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四座大山」:不止是留守老人犯難,年輕人也是如此

2021-02-18 糧策新農業論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糧策新農業論壇」,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有關三農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綜合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近些年來,農民最大的感受除了周遭的環境以及生活條件變好之外,就是不得不面對的巨大壓力。以前的農村,可能說生活各方面沒有現在那麼優越,但是也沒有那麼多煩惱,一日三餐吃飽,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當然社會的進步一定是好事,如果有更好的生活,誰都會想要去追求,但同時也面臨著各種生存的難題。特別是現在農村人口流失嚴重,對於農民朋友來說,也很迷茫農村未來的方向。而很多家庭都要面對以下的農村「四座大山」,不止是留守老人犯難,年輕人也是如此。

首先第一個就是「賺錢難」的問題,對於留守的老人來說,實在有些力不從心,所以已經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但大部分的農村家庭的家境根本就支撐不了這種情況。所以只能在年邁的時候依舊在田地裡面操勞,他們的想法是能賺一點是一點,但是又真的能賺多少呢?

對於年輕人就更是如此了,沒有學歷的在社會當中只能從事一些基礎的工作崗位,有學歷的也是淪為「打工人」,賺取的工資也只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就更不用提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農民工朋友了。

「第二座大山」就是「養老難」的問題,這也是留守老人和年輕人都操心的問題,老人們心裏面都想著不能給自己的兒女增加負擔,但是世事終究難料,當問題出現的時候該解決還是要解決。而對於年輕人來說,即使自己的父母沒有到需要自己養老的程度,但也需要未雨綢繆,這樣才不至於在問題來臨時如此狼狽。

「第三座大山」就是婚姻問題,老人們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完成「傳宗接代」,這是很多老人的夙願,因為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的。而如今的男女失衡、「天價彩禮」等問題都讓年輕人在「婚姻問題」上如履薄冰,更有種無奈的感覺。

「第四座」大山就是人情味,對於留守老人來說,也許只能夠在過年的時候才有那麼一絲絲的熱鬧,他們期盼的人情味或許真的只存在於回憶之中了。而年輕人之間更是因為平時的忙碌,各奔天涯為自己的生計奮鬥,時間是能衝淡一切的,自然而然地再見面時,也就沒有了年少時的熟絡。

