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棒球手參觀赤灣天后博物館 用媽祖文化締結兩岸情緣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臺灣棒球手參觀赤灣天后博物館 用媽祖文化締結兩岸情緣

2018年12月07日 16:2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棒球選手參觀深圳赤灣天后博物館。(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7日深圳訊 (記者 尹賽楠 雍紫薇)7日清晨,迎著濛濛細雨,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臺灣參賽選手們在深圳赤灣天后博物館前集結,一同領略這裡倚山傍海的秀麗風光,了解當地民眾祈求合家平安、幸福美滿的民俗風情。

  據悉,赤灣天后宮坐落於深圳市小南山麓,其創建遠溯宋代,是當時沿海最重要的一座天后廟宇。明永樂初年,三寶太監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舟師遠下西洋,開創海上「絲綢之路」,赤灣天后宮為其重要一站,為大陸現有僅存的三家由朝廷敕建的天后廟之一。

  天后,又稱天妃,民間俗稱媽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自宋以來受歷代皇帝褒封,天后信仰歷經千年,信眾逾億,祠廟遍及五洲,倡導同舟共濟、救死扶傷、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和忘我無私的大無畏精神。嘉南藥理大學棒球隊員吳永嵩表示,在臺灣也會經常參加媽祖祭祀活動,所以在大陸這邊聽到的、看到的都非常親切,「兩岸文化同宗同源,也許就是這樣的道理吧。」(完)

臺灣棒球選手參觀深圳赤灣天后博物館。(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臺灣棒球選手參觀深圳赤灣天后博物館。(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臺灣棒球選手參觀深圳赤灣天后博物館。(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臺灣棒球選手參觀深圳赤灣天后博物館。(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臺灣棒球選手參觀深圳赤灣天后博物館。(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焦點

