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讓「楓橋經驗」本土化?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創新思路抓治理,讓「小人物」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了大作為。
疫情發生以來,高邑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等部門以鄉村調解為基礎、以專業調解為重點、以多元化解為保障,有效破解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困境,探索出一條共建共治共享之路。今年以來全縣已調解糾紛1156件,其中專職調解員調解706件,當事人贈送錦旗24面,全縣沒有發生「民轉刑」命案,矛盾糾紛類上訪和民事訴訟案件均大幅下降,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一網三融合」,夯實基層調解基礎高邑縣擁有107個行政村(居),全部建立健全了人民調解組織,依託「一網三融合」基層社會治理思路,堅持以村(居)調解員、網格員、輔警「三員合一」,全力推進一村一專職人民調解員,積極培樹13個村(居)試點單位。疫情前,他們對調解員進行了兩次集中培訓;疫情後,通過微信群進行線上培訓。村(居)調解員隊伍的加強,從源頭上預防、排查、調解糾紛,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就地化解的良好局面」。
全縣5個鄉鎮全部建成了規範的高標準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每個調委會配備3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在實際工作中,他們綜合運用法律、經濟、道德、習慣、心理、情懷、社會等多思維開展調解工作。基於此,在專職人民調解員的選聘方式、選聘條件上,他們結合當地實際進行了創新與探索。在選聘方式上,採用司法所推薦和自主報名,讓懂法律,從事過村(居)書記、主任,或者是辦過企業、經過商,或者是愛管「閒事」的20名明白人首先入選。這些「小人物」,都有著豐富的基層經驗、且群眾威望和工作熱情高。如訴調對接專職調解員邢國棉自學法律,愛管「閒事」;高邑鎮專職調解員王英傑是村裡的「和事佬」,村裡大小事他都熱心幫忙;萬城鎮專職調解員王志軍好打抱不平,哪裡有糾紛他就往哪裡跑,開展工作得心應手。正是有他們這些「小人物」「和事佬」,從而實現了「大事不出鎮」的工作目標。
搭建「大舞臺」,讓「小人物」唱好主角為了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糾紛,高邑縣著力為專(兼)職調解員搭建「大舞臺」,讓「小人物」在調解工作中唱主角。縣司法局首先組織崗前集中培訓,與法院一起組織調解員參加旁聽庭審,開展案例評析、實訓演練、個案指導。邀請律師結合學習《民法典》為專職調解員答疑解惑,提升調解能力。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落實人民調解工作經費,建立專職調解員基礎工資加「以案定補」加「以獎代補」報酬和激勵制度。
縣裡規劃修建綜合規劃展館,是提升縣城品位,提升城市內涵的重大工程,但拆遷並不順利。展館修建地屬於石家莊匯德隆超市,而該超市由7戶商家租賃經營,且租賃合同都沒有到期。在有關部門兩個月的協調下,僅有兩戶商家達成拆遷補償協議,影響了重點工程如期進行。8月初,申請專職調解員調解,縣司法局還安排專門工作人員現場法律指導。在經過多次實地了解情況後,根據各個商戶不同情況、不同訴求,按照《民法典》平等保護雙方合法利益原則,分別擬定了相應的調解方案,開展調解。對房屋測評中漏評的,聯繫測評公司補評;對超市內附屬建築物權屬有爭議的,先解決權屬爭議;對超市與商戶的租金糾紛,疫情前的補繳,疫情後的免除;對商戶提出的補償額偏低等問題,合理的經調解該調整的進行了調整。對雙方不合理的請求,調解員多次上門耐心做好工作,釋法明理,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使匯德隆超市與5戶商家達成拆遷補償協議。超市負責人感慨地說「人民調解員依法調解,我們心服口服」。
依託「大調解」,強力推進基層治理人民調解的糾紛範圍雖說無所不包,但並非無所不能,許多矛盾糾紛的解決需要多元化解機制的銜接、多個部門的有機配合。為落實縣委提出的「三無」創建總體目標,高邑縣制定《關於深化「三調聯動」推動多元解紛 建立大調解格局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全縣行政調解工作的實施方案》等規範性文件;採取系列措施努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
訴調對接解民憂。縣法院成立訴調對接中心,許兵傑、邢國棉、段軍華、李從周、李新生等5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入駐中心調解室,鄉鎮專職調解員入駐鄉鎮法庭,訴調直接對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已直接承接法院在受理過程中、受理後、或者執行過程中,委託調解的糾紛案件241件,已有187件得到圓滿解決。如大營鎮一對夫妻,2016年法院判決離婚,但財產分割部分沒有執行,雙方爭執不斷,糾紛日趨激化。專職調解員接受委託調解,當事雙方都在石家莊上班,周末才回高邑,調解員只好周末一趟趟到當事人家去做說服、勸解工作,用熱心、耐心、誠心感動了當事雙方,相互讓步,達成協議,當場兌現,握手言和。歷時4年多的執行案件和解後,為表達感謝之情,當事人雙方先後專門製作的兩面錦旗,送到了鎮人民調解委員會。
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優勢互補。在工作實踐中,他們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的優勢,主動與行政調解銜接且效果凸顯。鄉鎮政府直接移交36件,已調解27件,其中公安派出所移交或配合調解案件10起,教育行政部門委託校園傷害糾紛4件。調解員調解有困難的,鄉鎮政府相關部門又都積極協助調解,形成很好的銜接機制。專職調解員調解需要縣直部門配合,縣直部門主動跟進。如高邑鎮李家莊趙某老漢與鄰居因宅基地發生糾紛,近20年沒有解決。專職調解員受理後,向縣自然資源局報告請求協助調解。自然資源局立即安排人員配合調解,分清權屬,糾紛徹底解決。近八十歲的老漢趙某喜出望外,拄著拐杖將錦旗親自送到鎮人民調解委員會,以表達感激之情。(王勇 餘保成 李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