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不靠依附,而靠建立

2021-01-14 新浪微讀書



書 讀 人 生





文 | 沈善書


我承認我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安全感的缺乏導致我性子急躁。


我大學剛畢業時極其浮躁,看見身旁的人有的託關係找到了好工作,有的家庭條件好幫其創業,而我,一無所有。


那時候剛剛踏入社會,碰巧找工作也處處碰壁,我無時無刻不在逼問自己,我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狀態?我甘心過平庸的生活嗎?我為什麼比不過別人?這些問題像影子如膠似漆地伴隨著我,我開始覺得「付出就會有收穫」是毫無意義的安慰,也覺得自己的未來會非常糟糕。


那時,好友紹薇告訴我,安全感對於他而言,就是錢和資本。


十幾歲的時候,他以為安全感是鍛鍊出一副肌肉男的身材,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不是那種好惹的男人,保護女朋友免受欺負。然而,每次他喝醉酒後都會告訴我,他有時候也缺乏安全感。這種不安的感覺並不是心理上的不安,而是來源於生活,因為他總是擔心未來的路不知道怎麼走,故而焦慮、迷茫。


現在,紹薇二十歲出頭,前些天和他聊起安全感這個話題時,他告訴我,一個男人的安全感是打拼的結果,來源於提升自己的過程中蓄積的能力,付出得到收穫,也能讓心裡踏實。他說,這種踏實的感覺能夠打敗對於未來的困惑。現在的他是一名軍人,在部隊鍛鍊的這一年以來,他逐漸擺脫了對未來的焦慮。


現在的我思考過自己安全感的缺乏,其實根源是因為害怕,因為不甘心過一成不變的生活。我害怕好不容易存夠了錢,而房價上漲;我害怕通過努力賺夠了錢,身體也累壞了,愛情也錯過了;我害怕自己有本事過美好的生活時,那個你最想保護的人,卻不在了;我害怕聽見長輩說「你如果真的選擇一個人生活,那麼養老怎麼辦?」如此種種,其實都是內心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單身階段我思考過自己安全感的缺乏就是因為既沒對象,也害怕找到對象後沒有能力賺足夠多的錢保障兩個人的生活。但是後來我想了想,外界給不了自己安全感,就算是物質保障,也好似給你穿上了一件華麗衣服,實際上內心仍就是空虛的。所以,一個人安全感的主要來源還是內心的自信與強大,而不是靠依賴愛情。


在生活和職場上缺乏安全感,都是因為你不夠強大。你不夠強大,那麼就要把自己變得優秀美好——提升技能,參加培訓班,拓展人脈,多閱讀行業相關書籍,多參加有意義的社交。當你通過自己的付出得到收穫後,別人對你的肯定與讚賞會讓你越來越自信,而自信則會讓你內心強大。當有了強大的內心後,也就不會再缺乏安全感了。


我認為,安全感不是靠「秀」外在,而是靠積攢內在。這種內在是你在不同的人際關係裡扮演不同角色時,都能夠處於主導地位掌控自己,有足夠實力應對外界突如其來的變故,比如工作變動、感情變故、生活困苦。因為你心裡有底,也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自信的資本,就不會懼怕外界的變化。



也許此刻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也因為自卑、內向,故而導致缺乏安全感。我想告訴你的是,自始至終,能夠給予你安全感的仍然是你自己。


你要每天多對自己說包含積極暗示的話語,遠離那些負能量交談,多對著鏡子微笑,多與樂觀開朗的人溝通聊天。


當你覺得自己足夠好的時候,可能仍然會冷不丁冒出一點安全感的缺乏,這其實很正常。而且,適當缺乏安全感能夠讓我們懂得居安思危。


在安全感的製造上,我是這樣行動的。


◎ 1.強調自己的特長並讚美自己


學會在自己最感興趣的項目上拓展。我把手機桌面設置成「我的特長是寫作,我要加油努力賺錢」這樣的字眼,同時也會在手機備忘錄中記錄自己做過的那些很有成就感的事,時不時打開看看,鼓勵自己。


讚美自己,是對著鏡子說「加油,今天的我在為夢想努力」「我很棒」「今天我這樣打扮出門很帥氣(或漂亮)」。


◎ 2.把自己熱愛的事情做出成績


我現在安全感的獲得是靠堅持不懈地閱讀與寫文章,不再埋怨自己一無是處。所以,安全感的一種補給途徑就是,你可以把自己的愛好或特長放大成為你謀生的技能,而這能帶給你滿足、自信、堅毅。


