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朋友:您好!當您看到這個標題時,請一定留意閱覽此文,或許我正在尋找的就是您或您周圍的人……
(相互轉發 功德無量)
尋找人
陳永泰,男,67歲,退休公務員,甘肅省甘谷縣人,原甘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10年5月8日陳永泰(左)赴山西聞喜縣拜訪先遣連指導員李子祥
被尋找人
1950年新疆軍區進軍西藏「先遣連」犧牲人員親屬(烈士名單附後)
1950年8月1日進藏先遣連在新疆于闐普魯村誓師向藏北進軍
背景資料
1950年8月1日,根據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關於解放西藏的總體部署,新疆軍區獨立騎兵師由漢、藏、蒙、回、維吾爾、哈薩克、錫伯等7個民族的136名官兵組成的進軍西藏「先遣連」,在總指揮兼黨代表李狄三,連長曹誨林,指導員李子祥,副連長、全軍特級戰鬥英雄彭清雲等同志率領下,從新疆于田縣普魯村誓師出發挺進藏北。他們在沒有地圖、沒有嚮導、沒有道路的情況下,以驚人的毅力,孤軍徒步2000多公裡,橫跨海拔6000多米的崑崙山和岡底斯山,歷盡千辛萬苦,以犧牲63人的沉重代價和後續部隊一起解放了阿里全境,將紅旗插上了阿里高原,促進了西藏全境的和平解放。
進藏英雄先遣連向藏北挺進
情景特寫
1、「先遣連」官兵進入浩瀚的藏北無人區後,給養線被大雪阻斷,便經受著飢餓、嚴寒缺氧和高山病魔的折磨。在糧草斷絕的情況下,他們組織打獵自救,過著以獸肉為食,獸皮為衣,獸骨為器,燧石取火的原始生活……
2、為了打通補給線,援救先遣連,毛澤東主席命令王震將軍「不惜一切代價打通給養線。」於是,馱運隊前赴後繼,歷時百天,只為先遣連送去了1.5公斤鹽和7個饢。而倒在運輸線上的4萬多頭牲口的白骨卻擺在了進藏的路上,以致在直升飛機上,至今還能看見那白骨連成的一條線,斷斷續續地伸進了崑崙深處……
毛澤東主席起草解放西藏的電報
3、1951年3月7日,先遣連一天舉行了11次葬禮,在回營地的路上,又有送葬的戰士死去……
4、1951年3月,西北軍區授於該連「進藏英雄先遣連」光榮稱號,給全體官兵記「大功」一次,每人還獲得「人民功臣」和「解放大西北」勳章各一枚。毛澤東主席得知先遣連到達藏北後,一連說了三個「蓋世英雄,威震印巴東南亞!」,還說「先遣連的先期進入,像一把鋼刀扎進後藏,震撼了西藏地方政府,動搖了上層人士,有力的促進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功不可沒!」朱德總司令、周恩來總理都給予高度評價……
1951年3月西北軍區授於先遣連為''英雄連''的旌旗
5、「三反」運動中,英雄蒙冤,連長曹海林因所謂「叛國集團」案經受了三次巨大災難,平反後對一位採訪他的記者說:「當娘的有時也會錯怪自巳的兒子,我們不能因為娘錯怪了我們就去抱怨她……」
6、1966年,在西藏阿里地區首府獅泉河鎮修建了烈士陵園,與烈士們一起長眠的還有黨的好幹部一孔繁森……
7、「進藏先遣連」在我軍歷史上創造了「十個笫一」:
(1)笫一支由七個民族的戰士組成的連隊;
(2)第一支在「多路向心進軍西藏」中,首先進入藏區的連隊;
(3)笫一個進入西藏高原的中國共產黨連隊支部;
(4)第一支以建制連給全體官兵記「大功」的連隊;
(5)笫一個與藏北阿里地方政府籤訂「和平協議」的連隊;
(6)第一支毛澤東主席一連說了「三個蓋世英雄」的連隊;
(7)第一支中國歷史上在中印、中尼邊境戍邊的連隊;
(8)第一支建立「英雄連史館」並用上百部文學作品進行宣傳其英雄業績的連隊;
(9)第一支人類徒步跨越海拔6200多米崑崙山的連隊;
(10)第一支在兩年半時間內用四部影視作品宣傳英雄事跡的連隊(2011年10月,電影《先遣連》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影式;2012年4月,電視劇《雪浴崑崙》在央視一套播出;2012年7月,電視劇《先遣連》在央視一套播出;2014年4月,紀錄片《雪殤》在央視九套播出),這在我軍軍史和影視製作史上尚屬首例。
西藏阿里獅泉河烈土陵園
問題的發現
