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複雜的等級賦分「好分數」幫你一招擊破

2020-12-15 教育大小事

2017年,上海、浙江完成第一輪高考改革試點。與以往大不相同的是,兩省市學業水平考試的分數呈現和轉換方式有所改變,等級性考試成績不再是簡單的卷面分數,而是採用「等級賦分」的方式。隨著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後續改革省市依據各自特點對分數的呈現和轉換也發布不同的設計要求,「等級賦分」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

2018年7月30日,愛雲校醞釀已久的新高考「等級賦分」平臺低調上線,它覆蓋了全國已知的所有改革省份規則及賦分的內容,憑藉著技術優勢與多年學業大數據積累席捲而來,助力高考改革迎接新徵程。

等級賦分彰顯高考公平性,也更具複雜性

在新高考模式下,學生選考科目不同,若按照各自選考科目的原始分數進行加和而得出總分數,顯然是不公平的。受考試難度和科目性質等因素的影響,同分不同質,因此不能進行簡單的加和操作,只有轉換為同質性的標準分數,才能進行科學的比較。

目前,北京等省市的賦分政策還未出臺,我們可以參考浙江、上海和山東的賦分制度進行解讀。

賦分規則制度jiedu

根據規定,選考科目在浙江和上海包含合格考和等級考兩部分,浙江每門選考科目的合格部分為40分,等級部分為60分,分21檔,每檔相差3分,測試時按考生的百分位計算等級,錄取時折合為分數;上海每門選考科目的合格部分為40分,等級部分是30分,分11檔,每檔同樣相差3分,測試時按考生的百分位計算等級,錄取時折合為分數。

舉個例子:浙江考生小明,化學試卷分數為90分,全省化學排名為11%,根據賦分規則11%的排名賦分為88分,所以88分是最後計入高考的成績。

在山東省高考改革方案中,將每門等級考試科目中考生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分為A、B+、B、C+、C、D+、D、E共8個等級,參照正態分布原則,確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3%、7%、16%、24%、24%、16%、7%、3%。等級考試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這樣就得到了學生的等級成績。

舉個例子:山東考生小明等級考試科目考了61分,小明成績所在原始成績區間的最高分為69分,最低分為58分,轉換分數區間為61到70分,那麼小明轉換後的成績為63分,具體轉換公式為:假設小明轉換後的等級成績為X,(69-61)/(61-58)=(70-X)/(X-61),求得X=63.45≈63。

賦分後的成績可能與原始卷面成績不一致,有可能高於卷面,也有可能低於卷面。賦分制的關鍵在於,每個學生最終得分多少並不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表現,還取決於參加選考的學生人數和學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賦分制增加了考試分析的複雜性,家長和學生很難通過原始分計算出自己的賦分值,這為區域和學校的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

「好分數」新高考等級賦分平臺一招擊破痛點

目前,不同省份的等級賦分規則存在差異,如何選擇適宜的規則應用到本區域和學校的考試中,如何形成對學生真正有參考價值的分析數據,如何科學地幫助學生進行選擇,也是教育系統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愛雲校自主研發的「好分數」平臺自2015年開始服務學校考試測評與分析診斷,至今已經與全國10000所中學合作,平臺積累了近4億份學生試卷與分析報告。基於深厚的數據積累,愛雲校也率先探索新高考模式下的成績分析。2018年1月,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的期末考試就使用「好分數」平臺中浙江省21檔等級賦分的規則,對全體高一學生的原始分進行賦分。針對校長提出「一分一段」和北京考試院副院長藏鐵軍老師提出的基於「百分位等級」的分段成績賦分方案,愛雲校等級賦分功能進行了優化升級,妥善地滿足了學校的分析與診斷需求。在山東,愛雲校一直在支持濰坊市第一中學等改革學校的考試與分析,將前沿實踐形成標準化、可推廣的平臺與服務,惠及越來越多的地區。

「好分數」新高考等級賦分平臺整合了國內基礎教育領域的權威專家指導及改革名校的實踐經驗,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能夠支持多個省份等級賦分的需求。同時,「好分數」也逐步迭代升級成為系統性、開放性、全面性的考試閱卷與分析診斷平臺。為了增強數據的完整性、連貫性,「好分數」平臺也支持對自定義導入的數據進行等級賦分,同步生成新高考模式的數據分析,大幅度提高學校數據平臺的廣度與深度。

「好分數」新高考等級賦分功能的開放,旨在幫助各省市教育局和學校解決從考試原始分生成賦分成績的「難題」,強化教育改革中數據的價值。同時幫助學生和家長把握新高考規則,精準了解學生的學業情況與最優選擇,更好地備戰新高考。

