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家圖書館開設夜間閱讀時段 為「夜京城」點亮閱讀之燈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進入8月,北京的夜晚清風習習,白天留存的浮躁與喧囂漸漸散去。晚上8時許,京城已經漸漸蒙上濃濃夜色,市民們也開始享受各自的夜生活。在晚間開放的圖書館裡,則聚集著一批讀書人,或快或慢地翻看著手中的書頁,度過一段浸潤書香的夜時光。

今年暑期,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西城區第一圖書館、角樓圖書館等多家圖書館紛紛開設夜間閱讀時段,將閉館時間延至晚上9時至10時,為「夜京城」點亮閱讀之燈。燈火闌珊中,這群「夜讀人」們靜靜地在書籍的海洋中徜徉。他們當中,有泡圖書館40餘年的老讀者、有下班後陪伴孩子讀書自習的上班族,還有為了準備臨近的各種考試和工作任務的年輕人……

在讀書名:

《旅行的藝術》

老讀者相伴首圖40多年

上周六晚上8時,記者走進位於東三環南路的首都圖書館。雖然距離閉館還有1個小時的時間,但B座二層的閱覽區幾乎座無虛席。記者看到,小讀者在聚精會神地翻閱繪本、年輕人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戴著老花鏡的長者認真做著筆記……此時,讀者們似乎完全沒有時間觀念,依然旁若無人地享受閱讀的樂趣。從本月起,首都圖書館B座二層閱覽區域開放時間調整為早9時至晚9時,滿足了大部分讀者的需求。

臧先生家住東城區,前往首都圖書館需要乘坐半小時的地鐵。他坐在閱覽區中央的沙發上,正在閱讀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創作的《旅行的藝術》。讀到有趣之處,臧先生便拿起筆,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摘抄下喜歡的語句。這個習慣,他已經堅持了42年。記者發現,臧先生身邊擺放著一個的軍綠色的帆布包,旁邊擺放著各類書籍。

臧先生今年62歲,曾在東城區一所小學任教。說起他與首都圖書館的緣分,可以追溯到1977年。那年秋天,臧先生從農村插隊回京,被分到郵電部研究院工作。剛上崗工作,他就聽到了恢復高考的消息。「當時距離高考只有幾十天,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參加高考,考上大學。」臧先生回憶說。正是從那時開始,他「泡」進了圖書館,擠進了書店,四處搜集複習資料,抓緊一切工作間隙複習功課,為夢想奮力一搏。

「那時的青年人對知識十分渴求,有強烈的求知慾望。當時,首都圖書館還位於國子監,離我家還算近。家、單位、圖書館三點一線,串起我每天的活動軌跡。」臧先生回憶道,圖書館裡的學習氛圍特別濃厚,所以大家都愛往圖書館裡鑽。而且,那時的年輕人格外珍惜時間,爭分奪秒要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就連上廁所也要背上幾個單詞。不過,圖書館那時大約下午5時就關門了。

泡在圖書館的時間太短,這是臧先生心中一點小小的遺憾。那年高考後,臧先生順利地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泡圖書館的習慣也一直保持至今。「每周借一次書,一晃40多年就過去了。」臧先生說,「前幾天圖書館公布了延長開放時間到晚間9時的消息,我覺得特別好。那些在圖書館裡自主學習到的東西,甚至比讀4年大學更有用。所以,我經常帶著孩子來首都圖書館,和他一起在書籍的海洋裡學習知識,培養終生學習的能力。」

時針指向晚9時,臧先生手中的書翻看了將近一半,筆記本上也新記了密密麻麻的字。他起身,將這周借閱的關於心理學、邏輯學、經濟學等領域的圖書一本一本地放進包裡,心滿意足地告別了首都圖書館這個與他相伴多年的「老友」。

在讀書名:

《我們仨》

一家三口享受親子閱讀

今年4月,西城區第一圖書館開始試運行夜間延時服務,周一至周四自習室的閉館時間延至晚10時,為周邊市民提供了一個消夏讀書的好去處。

上周四晚上8時30分,西城區後廣平胡同裡的路燈灑下星星點點的暖色燈光,坐落在胡同中的西城區第一圖書館燈火通明,有不少家長牽著孩子一同進入圖書館。位於圖書館一層的自習室內,一對父女相對而坐,10歲的女兒朵朵正專心致志地用蠟筆給一本繪本上色,一旁放著已經完成的暑假作業,而坐在對面的父親則面對筆記本電腦和一沓厚厚的書籍和材料,讀著楊絳的散文集《我們仨》。