  • 臺灣高雄市基層代表團到深參訪赤灣天后博物館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王志明)10月13日~17日,高雄市裡長聯誼總會劉啟芳主席率高雄市基層代表參訪團一行32人到深圳參觀訪問,14日,參訪團一行前往赤灣天后宮博物館參觀並拜祭媽祖。
  • 湄洲與臺灣源遠流長的媽祖情緣
    開光後,這尊純金媽祖像將作為湄洲媽祖祖廟的鎮廟之寶和媽祖文化的傳世新景觀之一,供廣大信眾永久朝拜和遊客長期觀賞。  說到純金媽祖像,其實我們的寶島臺灣十年前早已有之。2005年臺中縣大甲鎮瀾宮就鑄造了一尊高約130公分,重276公斤的純金媽祖像。而且時隔十年,海峽兩岸的這兩尊純金媽祖像居然出自同一位工藝大師之手。這位工藝師是來自臺灣金暢金銅藝術工坊的專家柯建華先生。
  • 媽祖文化兩地觀——兩岸記者走進天津天后宮
    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深入,天后宮必將進一步發揮媽祖文化優勢,為密切兩岸同胞感情、促進津臺交流合作,搭建更好的平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天津天后宮內景。
  • 深圳赤灣天后宮 風水寶地可圈可點 「辭沙」民俗獨一無二
    在舊時的深圳文化版圖上固然沒有舉世震驚的人文景觀,但是仍然可尋找到民俗文化的蛛絲馬跡。曾祥裕風水團隊曾承蒙龍輝先生接待考察了赤灣天后宮 。深圳市南山赤灣天后宮,坐落在深圳市小南山麓,倚山傍海,風光秀麗。
  • 結緣媽祖兩岸情 家庭互訪勝鄰親——兩岸「家庭互訪」新形態
    10月25日星期日(農曆九月十三)下午,來自臺灣雲林北港朝天宮副董事長蔡輔雄、新北市板橋鎮聖宮主任林金輝、聖昭媽祖會會長林施湖等,各自攜夫人和子女,三個臺灣家庭成員一起來到秀嶼區媽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詹金爐家中做客。兩岸四個家庭成員在詹金爐家中聊家常、敘情緣、話未來、祈福祉,融洽的家庭交流,開創了兩岸交流新渠道、新形式。
  • 臺灣北港與福建寧德媽祖宮廟締結友好宮廟
    臺灣北港與福建寧德媽祖宮廟締結友好宮廟 2018年01月12日 16:57   來源:莆田網
  • 媽祖與鄭成功的閩臺情緣
    後來,安平一帶「做16歲」成年禮,循例要拜媽祖和國姓爺,並登上「安平古堡」懷念鄭成功,寓意步步高升、邁向成功之路。鹿耳門天后宮於1977年至1983年重建,除了主祀媽祖外,還在第一進左殿供奉國姓爺鄭成功,神像宏偉莊嚴。兩側牆上,用黑色大理石雕刻《鄭成功登陸鹿耳門圖》、《荷蘭軍投降圖》、《鹿耳門古地圖》等。
  • 「媽祖故鄉」福建莆田傳播媽祖文化實現新突破
    2012年12月28日,由中華媽祖文化研究院、臺灣北港朝天宮等共同主辦的中華媽祖網正式開通,該網在臺灣北港朝天宮和鹿港天后宮設有編輯部,實時向全球華人提供臺灣地區媽祖文化交流動態,努力建成向海內外傳播媽祖文化最新資訊的重要窗口。  此外,莆田還嘗試用舞臺文藝的新形式來傳播媽祖文化。
  • 媽祖聖德,兩岸傳馨——泉州天后宮:下
    天后宮媽祖像   泉州天后宮以弘揚媽祖文化為核心,先後數次組織和參與訪問團體赴臺進行文物展覽與交流,在泉臺文化交流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二00二年七月,泉州天后宮媽祖金身神像巡遊臺灣澎湖縣,被譽為「創世紀的宗教盛事」。泉州天后宮還曾連續舉辦兩屆澎湖「乞龜」民俗活動,接待了眾多前來謁祖進香的臺灣信徒。特別近幾年來,兩岸媽祖宮廟交流交往更加熱絡。
  • 赤灣天后宮祭媽祖誕辰 場面壯觀[組圖]
    2013年5月2日,是民間信仰中的護航海神媽祖誕辰1053周年,深圳赤灣天后宮舉行了盛大的祭拜活動。圖為當天祭拜活動的現場。中國網圖片庫 鄧飛/攝2013年5月2日,是民間信仰中的護航海神媽祖誕辰1053周年,深圳赤灣天后宮舉行了盛大的祭拜活動。媽祖,原名林默娘,公元960年出生於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因林默救世濟人,澤被一方,被朝廷賜封,沿海人民尊其為海神,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立廟祭祀。
  • 赤灣的香客和商客
    ◎ 楊應森 (深圳·《中國日報》駐深記者) 深圳蛇口半島的赤灣,背依小南山、前扼珠江口。始建於南宋末年的赤灣天后宮,是國內現存由朝廷敕建的3座媽祖廟之一;延續數百年的「辭沙」,則是赤灣人出海前的獨特祭典。相傳明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率船隊出使西洋,在珠江口突遇風浪。
  • 兩岸共編《媽祖文化志》在臺灣首發
    同年12月,福建省地方志學會與臺灣媽祖聯誼會籤署《關於共同編纂〈媽祖文化志〉協議》。該學會副會長俞傑介紹,學會組織人員多次赴臺,擬定編纂方案、大綱及撰稿人員、印刷出版等事宜;相關研討會也三度在福建舉辦,以解決編纂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 「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在天津天后宮開啟
    蘇輝出席啟動儀式  本報訊(記者 韓雯)昨日,「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在天津天后宮舉行啟動儀式。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宣布活動啟動。全國臺聯黨組書記、會長黃志賢,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冀國強致辭。
  • 鵬城小記者實戰訓練營走進南山赤灣天后宮
    鵬城小記者實戰訓練營走進南山赤灣天后宮「今天參觀的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帶著一個個問題,7月6日上午,招商街道沿山社區民生微事實項目「鵬城小記者實戰訓練營走進赤灣天后宮」活動正式開啟   「今天參觀的最大的收穫是什麼?」為什麼『神仙樹』叫『許願樹』?」
  • 深圳赤灣天后宮「辭沙」祭祀延續500年(圖)
    赤灣是一個天然避風港,東莞、廣州、番禺等珠江三角洲的漁民,祖祖輩輩以捕魚為生,海上作業危險大,出海前天后宮是他們的必經之地。赤灣不僅離廣州近,還可以讓當地官員補充一些「糧草」(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當時廣東已經成為重要的對外貿易、文化交流、外交往來的大通道的主角),歷史上的赤灣可謂「舟船成市,車騎如海」,所有人多要到這裡來拜祭天后娘娘。
  • 臺灣北港媽祖文化之旅在天津拉開帷幕
    主持人:為期七天的臺灣北港媽祖文化之旅4月19日在天津拉開了帷幕,來自臺灣的近200名媽祖信徒向天津天后宮贈送了媽祖金身座像,同時,臺灣北港的朝天宮與天津的天后宮建立了至親盟的關係,兩岸同胞在媽祖文化交流方面又有了深入地發展,請看記者的報導。
  • 助力媽祖故裡建設 共繪媽祖文化藍圖——湄洲媽祖祖廟交流團赴廣東...
    7月1日至2日,林金贊率交流團一行來到汕頭拜訪粵潮媽祖文化交流中心會長黃松慶,並前往貴嶼天后古廟開展交流活動,與貴嶼天后古廟名譽會長楊鎮喜、會長陳文波親切交流。在黃松慶的陪同下,祖廟交流團先後拜訪了祖廟老朋友、優秀媽祖人陳啟光、陳才雄等人,就媽祖文化發展進行深入交流。  長期以來,潮汕地區媽祖人與湄洲媽祖祖廟往來頻繁,情誼深厚,交流密切。
  • 媽祖信仰:延續文化血脈 聯結兩岸情感
    媽祖信仰生根於中華海洋文化,伴隨海上絲綢之路而發展、勃興與傳播。與中原地帶發展農耕文化不同,天然的地理優勢使得福建沿海地區形成了海洋文化發展圈。在《天后志》《天妃顯聖錄》《天妃顯靈錄》等文獻中,我們可以窺見從宋代以來我國海上交通與海洋世界的開發史。文化圈的輻射範圍不僅跨越臺灣海峽,而且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遠涉重洋,形成了以媽祖文化為基礎的中華海洋文明。
  • 莆田北岸: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賢良港天后祖祠觀音閣告竣儀式...
    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賢良港天后祖祠觀音閣告竣儀式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賢良港天后祖祠觀音閣告竣儀式東南網莆田2月5日訊 佳日吉時,2月4日上午十時,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賢良港天后祖祠觀音閣告竣儀式在賢良港天后祖祠朝聖廣場舉行
  • 「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啟動 「眾水合一」兩岸情濃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昨天上午10時,在古文化街天后宮大殿前,一場匯聚兩岸濃情、令民眾心連心的「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舉行盛大啟動儀式。活動將持續到6月10日,其中在津活動3天,在臺活動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