相關焦點

  • 愛雲校醞釀已久的新高考「等級賦分」平臺上線
    「好分數」新高考等級賦分平臺一招擊破痛點目前,不同省份的等級賦分規則存在差異,如何選擇適宜的規則應用到本區域和學校的考試中,如何形成對學生真正有參考價值的分析數據,如何科學地幫助學生進行選擇,也是教育系統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 等級賦分如何計算-21等
    ,等級賦分是伴隨著新高考而被人們熟知的概念,我們這裡以21等賦分為例。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6個科目會有等級性考試,考後的成績會先對應一個等級,然後再根據等級對應固定的分數,這就是所謂的等級賦分。
  • 高考實行新模式,等級賦分如何計算分數?一定要弄明白
    隨著8個省市陸續實行新高考改革,學生將面臨新的教學模式和高考制度,選考科目實行新的高考錄取評估方式—等級賦分制。對於等級賦分制很多家長和學生不是特別了解,今天就來具體說一下等級賦分如何計算最終的分數,供新高考改革地區的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考政策賦分制度是什麼意思?等級賦分怎麼算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為什麼會有賦分?山東高考改革被說了太多,大家已不再新鮮。
  • 高考等級賦分—學生篇
    等級考試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
  • 一文帶你看懂新高考等級賦分規則,選考不吃虧
    各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按照事先確定的比例,依照轉換公式,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個分數區間(表1),得到考生的賦分成績。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科目選擇考的人數(不含缺考及因違紀作弊已被取消該科成績的人數)。
  • 高考等級賦分解讀
    高考等級賦分解讀在《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將每門等級考試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B、C+、C、D+、D、E共8個等級。參照正態分布原則,確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3%、7%、16%、24%、24%、16%、7%、3%。
  • 新高考等級賦分詳解,看過就全懂
    等級賦分詳解作者:範令一2018年湖南省已經確認啟動新高考,在新高考政策裡與考生關係最密切的部分就是等級賦分,在大多數已經實施新高考政策的省份都是實施等級賦分。不同的等級賦分政策會影響孩子最終的高考分數,卷面得分與高考分數在等級賦分中到底有怎樣的關係呢?
  • 新高考的等級賦分究竟是什麼?更公平嗎?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個最近很火的話題——老高考與新高考。截至目前(7月30日)有的省高考填志願已經完成,有的省剛開始填志願,全國所有省市中,目前只有北京,天津,山東,上海,浙江,海南六個省市已經厲行新高考。其餘省市雖然也有不少高一,高二的的學生已經學的是新高考內容,但今年2020年的高考仍然是老高考。
  • 等級考怎麼考?等級賦分如何換算?
    ,今天,我們說一下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具體怎麼進行,等級賦分如何計算。 第二步,等級考試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 考生和家長可能會問:同在一個賦分區間,但原始成績不同的考生,最後到底賦多少分呢?
  • 什麼是新高考等級賦分制,為何要實施等級賦分,賦分制公平嗎?
    今天「新高考前沿」就跟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賦分制,以及探討一下為什麼要實行賦分制,賦分制公平嗎以新高考3+1+2模式為例,賦分模式一共分為A、B、C、D、E五個檔次,賦分起點為30分,每個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15%、35%、35%、13%、2%,原始分按照數學公式,轉換到100-86,85-71,
  • 「一問一答」等級賦分的規則及優點分別是什麼?
    問:等級賦分的規則及優點分別是什麼?答:等級分計算以 30 分作為等級分的賦分起點,滿分值為 100 分,1 分 1 檔。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每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生的卷面分從高到低劃分為 A、B、C、D、E 共 5 個等級,各等級的人數比例分別約為 17%、33%、33%、15%和 2%。
  • 等級賦分是這樣換算的!不明白的一定仔細閱讀!
    今天小編參照今年高考賦分制度,對等級賦分進行解答,供大家參考。2018年3月27日,《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公布,其中提到山東省2020年高考等級考試科目要實行等級賦分制:將每門等級考試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B、C+、C、D+、D、E共8個等級。
  • 新高考「等級賦分制」,有失公允or相對公平?一文帶你全看懂
    我們以北京21級賦分制為例,詳細介紹一下這種新的模式。北京市採用3+3自由選科模式,高考分數由數語外和選擇的3科的等級性考試的分數構成。採用五等21級賦分制,把學生每門科目的原始成績按照分數高低進行排名,再按照排名將1%-15%,16%-50%、51%-84%、85%-99%、99%以下劃分成A、B、C、D、E五個等級。
  • 一文帶你看懂等級賦分
    等級賦分是根據某一考生在考生群體中的相對位置來對其進行評價,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只用於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進行等級賦分:將等級轉換為等級分。設定等級分起點分、滿分的分值,對各個等級進行連續賦分,在每個等級內按1分1檔賦予每個等級一定的等級分數區間。
  • 等級賦分制是什麼概念?在這種賦分模式下,哪類學生更佔優勢?
    通過高中努力上一所好大學,對學生將來的發展起到引導性作用。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新高考模式的出現更加適應當前的教育局勢,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高考新模式的誕生,意味著學生將擁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對於學生而言,選科制更能夠幫助學生在高中更好的發展。在選擇自身優勢學科的前提下,學生在平時學習時也會更充滿活力。
  • 等級賦分制度下,學霸也會成炮灰?
    1、「3+3」模式適用於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除語數英外,高考生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浙江多了一門技術)等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且選考科目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
  • 新高考為什麼要採用那麼複雜的賦分制度?
    很多家長最近都在問我,為什麼新高考要搞的那麼複雜?這不是在給學生家長增加負擔嗎?這裡大家說的複雜,多是指選考科目的賦分制度,不僅有根據排名計算的等級,還有等級對應的分數,以及下面這個看上去特別麻煩的公式:
  • 長沙2021中考改革:分數加等級賦分?6市採用這2類錄取方式
    近日,網上盛傳各種2021年長沙中招改革方案,其中流傳最廣的是以下版本(圖1)。從以上版本可以看出,長沙市擬從2021年起實行的是分數加等級賦分的模式其他科目(理綜、文綜、提前科)的組成不變,但改成等級賦分模式。新增綜合素質評價按等級賦分並納入總分。
  • 高考志願 | 新高考省市等級賦分制詳情
    14個省份共採用六種賦分制度,分別為21級、5等11級、5等21級、5等8級、標準分和五等級。21級賦分制浙江省採用21級賦分制。考生各科成績按等級賦分,以當次高中學考合格成績為賦分前提,高中學考不合格不賦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