「我和孩子媽媽平時工作比較忙,暑假裡,女兒白天由爺爺奶奶照顧,晚上我再接她回家。孩子媽媽的工作單位離家較遠,為了等媽媽下班回家,我經常接了女兒來到圖書館,共度一段獨處的時光。」年輕的父親藍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從事廣告設計工作,平時白天的工作就是在工作室裡對著電腦做圖。「做設計的工作壓力特別大,從一個靈感迸發出來,再將靈感付諸實踐,最終設計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這個過程其實特別的磨人,中間會經歷一次次的推翻重來的過程,有時為了想一個創意『憋』到『肝腸寸斷』。」

每晚回來見到女兒和妻子便是藍先生一天的動力,也是他一天的「減壓劑」。「家旁邊的圖書館推出了夜間延時服務,方便了我們這些上班族。每晚和女兒相約圖書館,在書香中沉下心來讀點東西,這就是所謂的『小確幸』。」他拿起手中的散文集,解釋道,「像我現在正在讀的《我們仨》,在讀到書中關於一家三口的小事時,看到親愛的女兒就在面前,我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出我們仨的幸福趣事。」

交談中,女孩朵朵一直在認真地畫著一本畫冊。在朵朵的畫筆下,精美的圖案、絢麗的色彩漸漸呈現出來。「這是爸爸自己設計的畫冊,我想給它不一樣的色彩。」小女孩驕傲地說。這時,漂亮的朵朵媽也回到父女倆身邊,一家三口品著悠悠書香,描繪出一個專屬三人的幸福之夜。

在讀書名:

《考研英語詞彙》

大三學生

備考打卡第30天

昨晚7時許,綿綿細雨從天而降,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大三學生小羅急匆匆地跑進中國國家圖書館北區一層的閱覽區,迅速坐回了自己的座位。寫暑假作業,準備考研、公務員或司法考試……閱覽室裡,埋頭苦讀的年輕人比比皆是,小羅便是其中之一。

《應用統計》、《金融學》、《國際商務》、《考研英語詞彙》……小羅的桌子上,一摞厚厚的考研複習資料裡貼滿了不同顏色的便利貼,文具袋裡裝滿了備用的筆芯,保溫杯裡的咖啡散發出悠悠香氣。在筆記上。記者看到一個她的標註,這天是開始準備考研的第30天。「今天也是我來國圖自習的第30天。」小羅告訴記者,為了能考上心儀的大學,這個暑假沒有回河北老家,而是選擇留校備考。「在宿舍複習總會被電腦等電子產品分心,複習累了可能還會上床睡一覺,不像在國圖,氣氛安靜、書香濃鬱,是讓人能夠真正沉下心讀書的地方。」

還有4個月的時間,小羅就要步入考場。對她來說,這4個月是一場「持久戰」。這些天裡,每天早上9時不到,小羅都會準時出現在國圖門口,成為每天第一撥進館的讀者;每天晚上,她又是最後一撥離開國圖的讀者。「我每天都來國圖『打卡』,國圖周一至周五開放到晚上9時,我就一定會複習到晚9時再走。這裡的氣氛讓我常常忘了時間,讓我總成為最後被工作人員『趕』出去的那個讀者。」小羅笑著說。

