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兄弟草原歸來染「布病」 醫生:喝鮮奶要徹底消毒

2020-12-23 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12月1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蘭巧瓊)近日,「蘭州多人疑染布魯氏菌病」的事件引起關注。什麼是布魯氏菌病(以下簡稱「布病」)呢?這病會不會人傳人呢?昨日,福州市疾控中心發布「『布病』防治科普」表示,該病罕見人與人相互傳染。此外,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傳染病科醫生也結合病例提醒:飲用現擠羊奶要徹底消毒,到牧區旅行儘可能少與牛羊接觸。

  兩兄弟染「布病」

  小明(化名)和小東(化名)是兩兄弟,他們是福建人。今年暑期,家人帶著他們到內蒙古草原旅遊。回來後小東老是叫腰背疼痛,而且走路困難。小東在自己家附近醫院就診,按風溼病治療,症狀一直不能緩解。同時,小明也出現了奇怪的症狀,在兩個多月時間裡,不定期出現低熱、胸痛的症狀,而且不愛活動。

  前一陣子,小明在就診時,通過血培養查出布魯氏桿菌,才發現感染了「布病」。小東近期也在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被確診為「『布病』合併脊柱炎」。

  「『布病』是一種由布魯氏桿菌侵入人體而導致的疾病。」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傳染病科韓荔芬副主任醫師介紹。

  人與人間罕見傳染「布病」

  「目前從我院收治病人的情況來看,『布病』患者大多數是農村畜牧者及從事牲畜屠宰行業的人員。個別病人是由於飲用現擠未經消毒的羊奶或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等患病。」韓荔芬介紹,「布病」在國內主要的傳染源是羊,其次是牛和豬。人們與病羊玩耍,進食帶菌生乳、半生的病畜肉,屠宰病畜以及接觸動物皮毛等均可能發生感染。福州市疾控中心介紹,人與人之間罕見相互傳染「布病」。

  韓荔芬介紹,今年初她曾接診過因飲用鮮羊奶患「布病」的一家三口人。最初是3歲的小華(化名)先發病,他反覆發熱1周,伴有夜間大汗。經血培養,小華身體裡發現了布魯氏桿菌,同時發現他肝脾腫大,肝功異常。他被確診為「布病」。

  經詳細詢問,醫生發現小華一直在飲用路邊叫賣的現擠羊奶,他7歲的哥哥和爸爸也喝過這種奶。經查,小華的哥哥和爸爸的血液中同樣培養出布魯氏桿菌。所幸發現及時,他們未出現明顯的併發症,經及時規範抗菌治療均已治癒。

  生鮮奶要煮沸飲用

  韓荔芬介紹,人一旦感染了「布病」,脊柱、膝蓋等大關節,心臟、肝脾、神經系統等多個器官可能受到侵害,不及時治療可能轉為慢性感染,甚至有致殘的風險。她提醒,進食生鮮奶製品、接觸牛羊等牲畜的人群,一旦出現反覆發燒、關節痛、多汗等症狀,要立即就醫,排查「布病」。

