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私立」擠壓「公立」,那麼,「公立學校」將何去何從?

2020-08-29 教育原理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一線教育」的老師來說,幾十年來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本著一顆公心,也算累積了一些自己的感受與感悟,一直想分享出來,與大家共鳴。

【背景】:

當下教育的背景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們見識了一些一路堅持己見的公立學校,默默無聞卻並沒有隨波逐流;也見證了一些曾經轟轟烈烈的民辦學校,尤其在競爭激烈的高考制度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被社會廣泛認可,應者雲集;

因此,在一些大的城市,學生正一點一點流向私立,部分學校甚至可以坐擁「優生」資源實現「掐尖招生」,這種做法勢必會帶來更多效應;

還有,有的公立學校的優秀教師開始蠢蠢欲動,他們背負優秀資源,有能力、有意識來跳出體制去做一番「拼搏」,他們,或許缺少的正是一個機會和一點勇氣而已。

關鍵是,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一些私立學校擁有制度優勢、資金優勢甚至生源優勢,他們優秀的辦學質量,可以給渴望成功的孩子們和彷徨無助的家長們一些安慰和鼓勵,那麼,在「優生優育」的當下,受「擁有了教育就擁有了未來」觀念影響,差不多的家庭,面對孩子的教育投資,都會節衣縮食來供應孩子來改善受教育環境,這一點,可以說在短期內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和潮流。

【問題】:

那麼,如果「公立」的老師和學生都看好「私立」,「公立學校」還有沒有未來?

【分析】:

首先聲明一點,筆者並沒一點要「唱衰」「公立學校」的私心,相反地,我更希望公立學校能紅紅火火,遍地開花。

然而,現實情況並不容樂觀。

「公」、「私」相比,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有顯著差別:

1、制度優勢:

私立學校在制度建設層面已經走在了前面,他們普遍淡化了「職稱制度」和「縣管校聘」等頗有爭議制度,而實行更為簡單粗暴的「績效管理」,優者上,劣者下,不養「閒人」,不養「懶人」,不養「庸人」;

而在「公立」學校,還存在大量的「同工不同酬」現象,甚至還屢屢被曝出有「吃空晌」醜聞。

2、管理優勢:

「私立」學校重在「精細化」管理,筆者曾幾次參觀學習過本市一所著名的私立中學,僅外地慕名而來的住校生就有4000名左右,在其輝煌的幾年中,幾乎每年的中考狀元被囊括,市前十名能有7、8人,在住校生管理方面,宿舍的鞋擺放位置、朝向、角度都有明確規定,連床鋪上的枕頭壓著床單上的位置,都有據可查,宿管人員24小時在崗,孩子們出入都有嚴格登記制度,一旦有學生違紀,比如帶手機入校、夜晚喧譁、私帶零售等行為,會立即通知家長前來配合處理,如果學生違紀觸碰學校管理底線和紅線,則立馬開除,一點兒都不含糊。

但「公立學校」則沒這麼「爽快」,單單一個違紀處理,老師們都畏首畏尾、左右為難,稍有不慎,就會被家長投訴,被教育上級部門處理,甚至有可能被調離或開除。

3、考核優勢:

「私立」學校對自己老師的考核簡單粗暴,但卻直擊人心非常震撼,那就是「績效管理」,在這裡沒有「論資排輩」,沒有「職稱」優勢,沒有「名師」優勢,只要出不了成績,達不到教育教學要求,照樣捲鋪蓋走人;

而「公立」學校卻相反,老師們一旦取得高級職稱後,便開始尋找「託辭」,或身體原因,或家庭負擔,或年齡問題,紛紛退居二線,享受「大樹底下的陰涼」。

還有,每年的評優評模、職稱評比,有的學校竟不以成績為主線,甚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些行為,寒了的豈止教師的心,還有老師們內心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他們也不會再有什麼「主人翁責任感」。

要說原因的話,很簡單,那就是「私立學校」的校長只為「董事會」負責,「校長」們是學校運營的經理,被高薪聘請,稍有差錯就面臨遭解僱的危險,所以他們把心都用在了教學和管理上,而不是什麼搞「基建」。

4、資金優勢:

「私立學校」如果運營得當,會有更多生源湧入,這也意味著更多資金進入帳面,這些資金也會按固定比例來向教育管理一線傾斜,老師們的辛苦工作,會直接變現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傢伙,會以更直接的方式給予他們以安全感和獲得感;