可是不管怎樣,我們依舊熱愛生活,或許農村那片土地,教給我們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對生活始終積極的態度了,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農村政策、三農補貼領取消息、致富絕招、村裡趣事)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鄉愁《農村的「四座大山」:不止是留守老人犯難,年輕人也是如此》​《農村雜草,渾身是寶!這53種,你吃過多少》
    特別是現在農村人口流失嚴重,對於農民朋友來說,也很迷茫農村未來的方向。而很多家庭都要面對以下的農村「四座大山」,不止是留守老人犯難,年輕人也是如此。對於年輕人就更是如此了,沒有學歷的在社會當中只能從事一些基礎的工作崗位,有學歷的也是淪為「打工人」,賺取的工資也只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就更不用提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農民工朋友了。
  • 精準服務農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
    近年來,各級政府和部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農村文化建設活動,為提高農村文化氛圍,滿足農民精神文化需求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這些文化建設活動和形式對於農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的滿足成效不能估計過高,因為這些精神需求服務的供給內容與農村留守老人的獲取需求不相對稱。
  • 需要陪伴的不只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農村留守婦女是否被忽視?
    在農村,有一類人群備受關注,那就是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我們都在呼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陪伴!在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中,由於外出勞動力的主體是男性,老人、婦女和孩子留在戶籍地,於是農村出現了留守婦女群體。她們忍受著與丈夫長年兩地分居的孤寂,守著家中的一畝三分地,贍養老人,照顧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擔,她們被稱為「留守婦女」。為什麼要寫這個話題?昨天在村裡親眼目睹了一位留守婦女的無奈和辛酸!
  • 為他們撐起一片愛的天空——農村留守婦女兒童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
    「半邊天」  就近就業頂起家裡「一片天」  「婦女能頂半邊天」,實際上在很多農村留守家庭裡,留守婦女頂起的遠遠不止半邊天。照顧孩子,輔導功課,從事家庭副業,打理菜園農田,維護鄉土人情……面對繁重的家庭負擔,大多數農村留守婦女默默無聞地用堅韌和堅持守護著小家,守候著可期的幸福。
  • 吳雁澤:社會應多關注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
    其中有不少網友將目光指向農村的留守兒童。原因是民工是很多人都會想到要關心的對象,然而民工後面的留守兒童、留守父母卻較少提及。沒有後方的穩定,「前線」就容易出問題。留守兒童能否健康成長,關係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全國政協委員吳雁澤今年共提交了三件提案,其中一個就是有關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  為此,記者採訪了吳雁澤委員。
  • 農村空巢老人咋養老
    說起空巢老人,我們習慣將目光投向城市那些兒女不在身邊的孤獨老人。然而在農村,這一群體的狀況更值得關注。一次採訪,記者途經雲南省曲靖市霑益縣菱角鄉白沙坡村,發現空蕩蕩的村裡,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老人雖有飯吃但缺乏照料。
  • 留守女孩鍾芳蓉逆襲上北大:農村家庭教育的縮影
    與廣大農村家庭一樣由爺爺奶奶帶大,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就回來一次。在一次採訪中,鍾芳蓉說,在她的記憶力,父母更像是影子,活在電話裡。而爺爺奶奶更像她的父母,陪伴她長大。孩童時,她也曾埋怨,為什么爸媽不像電視裡的父母陪伴自己成長?但身邊農村的小夥伴也都是這樣,慢慢的也就習慣了。農村,為了生活,都是這樣的,年輕人外出打工,孩子爺爺奶奶帶大。
  • 千萬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網絡眼4G太陽能監控構築農村安全網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近年來,隨著人口流動速度的增加,農村青壯年大量流向城市,農村幾乎成為空巢,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大量存在,農村小偷小摸現象增多,同時因為留守兒童和婦女增多,一些性侵案件也隨之增多。她們之所以會出現各種安全問題,也是因為缺乏足夠的監護和安全防範,從而給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造成讓人心痛的後果。