與小羅相隔幾桌的林佳,也是這個暑期裡國圖的「常客」。她正在為月底的司法考試做準備。與小羅不同的是,今年25歲的林佳已經工作兩年了。由於對工作現狀不太滿意,她想通過參加司法考試為自己「加一個砝碼」。「與在校生相比,我們上班族的時間沒有那麼充裕,好在國圖工作日開放到晚上9時,我每天下了班過來,靜下心來學習一兩個小時,有需要查閱的資料就在這裡找了,效率確實比在家高很多,也方便許多。」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祺瑤 文並攝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北京發布七項措施持續打造品質特色「夜京城」冬季活動
    為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冬季消費需求,持續打造有品質、有特色、有溫度的「夜京城」品牌,北京市商務部門將通過七方面措施,不斷豐富「夜京城」冬季消費供給,營造有溫度、安全有序的消費氛圍,提升消費體驗。
  • 當當網:讓閱讀的星星之火,點亮城市之光
    當當網負責人在講話中表示,「為好書找到讀者,讓好書不寂寞,一直以來都是噹噹在踐行的初心,未來,噹噹還會和更多活動夥伴,一起用閱讀點亮城市之光」 。  事實上,在21年的發展徵程中,當當網的閱讀星星之火已經點亮很多城市,充盈無數人的心靈。
  • 西長安街畔夜色伴書香 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北京書店之夜...
    以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為契機,實體書店的經營者需要強化服務意識,積極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人性化的夜間文化消費服務,為首都夜間經濟的發展助一臂之力。第十八屆「北京書店之夜」的勝利舉辦,將切實解決實體書店面臨的實際困難,減輕疫情期間的經營壓力,釋放文化夜經濟的潛能,延續北京國際圖書節的品牌辨識度和活動影響力。
  • 疫情後再出發- 溫州市圖書館開展2020「點亮鄉村閱讀燈」活動
    9月14日,溫州市圖書館開展2020年流動圖書車「點亮鄉村閱讀燈」活動,4輛滿載書香的流動圖書車分別開往樂清市龍西鄉龍西學校、蒼南縣橋墩鎮黃壇學校、永嘉縣金盾中心學校、永嘉縣溪下鄉溪下小學等偏遠學校,為孩子們送去豐富有趣的圖書,為鄉村小學點亮一盞盞閱讀之燈。
  • 星沙夜太美,點亮夜間經濟正當時
    其中長沙縣圖書館的閱讀空間面積有300餘平方米,藏書約1萬冊,還專門設置了兒童閱讀區,並延長服務時間至夜間開放,真正做到了夜有所讀。徜徉其間,書香四溢,讓人們能夠在匆忙、浮躁的生活中獲得一抹寧靜。在全國人氣很高的西西弗書店進入長沙的第一家,就落子在星沙的萬象匯商場內,讓人們在逛商場的同時,也能夠逛書店。
  • 北京公園夜間消費體驗,「夜公園」能否點亮「夜經濟」?
    劉平 攝這樣的「夜公園」能否真正點亮「夜經濟」?購票:通過大麥網等票務平臺購買電子二維碼門票,並在「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公眾號內入場預約。注意事項:穿防滑鞋、參觀過程中不要逆行,如遇人多請等待,入園請走南門。石景山遊樂園「狂歡之夏」重溫童年回憶對於很多80後、90後北京孩子來說,石景山遊樂園是童年的回憶。
  • 暖心~蜀黍為學生點亮「平安夜燈」,全力夜間護校!
    為深入開展「護校安全」行動,維護轄區學校周邊治安秩序,尤其是做好學校夜間放學時的學生安全。近日,萊蕪高新公安分局北孝義派出所針對轄區內大中專學生下晚自習時間晚的實際情況,制定「夜間護校」工作機制,組織警力在做好夜間巡邏的同時,加強對學校的夜間安全巡護,確保校園和學生的夜間安全。
  • 「夜京城」消費指南將推出 提升夜經濟品質
    夜經濟「13條」出臺近4個月後,北京推進「北京特色」夜間經濟發展將有新動作:《「夜京城」消費指南》將推出,還將研究制定《北京市夜間經濟發展規劃》,發展品質「夜經濟」,形成「夜京城」品牌效應。北京市統計局日前發布的2019年北京市夜間消費調查報告顯示,「00後」是消費水平最高的群體,奧森公園是最熱消費商圈,23時前是主要消費時段。   新京報訊 昨日,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了解到,北京將堅持夜間經濟高品質發展目標。近期將推出《「夜京城」消費指南》,將各類夜間消費信息線上線下精準推送給消費者。
  • 【文化三晉 開放山西】喜閱書吧:點亮城市閱讀之燈
    喜閱書吧,是山西喜閱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旗下的文化品牌,實體店為全國各地24小時營業的眾籌書吧,是全國唯一實現店內所有書籍均可隨意拆封閱讀、購買書籍與當當網同價、且無任何強制消費和最低消費的書吧,因此,喜閱在2016年成功入選「全國最美十大書店」之一。目前,喜閱書吧在晉城、大同、運城、陽泉、晉中共開辦6家分店,太原、臨汾等地多家門店也在項目籌備中。
  • 2017年全民閱讀基層調研總結:持續創新 用閱讀點亮人民美好新生活