還有,「私立」的資金還會更多地改善硬體設施,這種建設往往「短平快」且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從客觀上說,改善了辦學條件,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環;

反觀「公立」,就有些相形見絀、勉為其難了。

5、政策優勢:

從國家教育政策的大背景之下,引入「競爭機制」應該是一項長期而正確的策略,一方面可以促進「公立」自省,另一方面更可以踐行更多教育理念來充實國家教育方針和策略,而且,反觀一些發達國家,「公私兼顧」由來已久,且各有所長、相得益彰,因此,「私立」學校暫時不會消亡,只會「火借風勢,風借火威」般的得到更大更好的發展;

而「公立學校」畢竟是主流,屬「公」的性質,在改革與發展方面會更為謹慎,或者叫固步自封;

6、生源優勢:

任何一所學校,若想取得好的教學質量,生源是一個跳不過的話題。

好生源意味著好成績,所以,私立學校可以誘人的手段來操作,一是「全免」;二是「重獎」,而且,「優生」到了學校以後,會得到近乎「VIP」的待遇,這些條件對很多「優生」家長是有很大的誘惑力的;

而「私立學校」的這種投資行為,時間不會太久,如果形成了自己的辦學優勢,「優生資源」會源源不斷地湧入,甚至不需要對其進行太多的「減免」,輕輕鬆鬆實現「掐尖招生」。

【「公立」對策】:

1.讓教育家辦教育:

「教育去行政化」是大勢所趨,也是「專業人辦專業事」的具體表現,如果以一個小縣城為例來說明,諸如分管縣領導、教育局長、校長都應該是懂教育的行家裡手,他們必須有必要的教育經歷和資格證書;

2.明確校長負責制:

首先應該明確,校長對誰負責,是對局長?還是對教師?還是學生?或者,理想的方式是校長對「師生」負責,校長可以評聘教師,教師也可以評聘校長,二者權力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這一點可以優化有限的教育資金利用,優化師生教育管理;

3.淡化職稱改革:

職稱制度或許已經失去當初推行的初衷,我們看到的是,因為職稱指標有限,有的學校會在近十年以內面臨沒有指標的現實,大量老師已經放棄職稱幻想,也意味著他們會放棄職業熱情;

4.利用好「教師節」:

「教師節」是一個全體教育工作者的普惠節日,而不應該是「少數教師」的表彰日,甚至淪為「師德師風」教育日,給教師一些「摸得著看得見」的實惠,讓教師心中升騰起更多的職業自豪感和優越感;

5.減少太多的「小手拉大手」活動:

當下,各類「教育活動進校園」層出不窮,什麼禁毒、邪教、護路、愛滋、普法、各類投票行為等,必須讓這些活動開闢新的教育渠道,比如社區、單位等,歸還教育應有的「寧靜」,同時,也必須建立「活動進校園更嚴格的審批程序」,從制度上做到根本杜絕;

6.強化並優化學校激勵機制:

從激勵的形式上來看,無非有「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政府應著力保障教師的合法獎勵權,體現「幹好幹壞不一樣、幹多幹少不一樣、幹與不幹不一樣」的基本政策,進一步激勵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創造性與積極性;

7.培育並優化教育生態環境:

近年來,學校教育管理常常陷入一種「死循環」,「教師不敢管,學生太大膽」,如果動作稍大,極有可能面臨「校鬧」的風險;

因此,教育管理,要建章立制,優化細節,讓老師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增強教師管理底氣,而不是一味地迎合某些家長。比如學校「懲戒權」,如果沒有法律做後盾來保護教師合法權益,難免會落一下「叫好不叫座」的尷尬下場;

另外,主流媒體在輿論營造方面要有戰略擔當,要著眼於教育良性發展,著眼於學生健康成長,著眼於國家民族的昌盛興旺,而不只是「搞流量、搏眼球」。

8.教育評價重中之重:

教育評價改革,歷來是重中之重,這涉及到教育方向問題,涉及到學校工作配置的「輕重緩急」,既要有緊迫感,也要有科學評估過程,需要謹慎前行。

9.抓好學校生命線——教研教改:

「私立學校」的暫時勝出,靠的是不折不扣的教學質量,這一點尤其被廣大家長和學生們普遍認可,所以,「公立」若想實現書面扭轉,則必須在痛定思痛之餘,審慎堅定地進行教研教改,這也是當下「公立學校」殺出重圍的唯一出路。

10.守住意識形態陣地,積極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政策:

行為是受意識支配,所以要加強對師生的政治意識形態教育,守住教育底線和紅線,然後談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