  福州市疾控中心介紹,普通民眾應儘可能減少與牛羊等家畜接觸;牛羊肉要煮熟後食用;家中的案板、刀具要做到生熟分開;生鮮奶要煮沸後才可以飲用。

相關焦點

  • 2歲女童喝現擠羊奶染布病,生鮮奶營養更高是誤區
    2歲女童喝現擠羊奶染布病,生鮮奶營養更高是誤區 2020-09-14 1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孩子喝「鮮奶」感染布病,純天然、原生態坑了多少人?
    以新鮮、天然、原生態聞名的生鮮奶,竟然變成了「闖禍精」? 很多家長覺得這種現擠出來的羊奶更新鮮,更放心。可謂從源頭直接獲取,未添加任何物質。相反超市賣的盒裝羊奶保質期太長,肯定是防腐劑太多了,也不知道經過了多少程序。 事實真是如此嗎?「布病」到底是什麼?
  • 2歲幼童喝現擠羊奶染布病?給家長一重擊!什麼是布病?能治癒嗎
    近期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接受了一名身患「布病」的2歲幼童,原因是喝了街頭現擠的羊奶而不幸感染,同日市監局聯合市農業農村局下發文件,在全市範圍內主要進入市場銷售的環節及養殖的源頭開展排查監管,但未發現涉事羊奶在市場上有銷售,而這名2對患兒的化驗結果最終確診為「布氏桿菌病」,簡稱「
  • 追求新鮮喝未經消毒的生奶 小心喝出傳染病
    原標題:追求新鮮喝生奶 小心喝出傳染病   布病(布魯氏菌病)最近成為熱詞。今年9月初,陝西西安市兩歲女童因飲用了市面上的鮮羊奶感染布病,引發熱議。而8月3日,陝西疾控就曾發布了關於「生奶不能喝」的相關文章,文章表明近期該省已經出現了多起由於喝未經過消毒的生牛羊奶而引起的布魯氏菌感染病例。
  • 別迷信「純天然」「原生態」生鮮奶,小心「布病」找上門
    原創 嘟媽DuMa 嘟嘟醫生當媽以後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寶寶的吃飯喝奶尤其是頭等大事。有的媽媽擔心國內的奶粉狀況,又覺得超市裡的牛奶營養似乎也不夠,便瞄上了號稱「純天然」,「原生態」的生鮮奶!
  • 蘭州獸研所布病事件最新披露
    疼愛孫女的奶奶,每天都會給她喝一瓶剛擠下來的鮮羊奶。而鮮奶,就來自村民老黃家的羊棚! 疾控部門的診斷結果也很快出來了:布魯氏菌感染!得的是「布病」! 「布病」即布魯氏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病菌很可能來源於那些鮮羊奶!! 明確了診斷後,醫生對症處理,將病人隔離治療,經過抗菌治療後,他們就慢慢好轉出院了。
  • 兩歲幼童喝現擠羊奶得布病,盲目追求「純天然」只會害人害己!
    到底什麼是布病?生鮮奶為什麼不能喝?我們喜歡的「純天然」到底埋了什麼坑? 01 為什么喝現擠羊奶會得布病? 布病是布魯氏菌病(Brucellosis)的簡稱,這是一種由布魯氏桿菌(Brucella)侵入人體而導致的一種傳染性疾病[1]。
  • 幼童喝現擠羊奶患「布病」?專家:建議大家不要喝生鮮羊乳!
    都說「民以食為天」,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在吃上也是越來越講究,蔬菜要吃菜園的,綠色;水果要吃現摘的,新鮮;喝奶要喝現擠的,營養價值高......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追求新鮮喝生奶小心喝出傳染病
    今年9月初,陝西西安市兩歲女童因飲用了市面上的鮮羊奶感染布病,引發熱議。而8月3日,陝西疾控就曾發布了關於「生奶不能喝」的相關文章,文章表明近期該省已經出現了多起由於喝未經過消毒的生牛羊奶而引起的布魯氏菌感染病例。如今,圖「新鮮」的人不在少數,許多人認為現擠出來的奶更原生態、更綠色,喝著更放心。事實真的如大家想得這樣嗎?布病究竟是種什麼病?
  • 兩歲寶寶得布病嚇壞家長,主治醫生:苗頭可能是寶寶喝了現擠羊奶
    ,這布病,到底是一種什麼病?不僅家長擔心,主治醫生也很奇怪,反覆詢問孩子這幾日的飲食起居後才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這苗頭啊,可能出在那現擠的羊奶上!原來,這一家人居住的小區經常會有小商小販來售賣現擠的羊奶,都聽說這現擠的奶新鮮,營養價值更高,所以家長就買來給孩子喝。沒成想好心卻辦了壞事。孩子生病的源頭是找到了,但是這布病又是怎樣一種疾病呢?
  • 健康在線|掌握防治知識 降低布病危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乳肉製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旦暴露於被病畜汙染的環境或食用未經徹底殺滅布氏菌的乳肉製品,均有可能被布氏菌感染而發病。廣大市民,特別是羊、牛養殖、運輸和相關食品加工等從業人員,均應掌握布病防治知識,做好自我防護。
  • 威海市胸科醫院提醒:喝羊奶、吃羊肉等警惕「布病」
    大眾網·海報新聞威海8月8日訊 (通訊員 畢明媛 記者 陳亭如) 王先生最近聽說羊奶的營養價值比牛奶高,便每天到相熟的養殖戶家買一大瓶鮮羊奶喝。
  • 蘭州獸研所布病事件超3000人陽性,布病究竟是什麼病?能治癒嗎?
    而且,直接食用生肉的風險更大,如果做熟食用,一定要確保煮熟煮透。△涮肉時記得多煮會兒(圖片來源:Veer圖庫)此外,食用未經消毒的乳汁或其製成的乳製品也是極為常見的感染方式之一。當綿羊、山羊、奶牛和駱駝遭受感染後,這類動物的乳汁會被布魯氏菌所汙染。
  • 較真丨2歲女童街頭喝羊奶後患病,現擠牛羊奶到底能不能喝?
    較真要點: 現擠的「生鮮奶」沒有經過任何消毒處理,存在很大食品安全隱患。兒童、老人、孕婦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食用生鮮奶後被布魯氏菌等病原菌感染的風險更大,最好不要直接飲用生鮮奶。
  • 別迷信「純天然」「原生態」生鮮奶,小心「布病」找上門
    考慮到這種羊奶是純天然綠色食品,自己也購買了一些給自家孩子喝,羊主人還告訴楊女士羊奶可以生喝。孩子喝羊奶一段時間後,連續幾天高燒39℃,家人緊急將孩子送到深圳醫院就醫。醫生介紹,楊女士同村村民近20人出現高燒、肌肉疼痛、乏力的症狀,年齡的跨度從一歲小孩到八十多歲的老太太,這些人都是喝了生羊奶感染了布魯氏菌病。
  • 闢謠 | 給孩子喝現擠的"鮮奶"才最營養?
    比如市面上銷售的盒裝奶,保質期通常半年左右,就有人覺得這樣的奶肯定加了很多防腐劑,營養也比鮮奶差得遠。於是,近年來在一些城市流行起了牛奶或羊奶現擠現賣的生意,獲得了不少消費者追捧。吃了沒有徹底加熱的牛羊肉和奶都可能被感染。感染布魯氏菌後帶來的危害布魯氏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稱為布魯氏菌病,簡稱&34;,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也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廣、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特別是在牧區和農村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