我的父親陳忠義是進藏英雄先遣連的戰士,1950年8月與家中通信中斷。1963年我向國防部寫信查清了他的下落,原來他在13年前進軍西藏時犧牲了。1973年南疆軍區給我家補發了《烈士證》,此時,父親己犧牲了23個年頭。2009年11月29日,我應邀赴山東聊城參加「孔繁森同志殉職十五周年」紀念活動時(孔繁森與我的父親和他的戰友們同眠在阿里獅泉河烈士陵園),發現時過60年,與父親先後犧牲的63位烈士家屬至今絕大多數還不知道親人犧牲的情況。
2009年11月29日陳永泰應邀赴山東聊城參加「孔繁森同志殉職十五周年」紀念活動,並作為來賓代表宣讀祭文。就在這次活動中發現時過60年,先遣連烈士親屬絕大多數還不知道親人犧牲的情況,從此,開始了尋找烈士親屬的工作。
2010年12月15日陳永泰(前右)和南疆軍區的同志在臨洮山區尋找烈士親屬
於是,我向解放軍總政治部寫信作了反映,我的去信得到了總政治部、蘭州軍區、新疆軍區、南疆軍區首長的高度重視,並由南疆軍區抽掉專人組織尋找,我也開始了個人的尋訪工作。截止目前,歷時三年多時間,63位烈士中現已找到親屬的有17人(我找到15人,其中1人名冊上露登),加上新疆和靜縣民政局有登記但聯繫不上親屬的7人,家屬知道親人犧牲的共有24人,尚有40位烈士的親屬需要繼續尋找。
1950年8月1日陳永泰父親陳忠義烈士給家中的信
為了尋找這些烈士的親人,我曾到新疆、山東、河南、陝西和甘肅的20多個縣市去尋訪。為了進一步了解先遣連犧牲人員的情況,我還前往烏魯木齊拜訪了健在的先遣連副連長、全軍特級戰鬥英雄彭清雲同志;
2010年7月29日陳永泰(左)在烏魯木齊總院看望先遣連副連長、全軍特級戰鬥英雄彭清雲(中)
2012年5月16日在甘肅張掖拜訪進藏先遣連團支部書記曾自修同志
拜訪了一直致力於尋找先遣連足跡,並大力宣傳先遣連英雄事跡的袁國祥將軍;赴山西聞喜縣拜訪了先遣連指導員、一等功臣李子祥同志;並與創作宣傳父親連隊事跡的部分影視、文學作品的作者取得了聯繫,收集到了大量的先遣連資料;2010年8月1日,我應邀赴父親生前部隊,參加了「進藏英雄先遣連史館」落成典禮儀式;8月6日,又赴西藏阿里地區獅泉河烈士陵園,在父親犧牲60年後,我終於跪在了他的墳墓前,了切了母親生前一直想為父親掃墓的遣願……
2010年8月7日,在父親犧牲60年後,陳永泰率子女赴藏北阿里烈士陵園祭奠父親英靈
尋找的難點
據指導員李子祥同志講,這些烈士的名冊在1951年夏向新疆師部報送時,馱在駱駝背上被山洪連駱駝衝走了,現有名冊是1972年由生還的幾位戰士通過回憶形成的。
2010年8月2日陳永泰(左)在新疆葉城縣街頭尋找先遣連烈士親屬
因此,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相當一部分人員沒有準確的家庭地址。63位烈士分布在9個省和自治區,其中家庭地址有村名的19人(但沒有一個準確的),有鄉鎮名的5人,有縣名的22人,有市名的2人,只有省名的16人。二是一部分地址存在筆誤或口誤。如把「秦渡鎮」寫成「勸土鎮」,把「方家寨」寫成「方家裁」等,有的由於解放後鄉村合併使原來的地名不存在了。三是有些烈士的名字不準確。如把我已找到的「張佛子」寫成「張佛成」,把「甘正華」寫成「甘紹華」等。另外,由於時過60多年,烈士的父母及妻子(一部分末結婚)已經去世,現有兒女或侄兒侄女以及孫子輩對親人沒有印象,因此,對發出的尋找信息引不起注意,這些都為尋找增加了許多困難。
63位烈士中,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位在1954年12月29日由西北軍區給李懷珍烈士家補發的有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習仲勳署名的通知書
尋找的重點
凡自願幫助尋找的朋友,我請您:
(一)由於烈士們大都是舊社會被抓兵的,因此,把村子裡解放前抓去新疆當兵沒有回來的人作為尋找重點;
(二)由於烈士名單是犧牲22年後回憶形成的,名字有筆誤或口誤情況,因此,也要注意把名字接近的,60年前失蹤的軍人作為尋找對象進行核對;
(三)只有縣名的可將與烈士姓氏相同的村子列為重點尋找。我已按此方法找到了兩位烈士的親屬。
尊敬的朋友們:希望在我們共同努力下,讓英雄們飄泊了60多年的英靈早日魂歸故裡!