總之,請允許 做一大膽預測,或許「私辦公助」是解決百姓教育需求的一條途徑,但無論如何,唯有改革,才是最終勝出的不二選擇。

相關焦點

  • 私立學校快速擴張,公立學校如何發展?
    私立學校開始在全國各地大肆圈地掠奪,嚴重擠壓當地公立學校的生存空間,從生源到師資力量,這背後的始作俑者不需要太多的追究,只是有些前景真的需要及時預判,影響深遠,也關係到未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私立學校可以跨片區招生,可以挖公立學校的優質教師,甚至挖走學術帶頭人都是可以的,工資開的比公立學校要高,福利也更好,獎勵機制更加完善。從社會效益方面來講,私立學校的老闆大多財大氣粗,很多是開發商,他們為了提高房價,繪製學區房藍圖,利用優質學區收割一波韭菜!帶動了當地的GDP,也為稅收貢獻了一份力量。
  • 公立初中生的逃離,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
    進入初中,很多家長都選擇就近上學,根據劃定的學校片區,選擇學校,這也造成了很多地方好的學校,房子的價格持續走高。然而這些公立學校,即使是好的公立學校,也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最近幾個學生家長,突然提出請一周的假期,深入了解,才知道,利用這一周的時間,去一所私立學校試課。對於家長的選擇,能夠理解。
  • 日本の公立&私立學校的差距
    比如現在80%的大學生在私立大學讀書,這很有代表性。    >>>>>中小學公立,高中大學私立以上內容可以概括為:日本的中小學以公立為主,而私立學校在高中的比例在不斷增加,大學階段的私立學校數量多於日本學校。也就是說,義務教育主要由公立學校承擔,而高等教育使私立學校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公立學校當老師好還是私立學校?
    首先,不管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有自己的優勢。但是私立學校存在一個弊端就是,如果老闆資金鍊斷裂,或者是老闆的投資方向有變化,不準備開設這個私立學校,那麼老師就相當於被辭退,工作就沒有保障。再加上雖然說現在有的私立學校也為老師教了五險,但是,大多數私立學校不會交納住房公積金,這就使私立學校的老師在買房上,比公立學校老師少了一層保障,要多花錢。
  • 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有什麼區別?
    現如今,全國不少地方教育發展迅速,私立學校紛紛成立,分流了公立學校的部分生源。部分私立學校的聲譽甚至超過了公立學校。那麼,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有什麼區別呢?1、經費來源不同私立學校教育經費自行籌集,主要靠收取學生學費和住宿費,費用昂貴。公立學校由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學校學生數,核撥公用經費。
  • 美國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之十大區別
    美國留學申請中,很多同學認為美國公立大學比私立大學正規,其實在美國大學排名上來講,TOP10的院校大部分都是私立院校,那麼美國公立私立大學究竟有何區別呢?  1、美國公立私立大學區別:學校性質方面  公立院校的主要為聯邦政府、州政府的稅收撥款或地方政府部門的撥款。
  • 學生能進公立高中,家長偏讓進私立學校?私立學校真有那麼好?
    現階段學生就讀的學校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公辦學校,還有一類就是民辦私立學校。一般學生就讀的學校都是公立學校,初中畢業後可以選擇自己升入的高中。很多家長並不了解公立和私立學校的教學性質。盲目讓自己的孩子進入私立學校。那麼選擇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私立學校比普通公立學校好的原因
    最先開始的時候私立學校並沒有掐尖招生,生源質量一般甚至有點差,因為當時私立學校剛剛興起尚無口碑,尖子生的家長不願意冒險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去私立學校的主要有兩種家長①沒能力輔導孩子的家長,索性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學校②工作忙沒時間接送孩子的家長,圖省力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
  • 公立學校好還是私立學校好?難道上公立學校的都是窮人?
    聽了鄰居的話,小張更是迷茫了,那到底是私立學校好,還是公立學校好了?難道上公立學校的都是窮人?其實,不管是公立還是私立,爸媽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優秀,在學校過的開心,我們來看看公裡和私立有什麼不同:費用方面這條不必說,現在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所以在公立學校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九年級,學費自然是全免的,但是相反的在私立學校,無論是幾年級的都要交學費
  • 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你會怎麼選