  • 農村留守老人一月400生活費,年和誰過,聽了讓人傷感
    農村留守老人一路上他一直說謝謝了,說等了一個多小時車,沒有等到車,他只好走回去了,80幾歲的人,要拎一些吃的東西,要走上好五六公裡,實屬不易,因為孩子全部外出務工了,一年都難得回來一次,他是留守老人,一個人孤苦伶仃,我問他今年幾個孩子會回來過年嗎?
  • 永州農村驚現淨水機騙局,專騙農村老人!
    避免再有人上當 近年來,各種以促銷為名的騙局開始在全國各地農村蔓延。農村留守老人見識不多,防範意識差,更容易被騙子盯住。農村治安防控力量薄弱,被逮住的概率小,也是騙子更願意到鄉下忽悠的原因。要紮緊防騙的籬笆,除了加強農村治安聯防,更有效的辦法還是給老人多打防騙免疫針。基層政府和法律、農資等方面的機構要多給留守老人宣傳法律知識和農資知識,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防範意識和識假打假的能力。留守老人自我保護能力強了,騙子得手的機會就少了。
  • 村裡只剩下空巢老人將來農村怎麼辦
    現在農村的空巢老人是越來越多了,許許多多的村子裡很少能見到年輕人的身影了。村子裡有個大事小情,想找幾個年輕人幫忙,都非常不容易。村子裡,大片農田裡忙忙碌碌的幾乎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農村裡的年輕人大都在城裡打工,村子裡剩下的都是她們的父母和留守兒童。而這些留守兒童長大以後,不是考學離開了村子,就是打工離開了家鄉。那麼問題來了:農村裡只剩下空巢老人,將來的農業怎麼辦?試想,十年二十年以後,如果這些空巢老人都喪失了勞動能力,甚至都漸漸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農村怎麼辦?農業怎麼辦?糧食生產怎麼辦?
  • 農村「386160」部隊是什麼意思?老農感嘆:農村的出路在哪裡?
    農村「386160」部隊的這個腦洞確實令人敬佩,竟然想到這個數字代表含義,看來對如今的農村現狀確實比較了解,這串數字起初我也並不是很明白,之後仔細想了想看了才了解到:這「38」特指的是農村的留守婦女、「61」則象徵六一,指的是村裡的留守兒童們、「60」則就是指年齡超過六十的老人們。
  • 廣豐縣大南鎮:農村留守老人當上「土明星」(圖)
    今年75歲的周鍾璜是廣豐縣大南鎮遠近聞名的政策義務宣傳員        大江網訊 記者葉新闊報導:在廣豐縣大南鎮石橋村樟塢自然村,有一支由20多名農村留守老人組成的10月13日,大江網記者來到樟塢自然村,去探訪那些留守老人的生活。
  • 農村留守婦女有「三怕」,指的是哪三怕,你知道嗎?
    炕頭的一端,一位婦人看著剛剛熟睡不久的孩子發呆,自己卻久久沒有睡意,只是看著看著,眼角竟不由自主地淌出了兩行清淚農村留守婦女有「三怕」,指的是哪三怕。這個問題其實是每一個留守婦女都會遇到,且都糾結的問題。那,農村留守婦女說的3怕到底是什麼呢?她們又是為什麼會怕?其實,每一個分居兩地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 在農村「2難」怪象漸顯,年輕留守婦女,平日易擔心,需要什麼?
    老人說:沒辦!現在的年輕人,沒好的經濟條件,面臨娶媳婦難;好不容易娶到老婆,又因經濟條件差出現守媳婦難。「2難」怪象漸顯,是農村年輕人面前面對的「綠辣子」。深有體會,咱農民年輕人,如不是生活所迫,誰想背井離鄉,常年忍受相思之苦,但是生活的擔子得挑起。
  • 農村老人自殺為何出現「逆襲」
    近6年來,武漢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同時也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項目主持人的劉燕舞走進湖北、山東等11個省份的40多個村莊
  • 農村留守老人已近5000萬 敬老院2/3無合法身份
    針對農村老齡化形勢比城市更為嚴峻的現狀,民政部稱,按照國務院《意見》部署,今後,要將所有農村「三無」老人全部納入五保供養範圍,適時提高五保供養標準;同時,各地用於養老服務的財政資金要重點向農村傾斜,改善農村敬老院的功能和設施條件,在集中供養農村五保老人之外,向社會老人開放,重點提供護理型養老服務。
  • 農村留守,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悟空問答}網友提問:農村留守婦女,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隨著青年男性農民工外出務工,留守鄉村越來越多的人群,是受新時代衝擊和洗禮的農村婦女。她們也逐漸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贍養家裡老人,撫養教育孩子等——————————農村留守婦女,在生理和心理上,面對著多種問題的困擾;在生活中,也面對著一些難題。
  • 一歲半留守兒童對著攝像頭喊爸媽,年底了該回家了!
    現如今,年輕人都不願意屈居在農村,倒不是因為他們不熱愛故土,而是因為在家務農實在不是一條出路,年輕人外出打工已經變成了常態,畢竟大城市有發展,最起碼工資要比農村多一些。但外出的農村父母越多,也就出現了較多留守兒童,這一弊端基本無法避免。
  • 農村空巢老人怎麼生活?
    但自從流行打工以後,村裡的人是越來越少了,最先是年輕人出門的多,後來中年人能出去的也都出去了,指望在家守著幾畝田實在是沒法活,逼不得已只有出去打工。現在的村裡,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平時學生們都去學校了,村裡就變得更加安靜了。有的老人身體還不錯,還堅持種著田地,很多還要幫著兒女帶著小孩,在他們心裡,只要自己還能勞動,就不想拖累兒女。