    基層讀者的參與程度是檢驗北京閱讀季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成效的唯一標準。為使更多閱讀推廣的明燈點亮基層,10月、11月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媒體深入北京16 區,調研近5年來全民閱讀開展情況,總結全民閱讀經驗和做法,並實地走訪和發掘在基層推廣閱讀工作中湧現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將這些鮮活的面貌展現在大眾面前。調研所收集的數據和案例將在12月5日北京閱讀季閱讀盛典上集中呈現。
  • 「宜賓南·敘州夜」璀璨啟動 五大夜間經濟中心點亮長江首城夜生活
    敘州區以豐富多彩的「夜遊、夜購、夜玩、夜讀、夜跑」等消費活動,率先點亮了宜賓城市夜空、繁榮城市經濟、發展夜間經濟。,開啟2020年跨年之夜,點燃長江首城夜經濟。為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到健康的夜生活行列,敘州區啟動了對圖書館、體育館和酒都劇場的升級改造計劃,定位「宜賓晚自習」全民充電站。宜賓圖書館未來將是全民夜讀打卡的共享書吧,將會融合閱讀、休閒、茶歇、論壇交流等更多會客交流功能,為更多市民營造學習交流和分享互動的對話平臺。
  • 24小時書房,夜燈為閱讀的你點亮
    聽說貴州省圖書館前兩天結束了升級改造正式復館,動靜記者帶著好奇一探究竟,因為改造後的圖書館增加了一間24小時書房,引起了記者極大的好奇心。通過了安檢流程我們進入了圖書館內部。環顧四周,被這現代化的室內設計吸引住了——牆面綿延起伏的曲線造型,既時尚又寓意「書山有路勤為徑」。
  • 夜間盡興遊——點亮長沙「夜經濟」背後的文旅融合
    夜間盡興遊 ——點亮長沙「夜經濟」背後的文旅融合 曲折幽深的老街巷,包含著市井氣息和地方文化,卻是人們為之「打卡」的源頭。 如今,演藝、電競、遊艇、商場等「網紅點」閃爍,長沙的夜遊方式不斷延伸。 璀璨的焰火點亮湘江兩岸,乘遊艇,長沙的山、水、洲、城一覽無餘。
  • 首座校園中郵閱讀數字圖書館落戶京城
    原標題:首座校園中郵閱讀數字圖書館落戶京城   近日,北京首座校園中郵閱讀數字圖書館在北京市西城區展覽路第一小學上線,中郵閱讀數字圖書館
  • 北京的圖書館能有「夜場」嗎?不少讀者和家長直呼關門太早不方便
    閻彤 攝記者走訪北京10家圖書館發現,個別圖書館或閱讀區域確實延長了運營,但大部分圖書館閉館時間如常。不少讀者和家長直呼關門太早不方便,希望圖書館延時服務能夠推廣。繁華的北京,燈火通明的夜間,因讀書而亮起的燈光有幾何呢?城市需要夜經濟,也需要夜文化。作為千年古都,作為文化之都,市民在文化層面有著更高的追求,他們希望在結束一天的忙碌工作後,能有一個地方,在明亮的燈光下,靜靜地充電。
  • 北京「夜經濟」漸興,方莊22家餐館營業時間延至凌晨1點以後
    豐臺區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已經制定完成,將於近期出臺。豐臺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豐臺將在方莊、馬家堡等地區打造成生活便利型夜間經濟商圈,以「生活服務+餐飲休閒」為元素,形成有人氣的居民友好型「夜京城」生活圈。
  • 國潮書市、創意集市、夏夜電影節、沉浸影像展……炫彩夜京城來了
    來源標題:國潮書市、創意集市、夏夜電影節、沉浸影像展…… 多點位文化活動點亮炫彩夜京城 北京日報訊(記者 李洋)隆福寺國潮書市的創意小攤兒讓人應接不暇,大興綠地繽紛城的露天電影節放映適合一家老小同看的歡樂影片,751D·PARK
  • 北京多家大學圖書館也是蠻拼的:24小時不打烊,榻榻米可讀可睡
    這項貼心「福利」源於北航圖書館開設的24小時閱覽區。自2017年11月開始,該校陸續將圖書館一層的兩個閱覽室設置為24小時閱讀區,圖書館正常閉館後,從晚上10時到第二天早上8時,這裡仍對外開放,供廣大學生「刷夜」自習。北航圖書館也因此成為北京首個24小時開放的高校圖書館。北航圖書館館長姚仰平介紹,24小時閱覽室的開設,是圖書館服務多樣化的舉措之一。
  • 十多元買的這個小米小夜燈到底值不值?家插電夜燈體驗分享
    這時需要一臺小夜燈,小夜燈雖然只是小小的燈光,卻點亮了無數個夜晚。如果怕黑,可是又不能徹夜點著室內燈,一盞小小的夜燈照亮夜晚,驅趕恐懼,小小的光點,給人淡淡的溫馨,最近入手了一款插電版的小夜燈:米家插電夜燈。米家插電夜燈的包裝風格依然是米家的簡約白底色調,正面可以看見小夜燈的渲染圖,也標註了它是使用觸模式控制開關,帶有光敏感應的功能,非常的方便。
  • 「夜之金陵」,讓南京的夜晚越來越好玩
    11月1日晚,「夜之金陵」啟動儀式在夫子廟步行街舉行。其中提出,南京將打造「夜之金陵」品牌,將圍繞夜購金陵、夜食金陵、夜宿金陵、夜遊金陵、夜娛金陵、夜讀金陵、夜健金陵等七個部分,通過信息平臺、地圖指南等集中進行品牌宣傳推廣,打造多元化夜間消費場景和集聚區,發展夜間文旅活動,試點夜間商業外擺和街頭表演,建立「夜間區長」制度,擦亮南京詩情畫意的入夜繁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