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表格,插入與刪除一行一列或多行多行,一次移動一行一列或多行多列,拆分與合併單元格,單元格內換行,表格求和與求平均值是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除此之外,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還包括調整行高列寬、單元格樣式設置、表格邊框與內部線條設置、給表格添加文字及格式設置等,涉及的內容特別多,既包括表格樣式設置又包括行列與單元格調整,還包括用公式計算。在這些操作中,有些比較特別,例如單元格內換行,一般按回車就換行,但在 Excel 中卻不會;還有移動行列也是,一般選中行列用滑鼠拖動就能移動,在 Excel 中卻不行;儘管如此,它們的操作不難。以下是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的具體操作方法,操作中所用版本為 Excel 2016。
一、創建表格
1、框選要創建表格的行數和列數。把滑鼠移到第一個單元格(即 A1),按住左鍵,往右下角拖,到達第 12 行第 G 列放開左鍵,單擊「開始」選項下的「樣式」上面的「套用表格格式」,選擇一種表格樣式,例如「表格樣式淡淺色 19」,則彈出「套用表格樣式」窗口,單擊「確定」,一個13行6列的表格創建完成,操作過程步驟,如圖1所示:
提示:A1 是用列和行表示單元格的方法,其中 A 表示列,1 表示行,A1 就是第一列第一行對應的單元格,又如 B2 就是第二列第二行對應的單元格。
2、原本只選中了12行,由於 Excel 自動增加了一行標題行,所以創建的表格共13行。另外,表格的每列都默認添加了篩選圖標,如果用不到可以把它們取消,方法為:選中表格其中一個單元格(如 A1),選擇「設計」選項卡,單擊「篩選按鈕」把其前面的勾去掉,則表格標題的所有「篩選」圖標被去掉,如圖2所示:
3、如果想換一種表格樣式,重新框選表格,再次單擊「套用表格格式」,選擇另一種樣式即可。
二、調整行高列寬
(一)調整行高
方法一:只調整選中表格的行高
選中表格,單擊「開始」選項卡下「單元格」上面的「格式」,在彈出的選項中選擇「行高」,打開「行高」小窗口,輸入行高數值,例如 22,單擊「確定」,則表格行高變為 22,操作過程步驟,如圖3所示:
提示:也可以用快捷鍵打開「行高」窗口,方法為:按住 Alt,按一次 H,按一次 O,按一次 H,一定要按順序按。
方法二:調整「選中表格與未選中區域」的行高
單擊第一行前的行號 1 選中第一行,按住滑鼠左鍵並往下移動選中表格所有行,右鍵選中的表格,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行高」,同樣打開「行高」窗口,輸入行高,例如 22,單擊「確定」,則表格所有行行高變為 22,操作過程步驟,如圖4所示:
提示:也可以只選中一行或幾行,然後在選中的行高右鍵,在彈出的選項中選擇「行高」,打開「高行」窗口,如圖5所示:
方法三:拖動調整行高
假如要調整第二三行行高。把滑鼠移到行號 2 下面的橫線上,滑鼠隨即變為十字架箭頭,按住左鍵並往下拖,則第二行變高;同樣方法把第三行拉高,然後再把它拉低;操作過程步驟,如圖6所示:
(二)調整列寬
調整列寬跟調整行高一樣也有三種方法,並且每種方法的操作也與調整行高相同。以下是用快捷鍵調整列寬的方法:
單擊 B 選中 B 列,按住滑鼠左鍵並往右拖,選中 C 和 D 列,按住 Alt,按一次 H,按一次 O,按一次 W,打開「列寬」窗口,輸入列寬數值,例如 10,單擊「確定」,則選中的三列列寬變為 10,操作過程步驟,如圖7所示:
三、插入行列與單元格
1、插入一行與多行
單擊 2 選中第二行,右鍵 2,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插入」,則在第二行的位置插入一行,原第二行往下移;單擊3選中第三行,然後按住滑鼠左鍵並往下拖,選中 4、5 行,右鍵 3,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插入」,則一次插入 3 行,原第三行(有 1 的單元格那行)下移到第六行,操作過程步驟,如圖8所示:
2、插入一列與多列
右鍵 B 列,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插入」,則在 B 列的位置插入一列,列名為「列12」,原第二列往右移;單擊 C 選中它,按住滑鼠左鍵並往右拖,選中 D 和 E 列,右鍵 C,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插入」,則一次插入三列,列名為「列13、列14 和列15」;操作過程步驟,如圖9所示:
3、插入單元格
1、右鍵第二行 B 列對應的單元格(即 B2),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插入」,然後選擇「在左側插入列」,則在「列12」的位置插入一列,列名為「列16」;操作過程步驟,如圖10所示:
2、Excel插入單元格不是單獨插入一個單元格,而插入一列或一行;當 選擇「在左側插入列」是插入一列;當選擇「在上方插入表行」是插入一行。
四、刪除行列與單元格
1、刪除一行與多行
右鍵行號 2,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刪除」,則第二行被刪除;選中第二到第四行,右鍵 2,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刪除」,則選中的三行被一次性刪除,操作過程步驟,如圖11所示:
2、刪除一列與多列
右鍵 B,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刪除」,則「列16」被刪除;選中 B、C、D 和 E 四列,右鍵 B,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刪除」,則「列12、列13、列14 和列15」被刪除;操作過程步驟,如圖12所示:
3、刪除單元格
右鍵第二行 B 列對應的單元格(即 B2),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刪除」,然後再選擇「表列」,則「列2」被刪除;操作過程步驟,如圖13所示:
五、移動行列與單元格
1、移動行
單擊 2 選中第二行,把滑鼠移到第二行下邊線上,按住 Shift 鍵,再按住滑鼠左鍵,往下拖直到粗綠線停在第五行下邊線上,則第二行被下移到第五行,原第五行上移,操作過程步驟,如圖14所示:
2、移動列
單擊 A 選中「列1」,把滑鼠移到「列1」右邊線上,按住 Alt 鍵,再按住滑鼠左鍵,往右拖直到粗綠線停在「列4」右邊線上,則「列1」被移到「列4」,原「列4」往左移,操作過程步驟,如圖15所示:
3、移動單元格
單擊第 5 行 C 列對應的單元格(即 C5)選中它,把滑鼠移到 C5 上邊線,按住滑鼠左鍵,往上移兩個單元格(即上移到 C3),放開左鍵;再把滑鼠移到 C3 左邊線上,按住滑鼠左鍵,再往左移兩個單元格(即左移到 A3);操作過程步驟,如圖16所示:
六、單元格樣式設置
(一)選擇單元格樣式
選中要設置樣式的單元格,例如 A3,單擊「開始」選項卡下「樣式」上的「單元格樣式」,在展開的菜單中共分為四種類型,分別為:好、差和適中,數據和模型,標題,數字格式,選擇想要的樣式即可,演示操作,如圖17所示:
(二)用顏色填充單元格
單擊第三行 A 列對應的單元格(即 A3)選中它,單擊「開始」選項下的「填充顏色」圖標,在彈出的色塊中選擇一種顏色,例如「金色,個性色4,淡色 40%」,則 A3 用所選顏色填充,操作過程步驟,如圖18所示:
七、表格邊框與內部線條設置
(一)表格邊框設置
1、選中整個表格,在其上單擊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設置單元格格式」,如圖19所示:
2、打開「設置單元格格式」窗口,選擇「邊框」選項卡,如圖20所示:
3、選擇一種「線條樣式」,例如選擇第二排倒數第三種;單擊「顏色」下面的下拉列表框,選擇一種「線條顏色」,例如「標準色」下的「橙色」,再單擊「預置」下的「外邊框」選擇它,設置好後,如圖21所示:
4、單擊「確定」,則表格邊框變為所設置樣式,如圖22所示:
(二)表格內部線條設置
1、選中整個表格,同樣方法打開「設置單元格格式」窗口,並選擇「邊框」選項卡,「線條樣式」選擇「無」下面的虛線,再單擊「預置」下「內部」上的圖標,其它的保持默認,如圖23所示:
2、單擊「確定」,則表格除外邊框外,內部線條全變虛線,如圖24所示:
提示:無論是表格邊框還是內部線,還可以單擊「開始」選項下「字體」上面「邊框」下拉列表框設置,如圖25所示:
八、表格文字編輯
(一)向表格添加文字並換行
假如要在 A2 單元格中輸入「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單擊 A2 選中它,輸入「Excel表格」後已經佔滿單元格,按 Alt + Enter 組合鍵換行,第二行輸入「的基本操作」已超出單元格,把光標定位到「操」的後面,再按 Alt + Enter 組合鍵,則又換一行,操作過程步驟,如圖26所示:
提示:按兩次 Alt + Enter 組合鍵換行後,若繼續輸入,則 Excel 會自動換行,勿需再按 Ctrl + Enter。
(二)給表格文字設置對齊方式和顏色
1、選中 A1 單元格,選擇「開始」選項卡,單擊「對齊方式」下的「居中」圖標,則「姓名」居中;選中第一行,再次單擊「居中」圖標,「姓名」左對齊,再單擊一次「居中」圖標,則第一行所有欄位居中對齊,操作過程步驟,如圖27所示:
2、如果還要給文字設置字體和字號,單擊「字體和字號」下拉列表框選擇即可。若還要設置加粗、傾斜和下劃線,單擊這些圖標即可。
(三)給表格添加標題
1、右鍵第一行行號 1,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插入」,則在第一行插入一行,原第一行往下移了;把第一行拉高,選中第一行 A 列到 F 列(即 A1:F1),單擊「合併後居中」,把第一行的六個單元格合併為一個;輸入「學生成績表」作為表格標題,選中標題,單擊「字號」下拉列表框,選擇一種字號,例如 28;單擊「字體」下拉列表框,選擇一種字體,例如「方正小標宋」;單擊粗體 B,把標題加粗;單擊「字體顏色」右邊的小三角,在彈出的色塊中選擇一種顏色,例如「橙色」,則表格標題製作完成,操作過程步驟,如圖28所示:
2、給表格輸入學生各科成績,最終效果如圖29所示:
九、表格求和
1、單擊 G3 單元格選中它,選擇「公式」選項卡,單擊「自動求和」上面的圖標,則自動在 G3 中輸入公式 =SUM(表3[@[高數]:[C語言]]),按回車,則自動求出所有同學的總分,並且自動新增一列,把「列1」改為「總分」,再選擇「數據」選項卡,單擊「篩選」,把「總分」右邊的「篩選」圖標去掉,操作過程步驟,如圖30所示:
2、以上是給行求和,給列求和也是一樣的方法;另外,求和方法有多種,以上只是其中一種。
十、表格求平均值
1、單擊 H3 單元格選中它,選擇「公式」選項卡,單擊「自動求和」,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平均值」,則自動在 H3 中填入公式 =AVERAGE(表3[@[高數]:[總分]]),由於總分不能參與求平均分,所以要重新框選各科成績,把滑鼠移到 B3 單元格,按住左鍵一直拖到 F3 單元格,F3 中的公式隨之變為 =AVERAGE(表3[@[高數]:[C語言]]),按回車,則自動求出所有同學各科平均分,同時自動插入一列,把「列1」改為「平均分」,則操作完成,操作過程步驟,如圖31所示:
2、以上演示的是給行求平均值,給列求平均值也是一樣的方法;另外,除是上面的方法外,還有多種求平均值的方法。
十一、調整表格標題
1、由給表格新插入了兩列,並且這兩列的第一行沒有與前面六列合併,需要把它們合併以讓標題居中。選中第一行 A 到 H 列,如圖32所示:
2、選擇「開始」選項卡,單擊「合併後居中」,則 A 到 H 列被拆分為八個單元格,再次單擊「合併後居中」,則八個單元格被重新合併為一個,如圖33所示:
3、這樣,一張表格就製作完成了,製作中所用的知識是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知識,製作表格過程中常常會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