    現如今各個城市都興建起不少私立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一應俱全,不少家長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讀書,那麼私立真的比公立要好嗎?私立學校(Private School)是指由私人或私立機構投資,由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批准,教育和政府的結合,更多側重於效率的學校。私立學校是教育和市場的結合,更多解決的是教育的效率問題。為了適應區域人才來源短缺的問題、區域經濟發展,人才總是趨於短缺狀態,需要教育和培訓,私立學校應運而生。相對而來,私立學校有著較大公立學校所沒有的優勢。
  • 英國擇校選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
    英國學校和中國有些不同,英國高校普遍得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一些同學會猶豫自己該選擇哪一所。看看留學雲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內容,一起了解吧。 一、英國留學公立學校1、公立學校的優點:學費相對低廉。到公立學校讀預科,學費在4000-5000英鎊/年之間。加上生活費5500-6000英鎊/年,低於私立學校的平均水平。
  • 高考落榜 公立學校復讀被禁,落榜學生該何去何從
    也許你會說考上大學其實也沒那麼難,現在高考沒有年齡限制,一年考不上我多考幾年不就行了。對於有這樣想法的你,我想告訴你,你的願望是不能實現的了,現在教育局有規定,公立學校禁止招收復讀生。高考落榜,而公立學校又禁止招收復讀生,那麼對於高考落榜的學生來說,他們又將何去何從,這是一個讓人思考的問題
  • 為什麼都想去公立學校當老師,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有什麼區別?
    如果自己在畢業之前找工作,又不能考事業編,想要當老師只能去一些私立學校,自己又不甘心,不想進私立學校。畢竟自己上了這麼多年學,拿到了碩士學歷,這樣還進不了公立學校,感覺有點小虧。於是有的同學就會問,為什麼不去私立學校呢?都是學校,公立和私立難道不一樣嗎?其實,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真的有很大的區別,勵志學生就和大家說一說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區別。
  • 加拿大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對比
    如果你將來進入政府,你將被要求有雙語能力。 在大多數加拿大高中,學生必須按照學分制上課。沒有國內班級單位,也沒有班主任監督。取而代之的是教學方法和選課機制。 看外國電視劇的人應該看到這樣一段話:學生帶著書包和課本從一個教室走到另一個教室。加拿大的高中也是如此,學生在課程結束後更換教室和班級。
  • 希臘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如何選擇?答案在這裡!
    公立和私立學校應該怎麼選?希臘教育體制,希臘公立學校,希臘私立學校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希臘的學校。希臘的學校主要分為: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三類,這三類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所以家長要儘早決定孩子接受哪種類型的教育。
  • K12階段,美國私立學校VS公立學校,哪家強?
    美國常春藤大學都是私立學校,考入常春藤大學的學生大部分也來自於私立高中,那麼在美國K12教育階段,私立學校肯定比公立學校好嗎?答案是:不一定。接觸過很多想讓孩子接受國際教育的家長,發現大家普遍對美國K12教育存在著觀念誤區。
  • 日本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差距到底在哪?
    許多同學不管是去日本留學還是本身在日本晉升學習,在學校方面都會考慮到選公還是私的問題。在日本,一般中小學是以公立為主的,到了高中和大學,私立學校的比重是逐漸增大的。早在19世紀初,學校教育就在歐美和日本普及了,但是當時大部分學校還是以私立為主。日本的第一所私立學校是在1858年福澤諭吉創辦的慶應義塾,可以說是開創了日本私立學校之先河。
  • 讀書去私立學校好還是公立學校好?
    那麼小孩讀書是去私立學校好還是公立學校好呢?很多家長對此都比較迷茫。下面就依據本人所在縣城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情況進行對比,與眾探討。一、校園環境方面。私立學校一般建在縣城郊區,面積相對較大,校園綠化方面做得也較好,一般的普通學校環境沒有私立學校的好。如果是縣城重點學校環境可能也還好一點。
  • 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區別(一)
    明天很多學校就要報導註冊了,看到一個家長講:老師說有時間的家長來幫忙打掃教室,然後做了兩個小時,這是公立學校。我們是私立學校,為了迎接孩子們的到來,班主任和科任老師一起把教室打掃的乾乾淨淨的。黑板上還要寫上歡迎語。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為什麼有這樣明顯的差別呢?公立學校是不愁學生的,老師多教一個少教一個不影響工資。
  • 選擇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
    最近一個好朋友的女兒拿到了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的錄取通知書,喜不自禁同時跟我討論未來的孩子應該上公立還是私立學校?哪一種對孩子成長更有利? 被中戲錄取的小朋友中學是在私立學校念書,老師給予孩子足夠的關照,孩子有獨立自主的空間培養藝術方面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