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杯
茶具
記者 向濤 文/圖
時間飛逝,光陰如梭,轉眼間改革開放已有40個年頭,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發生了質的飛躍,平時使用生活物品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其中,小小的杯子,便是見證者之一。
舊茶杯,成為歷史的見證
市民張爺爺有一個茶杯,跟隨他已有近40個年頭了,用出了感情,也就不會換了。
他回憶起那時的街道,幾乎全是灰藍色的身影,少有別的顏色。張爺爺告訴記者,那時候的他總是穿著中山裝,然後給自己的搪瓷杯裡滿上一杯白開水,便拉著鄰家的工友去工廠裡幹活,在藍色的「海洋」裡辛勤的勞作著。那個杯子經歷過40載的風吹日曬,原先光滑的杯麵也印上了一層灰垢,有些髒卻飽含著歷史的滄桑。
40年的發展,如今的杯子種類也愈發繁多,樣子也越來越光鮮亮麗,具有的保溫效果也遠超當初。儘管如此,張爺爺卻依然鍾愛他那個舊得不成樣子的茶杯,他說:「那是回憶,屬於那個時代的回憶。」
在張爺爺的那個年代裡,杯子款式大致一樣,工作中很難分辨哪個是自己的杯子。於是,大家總會拿上一些東西做上標記,提醒自己這是誰的所屬物品。如今,張爺爺的杯子上當年的幾道劃痕依稀可見。「那是努力工作的意思!」張爺爺笑著說。每天傍晚,張爺爺總會泡一杯濃茶,坐在小院裡,和鄰居下下象棋。
張爺爺也算是杯子的愛好者,家裡有許多各式各樣的杯子。有各類花紋的瓷杯,透明的玻璃杯……當然,擺放在最顯眼位置的自然是陪伴了他40多個春秋的舊茶杯。
新茶杯,緊跟時代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中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杯子——玻璃杯、保溫杯、摺疊式水杯、電熱杯等等,顏色、材質、款式都越來越多樣化,功能也越來越多。
聊天間,張爺爺還從臥室拿出了一個很酷的茶杯,那是他去年收到的新年禮物,一直也捨不得用。「我偶爾泡好茶的時候才會用。」張爺爺說。
記者發現,張爺爺家的杯子各式各樣,種類繁多。原來,有的杯子是用來收藏的,有的是用來待客的,有的是用來品味生活的。
「就像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生活的品位也變高了,注重的是吃好而不再是吃飽,人總要適應時代,你說是不是?」張爺爺笑著說道。
每次家裡來客人時,張爺爺總會擺上一套茶具,濃濃的茶香便會從茶壺中往外滲出,客人取上主人擺放的茶杯,倒上一杯清茶,小酌一口,吐一口淡淡的氣息,似乎得到了最好的獎勵。靜靜品味,和過往一般,茶香芬芳。
改革開放40年,發生了很多改變。張爺爺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對茶杯的更換和對茶杯觀念的轉變:原先只用來飲水的杯子,現在用來品味生活。社會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他也漸漸開始品味生活、享受生活,收藏的每一個杯子,都有它獨屬的歷史記憶和獨屬的時代感。就像張爺爺那個舊茶杯,陪伴了他40餘載,也陪伴了中國改革開放40個春秋。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