記住,不要與別人做對比,只與過去的自己比進步,把優秀的人當成你的學習目標。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這樣一句話:「多數人在生活方面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是壞的;同樣,也不是他們缺乏意志,才不能過上一種更美滿的生活。他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當他們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必須進行選擇的時候,他們的頭腦不清醒,而且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 3.學會經營自己,讓生活變充實


長相普通就多打扮自己,身材太胖就減肥。


現在手機app很多,我一個朋友就喜歡玩視頻類的某app,她現在是本區域的小紅人,既吸引了男生,有擇偶備選,也打發了無聊時間,還對自己產生了認可心理。


學生可以利用放假時間學習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學習語言,學新技術,學手藝活。上班族可以利用周末時間去參加與工作相關的培訓課程,也可以去學習手工、茶藝、古箏、開車等技能。


◎ 4.提高能力


這裡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提高家居生活能力,自己會做飯菜,簡單的家用電器壞了自己能夠修理等等,這樣的能力在單身期很重要;個人能力,即學習、自我管理等;人際交往方面,大多單身的宅男宅女現實裡都比較害羞,但在網上又是話癆,那麼可以先加上本地好友從網上聊天做起,慢慢培養出感情再往現實中發展;工作能力,即抗壓、溝通、執行力、時間管理等,把能力變成漲工資的資本,錢多了,也就能夠慢慢減弱收入上的不安。


當你的能力展示出來並獲得別人認可時,這能讓你越發篤定自己某種能力的提高對自己很有益處。


安全感靠的不是依附而是製造,就算房子、車子、錢、權能帶給你安全感,美麗的容顏、性感的身材也能帶給你安全感,但這些都有可能會消失,不會長存。所以,你不要試圖把自己依附在某件物品裡以此慰藉自己,你要學會為自己將來的生活製造安全感,比如建設強大的內心,形成好的閱讀習慣、思維方式,掌握工作學習能力、社交能力等「軟體設施」。


當然,給自己「製造」安全感需要一個過程。合理規劃,慢慢來,你一定可以變得強大勇敢。


現在的你誠惶誠恐,擔心未來,不如在當下努力,因為通過努力帶給你的收穫便是安全感;現在的你戰戰兢兢,憂愁收穫,不如先付出再說,因為有些東西付出了真的會得到,而且你所得到的收穫也是你累積安全感的資本。



很多時候,我們反覆詢問自己最多的問題是「我能成功嗎?」「我會向現實妥協嗎?」「我還有力量拼搏嗎?」我們之所以反覆懷疑自己、詢問自己,原因無外乎是我們內心缺乏安全感。


這種安全感的缺乏並不是說因為沒人陪感到孤獨,因為沒人鼓勵感到失望,而是你看見別人都已經成功或者已經得到了物質保障,自己還要花費時間去努力爭取,所以彷徨、迷茫,導致對自己缺乏信心。


也許我們努力奮鬥後得到的一切都無法與先天資本好的人相比,但經過日積月累,會比曾經的自己更優秀,也正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路遙說:「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所以,安全感的來源並不是說你的生活比別人優越,而是不管在任何情況下,你都有讓自身屹立不倒的資本,能夠從容面對生活的風浪、波折和刁難。


現在,過了當初少不更事的年紀後,我不再相信安全感的得到要靠外界的支撐,不再以「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催促自己趕快成功,必須成功。我開始懂得只要一直保持努力的姿態奔跑,這就是在給自己未來的生活創造安全感。


當初我害怕未來,不敢面對現實,是因為沒有在自己的身上找到閃光點,所以心裡不踏實。安全感與運氣一樣,靠別人得不到,只能靠自己去爭取、創造,在合適的時候對自己做錦上添花的事。此時此刻,當我回過頭看自己大學時取得的成績,以及現在正在耕耘的寫作,我想,這些都是在給我未來的生活製造安全感。


摘自《我不想被這個世界改變》

 關於本書 


我不想被這個世界改變


───

沈善書 著

青島出版社


內容簡介:沈善書的文字溫柔且樸實,他說不想戴著面具在書中跳舞,只想在書中展現最真實的自己。他用自身的成長經歷以及對身邊所見所思的感悟,為你講述生活中平凡人對待挫折的態度以及自我蝶變的經歷,給以為扛不住困苦的你加油打氣。

| 投稿請發送稿件至:tougao@vread.cn



        

