結的「粉水比」這個問題,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雖然不同衝煮方式的粉水比主要根據個人口味調整,但也有個大概範圍,今天咱們討論的就是這個普適的大範圍。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討論喲!
  • 黑咖啡用多少度的水衝 手衝咖啡15克粉衝多少水 牙買加藍山一號
    水溫與咖啡豆新鮮度的關係:以濾紙滴濾衝煮法為例, 剛烘焙好的豆子內部儲存大量的二氧化碳,最佳的風味並沒有養成,味道沒那麼容易溶解出來,所以前街咖啡建議用【較高的水溫】衝煮,比平常衝煮的水溫高1-2度,粉層遇到熱水時排氣非常旺盛,在表面形成一層氣泡,悶蒸時候呈現明顯的漢堡形
  • 影響金杯咖啡萃取濃度因素 影響手衝萃取的原因 手衝咖啡粉水比例
    前街咖啡建議大家可以用計算器算一下,為了達到1.2-1.45%這個濃度範圍,咖啡粉與注水量的比例就在1:12-1:15之間。前街咖啡就是根據這個範圍,作出了1:15的衝煮參數,那麼如果按照前街的建議衝煮參數咖啡的味道還是出現過濃過淡尖酸苦澀等等不舒服的味道,是哪一個步驟出現問題呢?這次前街咖啡就來說說影響金杯萃取濃度的因素。
  • 手衝哥倫比亞咖啡 希望莊園粉紅波旁咖啡豆 厭氧水洗咖啡衝煮
    前街咖啡v60衝煮粉紅波旁咖啡豆前街咖啡衝煮手法:分段式萃取。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0"。v60衝煮風味:莓果的酸質,烏梅,黑莓,柑橘,紅茶茶茶感,可可的餘韻。
  • 貓屎咖啡 如何衝煮貓屎咖啡 KONO濾杯衝煮咖啡 貓屎咖啡風味描述
    貓屎咖啡應該如何衝煮?前街咖啡的貓屎咖啡豆採用了中深度烘焙,為了剛好體現出咖啡草藥的風味,所以衝煮的時候採用了KONO的濾杯衝煮。KONO濾杯,因為它能帶出來的口感會更加圓潤醇厚味道表現會更加直接一點。
  • 咖啡衝煮器具對比 V60聰明杯卡麗塔衝煮哥斯大黎加咖啡風味區別
    聰明杯以浸泡的方式萃取,其實不需要太多技巧。如果一時難以熟練地掌握穩定的水流,又接受不了法式壓的細粉,那麼聰明杯不失為一個容易操作,其衝煮出來的咖啡風味飽滿圓潤,且兼顧了手衝濾杯的過濾功能,可將咖啡粉渣完全濾除避免幹擾口感。
  • 阿拉比亞咖啡豆常見咖啡種類 藍山 科納 哥倫比亞粉波旁手衝咖啡
    夏威夷科納咖啡與牙買加藍山咖啡咖啡豆信息:杯測對比前街咖啡在日常衝煮這兩支豆子時,採用的衝煮參數如下:衝煮參數為:>15g咖啡豆,粉水比 1:15,研磨度為BG#6w(標準杯測研磨度要求篩粉總重量為7.0-7.5g,手衝研磨度建議為8.0g左右),水溫 87℃,濾杯:Kono濾杯衝煮手法為:第一段注水30克進行悶蒸30秒,在悶蒸結束後注入第二段水至125克,注水後等待水位下降至一半時繼續注水至225g停止注水
  • 手衝咖啡分幾次注水 手衝咖啡15克粉衝多少水 手衝咖啡三段式注水
    前街咖啡覺得分段式萃取能使在濾紙邊緣的咖啡粉牆不容易被衝破,而且分段注水也有助於增加咖啡粉在衝煮時的攪拌,注水水流可以穿透咖啡粉以提高萃取率。前街咖啡覺得無論什麼烘焙程度也是可以採用分段式萃取的。但是在衝煮淺烘焙~中烘焙的咖啡時,前街咖啡更提倡分段萃取,由於這些咖啡的排氣相對較弱,當濾杯中的水位上升至一定程度,咖啡粉沒有氣體的承託,會更多地沉沒堆積在濾杯底部,這時水柱的衝刷力度就會被漫上來的水分散,咖啡粉就不能很好地翻滾導致萃取不足。
  • 哥斯大黎加咖啡豆衝煮 葡萄乾蜜處理咖啡衝煮 瑰夏拼配咖啡豆衝煮
    粉水比:1:15研磨度:BG -6m(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80%),即中細研磨前街咖啡衝煮手法:分段式萃取。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0"。v60衝煮風味:茉莉花的清香,柔和的果酸,杏仁的餘韻,甜感明顯。
  • 製作手衝咖啡時,粉量與水量比值越大,濃度會越高嗎?如何調整?
    在製作手衝咖啡時,萃取率與濃度是兩項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粉水比越大,咖啡的濃度越高嗎?咖啡的濃度與萃取率都是可以通過計算得出的。通常情況下,製作好後的咖啡,放入濃度儀中先將咖啡的濃度測量出來,然後通過濃度再計算出咖啡的萃取率。
  • 手衝單品咖啡四要素 咖啡入門者手衝單品咖啡豆推薦衝煮參數
    前街咖啡剛烘焙完新鮮的的咖啡豆會大量釋放出香氣因子及二氧化碳,透過咖啡豆上烘焙爆過的為小孔洞釋放,到了研磨時,讓這些二氧化碳都跑出來了,而在衝煮的過程中就會阻擋咖啡粉跟水的接觸,造成味道萃取不足,而隨著時間越往後推二氧化碳的氣層變薄變少,接觸的面積增多時,咖啡也越來越有味道,因此很多人並不稱養豆為養豆,而是一個放氣、排氣的過程。
  • 前街手衝咖啡技巧|手衝製作咖啡流程 怎樣衝咖啡 手衝咖啡水粉比
    細嘴壺(內徑6mm以上),代表:Bonavita定溫手衝壺,前街咖啡店內就有這款手衝壺。英國進口Strix溫控系統,精準控制水溫,正負溫差攝氏1度,專業鵝頸式細尖嘴設計,更有效的控制水流速度,流量及方向,底座具有調溫、保溫、記憶功能。優質的壺身做工,頂蓋塑料,可加裝節流閥,水流控制方面也比 VKB 出色。一壺在手別無所求,小型咖啡館的上佳選擇。
  • 手衝咖啡坑學:手衝咖啡咖啡渣完美形狀 手衝咖啡粉坑怎麼看?
    導讀喜歡手衝咖啡的小夥伴,不知你們有沒有在衝完一杯咖啡後去觀察粉坑的狀態,咖啡粉坑能告訴你衝煮什麼信息?本期咖啡衝煮實驗室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對粉坑的看法。坑學一衝出好看的坑的咖啡一定好喝嗎?首先衝出一個好坑並不代表這杯咖啡一定好喝,衝出的坑不完美也不代表這杯咖啡難喝。觀察粉坑最大的一個目的就是檢查自己的衝煮手法有什麼不足,例如注水穩定性、繞圈穩定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