此致 敬禮!
進藏英雄先遣連烈士陳忠義之子
陳永泰去拜請
2014.5.4
手機:13893888268
聯繫人:陳永泰
2010年8月7日在阿里烈士陵園接受媒體採訪
附:尚未找到親屬的烈士花名冊
姓名
職務
出生年
民族
黨團
家庭地址
獲得榮譽
備註
1
劉景辰
電臺長
1929
漢
團
河北省
一等功臣
2
曹護周
戰士
1925
漢
甘肅省
一等功臣
3
康海榮
戰士
1909
漢
甘肅省
一等功臣
4
黃德海
戰士
1921
漢
甘肅省
一等功臣
或叫康誨禁
5
董秀娃
戰士
1929
漢
甘肅省
一等功臣
或叫黃清海
6
白長城
通訊員
1926
漢
團
甘肅省天水縣
一等功臣
7
陳進福
戰士
1919
漢
甘肅省天水縣
一等功臣
8
劉進吉
戰士
1917
漢
甘肅省天水縣
一等功臣
9
李風山
戰士
1918
漢
黨
甘肅省秦安縣
一等功臣
或叫李鳳雲
10
陳洛元
戰士
1929
漢
甘肅省秦安縣
一等功臣
11
趙玉海
副班長
1908
漢
甘肅省秦安縣
一等功臣
12
曹發榮
戰士
1911
漢
甘肅省秦安縣
一等功臣
13
吉虎山
戰士
漢
黨
甘肅省武都縣
一等功臣
或叫吉山
14
劉順成
戰士
1928
漢
甘肅省武都縣
一等功臣
15
張保川
戰士
1916
漢
甘肅省武都縣
一等功臣
或叫劉保川
16
王銀山
炊事員
漢
甘肅省酒泉縣
一等功臣
17
餘貴清
戰士
1913
漢
團
甘肅省酒泉縣
一等功臣
或叫佘貴清
18
曹家喜
副班長
1926
漢
黨
陝西省寶雞縣
一等功臣
或叫曹宋喜
19
徐金全
衛生員
1927
漢
團
安徽省
一等功臣
或叫徐金金
20
王培林
通信員
1927
漢
黨
四川省
一等功臣
21
王永平
一排長
1923
漢
四川省
一等功臣
22
張長福
戰士
1907
漢
山東省
一等功臣
23
張昆
戰士
漢
黨
河南省
一等功臣
24
楊西山
戰士
1919
漢
團
河南省
一等功臣
25
劉祿堂
戰士
1918
漢
河南省
一等功臣
26
於洪
班長
1928
漢
河南汝南縣餘家鄉
一等功臣
27
劉守財
戰士
1922
漢
黨
湖北省
一等功臣
28
趙萬福
班長
漢
新疆瑪納斯縣
一等功臣
29
買買提
戰士
維
新疆莎車縣
一等功臣
30
沙吾提
戰士
維
新疆莎車縣
一等功臣
31
陳寶善
戰士
1911
漢
新疆伊犁縣
一等功臣
32
木沙
戰士
1903
維
新疆于田縣
一等功臣
33
李俊義
戰士
1930
漢
新疆和田縣
一等功臣
或叫李均義
34
段佔山
戰士
1920
漢
新疆烏魯木齊
一等功臣
或叫段天山
35
宋文秀
戰士
1918
漢
新疆
一等功臣
或叫寧文秀
36
道爾甲拉
戰士
蒙
新疆和靜縣先行鄉四村
一等功臣
37
馬洪福
戰士
回
新疆庫車縣沙可薩克
一等功臣
38
艾沙
戰士
維
新疆葉域縣大河灣區
一等功臣
或叫艾山
39
西阿林
副班長
1919
錫泊
新疆伊犁河南山牛西村
一等功臣
40
沙迪爾
戰士
1920
維
新疆
一等功臣
另
吐爾遜
戰士
1925
維
新疆
一等功臣
說明
除吐爾遜一人外,其餘在花名冊中均註明為「革命烈士」。
請各位朋友相互轉發,讓烈士們早日魂歸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