微信ID:sinaweidushu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不依附任何人,就是最大的安全感!
    所以啊,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掌控,不要總是依靠別人去尋得答案,尋得安全感。而不依附任何人,也真的就是最大的安全感。二 時刻保持獨立行走的姿態,才是最大的底氣很喜歡宮崎駿《千與千尋》裡的一句話:"以後還有很漫長很漫長的路途,都要一個人走完都要靠自己。憑藉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而不是依靠誰。"
  • 「等」與「靠」終究換不來內心的安全感
    畢業季最不缺的就是「理想」「選擇」「志向」等等宏大的詞組,人生的分水嶺就此從高考拉開帷幕。伴隨著高考,也有許多面臨畢業就業的人們,各自在人生新領域試探、尋找。中國有句老話: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個靠字意味深長。既有被幫助的意思,也有好逸惡勞、坐等天上掉餡餅的意思。真正意義下的人生,等與靠是行不長遠的,確切的說換不來你內心的那份安全感與踏實。
  • 靠3招建立親子互信,孩子也擁有安全感
    我跟女兒DAHLIA是迷你家庭,雖然單親育兒,但對於建立關係與生活教育卻毫不馬虎。我是由父親撫養長大的,雖然都稱單親,不過時空背景不同,財力也不一樣,我不得不承認,父親提供優渥的環境,不僅衣食無缺,還望女成鳳,讓我讀敦南圓環旁的貴族私校,可惜他失望了,我不太會賺錢,對金錢的渴望也遠不如他,甚至於獨力養育女兒的現在,我放棄許多工作機會,就是任性地想要多陪女兒一會兒。
  • 從依附關係看寶寶的安全感,4種依附類型決定親子關係的好壞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將來有著無庸置疑的影響力,其中「依附關係」除了決定親子關係的好壞外,也與孩子人格培養、社會價值觀、安全感等息息相關。什麼是依附關係?為什麼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依附關係又分成哪幾種類型?什麼是「依附關係」?
  • 安全感與安全依附者的內心世界──依附理論系列(三)
    我將先簡單介紹一下三種依附型態對於安全感的看法,接著再談談安全型依附者的眼中,看到的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安全感:依附類型形成的關鍵安全依附,顧名思義地,就是充滿了穩固的安全感。而穩固的安全感,對於一個人能不能夠順利發展自己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功能,以及能不能夠調適好自己,順利地適應這個社會等,都是很重要的關鍵[1]。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穩固的安全感,有些人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時常被父母親冷落,或是經歷了同儕的排擠,使得他們很難獲得穩定的安全感,而這些人就有可能發展成為不安全型依附。
  • 孩子靠「鼻子」建立安全感和依戀關係,父母要重視孩子的嗅覺體驗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莉絲·埃利奧特博士在《0-5歲 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提到,嬰兒靠「聞」認識世界,嗅覺的的確給嬰幼兒留下了對社會和生活環境的第一印象,它還是感受刺激的重要來源。嗅覺對依戀關係和安全感很重要。
  • 從不指望別人,凡事靠自己的三大星座,不依賴、不依附他人
    而之後,我們就來聊聊有哪些星座是從不指望別人,性格獨立,凡事靠自己,從不依賴於人,也不會依附於人的吧。水瓶座:從不奢求別人為自己的未來買單在處理人生大局方面上的問題時,水瓶座似乎從不對自己客氣,要麼選擇努力往上爬,要麼就爛在社會底層的泥沼裡,沒有第三個選擇。
  • 如何建立孩子安全感?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前面的文章提到了關於安全感的很多知識,今天就分享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根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安全感建立的時期分為4個階段:1、0到2歲是安全依附時期安全依附期建立孩子安全感,我認為最重要兩件事是建立規律和預先告知。
  • 孩子五感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嗅覺,但建立安全感和依戀關係都靠他
    更重要的是,嗅覺和聽覺、視覺、觸覺一樣,都是他們了解環境、認識世界的途徑,並且還與和媽媽建立情感依戀、建立自身的安全感息息相關。 嗅覺何時發育 嬰兒的嗅覺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逐漸發育了。在媽媽孕期24周的時候,他們的鼻腔為了自我保護,會產生大量的組織,來避免化學物質的刺激。
  • 一技一藝皆是籌碼,安全感是靠自己給的
    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對於生活質量的追求也更多,做一份職業的同時總是覺得安全感不夠,如果有可以傍身的一技一藝,業餘時間就能多一份收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當今社會擁有一技之長,相當於比他人多一份安身立命的籌碼。那麼如何掌握這個「籌碼」呢?
