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年平均績點3.7、排名專業第二、主持國家級三創項目……不少學生還在擔憂4月中旬即將出爐的考研國家分數線時,孟鑫已經拿到了上海交通大學的保研通知書。
今年22歲的孟鑫是西南政法大學人工智慧法學院2016級法學專業的學生,成功保研,他有著自己的訣竅。
學習篇
遇到難點課堂錄音反覆聽
孟鑫是湖南人,高考填志願時,他所有平行志願都填了法學專業。到西政後,他的成績像是開掛了一樣,從幾千人的全校大考中順利進入只有38個人的基層卓越法治實驗班,大學四年成績排名專業第二。他說,這一切的基礎是他喜歡法學專業。
「想要學習好,努力也是必須的。」 孟鑫說,大學四年,每個周末他都會去圖書館學習,期末大考的時候早上8點準時到自習室,晚上9點才回寢室。
學習法學,記憶和邏輯十分重要。面對課時多、內容龐雜的民法,孟鑫有一套自己的學習秘訣。
「預習是必須的,上課遇到難的知識點,我會採取課堂錄音的方式,下課後反覆聽。」孟鑫說,為了將知識點學透,課後他通常採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知識抽絲剝繭,從大概念到小概念再到知識的構成要點全部羅列出來,不僅鞏固了知識,也訓練邏輯思考能力。
孟鑫說,滿分績點為4.0,他大學四年的平均績點為3.7,並且大三就順利通過司法考試。
實踐篇
他主持的三創項目獲國家級三等獎
大一時,孟鑫就熱衷於科創,曾花了兩個月和同學認真調研、撰寫商業計劃書、請校外老師進行指導……最後卻連校級選拔賽都沒有進入。短暫的難過後,他選擇了繼續。
大二時作為項目負責人,孟鑫又參加了學校模擬合夥律師事務所入孵項目,並成立了法律諮詢公司為社會大眾提供服務。經過不斷的調整,他主持的法律諮詢項目從全校200餘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第四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級第一名。此項目又成功申報為國家級三創項目,並在2018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獲得國家級三等獎。
「我們這個項目有兩個主營項目:一個是面對專業律師,另一個是面對社會大眾。」孟鑫說,針對專業律師,他們提供法律檢索服務,為律師提供類似案件法官的判決思維,大大節約律師的時間。目前,團隊已經協助相關律師收回9千萬案款。對社會大眾的服務則是通過法律公益普法行動,以及線上留言的方式,對老百姓的訴求提供相關幫助。
「我的實踐經歷對保研有很大幫助。」孟鑫坦言,有資格保研的學生成績都好,有亮點、有特色的經歷會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在實踐的過程過,孟鑫總會遇到新問題,查閱資料的過程不僅增強了他的主動性,也讓他對專業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增加了他的專業素養。此外,作為團隊負責人,溝通協調的技巧,如何做好領導工作也讓孟鑫有許多思考。「我覺得實踐背後的付出與得到是上海交大老師更看重的東西。」
經驗篇
想要成功保研 「比較優勢」很重要
4月中旬,考研國家分數線即將出爐。2020年,全國考研人數首次突破300萬,達到341萬。千軍萬馬過獨橋,能夠到橋那邊的終究只是少部分。考研難,保研就成了深造的另一途徑。
西南政法大學學生輔導員張豔娣老師這個崗位已經工作了13年,她的學生曾被保研到人大、武大、復旦、雪梨大學、東京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對於大學生保研,她提供了一些參考。
「大一的職業生涯規劃尤為重要。」 張豔娣表示,進入大學,學生就要確定自己的比較優勢,找到自己的特長、亮點進行深度打造。比如孟鑫,他進入學校就打算要繼續深造,而且對社會實踐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老師們就把他的社會實踐變成亮點進行打造。另外一個保研中政法的廖文蓉對英語有天賦,老師們便讓她多次參加英語比賽,提升自己競爭力。「要確定自己的比較優勢,並且把優勢做到極致,這樣才會在保研的時候,讓未來的學校眼前一亮。」
張豔娣表示,學生對高校的信息收集同樣重要。多了解學校的招生信息,提前準備,並且選擇自己的優勢科目作為保研的專業,也會提高保研成功率。張豔娣說,廖文蓉在法制史方面有天賦,便選擇了在中政繼續學習法制史,另一位學生擅長人權法,他早早就與心儀學校的博導進行了溝通交流。孟鑫也曾嘗試了北大,由於信息了解晚,準備不充分,便與之失之交臂。「想要保研的同學一定要提前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校,這樣會事半功倍。
「此外,保研需要的成績和『比較優勢』都需要學生保持自控,把這一條路走到盡頭,不能放棄。」 張豔娣說,大一訂下的目標和規劃需要學生不斷的努力和積累,有些學生走著走著就放棄了,所以到大四時,拿不出成績。「以我的經驗看,凡是堅持下來的學生,均有不錯的發展。」
張豔娣認為,大學的學習對於學生的整個人生都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大學知識很廣泛,這些都是學生們未來生活和工作的思維基礎。」她希望在校學生抓好課堂教學、課外實踐、網絡課堂、圖書館平臺、校內講座的學習機會,拓寬自己的眼界、思維,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陳竹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