  • 不迷茫,不依附,有自尊,這就是女人!
    一個女人無論已婚還是單身,錢房子車子只能跟她帶來一部分安全感。從長期來看,女人的安全感永遠是有自我成就感,自身對他人和社會有存在價值,並且知道自己是誰,能夠做什麼,知道生活的意義。  越來越多的女人拼命的賺錢,也許是這個社會能給女人的安全感越來越少了。以前我覺得安全感是一個承諾,是過馬路時緊握的手,是溫暖的話語。
  • 內心充實,不靠身材來獲得安全感,越胖越有福的星座女
    本期,我們要分享的是,內心充實,不靠身材來獲得安全感,越胖越有福的星座女。01雙魚座雙魚座的女生在年輕的時候,對自己的身材特別在意。那是因為年輕的她們還看不到自己其它的優勢,以為想要家庭幸福,就得自己保持身材才能獲得老公的愛。
  • 靠自己,才是王道
    靠父母,靠朋友,靠關係,靠得了一時靠不了一世。人這一輩子,永遠不要指望依靠別人,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來靠去,最後才發現: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我的前半生》中有一句臺詞說得好: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苦要自己一口一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 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適度的安全感是孩子人格完善的基礎。家長應該充分注意到安全感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從與孩子相處的點滴行為做起,為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安全的心理氛圍。不對孩子撒謊儘管明知對孩子撒謊不好,但家長還是會尋求這種看起來速效的方法來安撫孩子的情緒。
  • 女人的安全感從哪裡獲取?答案只有一個:靠自己
    你想要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是一個永遠不會離開的男人,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還是一個期待的美好未來?如果說,我們小時候的安全感是來自於自己父親母親的庇護,那麼,長大後的安全感就只能靠自己。不想,房東的兒子莫名其妙地又出現了,他阻止雨晨搬走,央求雨晨答應做他女朋友,雨晨開始還是好好地耐心跟他解釋,可是房東的兒子一點也聽不進去,抓扯之間,準備霸王硬上弓,雨晨連哭帶叫,還好她的幾個朋友及時趕到。雨晨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呵斥住了房東的兒子,雨晨看著狼狽的自己,抱著閨蜜,傷心地痛哭起來。
  • 《我的前半生》:不依附,就是女人最的大魅力
    最近重溫了亦舒的小說《我的前半生》,我發現羅子君之所以在離婚後,蛻變得更有魅力,是因為在離婚後,她選擇了積極向上地面對人生,不依附於任何人,找回了從前的自己。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在愛情和婚姻中完全依附於別人,從而迷失了自己。
  • 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是在重新建立安全感
    ,這就是孩子再重新建立安全感。到了高年級,孩子開始生理髮育,這時候的孩子反覆無常就是常態,心口不一那是特點,這種常態和特點更讓家長不踏實但我要告訴你,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他仍然是在重新建立安全感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兒就是重新建立安全感
  • 越依附男人就越沒有安全感
    但事情有趣的地方在於那個漂亮的單身轉折點:在一場場戀愛中,伊莉莎白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痛定思痛轉身後,她發現離開男人也沒有那麼難,她變得日益強大,能量無窮。    世界上有很多離開男人反而越活越好的女人,換句話說,是離開男人之後越活越明白的女人。在老北京的土話裡,「果兒」指的是漂亮女孩兒。
  • 男生,女生之間相處,是如何建立安全感的呢
    兩性之間交往,要想長期的相處下去,需要建立安全感,安全感也不是任何人之間都可以建立的,人與人相處,有時是很奇妙的東西,有句話不是說的好,效力不如投緣嗎?最初的相識,可能靠的是感覺,感覺對了,相處起來比較容易,但要想長期的交往,說的深一點,就是彼此之間存在多少安全感。安全感這東西,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是某一件事或是某一細節,出現問題,都能使安全感丟失。丟失的結果是,以後很難建立了。
  • 不依靠,不依附,不依賴
    我們生存,生活,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事情,好的不好的,頻頻出現,讓人應接不暇,措手不及,有時心累,總想著有個人靠著該有多好。當我們戀愛,結婚,找到終生依靠,多想就這樣依附在他身上,避開所有紛擾雜事,不問事,不理事。然而他們也有累的時候,也會需要我們的扶持和攙扶,所以我們無法做生活中的菟絲花,無法過分的依附,只能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壯大自己,時不時的也可以成為別人的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